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民生的开拓

刘石吉 黄山书社
出版时间:

2012-5  

出版社:

黄山书社  

作者:

刘石吉  

页数:

379  

字数:

318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中国虽然土地广袤,但人口众多,如何在既有的自然环境中开发耕地、合理分配和使用有限的耕地是经济发展史上的关键问题。既无天时与地利的黄河流域为何最初的发展优于自然环境优越的长江流域?北方水利的发展不仅使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也凌驾于其他文明古国之上。在中国大地上发展的农业模式,不仅开创了秦汉与隋唐大帝国的辉煌;也促进了商品的流通、手工业的发展,城市的兴起,进而开拓出广阔的海外贸易市场……《中国民生的开拓》从多方视角,全景式地介绍了中国(传统)经济与民生开拓的各个层面,也深入揭示出经济发展背后的原动力。
《中国民生的开拓》由刘石吉主编。

作者简介

刘石吉
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现任中央研究院人文社科中心和近代史
研究所研究员、成功大学历史研究所合聘教授、台湾暨南国际大学
历史研究所兼任教授、《汉学研究》( 台湾图书馆汉学研究中心)编
辑委员。研究专长为中国社会经济史,著作有《明清时代江南市
镇研究》(1987)、《 海洋文化论集》(2010)、《海洋、跨界与族裔》(2010)等。
陈良佐
1929 年生。台湾大学历史系学士。曾任成功大学历史系教授、台
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现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兼任
研究员。研究专长为中国数学史、农业史,论文有《再探战国到
两汉的气候变迁》、《从生态学的交会带( ecotone)、边缘效应( edge
effect)—试论史前中原核心文明的形成》等。
黄耀能
台湾学者,著作有《左氏春秋婚俗考》(1967)、《中国古代农业
水利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之一》(1978) 、《续修高雄市志》
(1995)、《南投县志》(2002)。
梁庚尧
1948 年生。台湾大学历史系硕士及博士。现任台湾大学历史系教
授,兼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研究专长为宋代社会
经济史,著作有《南宋的农地利用政策》(1977)、《南宋的农村经
济》(1984) 、《宋代社会经济史论集》(1997)、《南宋盐榷 ─ 食
盐产销与政府控制》(2010)等。
戴晋新
1953 年生。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曾任辅仁大学历史系主任,
现任辅仁大学历史系教授。研究范围包括先秦史、中国史学史、史
学方法与理论,著作有《中国文化概论·社会经济篇》(合著,李
振英主编)(1998)、《先秦史学史论稿 ─观念与方法》(2000)等。
陈慈玉
日本东京大学博士。曾任淡江大学副教授,现为中央研究院近代
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范围包括近代中国经济史、近代日本经济
史、近代台湾经济史,著作有《近代中国茶业的发展与世界市场》
(1982)、《近代中国的机械缫丝工业》(1989)、《台北县茶业发展史》(1994)、《台湾矿业史上的第一家族—基隆颜家研究》(1999)、《日本在华煤业投资四十年》(2004)、《生津解渴──中国茶叶的全球化》(2008)等。
陈国栋
美国耶鲁大学博士。曾任台湾大学经济学系兼任教授,现任台湾暨
南国际大学历史学研究所合聘教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
究员。研究范围包括经济史、明清史、台湾史,著作有《台湾的山
海经验》(2005)、《东亚海域一千年》(2005)等。
张瑞德
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
员兼副所长、台湾东海大学历史研究所兼任教授,现任中国文化大
学史学系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员、台湾师范大
学历史研究所兼任教授。研究专长为中国现代史,著作有《平汉铁
路与华北的经济发展,1905 - 1937》(1987)、《中国近代铁路事业管
理的研究 ─ 政治层面的分析,1876 - 1937》(1991)等。
李东华
1951 年生,2010 年卒。台湾大学历史学硕士、台湾大学历史学博
士,并留校任教,担任台湾大学历史学教授。曾出任台湾大学文学
院院长,后转任辅仁大学历史系。研究专长为中国海洋史,著作有
《泉州与我国中古的海上交通》(1986)、《中国海洋发展关键时地个
案研究》( 1990)、《方豪先生年谱》(2001)等。
庄吉发
1936 年生,曾任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淡江大学历史学系、私
立东吴大学历史研究院、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兼任教授,现任政
治大学民族学研究所兼任教授,著作有《清代史料论述》(1979)
《清代秘密会党史研究》(1994)、《清史讲义》(2002)、《咸丰事典》
(2008)等。

