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民间庙会-中华传统文化经典

张晶 编 黄山书社
出版时间:

2012-6  

出版社:

黄山书社  

作者:

张晶 编  

前言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祖先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积累了大量珍贵的物质文化资源,最终形成了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继承发展、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有诗、词、赋、曲艺、建筑、戏剧、民俗、绘画、雕刻、烹饪、医药、服装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产生、发展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风俗习惯,已经深深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 综观整个人类的文明史,文化发展的一个重大特点就是既保持本民族的特点,同时又不断地对外来文化加以吸纳和创新。例如,对中国有着巨大影响的佛教就是从印度传入的,但佛教传入中国后,又不断地被改造,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同时: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但影响了韩国、日本、朝鲜等近邻,而且也影响到东南亚、南亚等地的一些国家,如菲律宾、新加坡、越南等,由此形成了世界公认的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传统文化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和重视。 中国的封建社会时期长达两千多年,中国传统文化受封建社会的影响很深。封建时代的统治者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强化中央集权,常常钳制和禁锢文化学术的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带有许多封建糟粕。当然,任何一种传统文化都有其积极和消极的成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新的时期仍然散发出迷人的光辉,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积淀,是我们的民族之根、民族之魂。本套丛书对中国的传统思想、社会生活、文化艺术、节日风俗等内容进行介绍,让读者能够全面领略它的魅力。

内容概要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民间庙会》以中华民族悠久的民间庙会为主线,运用生动朴实的语言详尽地介绍了我国的民间庙会文化、宗教活动,集趣味性、知识性与文化性于一体。饱览《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民间庙会》,犹如畅游浩瀚的中华民族文化长河,不亦乐乎!

书籍目录

第一章庙会文化 一、什么叫做庙会 二、庙会的种类 三、庙会的规模 第二章庙会的发展 一、庙会的历史 二、庙会的兴盛 三、庙会的衰落 第三章庙会与宗教信仰 一、宗教活动 二、佛教对庙会的影响 三、道教对庙会的影响 四、民间信仰对庙会的影响 第四章庙会中的特色活动 一、庙会上的文化活动 二、庙会上的民间花会表演 三、庙会上的戏台 四、庙会上的曲艺与杂耍 第五章庙会与生活 一、庙会小吃 二、庙会上的玩具 三、庙会上的人际交流 第六章庙会与经济 一、庙会对经济的影响 二、庙会上的生意 三、庙会市场的聚商作用 第七章庙会上的宗教活动 一、庙会上的仪式 二、香客的进香活动 三、庙会祭祀舞 四、庙会的其他风俗 第八章各地庙会 一、山东庙会 二、北京庙会 三、上海庙会 四、南京庙会 五、河南庙会 六、陕西庙会 七、其他各地庙会 第九章现代庙会 一、当代庙会的发展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庙会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民俗,其历史悠久,民族文化色彩浓厚。如果要追究其确切的发起原因,已经无处可查了。不过,庙会起源于远古时期的宗庙社郊制度——祭祀,是为人们所公认的。在远古时期,祭祀是人们生活中一件经常而又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所以《左传•成公十三年》中提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意思是说,祭祀和战争都是一个国家的头等大事。早期的祭祀主要是祭祀祖先神和自然神。在祭祀过程中人们聚集在一起,集体开展一些活动,比如进献贡品、演奏音乐、举行仪式等。这种为祭祀神灵而产生的集会可以看做是后世民间庙会的雏形。 那庙会究竟指的是什么呢?从字面也能看出几分含义来。看到“庙”字,人们自然会联想到道观寺庙。其实最初的“庙”是指供奉神灵尤其是祖先神灵的建筑。后来,随着佛教传人中国,“庙”在汉语中就主要指佛教的寺庙,以及后来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道观等宗教性质的场所。“会”早期的意思本是指天子与诸侯,或者诸侯与诸侯之间的会见,后来指为了参加佛教、道教的宗教仪式而举办的集会、聚会。所以从字面上的意思就能看出来,“庙会”最初就是指在宗庙附近的聚会。它为了祭祀神灵,或者为了举办在某个特殊日子的宗教活动,吸引众多人或信徒参与。庙会的内容主要包括祭神、娱乐和购物等几个方面。 对于庙会,《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庙会亦称‘庙市’,中国的市集形式之一。唐代已经存在。在寺庙节日或规定日期举行。一般设在寺庙内或其附近,故称‘庙会’。《平风俗类征•市肆》引《妙香室丛话》:‘京师隆福寺,每月九日,百货云集,谓之庙会。’” 关于庙会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段故事,大意是清朝的一位王爷爱逛庙会,有一次逛完庙会回府后,他突然发现身上穿的马褂上的金纽扣竞全都不见了,而原纽扣都被偷换成了火柴棍。他手下的人当即报了案,并责成九城兵马司速在京城内抓捕人犯。但王爷却提出一个可以不再追究的办法,即在下一个庙会日上,如能不被王爷发觉而将东西还回来就可不治罪。等到第二次庙会到来的时候,这位王爷穿了另一件马褂又来逛庙会。他的周围跟随了更多护驾的人,名为逛庙会,实则是为了观察神偷如何把纽扣还回来。一群人都快逛完庙会了,却什么都没有发生,有人暗暗思忖:是人太多神偷不敢来了吧!就在这时,不远处忽然有几个醉汉吵了起来,不多时便揪作一团打到一起去了。众人的注意力被分散了,大家都纷纷去关注这个突发事件。而与此同时,有一人突然冲进人群,一低头把一口痰吐在王爷靴子边的地上,随即他弯腰擦拭王爷的靴子。之后,这个人走出人群不见了。 等王爷回到轿子里,觉得脚踝处被东西硌了一下,用手摸时,在靴腰中发现一个纸包,打开一看,里面正是上次被偷去的金纽扣和这次新穿的马褂上加固缝牢的翡翠纽扣,而他马褂的所有扣眼上又都别着火柴棍。王爷不觉大惊,然后又哑然失笑,果然不再追究此事。当然他为此而感到后怕,之后尽量深居简出。 这虽然是一个小小的传说,但是可以看出庙会已经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盛宴,无论是富人还是平民都愿意参与,反映出民众的心理和习惯。庙会文化是我国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一种极其复杂、古老而又新鲜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既是宗教的,又是世俗的,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长期积淀形成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心理态势。它世代延续、传承和发展,经久不衰。随着改革开放和民族宗教政策的落实,城乡各地庙会兴起,规模可观,值得研究。庙会作为一种社会风俗,庙会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而庙会风俗也与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庙观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它又是伴随着民间信仰活动而发展、完善和普及起来的。


编辑推荐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民间庙会》对中国的传统思想、社会生活、文化艺术、节日风俗等内容进行介绍,让读者能够全面领略它的魅力。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祖先用劳动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积淀,是我们的民族之根、民族之魂。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民间庙会-中华传统文化经典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