第一图书网

摄影·社会·空间

顾铮 主编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4  

出版社: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作者:

顾铮 主编  

页数:

180  

Tag标签:

无  

前言

  一直想要编辑一本能够以比较纯粹的态度来讨论摄影并具有一定连续性的丛书性质的书。这个愿望因了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王刚总编的热情鼓励与支持,现在终于要成为现实了。  《眼·光一一摄影文化论丛》是要把摄影置于更开阔的文化视野中加以审视,通过中外学者与摄影理论工作者以及摄影家们的共同努力,努力提升对于摄影的更全面的认识,提升摄影理论研究的水平。  本书的主题是“摄影·社会·空间”,收入这个小辑的四篇文章(包括一篇译文)就是试图从不同角度与不同学科领域展开对于这个主题的交叉陛考察。这个努力同时包括了尝试以跨学科的方式展开对摄影的社会实践的考察。比如,收入本书的《影像的功能:城市改造中影像作为表达与干预方式的可能性》一文,就出自年轻的社会学研究者姚瑶女士之手。  虽然本丛书的性质决定了其理论研究特色的浓厚,但对于优秀摄影家的关注绝对不会缺席。本书发表的朱浩、骆丹两位摄影家的访谈,我想肯定会对具有摄影理论热情的人产生如“头脑风暴”般的智力刺激。  我也希望本书以及后续各书能够成为丰富的文体实验的场所。冯原先生的散文与日本摄影家森山大道先生的散文就是令人振奋的成功例子。  当然,丰富的资讯也是本书的努力目标。这可能包括了书评与评述性报导这两个方面。而把书评置于文字部分的开首,也是对于真正意义上的好书的致敬。但限于丛书的性质、出版周期以及诸般其他限制,往往等到书面世时,有些内容就已经显得有些“过时”。但是,尽管如此,我觉得还是要做一番努力。另外,“观念摆渡”这个栏目,既是有关摄影文化研究的经典文本的译介,具有独立性,同时也可纳入海外资讯的广阔视野中加以认识。  再次感谢王刚先生的支持,也感谢本书责任编辑罗英女士的艰苦工作。感谢本丛书的各位编委的慷慨支持,感谢各位作者的严肃工作。

内容概要

本书的主题是“摄影·社会·空间”,收入这个小辑的四篇文章(包括一篇译文)就是试图从不同角度与不同学科领域展开对于这个主题的交叉性考察。这个努力同时包括了尝试以跨学科的方式展开对摄影的社会实践的考察。比如,收入本书的《影像的功能:城市改造中影像作为表达与干预方式的可能性》一文,就出自年轻的社会学研究者姚瑶女士之手。

书籍目录

“如角质般脱落的便是一堆底片” ——顾铮vs朱浩新闻摄影的双重剪影 ——读《红旗照相馆——1956—1959年中国摄影争辩》 “银盐热”后,物之去留 ——读陈传兴著《银盐热》 莫毅: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一位民族志学者 城市镜像与城市表情 ——1980年代以来的都市摄影 影像的功能城市改造中影像作为表达和干预方式的可能性 里面.周围,和后记:关于纪实摄影 狩猎与矿石、时间之于影像的三种作用 在路上(外三章) 摄影的裁判席 “收集着一个个细节和片段” ——骆丹访谈 “我毕业时的志愿是‘英文打字与摄影’” ——左家忠访谈 美国西北大学“摄影在中国形象形成过程中的角色:1860—1945”研讨会小记以书为媒介展开的知识与思想的交流

