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悦读散记

夏春锦 天地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5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作者:

夏春锦  

页数:

227  

字数:

179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悦读散记》是《读书风景文丛》之一,是新生代书评人夏春锦先生的作品集,《悦读散记》中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发表在各大报刊的书评、随笔和阅读日记,分为“以书会友”、“悦读漫话”和“悦读日记”三部分,内容皆围绕书人书事,有与名家、书友的交往,有读书的心得,有个人读书生涯的回顾,有淘书购书的经历……表现了作者痴迷于阅读,以书为友、探索求知的生命追求。

作者简介

夏春锦,男,80后,福建寿宁人,现居浙江桐乡。以教书为业,痴迷文史,酷好读书,喜交书友,热衷签名本,系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员。业余写作,文章散见于《新华书目报》、《图书馆报》、《藏书报》、《嘉兴日报》、《开卷》、《中国图书商报》等报刊,以读书随笔为主。

书籍目录

以书会友
初识丰一吟先生
随金波一起“和树谈心”
安武林笔下的“童话人物”
“书,是我们友谊的桥梁”
读书风景,这边独好
吾道不孤
悦读的诗意
一曲河声人梦来
读书好,风雅旧曾谙
吴浩然著述三种
风情依旧老上海
自牧的书
邂逅张爱玲
签名本剪影
让阅读成为风尚——写在《全民阅读参考读本》出版之际
最是书香能致远——为《社科新书目》出版一千期而写
悦读漫话
开卷有“乐”
丰子恺的读书艺术
丰子恺早期的读书生活
明人董说的书癖
茅坤的读书生活
书之梦
幼年鲁迅与“绘图的书”
阅读的“轻”、“重”
阅读的姿势
阅读往事堪回首
阅读与时间
湖州人的著述经典
负笈江南
阅读的“虚”、“实”
音乐家与阅读(三则)
悦读日记
二○一一年五月
二○一一年六月
二○一一年七月
二○一一年八月
二○一一年九月
二○一一年十月
二○一一年十一月
后记
悦读的胸襟和境界(代跋)

章节摘录

  初识丰一吟先生在酒店见到丰一吟先生已经是晚上七点半了,他们一行才刚刚吃过晚饭回到房中。这一次回故乡是应一所小学的邀请参加一个旨在鼓励学生回归传统书信写作的活动,丰老说这个活动很有意义,所以就接受邀请从上海回来了。这所学校还是全国唯一一所丰子恺漫画学校,积极培养学生的漫画创作,在丰老的帮助下办得很有特色。  之前经山东书爱家、作家阿滢先生引荐我才与丰老开始了书信和短信联系,在丰老此次回桐乡前曾在复我的一封信中说希望到时能够见上一面。今日得见丰老,终得近距离地感受到了名门之后、大家闺秀的风范。  进门时丰老正转身要在床头处坐下,见到我后立即从床边站起来和我打招呼。在丰子恺纪念馆副馆长吴浩然的介绍下,我放好带去的书籍,坐到了丰老的身边。丰老虽披着满头银发,但说话时声音爽朗而硬气,并不像出自一个耄耋之龄的老太太之口。相互问候以后,她坐回原位,从容地从身边的袋子里拿出了一个信封,从里面抽出了一张书法放在我的手里,说是特意给我带的。我早就听吴浩然说过,丰老的字画润格和她父亲丰子恺先生一样一直故意地自觉地压得很低,但市场价格也在几千元。即便如此,对于我这样一个穷书生来说也已经是高价了。此次只抱着能见丰老一面足矣的念想,不想丰老初次见面即赠我墨宝,以致我接过书法作品后都不知说什么是好,我有些惊慌失措,只是连说谢谢。她则和蔼地笑着说:“我每天都在练字的,不客气。”我正在兴奋的时候,她又立马从信封里拿出一张小纸片,说是我给她寄去的那篇《丰子恺的诗词艺术》有几处需要斟酌的地方。她虽然都已清楚地写在这张小纸片上了,但还是拿着这张纸片又一一地给我作了说明。我没想到丰老把我的文章读得那么细,如文中有一句“其诗词虽通俗易懂,却成为其漫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丰老指出此句前后之间并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宜修改一下。丰老八十三高龄,依然心细如发,作风严谨,实在令我这个年轻人汗颜。  丰老在我带去的四本书上分别签了名,署了日期。在其中两本《丰子恺文集》(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一九九〇年九月联合出版)的扉页上都题写了“开卷有益”四个字。我说我更喜欢“开卷有乐”,但她反问道:“读了那些悲伤的文字难道也开心快乐吗?还是‘开卷有益’好。”当她题写第二册时我还在兜售自己的“开卷有乐论”,因为我曾写过一篇题为“开卷有乐”的随笔,也打算将自己未来的书房命名为“开卷有乐斋”,但她依然坚持己见,写了“开卷有益”四字。我带去的另外两本书是丰老著的丰子恺先生传记《我的父亲丰子恺》(团结出版社二〇〇七年一月出版)和她自己的个人文集《天于我,相当厚》(上海远东出版社二〇〇九年一月出版)。前者购于一年前,当时经常从网络新闻中得知丰老回故乡的报道,心里就想什么时候有机会一定请丰老签名,没想到今日得以实现。  ……