书籍目录

总序 林载爵
导言 刘石吉
择地顺时——农业的自然环境 陈良佐
沟洫之利——古代农业水利的发展与成就 黄耀能
披荆斩棘——新耕地的开发 梁庚尧
有土有财——土地分配与经 戴晋新
多能巧思——手工业的发展 陈慈玉
懋迁化居——商人与商业活动 陈国栋
城郭市廛——城市的机能、特征及其转型 刘石吉
通货利商——货币与信用 陈国栋
舟车之利——交通与运输 张瑞德
梯山航海——海外贸易的发展 李东华
轻徭薄赋——财政与税务 庄吉发
作者简介

章节摘录

  总序  林载爵  这一套“文化中国”丛书原来是以“中国文化新论”之名,于1982年10月在台湾由联经出版公司出版,总共12册,将近4000页,约400万字。这套丛书讨论了10个主题,包括:文明的根源、思想、文学、科技、制度、经济、学术、社会、艺术、宗教礼俗。以118个题目全面性的讨论了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各个层面,组合成一幅比较完整而丰富的中国文化图像。撰写者一共96位,网罗了当时年龄约30到40岁的青年学者,反映了1970年代以来台湾年轻一代对中国文化的反省与思考,构成了中国文化再诠释的新篇章。这些学者在三十年后的今天,几乎都位居台湾学术界与文化界的重要位置,当年所发表的论点今天仍然具有新意,可以提供读者了解中国文化的另一种视角。  我们当时的想法是,在受到西方文化长期的冲击以及连带对传统文化进行无情的批判之后,好不容易终于体认到传统与现代是连续性的整体,不可分割断绝。因此,一部超越传统的论述,适合于当时处境与需要,又有系统的中国文化史论著,显得十分迫切。其次,中国文化在1970年代的华人世界需要重新被检视,而台湾则是一个恰当的地方。台湾的学生从小接受中国文化的教育,在大学又接受了西方式的学术训练,西方汉学家或台湾出身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并在美国任教的文史学者,不断在台湾传播新的观念与思维,他们给台湾学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到1970年代,这样一批受到西方式现代教育熏陶,对传统中国文化又有新见解的年轻学者已经在台湾出现,成为台湾学术界的一股新兴力量,他们对中国传统历史与文化,自然有着不同的视野与不同的解释。我们感觉到有必要将他们集合起来,总体呈现一个全然有别于过去的中国文化的新观点与新解释。  于是,《联合报》的创办人王惕吾先生以他所设立的“文化基金会”资助了这个庞大的出版计划,目的就是要“提供一部丰富新颖、流畅可读的中国文化史丛书”。撰述者之所以以年轻一代的学者为主,最重要的原因是,想借着这次机会呈现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三十年台湾文史教育的成果,并且深信年轻一代学者以其所吸收的西方知识、所接受的近代治学方法训练,必能对传统文化提出新的解释观点。  从历史背景来看,1975年是台湾思想发展很重要的一年。这一年,林毓生教授首度返台任教,开启了一批想要获得更精密的思想方式的青年学生的视野。他在这一年的5月发表了一篇长文:《五四时代的激烈反传统思想与中国自由主义的前途》,点燃了沉闷气氛下青年学生重探狂飙年代的兴趣,与领会思想问题的不同讨论方式。同年年底,余英时教授发表了《清代思想史的一个新解释》,文章中深入而前所未见的观点,让青年学生发现思想的新世界,这个世界辽阔无边,只要运用理智的思考与分析,加上一些想象力,便可展翅飞翔,一股思想史研究的热潮开始出现。  隔年,1976年,余英时在《联合报》副刊上陆续发表《君尊臣卑下的君权与相权》、《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唐、宋、明三帝老子注中之治术发微》等文,为当时争论不休的“专制”问题提出了中肯而又有说服力的解释。9月,余英时将上述文章及其他论著结集为《历史与思想》,由联经出版,这是余英时在台湾出版的第一本著作,产生极为广泛的影响。  不论林毓生或余英时,在讨论问题时都不时引用当代西方学者的观点,对台湾青年学生带来极大的刺激。此后,翻译现代思想名著成为几家出版社的共同职志,知识青年在这方面所表现的求智渴望,是1970年代末期台湾文化界极为突出的现象,这是一个思想燃烧的年代。在这个年代中,知识青年一方面向西方看,一方面又回望中国传统文化,企图让中国传统文化在长期受到批判之后赋予新的解释,这是一个奇妙的组合,“中国文化新论”就是这个组合的产物。  这套丛书的编撰过程也有其新颖之处。一般丛书的编撰,惯例上都是汇集单篇论文而成,这一次突破了旧有的方法,从开始就采取了以研究讨论为基础的共同参与方式。自丛书的主题、篇目,各篇间的相互关联,以至各篇文章的论旨,都经过每册作者讨论后才决定。初稿完成时,也经过切磋、问难,然后,再次修改定稿。