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安徽辛亥英杰

安徽省政府参事室,安徽省文史馆 编著 黄山书社
出版时间:

2011-9  

出版社:

黄山书社  

作者:

安徽省政府参事室,安徽省文史馆 编著  

页数:

331  

前言

辛亥百年,举国纪念。在100年前发生的这场伟大的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封建腐朽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辛亥革命还带来中华民族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民族意识的大觉醒。由于中华民族曾经以灿烂的古代文明影响过整个人类。鸦片战争后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遭受前所未有的劫难和耻辱,致使近代中国的爱国主义显得格外强烈悲壮,犹如江河跌入于深谷,睡狮惊醒于恶敌,咆哮奔腾、气势恢宏。这样一种与五千年的文明史、七十年的屈辱——抗争史、几万万中国人民源远流长的民族感情连在一起的爱国主义,是一种强大的震撼世界的精神力量。辛亥志士们为了振兴中华抛头颅、洒热血,置生死安危于不顾,置功名利禄于度外,以无数气壮山河、感动天地的英雄壮举,谱写出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新的内容,是今天仍然值得珍视、需要传承和弘扬的宝贵精神遗产。 安徽作为辛亥革命的重要省份之一,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表现出“五个率先”的鲜明特点,即:率先传播革命思想、率先建立革命组织、率先举行革命起义、率先组织革命武装、率先发动“二次革命”讨伐袁世凯。由于革命活动时间长、战略地位重要,致使安徽省域内的斗争尖锐和战争频发度在全国名列前茅,为革命做出重大贡献乃至壮烈捐躯的先烈先贤,也为数甚巨。当然,这与江淮大地民风刚健、豪侠辈出的地缘历史也有一定关联。 为此,我们安徽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和安徽省文史研究馆,在辛亥百年之际,组织专家学者编撰了这本《安徽辛亥英杰》,收录上自1900年大通自立军起义,下迄1913年柏文蔚等皖赣粤湘四都督发起癸丑讨袁之“二次革命”,期间所涌现出的对辛亥革命有重大影响的英烈和杰出人士(包括外省籍人士来皖和皖省籍人士在省外)共69位。通过对他们所进行的各项革命活动及其生平业绩介绍,展现在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安徽做出的贡献和革命志士的风采。此前,在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和90周年的时候,包括我们两家单位在内的省有关文史研究机构,也编过不少资料和纪念文集。在此基础上,我们编撰收录的人物,相对更为全面和系统,书中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插有200余幅相关人物和遗址遗迹的资料图片。从这些英杰的感人事迹中。我们同样会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这就是: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顽强奋斗的爱国情怀;“以浩气赴事功,置死生于度外”的献身精神;关心民生疾苦、立志为百姓谋福祉的高尚品德;顺应时代潮流、放眼世界的博大胸怀。 从另一方面看,辛亥革命虽然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但又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胜利。民国建立后,先有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然后是封建军阀割据混战,帝国主义进一步与中国封建主义相勾结,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真正完成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历史使命的,是孙中山先生的后继者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终于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开辟了道路,扫清了障碍。今天。我们纪念辛亥百年。就是要继承和弘扬辛亥英杰的大无畏奋斗精神和他们身上的优秀品德,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为把我们。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再努力1 2011年9月26日

内容概要

由安徽省文史馆与安徽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组编的《安徽辛亥英杰》通过对辛亥人物事迹史料的发掘,向读者真切展示了安徽作为辛亥革命的重要省份之一,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表现出“五个率先”的鲜明特点,即:率先传播革命思想、率先建立革命组织、率先举行革命起义、率先组织革命武装、率先发动“二次革命”讨伐袁世凯。该书内容足以显现在辛亥期间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69位英杰在安徽做出的贡献和革命志士的风采。

