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谅我红尘颠倒
2008-10
珠海出版社
慕容雪村
262
无
不让梦想死在自己怀中 从小到大,我一直有一个文学梦,经常会尝试写点什么:诗歌、散文、小说,偶尔会发表一两篇,更多的留在了自己手里。二十八岁那年偶然手痒,写了《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从此改变了我的一生。 人在二十八岁时会有许多困惑,有一些永不可解,成为永恒的谜案;另一些渐渐释然,成为人生中无关痛痒的笑柄。但在二十八岁时我并不明白,所以焦灼、彷徨,还有一点蠢不可及的忧伤。但我坚持下来,写完了那个故事。读者和朋友们给了我一些声誉,远远超过了我之应得。 在二00三年,我讲了一个庸俗的故事:一个人如何发财,又如何迷失了自己。这本书叫《天堂向左,深圳往右》,它并不成功,然而我也为之自豪,因为它毕竟是我的。 此后我走了很长一段弯路,不知该写什么,也不知该怎样写。讲故事并不难,但我已渐渐厌倦。二00五年我写了一本《多数人死于贪婪》《伊侗樱桃》,这是评价最糟糕的书,却是我最喜欢的,在我愚钝的心中,仍然以为它触中了当代生活的核心:在这个金钱搭建的世界里,我们是否应该甘心做一枚硬币? 写完《多数人死于贪婪》,我开始了一段很长的旅程,到拉萨、到三亚、到青岛,最后又回到拉萨。万里如咫尺,我在这咫尺之间看了很多,也想了很多,偶尔在电脑上敲两下,两年下来,也积累了二十多万字,东方朔说读够四十四万言,可为天子大臣。我没有当官的勇气,但六年来写了五六十万字,仅以字数论,差不多可以当东方曼倩了。 《原谅我红尘颠倒》曾有很多名字,开始在网上连载时,取名叫《谁的心不曾柔软》,后来改名多次,《红尘婆娑》、《沧海横流》……《满城衣冠》。最后一个名字出自辛弃疾的词: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这是我最喜欢的诗句,豪迈风流,侠风袭人。没想到很多读者都对此有歧义,读成《满城衣冠禽兽》,这误解就深了,干脆作罢,还是叫《原谅我红尘颠倒》。 文集中还有一本我的随笔集,名叫《葫芦提》,这个词就是“糊涂”的意思,郑板桥说人生难得糊涂,那只是一时激愤之言。我想人生还是应该清醒,虽然有太多事我们无能为力,但至少也该明辨是非。 几年前读茨威格为伊拉斯谟做的传记,说伊拉斯谟一生只反对一件事:狂热。我很喜欢这句话,于是把它当成人生格言。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嘲弄之神叫摩摩斯,我常说自己是他的中国传人。我没什么建设性,也不喜欢歌颂和赞美,只能做一个嘲弄者。世间万般红紫,我只愿在一旁冷冷地翻着白眼,这就是我的事业。 六年来,我写了四部长篇小说和一些零散的文字,这些作品都不是好作品,有很多问题,也并不高级。大多时候我会为之自卑,偶尔也会沾沾自喜。现在我三十四岁,渐渐了解了一些世事,明白奇迹不会发生,但我将继续努力,不会让梦想白白死在自己怀中。 慕容雪村 二00八年九月于广州
《原谅我红尘颠倒》是慕容雪村所叙说的一场“红尘大梦”。这是一个令人颤栗的故事,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罪恶、阴谋、堕落、势利、虚伪、凶残、歹毒、肮脏、矜持、善良、固执……各色人物性格形象万千,栩栩如生;律师、法官、干警、老板、艺人、电视节目主持人、原告、被告、监狱看守甚至寺庙僧人等等,都在这个错综复杂的故事里活灵活现。他们形象生动,性格迥异。尤其是那些蝇营狗苟之徒,其德行与嘴脸描绘得是那么地令人憎恶,司法界某些行尸走肉的人性堕落与道德腐化是那样地令人震颤。 一位来自穷困乡村、穷困家庭的小男孩,经过自己的勤奋努力,终于完成了父亲的遗愿考上了大学法律专业,毕业之后又在一个经济十分发达的开放城市当上了颇有名气的律师,并且经常在当地的电视节目频频上镜,是著名法律栏目的主讲嘉宾,要么讲授法律知识,要么解答观众提出的的种种法律疑难,成为该城市的公众人物……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事业蒸蒸日上、金钱名利俱全的律师,最后却走上了厌世悲观以致杀人灭尸的犯罪之路。
慕容雪村,中年男人,生来不是益鸟,只会发出刺耳的叫声,满世红紫娇艳,其人只愿在角落里冷冷地翻着白眼,沧浪水清,可为碧波渔夫,沧浪水浊,扁舟浮于江湖。
第一章 午夜三点,任红军发来一条短信:能不能借我十万元?一个月以后还你。我正睡得迷迷糊糊的,拿起来看了一眼,翻身又睡了过去。 醒来天已大亮,邱大嘴打电话说中院的李法官找他打麻将,问我去不去。邱大嘴是我同事,长得奇丑无比,一张嘴占了脸的大半,獠牙外翻,双眼暴突,一副野猪踩地雷的模样。他最近接了个大案子,一天到晚陪着法官在外面厮混。我说去了也是送钱,少则两三千,多则上万,这样的麻将,他妈的,有牌不敢和,有听不能上,自己忍精不射,看着别人高潮迭起,你以为很好玩么?邱大嘴说,唉,有什么办法?我那个案子就在他手上,来吧来吧,输多少都算我的。 看看表,快十一点了。我开车出门,总感觉忘了什么东西,嘀咕半天,忽然记起任红军那条短信,掏出手机又看了一遍,心里暗暗纳闷。 任红军是我们班最早发财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国家还没开始大力打击走私,他辞去公职,一个人跑到南方,不知怎么弄了几船货回来,一下就成了千万富翁。那时房地产市场刚刚启动,二环外的地皮只卖十五万每亩,他买了四十亩,捂了两年,地价一下翻了三番,他把这四十亩地一卖,从此当起了跷脚员外,在夷齐山下盖了一栋别墅,买了一辆奔驰,天天以吃喝嫖赌为业。那时奔驰车还不像后来这么滥,开在街上十分拉风,看见单身的漂亮姑娘,只要摇下车窗问候一声,那姑娘二话不说就往车里爬。这些年经济发展很快,亿万富翁如同臭肉上的苍蝇,手一挥飞起一片,任红军年老色衰,名气不响了,腰杆也不壮了,泯然众人矣。那辆奔驰开了七八年,油漆剥落,马达破响,锯开盖就是辆手扶拖拉机,可怎么也想不到他会找我借钱。 我打电话过去,说任大款,你烧糊涂了吧?你几千万的身家,怎么还找我借钱?任红军叹了一声,说咱们多少年了,也不用瞒你,这几年狂嫖滥赌,股票也赔,期货也赔,钱全都耗光了。还有杨红艳那个臭婊子,只睡了三晚,一下要去了二百万,现在可真是山穷水尽了。我飞快地算了一下,想以任红军的体能,一晚上最多有十分钟的战斗力,三十分钟收费二百万,每分钟合六万多,全世界最大的律师也没这行情,要不怎么说明星身价高呢。我说你也是的,好容易赚两个钱,不是丢在女人胯下,就是扔在赌博台上,你说你去那么多趟澳门干什么?任红军连连叹气,我跟他哭穷,说我就是个小律师,生活艰难哪。再加上刚买了房,手头也不宽裕。任红军嘿嘿地笑,说行了老魏,知道你没钱,跟你开玩笑的。说完无声无息地把电话挂了。 我在社会上混了这么多年,不怕办事,就怕借钱。