所以,这套丛书并非过去旧有形式的论文集,而是具有主题、结构的集体创作。  有关文化史的研究,不论通史式的概述或断代式的专论,都不可避免的有其缺失。概述易省略其深奥与意涵,专论易疏忽其源流与发展。这套丛书则采取以问题为主的研究,完全根据问题的性质,或通贯而观,或断代而论。这种研究方式,保留了方法上的极大弹性,同时,也更容易彰显问题本身的性质,提出更周全的解释。以关于文学的两册为例,一册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历史、人间情爱的关注、幻想与神话,到智与美的融合,一共设计了六项我们认为能够充分表征中国文学传统的主题,给予系统性的解说,并讨论了文学的形式与意义、抒情精神与抒情传统。另一册则分别就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宋诗、咏怀、咏物、小说、戏剧等重要的文学类别加以论述。两者配合,相信不但突破了旧有的文学史形式,而且更能深入了解中国文学史的内容。有关学术的一册,问题的选定则侧重每个时期的不同成就,从学术的萌芽到经学、注疏、理学、考据学,一一论列,以见学术的发展。关于制度与艺术的卷册则又注重各个不同的部分或类别。制度的一册里讨论了皇帝、宰相、监察、选举、考试、史官、地方行政、君主教育等官僚体系中的重要制度,并申述中国政治制度的特色与历代政治改革的理想。关于艺术一册的内容包括了美学思想、青铜、玉器、陶瓷、雕塑、书法、绘画、文人生活工艺品、建筑等重要部分。  这套丛书既然是以问题为主的研究,自然而然,提出了不少新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一则反映了年轻一代学者的主要关心所在,一则想透过新问题表达新的解释观点。以关于思想的两册为例,讨论了忠、孝、仁、礼、公、私、仕、隐、常、变等传统思想中的重要观念,并作了新的阐释;同时也提出了理想人格、政治权威的合法性、德治与法治、儒家政治理想、法理依据、个体自由与社会秩序、均富理想、管制与放任、道德自主与社会约束、道德与政治、自然秩序与人文秩序、自然观念等新问题,赋予传统思想新的意义。借着尝试提出新解释,中国文化的重要特质更能显现出来。  然而,新的解释观点并非凭空杜撰而来,在这一点上,这套丛书特别强调广泛利用前辈学者的杰出研究成果,以此为根基,再作进一步的发挥。因此,钱穆、萧公权、李济、徐复观、牟宗三、杨联陞、屈万里、全汉昇、刘若愚、陈世骧、李剑农、赵冈、劳榦、张光直、余英时等等许多前辈学者的优异著作,都随时被年轻一代的学者所征引。这种现象除了说明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受到年轻一代学者的绝对肯定与尊敬外,更表示了处于变动之中的中国近代学术生命,在台湾的一脉相传,其意义自是无限深远。  尽管当时两岸隔绝,但各篇文章中,凡是论及根源,都运用了最新的地下考古材料来印证解说,根据最新的地下出土文物,分别从居址、器物、食粮、国家等方面,完整而清晰地描绘了八千年前开始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我们对先民活动起居的情形、食米(小米、稻米)吃肉(以猪为主的家畜饲养)的文明、上古社会形态的变迁、国家组织的出现,也就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特别是提出“满天星斗”的上古文明的多元发展史观,更是开启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多样性的了解。其他诸如讨论到地理环境、原始艺术、原始宗教、人文思想、天下观念等问题的文章,也都能参证地下材料。  这套丛书自始即希望能涵盖较为广阔的文化活动层面。不可否认,近代历史教育过于偏重政治史,这使得历史教育的文化内涵,显得极其贫乏。这套丛书除了具备广为熟知的学术、思想、文学、艺术、制度之外,更包含了以往较受忽视的社会、经济、科技、宗教、礼俗等层面。过去,对于中国科技史的了解,总是借助于英国李约瑟或日本薮内清的著作,现在终于有了第一本与科技有关的专著,这也代表着年轻一代的科技史研究者踏出了一大步。在台湾,经济史是当时的一门新兴学问,年轻一代投入这项研究工作的,愈来愈多,相关经济的这本便是这些研究者所展现的成绩,分别从农业的自然环境、农业水利、新耕地的开发、土地分配、生产技术、商业、城市、货币信用、交通、海外贸易、财政税务等十一个方面,建构一部经济发展史。关于传统宗教,也选择了几个重要的问题来讨论。特别要一提的是风尚礼俗。近代以来,在对传统进行批判时,礼俗必定首当其冲,自命新派者,即清末所谓的“文明人”,弃之如敝履。然而,这套丛书中关于礼俗的则本着学术研究的客观立场,探讨了祭祀之仪、婚丧之礼、长幼之伦、以及民间节庆、娱乐的文化意义,赋予这些传统礼俗一个新的文化生命,纳入中国文化的主流之中。  ……