书籍目录

绪论
爱国志士在安徽辛亥革命中的壮举
辛亥前奏
大通自立军起义的领导者唐才常、秦力山
革命宣传
发出“安徽革命第一声”的陈独秀
“桐城怪杰”潘赞化
安徽公学创办人李光炯
浮山中学创办人房秩五
革命的呐喊者刘文典
开风气的新文化传播者——汪孟邹
革命思想的传播者——江彤侯
“丹青能绘救国情”的黄宾虹
“一支笔胜十万师”的范鸿仙
惊天一击
安庆巡警学堂起义的领导者徐锡麟
徐锡麟的左膀右臂——陈伯平、马宗汉
从安庆起义成长的坚强战士朱蕴山
从辛亥新兵到抗日名将的方振武
首揭新军起义旗帜的熊成基
“身可杀,心不可屈”的范传甲——附薛哲、张劲夫二烈士事迹
马炮营起义的参与者——薛子祥
血沃中华
引领反清暗杀风潮的万福华
喋血京城的吴越烈士
广州新军起义的“主干人物”——倪映典
黄花岗皖籍三烈士——石德宽、宋玉琳、程良
滦州新军起义发动者之一冯玉祥
组织先行
革命的先行者和组织者——程家柽
革命的践行者高语罕
庐江吴氏三兄妹——吴炎世、吴弱男、吴亚男
革命奇士韩衍
特立独行的才女——吕碧城
桐城侠女吴芝瑛
光复前后
光复安徽“任难不任名”的吴砀谷
促成安庆光复的开明绅士童茂倩
江淮义士郑赞丞
出为飞将退为农的王天培
合肥光复的领导者李诚安(附:孙万乘)
民国安徽都督——孙毓筠
首任安徽财政司长史恕卿
临危受命的安徽都督李烈钧
淮上风云
淮上先驱常恒芳
辛亥劲旅淮上军总司令——王庆云
淮上军的重要组建者张汇滔
淮上军副总司令袁家声
屡仆屡起的淮上军将领岳相如
淮上军军统段云
淮上军勇将权道涵
“天际真人”张树侯
淮上军中的廖家湾子弟——廖传仪、廖海粟、廖璞纯、廖梓英等
凤阳田氏双烈——田淑扬、田激扬
颍州辛亥先驱程恩培、程恩普五兄弟
二次革命
率先发动“二次革命”的柏文蔚
“有德有年功在民国”的龚镇洲
民国初年南京警察总监吴忠信
附录
“三造共和”推动历史进程的段祺瑞
坚持抗日反蒋的王亚樵
后记

章节摘录

1908年11月14日、15日清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继死去。 范传甲据朋友管鹏通过某小报记者处得到这一消息,大喜过望,立即买来一瓶酒,以示庆贺。随后,他找到薛子祥。分头到各营通知。革命党人无不跃跃欲试,都认为清政府帝、后突然死亡,统治集团内人心惶惶,正是起义的绝好时机。机不可失,决定在三天内发动起义,以免夜长梦多。 11月19日下午。各营的代表齐聚杨氏试馆,出席的有熊成基、范传甲、张劲夫、薛哲等十余人。公推熊成基为安庆革命军总司令,,定于当天晚9时,城外的马炮两营率先起义,城内由六十二标二营管带薛哲负责开城接应,范传甲、张劲夫等驻在城内也一并准时响应,负责夺取军械局。大家分析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情况,制定了细致的作战计划即十三条密令,由熊成基以革命军总司令的名义颁布。还议定,起义成功后,推举总统,然后举兵攻取南京作为根据地,把反清革命推向全国。革命力量如箭在弦,蓄劲待发。 晚9时刚过,正在城内关帝庙兵营中等待起义的范传甲,听到从城外传来的喧嚣声,又见有火光出现,接着又听到枪声。范传甲一跃而起,正待冲出营房接应,不料关帝庙唯一的出口已有重兵把守。不许任何人出去,反动军官在院里来回巡视,警戒很严。范传甲有枪无弹,无法率营中同志杀出。城外,熊成基率领起义的马营、炮营向菱湖嘴(离北门五里)子弹库迅速开进,夺取弹药。在起义之前,范传甲已考虑到起义后枪械弹药的供应问题,因此,把前来投军的胞弟范第甲安排在菱湖嘴子弹库,以备将来起义时发挥作用。这时已升为正目的范第甲见起义军来到,开门迎入。起义军取得子弹后,又折回北门,第六十二标第三营及第六十一标大部分士兵也加人到起义队伍中,各营参加起义的官兵已有千余人。至此,城外已无敌军,熊成基便督率所有兵力攻城。 但是阴险狡诈的安徽巡抚朱家宝在率军赴太湖会操前,饬令余大鸿设法整顿新军,加强防范。并在城内加拨巡防营队。严加戒备。朱家宝在太湖得到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的死讯后,又得安徽布政使沈曾植拍来安庆城内人心浮动的急电,立刻带兵返回安庆,于11月19日即起义当天的午间抵达安庆。随即派人秘密调查,以重利笼络城内新军将士。并令余大鸿对城内各营加强监视,紧闭各城门,防止革命党人里应外合。 被困在关帝庙内的范传甲心急如焚。他急中生智,悄悄来到库房的一个角落,迅速点燃了一堆火。欲用调虎离山之计把敌人的注意力引开,以便乘混乱之机冲出营房。但是烟刚刚冒起,便被发现,随即被扑灭。范传甲又点火数次,均被发现扑灭。反动军官警觉起来,监视更严。范传甲一时无计可施。同时,担任开城门接应的薛哲,因动作迟缓,见清军防备很严,中途折回。城外的起义军得不到城内的接应,且弹药不足,用大炮轰城,炮弹又无引火线(引火线藏在城内督练公所),落地不开花,没什么效力。熊成基率部围攻安庆城一夜。多次冲锋,均被打退,伤亡严重。11月20日拂晓,先前已表示响应革命、泊在江心观望的清军三艘兵舰,见起义军攻城不下,转而接受朱家宝的命令,突然发炮轰击,将起义军的阵地摧毁。端方从太湖派来的援军也已逼近安庆城郊。起义军处于腹背受敌的困境。但尚在顽强地战斗着。 11月20日午后2时,范传甲终于乘隙离开关帝庙。他跑到杨氏试馆,向同志黄如波探听消息,黄如波详细叙述了夜里战斗的经过,以及听说的起义军伤亡惨重的消息。范传甲悲痛得大哭不止。黄如波劝他易服出走,免生意外,并取出便衣,给范传甲披在身上。范传甲悲愤交集,坚决不同意,把身上的便衣撕破,扔在一边,从怀里取出一排新得到的子弹,说:与我一同策划起义的同志都战死在疆场上,我还有什么面目独生于世上!我已准备牺牲,要革命就不怕流血。说毕昂然而出,抱着必死的决心与敌人奋战到底。 范传甲从杨氏试馆重新回到关帝庙营房,打算再发动同志接应义军攻城。余大鸿此时已侦知范传甲是在城中作内应的革命党领袖之一,但因为起义军攻城甚急,一时不敢轻易加害范传甲。为便于监视他的行动,下令调他加入协统部卫队。眼见形势危急,孤掌难鸣,范传甲没有半点畏缩,毅然前往。当天下午4时,他在跟随余大鸿出巡,行至饮马塘附近时,拔枪向余大鸿射击,不幸尚未瞄准,即被其他卫兵发觉,执送到安庆府衙门关押。城外的革命党人,苦撑至当晚10时,终因众寡悬殊,不得不撤围转移,后被清军击散。轰动大江南北的安庆马炮营起义就这样失败了。 P116-118