一办事就要有费用,有费用我就不会落空;借钱就难说了,越是熟人越不好办,开口要吧,有个面子问题;不开口要吧,有个心情问题。像任红军这样的败家子,这辈子也翻不了身,俗话说救急不救穷,我帮得了一时,帮不了一世,还是省省吧。幸亏他做人识趣,要不然我还打算给个万儿八千的,现在可好,这点钱都省了。 赶到望海楼快一点了,邱大嘴正和李法官一起密谈,我以前在中院办过不少案子,跟这法官吃过两次饭,不过从没正面打过交道。旁边坐着一个胖乎乎的老头子,姓刘,什么汽车公司的老板。看见我进来,邱大嘴连声抱怨说,他妈的老魏,你也太拿自己当角儿了吧?还搞个迟迟登场?我说堵车啊,刚才经过蟾宫南路,一辆吉利把一辆宝马撞得稀烂,半天都过不来。我当律师多年,养成一个随口说瞎话的坏习惯,撒谎跟喘气一样方便。李法官有点怀疑,说什么吉利啊,能把宝马撞得稀烂?邱大嘴赶紧打圆场,说吃饭吃饭,转身吆喝服务员:“五粮液呢?快点!鲍鱼呢?快点!来条软中华,快点快点!” 四个人吃了四千六百,还是折后价,看来邱大嘴这案子标的不小。吃完饭到楼下的山河会馆,香茶沏上,台面摆开,李法官点上一根中华,一副大人物的派头,说大家都是朋友,啊,娱乐为主,就一二百吧,别打太大了。我暗暗叫一声苦,想他妈的,赌这么大,几小时就是两三万的进出。我身上只有九干多,肯定不够输的,现场借钱又太丢面子,就溜到厕所给肖丽发了一条短信,让她再给我送两万来。 手气太差了,打了三圈,只和了一把,还是最小的屁和。炮倒放了不少,还净放大炮,一千六百的两次,八百的一次,转眼六千多就没了。我心里着急,又上了一趟厕所,问肖丽怎么还不来。她说饭也得一口一口吃啊,我还没化完妆呢。我急得乱跳,说别化了,你已经够漂亮了。她笑嘻嘻地说,那我化个淡妆,行啵?就几分钟,化完了马上过来。我无计可施,洗了洗手,空按了一下马桶,磨磨蹭蹭地走了出去。 李法官有点不耐烦,皱着眉头说老魏你这样不行啊,这要是开庭,啊,你尿这么多次怎么办?我心里恼怒,想论年纪我比你大,论钱我比你多,论资历我比你深,敢他妈这么训我。不过律帅这行当,宁可得罪亲爹,绝不得罪法官。我强压怒气打了个哈哈-说你麻将打得那么好,手气又这么旺,我还能怎么办?只能进厕所拜神了。李某人被我奉承得受用,眯着眼笑了起来。 麻将这东西,越心虚越输钱,越怕放炮越是放炮。这次我摸到三张九筒,一直想开杠,等了半天不来,心想打八筒或许可以钓出九筒来,反正李法官刚打过五筒,五八一条路,应该没什么危险。想着想着就轮到我了,我摸了一张三万,顺手把那张八筒打了出去,还没落地,李法官啪地倒了牌,嘴里哈哈大笑:“老魏,又是你!七小对!”我爽爽利利地掏出一千六百元,说人生如此荒谬,放炮也是一种世界观。心里却暗暗发苦,想这么下去,半小时之内就得找邱大嘴融资,他妈的,今天结结实实丢了个大人。这时一个妖艳女郎翩翩走进来,长发垂肩,身材高挑,肌肤白嫩至极,令人一睹惊艳。刘老板赶紧介绍,说这是李法官,这是魏律师,这是佳佳,我们的公关经理。我和邱大嘴都是明白人,对视一眼,知道晚上的节目不用费心了,李某人在牌桌上一炮不放,到了别的地方,肯定炮声隆隆。佳佳倒勤快,倒了一杯茶,又叼起一根烟,点燃后直接塞到李法官嘴里,嗲声嗲气地问:“李哥,你不会嫌我脏吧?”我说不会不会,李哥自己也脏。四个男人哈哈大笑,佳佳脸一红,抬头看看我,突然尖叫起来:“呀,魏律师,我在电视上见过你!”我说那当然,我们上流社会,轻易不出来见人,今天落难了,才跟他们这些小混混搞在一起。我们所跟电视台合作了一档《公民问法》节目,我经常过去解答观众提问,也算是在公众媒体露过脸的人。 美女在场就是不一样,我连捉了刘老板两炮,钱包立刻鼓了起来。佳佳肯定也是那种做明星梦的浅薄姑娘,不停地向我追问娱乐圈内幕,我顺嘴吹牛:“老边知道吧?制片人,朋友!刘凯,副台长,哥们儿!魏枫、刘娜、许薇薇,主持人个个都熟!”她眼里像要滴出水来,左一句右一句套我的话,旁边的李法官一下拉长了脸,说要不你坐那边去吧,费劲!我十分扫兴,讪讪地闭上嘴,佳佳也不说话了,不过老是有意无意地瞟着我,樱唇欲滴,眼波将流,我心痒难耐,却只能干咽唾沫。 这时手气越来越旺,轮到我坐庄了,起手就是十一张风,东风四张,西风、北风、发财各一对,还有一张红中,我先开暗杠,杠上又是一张红中,接着李法官打西风,碰!邱大嘴打发财,再碰!天牌上听,风一色碰碰和!我心里算计:风一色四番,碰碰和一番,东风杠一番,当庄再加一番,一共是七番一百二十八倍,只要和了就是二万五千六百元,如果被我自摸,那就是将近八万!这时李法官突然甩出一张北风,我心里一抖,狠狠握了握拳,想忍了吧,谁让我打的是业务麻将呢。该死的刘老板倒也会凑巧,跟着打北风,过水,不能和,我气得直咬牙。又摸了几轮,还是这个天杀的李法官,甩手又是一张红中,我眼都红了,差点就把牌摁倒,想了半天,最后狠狠地掐了一下大腿,还是忍了。心里连声哀叹,想这下没戏了,一共才和四张牌,已经放过三张了,第四张不定在哪儿呢。那把牌也怪,我不和,另外三个人也不和,一直摸到海底。邱大嘴挤眉弄眼地说不容易啊,黄了。我笑笑不说话,拿起我海底的那张牌,还没来得及看,用手一摸,额头青筋鼓鼓地跳起来。 最后一张红中!我浑身汗流,僵坐在椅子上半天动弹不得,邱大嘴说你怎么了,有毛病啊?我摇摇头,看看对面的佳佳,她正对着我甜腻腻地笑,我咧了咧嘴,突然心一横,想去他妈的,反正是邱大嘴的案子,跟我有什么关系?大不了老子不干律师了。想到这里长出一口气,一把将牌按倒,对他们三个说:“不用打了,给钱吧。风一色碰碰和,庄家海底捞月,每人五万一千二百元。” (二) 我们所叫“正大联通律师事务所”,听着像卖饲料的手机贩子,其实跟正大和联通公司没半点血缘关系,就是个土匪联盟。所里有九个合伙人,用通俗的话讲,就是九个老板,我是九分之一。律师这行当就是这样,混够年头,有足够案源了,就可以当老板,否则要么当学徒,拿微薄的薪水;要么当个体户,忍气吞声受老板的剥削。 邱大嘴也是合伙人,他跟我不同,我是正规法律院校毕业,他只是个退伍兵。十几年前律考不像现在这么难,他看了几个月律考教材,稀里糊涂就考上了,然后足足办了六年刑事案件。邱大嘴算是幸运的,一直没出什么事,不过胆子越来越小,最后干脆弃刑从经,专门跟我抢生意。 十五万拿到手,我和邱大嘴就彻底闹翻了,第二天刚到所里,他恶狠狠地骂我:“你妈的,没见过钱啊?!”说的时候张牙舞爪的,看样子很想揍我,当时所里至少也有十几个律师,我笑嘻嘻地指着太阳穴鼓励他:“来,往这儿打,一下十万。”邱大嘴舞了半天,知道后果严重,最后重重地呸了一口,说操你妈,你给我等着!转身进了自己房间,把门摔得山响。 想想那天的牌局,最多也就三个小时,三小时里姓李的一直在赢,但我一把就把他打空了。法官打业务麻将一般不用带很多钱,他把赢的、口袋里的全翻出来,也不过一万三千多,当时脸涨得通红,说魏律师,我就这么多了,剩下的改天给你行不行?要不我给你打个欠条吧,你哪天到中院办案,只要到办公室招呼一声,马上给你。