章节摘录

  在内页里,休斯写道:“吉恩(尤金的昵称)·史密斯的出色之处,在于他会不停地追逐真相,并用文字和照片精确地表达给我们看。即使在你看来真相已不能再变得更好的时候,吉恩会。想象一下!”史密斯夫妇那直率的文章鼓励了毅然决然的社会行动,而杂志的主文很好地处理了这种坦率,它把史密斯夫妇变成了史密斯先生,并且给予他热烈的祝贺,用感激来抑制他想要传达的信息。  帮助保护新几内亚泥人的“文化遗产”一直鞭策着温哥华《省报》的旅游版编辑。我们为什么要在乎?他问,然后又自问自答道:为了让您的游费物有所值。(加拿大人也喜爱迪士尼乐园和迪士尼世界。)这位编辑在为一个文化中心募捐。“泥人”曾经用在战争中戴上巨大的套穿式鬼脸面具的方法,来恐吓他们的敌人,而现在,他们戴着这些面具出现在加拿大俱乐部威士忌的冒险之旅广告中(“我们一直以为我们在一个安全的村庄里,直到……”)。泥人们还出现在欧文·佩恩的摄影集《小房间里的世界》中的“小房间”里,这是一本毫无特色地模仿人类学纪实的书。更不用提泥人们还出现在与女王的合影照中。爱德华·柯蒂斯也对保护土著人的文化遗产很感兴趣,他像其他流动摄影师那样穿梭于北美土著人中,带着一批或正宗或不正宗,或合适或不合适(多为后者)的衣服和配备,用来装扮被他拍摄的土著们。与比他稍晚一些的罗伯特·弗拉哈迪一样,对于柯蒂斯而言,当文化遗产被记录在了影像资料中,并同时出现在了,人种史服装商店里,又在“自然”历史博物馆中占得一席,这种文化遗产便可以被认为是得到了充分的保存。在柯蒂斯的例子里,影像记录在J.P.摩根的资助下被润色着金,然后装订到用黄金装饰的照相簿里,并标上令人惊讶的高价。我们不必对这种历史情结过于吹毛求疵,因为这些照片的真实度,比起任何一张精心拍摄的人种学或旅游照片,恐怕都是不相上下的。一本早期——可能是40年代问的柯达电影书告诉北美游客(如出现在电影书插图中的,正在拍摄塔希提人的旧金山人罗德曼·培尔斯),如何拍摄土著人而不让他们意识到照相机的存在。对这类照片的拍摄提升了美国人的爱国主义情绪,却阻止他们认识到当代土著人是生活在贫困和现代环境中、有主观感受的主体。这样的拍摄甚至帮助白种人将他们对“印第安人”沦落到这般地步,并背叛了自己的文化遗产的内疚和理性化,集体投射到“印第安人”身上。当然说句公道话,除了那些凄惨挫败的照片,也有一些人由于拍摄了其他类型的图像而得到了尊敬。没有想象,没有超越,没有历史,没有道德,没有社会制度,只有罪恶。然而总而言之,柯蒂斯那多愁善感的画意摄影主义似乎在令人排斥地扭曲着,如同卡梅隆所创作的甜到令人长龋齿的世间万物,或是朗费罗那蜜糖似的诗歌一般。就本人而言,我更欣赏弗罗曼那更加冷静、更加人类学的作品。尽管如此,我们仍可以随意地豁免对所有摄影师、电影制作人和人种学家故意串通并强占美国土著人的指控。我们甚至可以感谢他们,就像许多被拍摄者的后裔那样,感谢他们认可自己的祖先是值得被关注的,并且创作了一个个(仅仅是视觉上的)历史资料记录。我们可以进一步感谢他们没有去拍摄土著人的贫困,因为很难想象这样做会有什么好处。如果柯蒂斯让你联想到了靠拍摄北美移民和土著穷人起家的里斯和海因,这个联系就其本身而言是恰当的,但又有所不同:当印第安人还没有在白色美国的大多数城镇和城市里出现过的时候,柯蒂斯的浪漫主义进一步鼓励了对印第安人多愁善感的神话化。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摄影·社会·空间 PDF格式下载



不错的摄影书籍,这是第一册,还有一册下次再买回来


理论角度不错!


寒假里有读15本书的计划,但看15本书是有了,读却没有读完。不整天外出了,还要等当当来送书,就拿起一本书来看。果然开卷有益:《摄影·社会·空间》,顾铮主编,第一篇文章《“如角质般脱落的便是一堆底片——顾铮VS朱浩》,就让人看得惬意,摘抄其中两段:

顾:作为曾经的诗人,你认为在表达对于世界的感受时,诗(通过文字)的表达方式与摄影的表达方式有什么区别或相同之处?