后记

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经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部分专家动议,得到省政协和省文史馆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省政协郑牧民副主席担任编委会主任,由省政协文史委和文史馆合作,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共同编撰了这本《安徽辛亥英杰》。全书共收录辛亥革命期间的英烈和杰出人士69位,时间起自1900年大通自立军起义,至1913年柏文蔚等皖赣粤湘四都督发起癸丑讨袁之“二次革命”,包括来皖的外省籍人士和在省外活动皖省籍人士。在注重历史真实性的前提下,力图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重点介绍他们在辛亥革命期间的业迹,兼及生平事迹,故而不同于一般人物传记。书中还附有200余幅人物和历史遗迹的图片,以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 本书编撰过程中,省政协和省文史馆两家单位领导高度重视,并尽可能地提供了工作方便。郑牧民副主席为本书写了序,省政府参事室主任邱江辉、省政协文史委主任李奎分别审阅了书稿。省财政厅拨出专项经费予以支持。 参与本书编撰的,主要是省文史馆和省政协文史委两家的相关专家,并特邀安徽大学汤奇学教授和历史系中国近代史专业部分研究生参与撰稿,本着统一编撰、文责自负的原则,每篇文章篇末都有作者署名。翁飞、汤奇学作为全书主编,负责全书组稿和统稿;陈德辉、徐承伦两位先生参与了全书的审订和终校;郭学东、聂元安、戚英杰参与了历史遗址遗迹的图片拍摄。郭学东负责全书图片统筹;省文史馆负责全书的编务和后勤保障,文史处张杰、李建生、王林松、聂元安四位同志全体投入,工作细致周到。黄山书社历史编辑室石松主任。作为责任编辑,一丝不苟,审订了全部书稿。雪鸿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精心负责本书的印制。由于时间紧,任务重,编撰、统稿时值盛夏,各位作者和参与工作的全体同志,都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踏实苦干,圆满完成任务。特此说明。 《安徽辛亥英杰》编委会 2011年9月


编辑推荐

《安徽辛亥英杰》由安徽省文史馆与安徽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共同组织专家学者联合编撰。全书22万字,由黄山书社出版,共收录了辛亥革命期间的英烈和杰出人物69位,时间起自1900年大通自立军起义,至1913年柏文蔚等皖赣粤湘四都督发起癸丑讨袁之“二次革命”,包括来皖的外省籍人士和在省外活动的皖籍人士。在注重历史真实性的前提下,力图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重点介绍了他们在辛亥革命期间的业绩,兼及生平事迹,不同于一般人物传记。书中附有200余幅人物和历史遗迹的图片,以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安徽辛亥英杰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