这话里的威胁意味就浓了,我也知道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下策一笑置之,说“算了,娱乐为主”,让他借坡下驴,不至于得罪太深;上策说自己偷牌,反正要黄庄了,偷张牌开个玩笑。不过美女当前,这上下两策都有装(尸从)之嫌。再说十五万也不是小数目,是兔子不是兔子先别在腰里再说,我就不信这姓李的能把我吃了。我点点头,说欠条就不用打了,赌债嘛,在法律上是自然之债,不还也没关系,我又不是黑社会。邱大嘴怒不可遏,说你妈×魏达,你什么意思?我说还能有什么意思,和了牌要钱呗,这还不天经地义啊?他一把揪住了我的领带,正要动手,被刘老板一手拉住,这老板涵养好,脸上毫无怒气,拿起那一万三干塞给李法官,笑眯眯地问我:“魏律师,十几万我给了,小意思,支票你收不收?”我心想谅他也不敢开假支票,咬着牙点了点头,刘老板慢吞吞地拿出支票簿,一笔一划地填起数字来。这时包间里寂静无声,李法官脸色苍白,邱大嘴双眼充血,我点上一根软中华,对惊慌不定的佳佳飞个媚眼,想他妈的,以后中院的案子我还怎么接啊? 支票刚开好,陈慧的电话就打过来了,张嘴就骂:“王八蛋,你他妈是不是人?”我说亲爱的,你又犯逻辑错误了,王八蛋他妈是王八,怎么可能是人?陈慧噎得说不出话来,吭哧半天,又骂了一句:“王八蛋,那四十万你到底还不还?”我说你搞清楚:第一,钱不是我借的;第二,我不是担保人,你凭什么让我还?陈慧大怒:“骗子,骗子!你他妈要敢不还,我就……我就叫两卡车兄弟……”我说还装大姐大呢,省省吧,你二哥都进去了,你以为还是三年前呢? 陈慧的二哥绰号小二黑,江湖人称“黑哥”,原来是南城一带有名的豪杰,三年前因为地下赌场的事,整个团伙被公安局连根挖掉,小二黑是团伙头目之一,判了个死缓。本来我还忌他三分,现在出了这档子事,估计小二黑这辈子没指望了:死缓改无期,无期改有期,至少也得蹲上二十年。 我把支票收进包里,心里百感交集,不知是喜是愁。这时肖丽也到了,我让她到车上等我,盘算着说几句场面话下台,构思半天,忽然泄了气,想去他妈的,一个鸡巴法官,一个鸡巴律师,再加上一个鸡巴老板,能奈我何?一不做二不休,得罪人就得罪到底,我再逗逗他们。于是拿出一张名片递给佳佳,故意说得很大声:“想去电视台就打我电话,魏哥也不嫌你脏。”说完昂昂然出了门。 肖丽在车上闭着眼听教皇乐团的《JoinMe》:“我们如此年轻,生命刚刚开始……”我拉开车门,她眼也不睁,用小指挑着~条小小的黑色丁字裤:“老魏,这是什么呀?” 我心里咯噔一响,不过马上就有了主意:“内裤。” “内裤,”肖丽笑眯眯地问,“谁的呀?” “我的。” 她一下子睁开了眼:“你的?你一个大男人,穿丁字裤?” “对啊,”我理直气壮地说,“哪条法律规定男人不能穿丁字裤?法律不让我表态,还不让我变态?” (三) 肖丽比我小十四岁,我三十七,她二十三。刚开始她叫我叔叔,后来熟了,叫我老魏;后来更熟了,一关灯就叫我“该死的”。 我这辈子经历过不少女人,各种型号,各个类别,与多国人士有过深入交往。女人是世界上最不靠谱的动物之一,人品好则咪咪小,脸蛋美则临床效果差。当着面都讲爱情,一爱完就伸手要钱。这年头没什么靠得住,再恩爱的夫妻,半小时不见面,孩子都能生出一打来。陈慧是我亲手抓住的,肖丽尽管没抓住,背着我也没少跟她的同学勾搭。一年前她还逼我结婚,现在婚也不结了,千方百计要骗我的钱,今天说要开店,明天说要考研,家里平均每个月破产一次。三个月前我们一起吃饭,她接了个电话,眼泪刷刷直流,说她妈得了肾癌,肾小球肿得有西瓜那么大,手术费差十八万,非找我借钱。我在江湖上混了这么久,凭直觉就知道有问题,给她掐着通话时间,一共七分四十二秒,然后找机会查她的手机,还别说,真有她家的号码,也是差不多时间打的,就是通话长度不对,才一分半钟。七分四十二秒的那个号码删掉了,不知什么入干的。不过不着急,慢慢查,相信他逃不出我的手心。
慕容雪村一直致力于人性之恶,展示光鲜外表下那些不为人知的伤疤与苦难。《原谅我红尘颠倒》与其说是一部小说,毋宁说是一部江湖的秘史。 ——著名影星 徐静蕾 是世界的背面,是炼狱。但是无天堂。一部关于堕落与救赎的书,但甚至连它的厌倦感也如红尘一般旺盛奔腾。慕容雪村由此做了一件纯粹小说家能做的事:既是冷酷的,又有不可遏制的窥探之心。 ——《人民文学》杂志主编、著名文学评论家 李敬泽 很少有当代都市小说像《原谅我红尘颠倒》一样吸引我,慕容雪村轻松幽默的语言,对人性深刻的观察,使这本书的阅读充满了趣味。 ——《收获》杂志副主编 程永新 慕容雪村撞写人性之恶,透彻且淋漓尽致,我们也很喜欢看,但我们心里知道,他只是把所有的恶集中起来展示,且使用文学手法,现实生活还没有那么可怕,因此我们还能高枕无忧挑灯夜读此书并入迷。 ——《天涯》杂志主编、诗人 李少君 慕容雪村是小说江湖的世外高手。他的语言如剃刀般锋利,如庖丁解牛,痛快淋漓。他的叙事直人人性深处,在金钱与爱情的炼狱中,窥见坚实的真情实感。慕容雪村潜心两年打磨出来的新长篇《原谅我红尘颠倒》,以令人窒息的压迫式叙述,把男主人公魏达和女主人公肖丽卷缠在恨与爱之中,百般煎烤。魏达相信金钱,鄙视爱情,宛如一条虚幻的热带鱼,身上色彩斑斓,嘴里吞云吐雾,最后落人掠食者的血盆大口里。读完小说之后,我出了一身冷汗。慕容雪村企图在魏达的冷漠中沙里淘金,在委曲求全的肖丽身上提取坚贞爱情。最后,一切都化作了令人唏嘘的南柯一梦。在这部小说的背面,风花雪月茫茫无边,才子佳人深情款款。 ——《收获》杂志编辑、小说家 叶开 《原谅我红尘颠倒》同慕容雪村所有作品一样,对角色的描写很精彩,非常幽默有力。我对小说家慕容雪村又有了新的了解,整个阅读过程非常愉快。 ——汉学家 Harvey Thomlinson
无
年前在回家的火车上将慕容雪村的《原谅我红尘颠倒》看了一半,昨晚等火车的时候在车站附近的网吧将剩下的一半看完。看完之后可谓百感交集,从网吧出来,天空飘着纷纷细雪,但是落地即融,根本来不及留下什么纯白就变成了一滩污渍。凌晨的夜空中,安静里夹杂着嘈杂,远处灯火明灭不定,黑夜仿佛张着血盆巨口俯视芸芸众生,一切都是它的猎物,逃是逃不掉的。这大概是自己看完《红尘颠倒》之后的感觉。据说这本小说原本打算命名为《满城衣冠》,但是衣冠后面总是让人很自觉地联想到禽兽二字,所以只好作罢。但根据作者的解释,满城衣冠其实出自辛稼轩,但是堕落的现代人似乎只认识衣冠和禽兽这一种词语组合。
作者从技术上难以摆脱网络写手的简单和粗糙,情节推进上的跳跃也带有明显网络痕迹。在中学的时候我还专门从地摊上买过一本网络中篇合集,现在记得住的除了这本书的作者慕容雪村就剩宁财神跟何员外了。网络小说的情节跳跃和情景设置一般都是低开高走,读来颇为过瘾,让人有代入感从而更好引起读者的YY。不过这篇小说估计没有多少人让人愿意代入,尽管主角也算呼风唤雨,但色彩实在过于黑暗,而结局也过于草率。最后主角的心理崩溃实在是过于简单了,我不相信一个老江湖会如此不堪一击。