编辑推荐

  有关中国经济史的研究,过去均偏重于专题式的深入探讨,少数通史性的论著,也都受制于断代而论,两者均很难使我们对于传统经济有整体的认识。《中国民生的开拓》各个主题的编排便是为补救这项缺失而设计,将看似庞大的经济史论题分立于十一个经济部门,为传统经济勾勒出较为完整的图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民生的开拓 PDF格式下载



中国虽然土地广袤,但人口众多,如何在既有的自然环境中开发耕地、合理分配和使用有限的耕地是经济发展史上的关键问题。既无天时与地利的黄河流域为何最初的发展优于自然环境优越的长江流域?北方水利的发展不仅使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也凌驾于其他文明古国之上。在中国大地上发展的农业模式,不仅开创了秦汉与隋唐大帝国的辉煌,也促进了商品的流通、手工业的发展,城市的兴起,进而开拓出广阔的海外贸易市场……《中国民生的开拓》从多方视角,全景式地介绍了中国(传统)经济与民生开拓的各个层面,也深入揭示出经济发展背后的原动力,值得对社会历史学感兴趣的人士看看。


这是一套“文化中国”丛书十二本中的一册,是台湾的一流学者们所写的,在台湾常销不衰,书中很多观点比较新颖,给人一种亲新感觉,值得一读。


从台湾人角度出发看待中国的一些问题。新思想,新思维。学习!


非常的好,值得研究。


黄山书社这套丛书物有所值。如果在印刷排版上再精致一些就更好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