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明史研究

中国明史学会 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黄山书社
出版时间:

2012-5  

出版社:

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黄山书社  

作者:

中国明史学会  

页数:

36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纪念刘基诞辰700周年专辑:明史研究(第12辑)》主要包括:帝王师:刘基的治国理念、刘基“密奏立军卫法”辨疑、试析《明实录》对刘基形象的记述与塑造、明朝开国元勋“诚意伯”刘基家族史述略、论影响刘基事业走向的诸种因素、刘基交游考、刘基为首的“浙东四先生”对大明立国的贡献、刘基谏止营建中都的前前后后、刘基与南京的明故宫和明孝陵、刘伯温堪舆思想的景观生态学诠释、刘基春秋学思想管窥、刘基对儒学的反思析论、刘耀东与刘基文化、试论刘基的文学思想、刘基与高明关系考、刘基的生态智慧论《郁离子·天地之盗》。

书籍目录

刘基专题帝王师:刘基的治国理念刘基“密奏立军卫法”辨疑试析《明实录》对刘基形象的记述与塑造明朝开国元勋“诚意伯”刘基家族史述略论影响刘基事业走向的诸种因素刘基交游考刘基为首的“浙东四先生”对大明立国的贡献刘基谏止营建中都的前前后后刘基与南京的明故宫和明孝陵刘伯温堪舆思想的景观生态学诠释刘基春秋学思想管窥刘基对儒学的反思析论刘耀东与刘基文化试论刘基的文学思想刘基与高明关系考刘基的生态智慧--论《郁离子·天地之盗》刘基“策殄土寇”与民俗“午日故事”辨析《郁离子》中的廉政思想论刘基“三不朽”之三:所立之言刘基《二鬼》诗中的心态及艺术成就《郁离子》札记明史研究《朝鲜实录》记载中之明孝宗弘治皇帝崇祯初年钱谦益事件与东林内阁的瓦解明朝后妃的历史作用晚明时代的河南士人与西学--以王英明及其《历体略》为中心明代漕粮在天津的挂欠论吴桂芳提督两广之治绩洪熙、宣德朝公、孤辅政再探明朝刑狱的域外形象研究明代武官犯罪之司法实践“南渡三案”述论学人回忆碧海青天翰墨清香映儒雅--张海鹏先生忆记蓝德彰先生学术纪念……书评书后

章节摘录

  面对时局的败坏,刘基虽然为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而感到担忧,他在《郁离子》的《忧时》篇写道:  郁离子忧,须麋进曰:“道之不行,命也。夫子何忧乎?”郁离子日:“非为是也,吾忧夫航沧溟者之无舵工也。夫沧溟波涛之所积也,风雨之所出也,鲸、鲵、蛟、蜃于是乎集,夫其负锋铤而含鋩锷者,孰不有所俟?今弗虑也。旦夕有动,予将安所适乎?”②  但刘基没有办法改变事实,他只能够担忧和慨叹无奈。他在《郁离子》中直接表达了对于管理国家的一些构想,其中对用人方面,有比较多的关注。大抵国以人为本,国家的治乱,首要在得人。刘基从其个人的体会,对当时的问题有深切的了解。《规执政》篇提出今日用人之弊:  郁离子谓执政日:“今之用人也,徒以具数与,抑亦以为良而倚以图治与?”执政者曰:“亦取其良而用之耳!”郁离子日:“若是,则相国之政与相国之言不相似矣。”执政者日:“何谓也?”郁离子日:“仆闻农夫之为田也,不以羊负卮;贾子之治车也,不以豕骖服。知其不可以集事,恐为其所败也。是故三代之取士也,必学而后入官,必试之事而能然后用之,不问其系族,惟其贤,不鄙其侧陋。今风纪之司,耳目所寄,非常之选也,仪服云乎哉?言语云乎哉?乃不公天下之贤,而悉取诸世胄昵近之都那竖为之,是爱国家不如农夫之田、贾子之车也。”执政者许其言而心忤之。③国家政治的推行,首在于得人,所以选贤任能至关重要。刘基指出执政者如果不能任人唯贤,悉取诸富家世胄和游手好闲的人来担任要职,怎能够说有爱国和图治之心?他的《致人之道》又说:  或问致人之道,郁离子日:“道致贤,食致民,渊致鱼,薮致兽,林致鸟,臭致蝇,利致贾。故善致物者,各以其所好致之,则天下无不可致者矣。是故不患其有所不至,而患其有所不安,能致而不能安,不如不致之无伤也。粤人有学致鬼者,三年得其术。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明史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