律师这个行当对于外人还是充满了神秘的,而国情和传统所囿,又加倍鼓舞人们对于律师的好奇。自己看这本小说就当是看个热闹了,了解了解不同行当的生态。自己虽然拿的法学学位,其实所学和法学还是距离比较遥远的。对于未知的世界我们总是充满好奇,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官场小说和宫廷政治屡屡畅销的原因。小说中律师基本上妓女不如,毫无人格可言,而法官则吃人不吐骨头,毫无人性可言。这样的严重不对等让二者的关系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天敌,而且又更深的国情背景夹杂其中。
小说中简直毫无光明面可言,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唯一的抗争者潘志明也被加倍蹂躏,最后的悲惨结局则是更加透骨冰凉的直抵内心。我看完后很纳闷,这样的小说简直就是忽视我们社会的基本面还是好的这一铁的事实嘛,怎么能让这样的毒草毒害人心呢?书中诸般情节其实都有夸张之嫌,这也是作为文学作品特别是一个网络写手的作品的必然特征。说实话,我并不相信法官和律师真的蝇营狗苟地如此明目张胆。
其实作者很狡猾,最后用南柯一梦来收尾。但是这实在是毫无技术含量可言,梦里的一切纵然不是事实也必然有现实基础。而更狡猾的是在梦醒之后,纵然主角没有梦中那么坏的透顶,但是潘志明也并不在那么纯粹抗争,而是恰到好处的配合。我觉得最后梦醒了大概更接近真实吧,大奸大恶能有几人,绝大多数都是卑微的活着而已。有贼心没贼胆、有贼胆没贼本事的大有人在,难免贪点小便宜打点小算盘,这大概也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混日子饿不死撑不着才是常态。
对于潘志明,着墨不多,但是其个人遭遇还是很让人唏嘘。得其时驾驭天下,不得时蓬头垢面。曾经的高材生永远的活在自己的青春里,活在了自己的理想里。正因为其不识时务,所以最后只能蓬头垢面。对这个人物的处理的如此纯粹恰如对其他人极尽暗黑处理一样,不过是作者的一厢情愿。本无纯粹,但作者硬要搞得黑白对立从而加深矛盾冲突。
小说几乎可以算得上纯粹的黑暗小说,黑的完全没有任何情面,简直就是将最后一条内裤都扒掉了。遣词造句倒也算得上用心,很多类似独白的句子看的还是颇有感触。印象比较深的是“出来混,迟早的不是要还而是变坏”。当然,做坏事是一定会心虚的,哪怕再铁石心肠丧尽天良,主人公午夜低徊的心虚最是震撼,既然坏事做尽,那也只好自我说服,很多话都可以当做名言警句了。
虽然文章中黑暗的几乎伸手不见五指,但是我还是愿意用一些光明结尾,也许作者是人到中年了,难免颓唐无所适从,对很多事感觉无能为力,但是现在的自己显然没有足够多的履历支撑自己做这样的感喟。我更愿意用下面这样一句话结尾:世界已经老了,而我们依然如此年青。其实如果可以的话,我愿意这个世界和自己一样年青,不说憧憬和理想,至少充满了变数。但是在我内心深处,我知道,无论再怎么风云激荡沧海桑田,这个世界永远都是如此,骨岳血渊也罢,歌舞升平也罢,苍天冷眼旁观而已,这也正好印证了主席那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吧。纵然古人慨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但是我总是愿意相信即便这个世界再怎么风雨如晦,依然会有鸡鸣不已,不废其身不忘其志,这算是自勉也算是自警。
看的看的,看到了失落,不知道为什么,人性本善,为什么这里都是黑暗和肮脏呢。。。。。。。。。。。。。。。。。。。。。。。。。。。。。。。。。。。。。。。。。。。。。。。。。。。。。。。。。。。。。。。。。。。。。。。。。。。。。。。。。。。。。。。。。。。。。。。。。。。。。。。。。。。。。。。。。。。。。。。。。。。。。。。。。。。。。。。。。。。。。。。。。。。。。。。。。。。。。。。。。。。。。。。。。。。。。。。。。。。。。。。。。。。。。。。。。。。。。。。。。。。。。。。。。。。。。。。。。。。。。。。。。。。。。。。。。。。。。。我是豆豆嘛
嘿嘿
读完之后,心情失落压抑,脑中挥之不去的是小说中情节在现实世界中的真伪。雪村是个悲观主义者,他说自己涉世极深,在他看来有两个世界:童话世界和成人世界,童话世界中充满着美好而成人世界中充满了虚伪、利益、龌龊。他觉得现实世界基本上是以成人世界为基调,偶尔出现一些童话世界的美好作为调剂。对世界的认识是个哲学问题了,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面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的说法可能大相径庭,但是他们哪个是对的呢?如果以“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样的话来回答,的确是不会错,但是一点意义都没有,哲学上这叫做“不可知论”,这是对认识世界这项活动的懒惰和逃避。以我之见,极度的乐观主义和极度的悲观主义一般都是不存在的,即使有,也犯了不完全归纳的错误,大部分人还是中庸的,稍稍偏向乐观主义或稍稍偏向悲观主义。世界如此之大,专注于某个领域而产生乐观情绪,而专注于另一个领域产生悲观情绪,这都是不可取的,我们暂且不去讨论这个,只就事论事来讨论情节的真假。
书中说,关于律师这个职业,面上说是主持公平正义,其实却是个黑心的行当,律师也大多是些唯利是图之人。律师和法官是冤家,因为同是一个学校毕业的,做律师挣的钱可能是做法官的10倍,所以法官仇视律师。而为了生存,律师要千方百计的讨好法官才能行得通,法官在律师面前是大爷,法官表面正义形象的背后却有着肮脏龌龊的品行。有名气的律师手中案源多,混得好,而刚出道的律师只能接一些钱少棘手的案子或做一些廉价的工作。书中,海亮和尚的角色也代表了一大批以佛学为名,大肆敛财,追逐名利追求物质享受的佛教工作者,他们的特点是张口就大谈佛理,其实是想捞人钱财。以上几点,我觉得因为人的利己倾向和社会法制的不健全的原因,有轻有重地存在着这种现象。
故事中,男人之间的关系大多是赤裸裸的利益关系(本书中只有魏达和潘志明,魏达和刘元昌之间表现了一点人情),男女之间的关系也多是一种金钱和肉体的交易(只有魏达和肖丽之间有半点情谊,魏达一直骗肖丽,肖丽却爱着魏达)。以我之见,男人与男人之见,如果不是多年的至交,利益关系是基调,上面铺着一层人情,可厚可薄,也是人之常情了。男人与女人的关系,因为主人公所处的环境本是名利场,所以性交易横行也不足为怪,但却不足以概况所有的男女之间的关系,因为我相信还有爱情,即使是以亲情之实存在的爱情。其实书中顾菲和潘志明之间始终都还是有爱情,他们之间的悲剧一方面来自于肮脏的名利场,一方面来自于潘的过度清高和拒绝与顾沟通。小说中,魏达的那个娶了高官女儿的同学,由于受到丈人的提携,仕途飞黄腾达,但是家庭生活很不幸福,其妻对他极为蛮横和专制。由此看来,婚姻这件事门当户对还是比较靠谱的,对方门户过低则可能会拖累自己,对方门户过高则容易看不起自己,而婚姻是需要平等才能幸福的。当然,不排除门户相差悬殊而彼此相爱的,这类事情一般会被用作宣传爱情伟大的材料,比如说英国国王爱德华八世的爱情故事。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正因为这类事情少所以才显得珍贵,人们才会去歌颂。