编辑推荐

  因阅读而悦,当是一种无功利的审美体验。撷取芬芳,充盈内心,于喧嚣浮躁之中寻得方寸净土、片刻宁静。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悦读散记 PDF格式下载



1111活动价合算,全套全部集齐


  纸上的风景
  安武林
  鸟儿爱天空,鱼儿爱河流,小草爱大地,大自然中任何的生命,都有一爱。而人,大约是爱书才最能彰显人与动物之爱的区别。我最爱的是读书人,最恨的是写书的人不读书。我对那些爱书成痴的人总怀有一份真诚而又崇高的敬意,像夏春锦先生便是其中一个。像他这样不是以码字为生的人,爱书到如此地步,我更是要多一些敬意。
  夏春锦先生是一个教师,教书是他的职业,爱书是他的兴趣和爱好;只是这份兴趣和爱好浓了以后,就变成了一份理想和事业。我与他的相识,感谢现代的科技——网络,博客和QQ这东西,它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犹如走夜路的独行客,一个人很容易找到自己的同伴。夏春锦先生对书的痴迷与执著,令我惊讶。一个江南小城――桐乡,竟然有那么一粒读书的种子,爱书的种子,在默默地潜滋暗长。
  现在,居然长成了一片迷人的风景。
  夏春锦先生要出书了,居然是第一本书。作为一个出过几十本书的过来人,我深深明白这处女作对于一个作者的意义和价值。这书,并非是什么畅销书,而是凝结着个人的兴趣与心血的书,凝结着个人爱与狂喜的书。属于小众阅读的书,属于那些喜欢读书淘书爱书藏书对书怀有特殊的感情的同类们分享的书。所以,我有幸作为第一个读者系统地阅读和分享了他的文字,分享了他的快乐和幸福。其实,大部分我在他的博客中早已经阅读了,但那毕竟是闲庭信步一般的读,而非是运动员在运动场比赛一般的专业阅读。
  夏春锦先生的书,在我看来,多多少少有点如数家珍般的窃喜。如同一个人掩饰不住自己快乐和幸福的秘密一样,总要自言自语地唠叨出来。他并非是在炫耀,而是说给自己听。我们这些喜欢书的人,淘到好书总不免要沾沾自喜一番。说今日淘到什么好书了,完全是不由自主的。如果说打个比喻,那也只能和爱情这玩意相提并论。书在他们眼里,就是风姿绰约的美女,令人心仪的美女。从俗里说,抱书而眠,并不见得比真正怀抱着美女而眠所获得快感要少。突然想到,这也是证明了精神的需要或者说精神的力量并不比那物质的需要少和力量小。
  在夏春锦先生的书里面,书话的成分比较大。他的那些读书日记,淘书日记,记录的都是他每天和书相恋的心得和体会。或阅读,或购书,或受赠书,或感恩,或倾诉,或盘点,点点滴滴都是一份天然的感情,那份感情如同童话一般清澈。真挚,浪漫。他恬淡的生活,平静而又充实,不见世俗的愁烦和浮躁。对于真正的读书人而言,书的确有那样的效用。我读他的日记,能感受到他写下这些文字的快乐,如同一个商人记下自己进帐的帐单一样,他的日记就是他个人幸福和快乐的进帐单。写了什么文字,发了什么文章,得了多少稿费,这种对文字和书的敬畏和爱,让我这个在文字和书中滚爬摸打很多年的人,感慨万分,唏嘘不止,这种快感似乎像神话一样遥远而不可得了。真羡慕他。
  读到他获得几百元稿费,他惊叹颇丰的时候,我不由得笑了。这份朴素的心态,真如自然的田园一样美妙而又美好。
  他是一个很懂得感恩的人。收到赠书,总是要表达谢意。这种表达,在我看来,很有古典文人的做派。我们在感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当下,这种做派无疑是对优秀的传统一种呵护。虽然也是一种常识和礼仪,但现在很多所谓的教授、作家、评论家们不一定能做到,从本质说,他们并不是真正的读书人,或者说没有真正的读书人的优秀品质。
  夏春锦先生的书中,还有书评和读书随笔。无论哪一种类型,他文字的特色是很干净,很简洁的,哪怕仅仅是三言两语的日记。而书话的成分,始终郁郁葱葱在所有的类型中。他也有写书友往来的文字,而那些在他看来比他成绩大的人,他对他们的赞美和钦敬,是从不吝啬的,这与我们矜持的大家相比,他更值得人称道和赞许。
  读书和写作,是如此相近但又保持着相当距离的一对好兄弟。亲近这一个,那一个未必会亲近你。但夏春锦先生已经进来了,也开始码字和出书了,我是深深祝福他的。只是希望他能继续保持自己的本性和特色,或者说进一步发扬光大。
  我希望这纸上的风景,能越来越迷人。
  是为序。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