朱:区别很显然存在于两种行为固有的特性上。年幼时很多人都有写诗的冲动,而你是否发现老年人特别容易爱上摄影。为什么?因为此前你想创造世界,渐渐地,你只想证明并留住这个世界。哈哈。在诗歌里你可以是主宰,不仅仅词汇,你更可以随意地调度意象;而摄影——我指的是那种不借助于photoshop再创作的“原摄影”——却是影像的收集,或者说是意象的实证。如果像有人说的那样,你让诗插上了翅膀,那你就得让摄影长上脚。

顾:但你的摄影并不回避诗意?

朱:诗意和诗是两个概念。诗意不可能是一句诗中的一个词,而是词与词的关系。影像的诗意(我说的绝非通常所谓“诗情画意”),同样是存在于不同的视觉元素间,是这些元素间的关系。而在另一个层面上,诗意更存在于一个系列照片与照片之间的关系上,就像在诗句与诗句间。你刚才提到诗与摄影在表达上的相同,我想就是这个了吧。

看了这段,不仅就想起了法兰克《美国人》中的照片和它的编辑。

朱浩在上海,用4X5座机拍摄《上海默片》,也用135拍摄《影城》,书中选上的几幅照片很好,拍摄的题材很简单,雨刷刮过的车窗玻璃、椅子上的白菜、一双芭蕾舞鞋(但我感觉这张照片印倒了)、两个人的后背、刀叉摆好的西餐桌……但确实都拍得富有诗意。访谈中提到“城市”:

顾:作为一个摄影家,你认为城市对你的影像意味着什么?

朱:城市是一个有机体,它呼吸,繁衍,某种组织老化脱落,而一些新的组织又生成。我常常把自己想象为这个庞大有机体的共生部分,与它共享一段记忆与梦想。当哪一天老去的时候,如角质般脱落的便是一堆底片,哈哈哈!

还谈到朱浩摄影中遇到的有趣的事情,谈到俳句创作对摄影的帮助,等。因为是访谈,平常话,没那些大赛评委们故作高深、较着劲比谁更诘曲聱牙的腔调,看着明白易懂。

突击一气看完了。不错。

杨小彦的《城市镜像与城市表情》,是专门谈城市摄影的,具体分析了顾铮(张海儿)、陆元敏(《苏州河》)、陈锦(《四川茶铺》)、许培武(“珠江新城”)、周明(《海上观·观上海》)、罗永进(“城市裂缝”)、金江波(《东莞大撤退》)曾翰(“城市娱乐设施”)的特点。

姚瑶《影像的功能:城市改造中影像作为表达和干预方式的可能性》(其实我之所以想买这本书主要是想看看这个),主要是分析在城市发展中出现的纠纷,怎样通过图片和DV发生(了)作用。

一篇很长的译文,玛莎·罗斯勒的《里面,周围,和后记:关于纪实摄影》,对纪实摄影的社会作用、作者的拍摄动机等进行了质疑(和批判,包括对伊文思、兰格、海因、史密斯、阿勃斯、维诺格兰德等),很多观点觉得挺新鲜。但老外的这类文章,可能由于有文化、语境等的差异,不太看得明白,但很应该细细再读一遍。这篇文章让我又想到日前谈到的中国摄影观念的落后问题。当我们刚想到这样的问题时,忽然发现老外早就在从另外的角度想我们没想到的问题了。

另一篇也不短的译文菲利普斯的《摄影的裁判席》,分析纽约现代美术馆(摄影部),“在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通过富有影响力的展览活动和出版物,逐渐成为为摄影提供‘期待视界’的权威,并使摄影得到了尊重”。

另外的几篇稿子也都值得一看。

不过此书显得不专业、学术性不够强的是,没有作者介绍,没有文章写作日期和访谈日期。整个的像个味道不那么确定的大杂烩了。


摄影文化的新理论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