潘志明是作者塑造的和本书其他人截然不同的的角色,他正义,大方,但过于恃才傲物;为人实在,但不善于表达,不够圆融。主人公说自己在社会这潭浑水里像鱼儿一样穿行自如,而潘还觉得那是一潭清水。我觉得潘犯了痴病,太痴迷于自己心目中的正义儿不尊重现实,这样到头来也不能伸张心中的正义,只能空有一腔正气慢慢变成怨气。正义说起来很容易,说的时候也很容易产生个人英雄主义情绪,但是没用。真正有效的方法是外圆内方,内心正大光明才能立,处世注重圆融才能达,二者缺一不可。
不说话,请看新闻。。。。。。不说话,请看新闻。。。。。。不说话,请看新闻。。。。。。不说话,请看新闻。。。。。。不说话,请看新闻。。。。。。不说话,请看新闻。。。。。。不说话,请看新闻。。。。。。不说话,请看新闻。。。。。。不说话,请看新闻。。。。。。不说话,请看新闻。。。。。。不说话,请看新闻。。。。。。不说话,请看新闻。。。。。。不说话,请看新闻。。。。。。不说话,请看新闻。。。。。。不说话,请看新闻。。。。。。
http://legal.people.com.cn/n/2013/1210/c42510-23792240.html
呵呵,评论非得够一定字数才行,岂不知有时字少反有力。
看见他撞到老人,然后收了被赔的三百多块钱而且还恐吓人家,我心里好酸~~~~
读书和看电影一样,越是精彩的,就越是揪心,越是真实的,就越是可怕。读小说常觉得故事很有趣,但太夸张,可实际的生活或许比它有意思百倍,甚至夸张百倍。
一直以来,社会、人际在我看来都很和谐,就像三俗的大团圆喜剧一样从头到尾虽然起起伏伏,可总是充满欢笑。有的时候想,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厚黑化,一旦你真地接触到了黑色的边缘,恐怕以后就很难再做回那个简单的自己了。读完这本书,后怕的就是这难以揣摩的人心。
于是,我开始会想我周围的人做每一件事,说每一句话的背后含义到底是什么?真的就像他表面上那么简单吗?每天和我称兄道弟的人,到底是不是和“所里的其他人”一样在算计着整死我?我会不会被人卖了,还蒙在鼓里帮别人数钱?一下子人的精神负担就重了起来。
故事中的“我”最早并不是这样的,是一个有良知的法律人,知道对错,也能甄别善恶。可是生存在这个环境下,谁又能出淤泥而不染,保证不同流合污?一旦上了贼船,就再也下不来了。现在的“我”已经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混蛋:算计自己的前妻,坑害自己的助理,敲诈自己的同事,到最后自己也记不太清楚很多年前在象牙塔里单纯的自己。有一瞬间,“我”也会反思自己是不是过分了,可思考一会邪念马上就压制住良知。做一个纯粹的好人或者坏人很难,再好的人也有手头不干净的时候,再多坏心眼的人也有乐于助人的善举。幸运的是,“我”的内心还是有一些善念:对于年迈的母亲和感情复杂的同居女友所承担的责任。
说起这个“我”不知道爱还是不爱的女友,虽然愚蠢、冲动,可却是一个明智非凡的女人。我向来觉得聪明的女人往往喜欢揣着明白装糊涂,即使清楚一切,也要让男人觉得自己光辉高大。对于男人这种幼稚的动物,面子实在是太重要的东西了。我想明白这点的“我”最终选择和她在一起,绝对是“我”人生中最正确的一个决定了。
整个故事从头到尾都蒙着一层灰色,阴暗的环境让人感到窒息,甚至会对生活失去信心。或许作者也觉得这样描写实在是太容易让人陷入悲观了,索性最后笔锋一转,悄然把这跌宕的故事换成一场妄梦,总算是给读者留下一缕光明,好歹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还没有阴沉到那个程度。大多时候,我们可以抱着一种肮脏的心理来看这个社会,可却需要怀着一份阳光乐观的心态来做自己。毕竟你得知道,这世界能有几个人可以和“我”一样,通过一场梦来重走自己的人生?
11.9—11.20,慕容雪村《原谅我红尘颠倒》,用时12天,每天上下班的公交车上读,加起来每天一个小时多点吧。简要说下读后感:
1.看完全书算是有些明白书名里“红尘颠倒”的含义,第一个含义是这是个黑白颠倒坏人当道好人受害是非不分的世界,另外一个就是书结构,人生的颠倒,最后原来是一场黄梁噩梦,穿越到了别人的人生。不过我觉得,即使重来一遍,噩梦依然会成真。正义不分的世界,诱惑太大,你想保持清白之身正义之路,只会跟潘志明一样的结局。你受不了诱惑,加入那个颠倒世界,你的结局只会跟魏达一样。
2.魏达这个人,看到最后他死我居然哭了。等看到后面又峰回路转原来是个梦,可是发现魏达另有其人又觉得有些失落。魏达自诩为机关算尽心狠手辣,其实也不过是别人的棋子,他内心的良知让自己深刻的厌恶颠倒世界但又不得不去迎合颠倒世界,按照颠倒世界里的规矩去办事。他对任何人都不信任,甚至也不相信自己。他觉得肖丽不爱他只是爱他的钱所以对他好也是讨好他,他说自己不爱肖丽我觉得他其实很爱肖丽了。他也并非如自己想的那么心狠手辣,别人都说他缺心眼,他自己不承认但不知不觉一直在流露出来。他内心还是很希望这是个正义分明的世界,世界颠倒他活得无比累,时刻小心时刻伪装只有利用与被利用,没有真心换真心,即使有真心他也不敢暴露自己的真心。他的这种挣扎,杀人分尸成为一个导火线,终于刻不容缓的准备逃离,所以逃离之前他终于不用再掩饰自己的情绪,不用再讨好谁。只不过机关算尽,他还是难逃一死,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没有最黑,只有更黑。
3.肖丽,真是红颜祸水啊。奇怪,魏达明明那么坏,我却很同情他。肖丽我也很可怜她。不过,若不是有这一个转折点,魏达又怎么知道肖丽是真爱他,自己也是真爱肖丽?
4.看完这本书,不禁很绝望。感觉自己若是碰上什么事,必定也是那个菜农的下场。司法界真的这么黑暗吗?真的这么黑白颠倒无正义可言只有钱权交易吗?真让人感觉很无助啊。只能祈求自己万事平平安安了。
还有,没事要多学点法律知识。
自从入手了kindle之后,就如获珍宝。
这本书算是今天晚上花费了两三个小时来阅读的一篇故事。
大抵说的是一个曾经很天真善良的孩子如何在大学毕业之后如何的摸爬滚打,最后变成了一个为了钱不顾一切的名律师。
事实如此的惨淡,生活又充满着绝望。每天是利益的争夺,欲望的纠缠,各色人物上演的戏码,从来都是老套的,却莫名在应了那一句话:日光之下,一切都是虚空,一切都是随风。
满纸贪官诉棍市侩狂徒,
难写阴毒恶损人间婆娑;
张口奸淫偷盗巧取豪夺,
言是醍醐灌顶佛缘道法。
平地荆棘遍布尖牙蛇毒,
风雨如晦满目禽兽人伦;
姹紫嫣红睡尽枕边温存。
珠玉红尘不过唏嘘一声。
泪倾三生谁闻水湄佳人?
