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影问答
2012-5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日)小泉八云等
189
无
本书收集了小泉八云、德富芦花、阿部次郎、北原白秋、崛辰雄等十位作家的散文随笔作品。这些作品大都优美清雅,以意境和美感见长,展示了日本随笔文学的艺术魅力。
小泉八云(KOZUMI YAKUMO,1850-1904) 原名拉夫卡迪奥·赫恩(Lafcadio
Hearn),1850年生于希腊,长于英法,19岁时到美国打工,干过酒店服务生、邮递员、烟囱清早工等,后成为记者。1890年赴日,此后曾先后在东京帝国大学和早稻田大学开讲英国文学讲座,与日本女子小泉节子结婚,1896年加入日本国籍,从妻姓小泉,取名八云,1904年去世,共在日本生活了14年。小泉八云是著名的作家兼学者,写过不少向西方介绍日本和日本文化的书,乃是近代史上有名的日本通,现代怪谈文学的鼻祖。
美的悲哀
一滴露珠
莲莱
夜里闪亮的东西
写生帖
哀音
可怜的孩子
空山流水
水洼
春的悲哀
海与岩石
榛木
薄
中棚
落叶
小春的山边
春天的讯息
星
第一朵花
明界与幽界
夏云
表象抒情诗
形影问答
郊外的晚春
植物园小品
感性小札
白猫
喷水池畔
芒丛
败北的庭园
即兴小品
一年的回顾
他
时钟
在我的周遭
铅笔、领带、窗
等待
出发
荒野
冬鸟
葡萄棚下
海边断章
六个短篇
有位诗人歌咏美丽事物衍生出的悲哀,他举例:美丽的东西有音乐、日落、黑夜、晴空、清澈的湖水,以及小溪流。诗人想依据灵魂拥有乐园的朦胧记忆来说明美丽事物所唤起的悲哀。虽然他的说明极为陈腐,然而仍有一抹的真理存在。伴随着美的感觉、谜样的悲哀的确不是现世的东西,它是属于遥远几世纪以前的东西——因此,它确实是追忆的悲哀。 为何某种音乐或日落的情景会唤起悲哀感,甚至有时还超越悲哀感呢?它的说明就让给其他文章代劳吧。提及对黑夜的印象,这种十九世纪的黑夜所唤起的感情是否能归入美的悲哀之范畴呢?我不禁怀疑。绚丽的夜晚——例如:恍若熟透的香蕉般黄澄澄的新月高挂苍穹,光芒四射,略有暖意的热带之夜,这种夜景即使在各种感情的微波中,也特别会唤起温柔的感情吧。然而,这种壮丽的夜景延伸出带有支配性质的感情是与悲哀不同的。使天空睁大眼眸到极致的夜晚,隐藏于白天的帐幕因而看不见的无限会呈现在眼前,扩大思绪驰骋于生死界限的近代人之思考。黑夜又羁绊着我们——使我不禁想起在这个小小球形的秽土上,束缚着我们而眼睛看不到的力量之谜。从那里产生宇宙的感情——它比任何崇高的感情更宏大——吞噬了其他一切的感情——它与美所唤起的悲哀截然不同。昔日对黑夜的感情与现代相形之下,显然微不足道。因为坚信天空是固定窟窿的古代人,绝对无法像我们一样能感受到辽阔无垠的夜空之壮观。《圣经·约伯记》里有对满天的星星之疑问。我们不禁感慨万千,因为随着科学进步,那些疑问诉诸约伯所不知的思想与感情的力量仍继续在增长。 然而,晴朗天气的美,自然沉浸于更明朗气氛时的魅力——在此情况下所唤起的悲哀与前述迥异,所以有必要作不同的说明。这种悲哀也一定是承自祖先——由祖先们的悲痛日积月累而成的。万里无云的天空之温柔,夏日谷间宁静的碧绿睡眠,轻微的风吹树摇、日光的静谧——这些东西为何会使人产生悲哀的感觉呢?祖先流传下来伴随着美感的感情总是悲哀多于欢乐,这又是为什么呢?……于此,我想说的是,大海或是与它类似的辽阔空间,以及高耸入云霄的山脉之雄伟所唤起的不是广大、悠久、乃至强烈的感觉,这是毋庸置疑的。它是崇高的感情——经常与恐怖相关联。针对此点,美的悲哀就与愿望有关。 ……
无
买这本书是因为有几篇是小泉八云的作品。很喜欢小泉八云的作品。看了后,其它几位作家的作品都很好。都是经典的作品。书的封面也很喜欢。
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看同一个世界的角度。非常值得参考的思想。
刚开始是冲着封面设计好看和作者买的,但看了内容感觉一般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像是一本带有深厚哲理的美学笔记,因为作者个人的生活经历使的小泉八云的书能够综合西方现代与日本传统文化,很理性,又不失感性
最近很喜欢这个格调的日本作品
很喜欢这种散文集,对我来说,物超所值。
《形影问答》是我买的有关小泉八云第三本书。初次接触小泉八云是在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的注释中,在高中的图书馆晃荡的时候,看见了他的散文集,于是就借回去了。他在现在的知名度并不高,但是他绮丽的文字总能让我身临其境,看到《烧津》中灿烂的云彩。后来就买了他的《和风之心(心)》和《东方之魅》,看见了他对东方文化的一点想法(主要是日本),也体会到他对宗教的虔诚。但《形影问答》并不纯粹是小泉八云一人的作品,书中40多篇文章中,只有四篇是小泉的作品,其余是一些德富芦花、岛崎藤村、野口米次郎等等其他作家的随笔一类。所以作者方面有些偏差,所以给四星,不给五星。
小泉八云,对民族及其文明的性格的考察,融汇东西方的理念,做出感性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