是非功罪转眼苦酒浮名;
豪客操刀力刃恶症烂疮,
一枕黄梁掀起沧海潮生。
慕容雪村全四本读完,做个总结。
慕容成名甚久,但他一直是同样一个作者,从第一部到第四步,他的文笔没变,主题没变,可能只有技巧高了点而已。《成都》已经相当老辣,无论从情节安排还是文字上。《深圳》的故事编的明显不如《成都》,我觉得是出了第一部书后趁热打铁的结果,后边的情节组织的真瞎。《伊甸樱桃》是个个人化写作的结果(难怪作者自己最喜欢),是写来发泄的,谈不上什么艺术价值。而到了《原谅我红尘颠倒》,此书堪称慕容雪村最高境界之作,第一写的是他最熟的领域,第二这个故事本身组织的精彩又自然,第三全面展现了作者的价值观。
慕容雪村的小说可以称为狠,写所有的黑暗面,不遮掩,不找理由,也不批判。慕容雪村笔下的世界没有好人,他只是简单地把所有的黑暗摆在面前,其人物本身也是黑暗的一部分。在红尘颠倒里有一个好人潘志明,下场既惨又不名誉。而这个好人如同菜里的花椒,在这个故事里只是调味的,连配菜都算不上。作为读者,接受慕容雪村的世界,也只能不做价值判断,按其本来面目去接受他。对如我等涉世未深(吐一会~)的读者,这本书几乎超越了虚构作品的意义。说老实话那么多人追捧甄嬛传,学什么心机,我看一本红尘颠倒值一打甄嬛传,怎么没被广泛学习呢。如果说法律界太专业是障碍,难道做妾大家很熟么。
然后说下对情节的看法。红尘颠倒的结局两个地方我不喜欢,一是梦醒,当然这是为了出版可以理解啦;二是非要让魏达想跑没跑了,眼看出去了又被蠢女朋友自首弄死。其实魏达大可不必死,他一直是局面的控制者即便危如累卵;而且为什么肖丽突然爱他爱得放弃生命?魏达从来没觉得肖丽如此真心。这不过是作者喜欢让主人公死罢了。根据我的归纳,慕容雪村的价值观是:世界是黑暗的,人人都黑暗,好人没好报,坏人也没好报,一切归于死亡。所以在访谈中他说他喜欢人物死,因为这是最自然的结局。难怪四部小说,三部里主人公最后都挂了。这样在客观体现一个肮脏的世界之余,避免了道德困境,因为坏人好报毕竟难以接受。
最后说下文字。慕容雪村的文字很辣,嬉笑怒骂孕于不多的字数之中,例如某女在床上的表现“即团结紧张又严肃活泼”,呃信息量太大了。读起来颇有语言快感。
评价慕容雪村的小说是困难的,他们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按照社会主义道德观他们根本就不应该存在,可是他们却无比真实。他的书名叫《原谅我红尘颠倒》,其实,在这样广泛稠密的红尘里,谁有资格原谅别人,谁又有资格被原谅。
这本小说,已经看了一半了,但是不想再继续读下去了,因为它阴暗面的内容太多了;现实的生活已腐朽不堪,本想从书中找寻一丝阳光,来慰藉一下冰冷的心,不曾想书中竟比现实更腐朽。
如果可以,还是继续相信这个世界有美好的一面,即使有的时候那是骗人的... ...
但总该有个希望的~
在工作之余,倾入两个夜晚看完《原谅》。仍然想起昨晚看到一半时我的心情,百感交集。刚进入律师行业的我,这本书无疑给我当头一棒,现在的我正如年轻时候的魏达,对法律充满了希望,满怀抱负,期待建功立业。但慢慢看到后来,我的人生观受到了动摇,魏达的执业经历应该是当今律师的一种极端,但有无数人正在为通往这条路而挣扎,更有人在徘徊,正如我自己。带着我自己的人生观,继续把这本书看完,希望最后能找到一条正确的归路,希望能证实我原先的人生观是对的,希望魏达能恶有恶报,得到他应有的结果。最终最后机关算尽,丧尽天良的他锒铛入狱,谈不上大快人心,看到这样的结局充满凄凉,多年后的自己会不会不小心步他后尘,虽然希望他能得到社会的惩罚,但不曾想是如此之重,惊出一身冷汗。回到现实中来,一个实习律师刚开始职业会面临着许多的问题,生存,利益,友情。。。。。最重要的是自己从大学毕业时心中抱着的那份真挚的理想,到底会不会被这万恶的社会撕碎,侵蚀。他们会出现人格分裂,到底是顺从还是坚持,这是个陪伴你一生的问题,会缩短你的睡眠,增加你的白发,布满你的皱纹。探索心中的答案,好好参考下魏达的一生,后来他就是一副皮囊在行走,毫无精神,金钱已和他肮脏的内心浑然一体,身边的女人,母亲,他一无所有,除了金钱,他很穷,甚至不如路边的乞丐,至少乞丐能心安理得的收别人钱,而且无人记恨。好吧,我有点投入了,虽然在看这本书的开始我一度羡慕魏达,甚至慢慢开始接受他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说服自己的内心,改变自己的人生观,但后来越看到后面我醒悟了,我困惑了,不想自己也变的如此狰狞,不想有一天突然醒来发现自己早已死了,人格已分裂的面目全非。做一个有良心的律师,吾往矣,虽千万人,吾亦往矣,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本书是一个法律专业毕业的老师兼朋友推荐我读的,读的时候感觉特别震撼,因为书中的世界和我所感知的世界很不一样。书中深刻的揭露了律师以及这个社会的黑暗,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们为了利益可以不择手段,这就是社会现实。其实我一直相信这个世界是美好的,我以后也要走上社会,或许也要经历这些,我要做到的就是不要被他们同化,变成一个为了利益而出卖良心的人。不忘初心:为了梦想而奋斗,和一个自己深爱也深爱自己的人度过一生,就算见过再多黑暗仍要坚信这个世界是美好的。
和《原谅我红尘颠倒》相比,什么《越狱》、《教父》都太小清新了,因为这是天朝的?哀悼慕容雪村的400万粉丝。
感想很多。甚至不是一句话能概括的故事,没有高潮,因为一直都是一个个阴谋,血腥的场面。
喜欢结尾,爱情不管怎样都会让人产生好感。
讲的没有逻辑,因为刚看完,但还是推荐。
老潘的结局也是一种怜悯,作者本人还是有一点不忍心。
最后他也告诉我们,即使我们在微博上声声声讨的人,也有可能是无辜的,都是假的。假的
我,魏福成,24岁,是理想远大的资优生,为捍卫社会正义而手持司法利剑。除了这个纯洁的梦,我一无所有。
我38岁,执业14年,看遍了世间的丑恶,渐渐明白法律不是用来救人,而是谋财害命的合法工具。良知,爱情?都是狗屁,谁信谁傻逼。为了活下去,并且活得更好,心甘随波逐流,我是钱权交易的帮凶,恶势力的代言人,不法勾当的始作俑者。
38岁那一年,我死了,死的不明不白,好像是被作者给写死的。以我的心机,不会识不破他们那点小伎俩。但作者前面写的太狠了,他怕大家鄙视法律、憎恨社会、厌恶人生,而尽力展现人性善良的一面,我孝心发现,肖丽生死不弃。可惜,你以为1页的真情能抚平399页的绝望吗。
事实应该是这样,我没死,这的确是场梦。而梦外,肖丽不曾情深款款,也没有最后那幕犯人的齐声呼叫。就算搭上红尘的时光机,事态依旧炎凉,人心依旧叵测,我还是我,还会颠倒其中,再走一遍梦里的路。
因为走的是这条路,所以对律师行业自认为还是有些了解的。
这本书,完全是因为之前发过一个帖子,豆友们推荐的,说看了这本书,对走律师这条路会有帮助云云。好吧,既然那么多人推荐了,我就看了,发现书的内容与事实的严重不符。
小说只是小说,有时并不写实,至少这本书我是这么认为的。
律师这个行业,虽然很多人不了解,甚至有着不少的误会。但在这本书里,律师做到一定程度,完全就有着“通天”的本领,这也太小看了平常百姓的法律素养了。能爬到公司要职的人,是不是真的就连一点法律常识都没有?是不是律师真的就有这么黑?是不是女律师真的就可以为了案子,舍得牺牲自己?答案显然不是。现在的律师,大多都是通过司法考试执业来的,不管实际水平怎么样,能通过这个号称“中国第一考”的考试,应当可以说明TA是具备一定的法律素养的。当然,不能排除这个队伍中存在部分的害群之马,但总体还是好的。大家还是愿意花时间去研究案子,努力去寻求合规的法律救济途径,明显不可能的案子,谁也不敢轻易接下。这是个追求声誉的行业,做了100件好案,可能就没别人做了1件坏案来的出名。
再者,当事人也不是傻子,现在网络这么发达,网上一搜索,对判决结果或多或少都有些预期,律师操作后明显偏离预期的判决,当事人怎么可能不去上诉?就算上诉结果不如意,二审法院也被所谓的律师搞定,那当事人也会去申请再审、提请抗诉,或者直接去上访了,更甚于直接网上@几个大V曝光。
事情没那么简单,然而,竟然有那么多人是基于这本书而对律师行业下了观点,意外。
这本书确实给我触动很大,也许是因为第一人称,让人觉得是如此的真实!魏达到底是个什么人,冷血无情,他算计着周围的每一个人,不相信所有的人,但是他混的风生水起,而老潘,里面唯一的清流,坚持自己的原则,最后却落得那样的下场,我不相信最后的结局,就像pi的故事那样,大家都知道真实的结局是什么样的!
前段时间,楼门前的垃圾桶附近有人遗弃了一只小鸡仔,大概是因为禽流感吧,老妈善心想收养,但是家里已经有两条小狗,实在是没地方,但后来那只小鸡仔的遭遇实在让人心痛,据说是某个老太婆为了要装小鸡的纸箱子直接把小鸡扔进了垃圾桶,当即就不叫了。而昨天,有只流浪猫在小区角落的某辆车下生下了两只小猫,当时老妈还叫了我去看,天已经快黑了,我只能看到灰色的母猫警惕的看着我们,有人还给母猫扔了几根火腿肠,我们拿小碗装了清水放旁边,还有人已经给车主的车把上插了纸条提醒,许多人都在努力维护着这几个小生命,但是今天就听到有人说不知道谁弄死了一只小猫,母猫和另外一只也不知道去了哪里,不知道是不是还是那个老太婆,就为了装猫的那个纸箱子。总觉得似曾相识,才想起小说《罗生门》的故事,为了卖钱可以去拔死人的头发。
此书最初读来好似《沧浪之水》的感觉,但往后读似乎变味了,或许社会现实就是如此,还是用如此夸张的手法来控诉这个骨感的现实。其中魏达的所作所为着实毁三观,没有成型的价值观和悟道之前这样的纯术小把戏的书还是少看吧,免得误入歧途。
害人不利己和害人利己的事不做为好,出来混早晚要还的,没有傻子,也没有不透风的墙,尽量去做利人利己的事,就是思利及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唯有妥协和共赢才能让人、事都基业长青。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其实大道至简,以道御术,有道无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论权术老祖宗早就给总结好了。这种书更多的是反省吧,就如魏达醒来后发现原来是场梦,让他才有机会去感恩去反思,人有时候不珍惜,从平时小事乃至大到这次生命的体验,没有想过人生究竟的事情,这辈子或许终生不悟道,匆匆而已,要珍惜。
颠倒的不是世俗,是红尘里的恍惚。看不透的是自己,不是世界。如若时间真有他看的那般,请收拾好心情,遗忘世间的不美好,毕竟通不通、坏不坏、浊不浊都在人心。恶的不是人世,是自我的修行,修的少,就看不透,看不清。修到一知半解则容易对自己的人生价值观产生偏离。历练到足够强大的内心,就不会有自卑、自亢。诱惑你的不是世间的百媚千红,是自己内心的蠢蠢欲动。
印象最深的是书中一句话“ 想人间婆娑,全无着落;看万般红紫,过眼成灰”。
老魏始终是一个全无安全感的人,幼年父亲的遭遇让他埋下了不安,无法信任人,报复的种子。这经历成就了老魏,也毁了老魏。对肖丽,他始终在信任与憎恨之间摇摆不定,好在临刑之前,悟到原来身边的那条蛇,是一只心怀柔软,全无害人之心的蛇。只会心心念念跟着他,欢喜由他,怨愤缘他,生是他死是他。
精于算计,不吐实话也许有时是在这世间存活的必要手段。只是若每日演了一天的后宫甄嬛传之后,回到家跟爱人都有虚与委蛇钩心斗角,大抵就没意思了。若人生走一遭,临终回忆毫无温情和底气,那此生恐只是南柯一梦罢了。
选择相信,其实是最大的勇敢。
下面正能量一个~
小女子愚钝,但仍情愿将那人间婆娑,韵藏吾心;万般红紫,长映念中。
真实而又揪心的故事。
看到不足三分之一,便被满篇的黑暗压得心痛,忍不住告诉朋友,有人说,既然是黑暗的故事,便不要开始。
一个满身污浊的人却以一个毫无预料的结局让我为之流泪,在情人节的前夜一个人安静的读完。这世界已是浑浊一片,而你却以为自己在一滩清水之中。经历了一切的打磨和沧桑,在生命面前,所有的欲望终会投降。
在这样的故事面前,只能安慰自己,也许未来的现实中,没有如此的夸张吧。
书是断断续续看完的,因此少了些酣畅淋漓之感,但触目惊心还是有的。掩卷之际最大的感受就是庆幸自己当初高考未能正常发挥而使理想中学校的法律系与自己失之交臂,否则这些年就不知道该是怎样一副情形了。不过实事求是地讲,作为一名职业女性,无论身处何位,对于书中所涉及的种种丑恶行径都不会是全然懵懂无知的。想起前段时间和一位客户兼朋友闲聊中谈及我的某位同事有次在酒醉后痛哭不已,哀叹自己付出那么多却落得如此下场,此种含义不言自明。即便多年来一直浸淫于阳春白雪清高如我者,也屡屡以身犯险而不自知,如今对此番种种早已是见怪不怪的心态了。
无论社会如何进步也好,金钱、女人都始终摆脱不了作为衡量男人财富与成就的标志存在,赤裸也好,隐晦也罢,人类总是要充分发挥自己区别于普通生物善于利用工具达到目的的特征也才不妄担万物灵长的尊号吧。只不过人类的聪明才智实在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利用与反利用的博弈中获得的却是社会收益的最大化。在一个利益导向的社会里,在挣扎与不甘中沉沦已经成为灵魂的一种常态。除非你在这个世上了无一丝牵挂,否则就不要奢谈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豪情了。
阅历的作用就是教会你在每每欲发生不逢时之慨的时候,念及史书里面盛世之下的积弊,遂了然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花了一天不到的时间迅速扫完了慕容雪村的《原谅我红尘颠倒》。确实情节精彩吐槽有趣外加足够黑暗。
上大学时本着热爱生活的原则一直没敢碰这位传说中的校友的文字,估计如果那时候看了那颗玻璃心应该都是发抖的。回头来本科一毕业,顿时觉得有了读此书的底气,一口气读完不说没有惊讶,但震惊谈不上;不仅如此还能愤愤然此书结局的逻辑掉链(上网一搜果然是和谐版)嫌弃这结局不够黑——恩,装逼大抵如此了,其实本人还泡在校园里什么黑暗的世事都没经历过,奈何要摆出一副对人世间黑暗淡定坦然的老成样呢……
鉴于本人还没有从事法律职业,也就不用避讳向法律专业外的人推荐此书。你说它诲淫诲盗也好——毕竟书里面的人都一肚子坏水着实长了人的见识(恩,但据说这还不是最黑的),但良民看了它除了对社会黑暗唏嘘不已倒也不必绝望,别忘了这书还有一个功能呢,至少能告诉你多留个心眼在遇到了一肚子坏水的人哪儿该提防着人讹你。
另外,良民们读了此书也别急着唏嘘感叹。小说和生活一样,不过都是一种体验——共同点就是其实都不大靠得住。所以我推荐您,相信亲身体验好过相信小说,这点作为法律人我还能给您一个术语,叫传闻证据排除规则——所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别人讲的一笑而过就好了,不能多上心。并非说小说里那些腌臜的事纯属虚构,相反我相信他们大多数都是从真人真事改编过来的,然而问题在于——在现实生活中这些腌臜事总不会那么密集,至少只要你不从事法律职业还生活在正常人的世界里。你想啊,每天中国十几亿人之间发生大大小小无数事,又有多少比例是黑的呢?小说不过给你提炼了一下,灌了一剂猛药,给你带来一次超刺激的体验;体验完了,该干嘛干嘛,生活依然或平淡或无趣或美丽吧。
又及,别对中国法治失望,千万别。一者,不能用“邪恶的法律人”这样一个词组掩盖了千千万万个从事法律职业的个体——他们不都是坏坯子,除了劝诱罪恶,他们中的大部分始终还在起早摸黑地给解决社会矛盾,不管最终解决的结果是否令双方满意,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请诸位不要忘记法律人对社会还有贡献(而且在我看来实在是莫大的贡献,但这里不能夸,夸了算是自夸也没人信);另外众多法律人中还有一多半或者良心建在或者智力不够或者没有机会总之是做不了主人公一样的坏坯子。二者,和谐版结局里的老潘这样的人在法学讲堂里还在给社会制造理想主义的法律人,不管最终有多少人被世界洗干抹尽,他们至少能保持一段时间理想主义;另外还有不少人在不断反思为什么法律世界如此灰暗这件事——总有人要想这些事,而法律人自己努力思考是义不容辞——不管这些反思是不是看起来无力,但或多或少,只要人们的不满还在,法律制度就得不断发展不断变革。
如果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您惊异于世界原来如此,那么请继续保持原先的积极心态——如果世界是黑的,那么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了再做打算,否则就算有一万分之一的可能世界不是像小说里说的那样你不是被骗得很惨。
如果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您觉得与主人公相见恨晚觉得找到了一本人生攻略,那么且不说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些招数存在着过时的危险,我还是感谢您——请您务必在觉得一切都没啥意思的时候联系一个作家/记者,给我们留下一段精彩的故事和新的研究范本。
如果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您连连点头唏嘘不已并发誓绝不让孩子读法,那么得了,我说您是对整个世界失望,不单单是中国法治,这里我只能衷心祝愿您远离那些坏坯子,另外凡事之前三思,守住自己的底线,少给那些坏坯子机会不是——务必记住,如果亚当夏娃头脑清明,那么撒旦说多少废话都没用。
至于那些坏坯子是不是真的是坏坯子,他们缘何至此,症结在哪儿,我想这样的问题,良民们何必费神去想呢!
诉求还未统一,我怎敢卸下身上的壳与刺
这是看的慕容雪村的第三本书,第一本《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第二本《中国,少了一味药》。是在他的网易lofter上看的,一天看完,欲罢不能。
lofter上连载到30章,写到魏达在逃离前的酒店前,身后是来了的警察。书应该和此结局不一样,貌似是南柯一梦的结局。慕容雪村也说过曾写过三个结局。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对我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期间发生了什么。
就我自身而言,也是相比于结果更注重于过程的人:或者说若过程可变结果不变,可优先结果;若过程可变结果可变,则优先过程;若过程不变结果可变,还是优先过程。
从魏达眼里看到的点点滴滴,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虽说有不同的结局,但是都是同一个过程,从魏达的眼里看到的世界。套用简介里的话,就是“这是慕容雪村的长篇小说《原谅我红尘颠倒》所叙说的一场“红尘大梦”,是一个令人颤栗的故事,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罪恶、阴谋、堕落、势利、虚伪、凶残、歹毒、肮脏、矜持、善良、固执……各色人物性格形象万千,栩栩如生;律师、法官、干警、老板、艺人、电视节目主持人、原告、被告、监狱看守甚至寺庙僧人等等,都在这个错综复杂的故事里活灵活现。他们形象生动,性格迥异。尤其是那些蝇营狗苟之徒,其德行与嘴脸描绘得是那么地令人憎恶,司法界某些行尸走肉的人性堕落与道德腐化是那样地令人震颤。”有了这样的过程,结局怎样已经不再重要,他已经把他想说出来的东西大部分都说出来了。
魏达在书中是一个“人”,就是形象饱满、有血有人的人,不是“光伟正”,也不是极尽不齿之人。他可以接了接了刘元昌的案子,告不赢而敷衍他,也可以在刘元昌饿的时候买个馒头给他;他可以知道自己酒后驾车、违章掉头是违法在先的,但是也会先声夺人、拿走老农仅有买化肥的330元钱;他可以处处提防肖丽继续串通陈杰搞他,也会在临出国前多陪肖丽一分钟又一分钟。
我们读起来,可能会说他做的不够,还是个极尽不齿之人,这是用我们的、大众化的道德、或者价值观去衡量他。但是对于魏达来说,买个馒头、知道自己违法在先、多陪肖丽一会,就是存在于心里的“善”,虽然很多时候的结果是他强行用十几年来学得的“恶”将心里的“善”所掩盖下去,而我们看到的正是他“恶”的结果。正如文中所说:“我本佳人,只是流落红尘太久,已经渐渐变成了贼。”
再者,善恶乃相对问题,我们、大众化的善恶之外,是否还有另一套善恶体系。这应该也是个很好理解的问题,比如不同宗教之间的争执。
所以把善恶、虚伪、凶残这些标签统统贴在魏达身上,而且就认为魏达是这样一个人是不合适的,我更愿意去说某个事情魏达会去怎么做,别人怎么做,我怎么做,以客观实际减少主观判断。
两段爱情看得让人唏嘘不已。
潘志明与顾菲,他们是真心相爱的。虽然这会牵扯到一个什么是“爱”的问题,但就付出角度而言,他们确实是真心相爱的。顾菲为了潘志明的晋身道路,可以去“性贿赂”上级。潘志明遵守了“我会保护你一辈子的”承诺,对顾菲不离婚。无奈之下他们离婚了,潘志明被没收了房子,他俩住在租的房子里商量着复婚。最后顾菲以毁容为代价而希望保全潘志明。这就是他们之间的付出。只不过有时自己的付出没有碰触到对方的需求上而产生了矛盾,但是在众多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转化之间,有些事情就由主要矛盾转化为次要矛盾而相比没那么重要了。
魏达与肖丽,魏达临走前,肖丽抱住魏达那段,看的直叫人想哭。魏达受过伤,不再相信任何人,身上穿起壳与刺,壳用来免受侵害,刺用来防止侵害,嬉笑怒骂存活于世。魏达受的伤中有肖丽带给他的一部分,哪怕后来肖丽依附于他,魏达也只认为是因为一定目的而依附于他,可从肖丽的实际行为来看,她后来确实没有变过心,几次维护着他。肖丽因为爱魏达而敞开了爱,魏达却因不信任肖丽而没有卸下身上的壳与刺,双方诉求还未统一,必定一方要受伤。魏达与肖丽之间如此,魏达与其他人之间也是如此,只不过其他人也都没有卸下壳与刺,才会出现尔虞我诈的局面。
接触慕容是从《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开始,那是当年《新周刊》评出的最佳网络小说。之后经历了《伊甸樱桃》、《唐僧情史》、《天堂向左深圳向右》,终于又找到了惊喜。读他的文字总能感觉到一种真实,近乎血淋淋的残酷,有一种切开自己皮肤的疼痛和快感,其实很多现象我们都或是经历过,或是听说过,只是在我们是既得利益者是我们不愿承认,在别人是既得利益者时我们不敢承认而已。如果说《成都》、《深圳》是对人性的批判,那么《红尘》就是对社会的控诉。让恶之花绚丽绽放吧
这个世界时矛盾的,是对立的,是辩证的。有黑暗就有光明,有肮脏就有纯净。人真是很复杂的动物,但凡能被我们想到的,它都是存在的,不过不要怕,路是由我们自己选的,走的世界看的角度由我们自己定,世界时唯物的但同样也是唯心的,还记得嘛!
恩恩。你是我的人生导师嘛
哇。。!!我过年的时候才看了!!><
读雪村的书成都是在2004年萌芽里,只有上半部,后来在大学图书馆里终于找到,一口气读了好几遍,2005年的下半年慕容雪村在青岛市南区书城顶楼会议室搞了个读者见面会,果然佛光满面,神人也, 从成都这本书就觉得有沧浪之水的感觉,那是我最喜欢的两本书。早就说了生活是一枚不可解剖的蛋一旦打破汤汤水水一塌糊涂,他在揭露黑暗,可在内心的某个角落仍向往着纯真
人和欲望作斗争,就没看见有成功的。真实的情况往往是用一个新的欲望压制了早出现的欲望,按下葫芦浮起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