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藏石记

郁笛 郁笛 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2012-01出版)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郁笛 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2012-01出版)  

作者:

郁笛  

页数:

221  

内容概要

  《在新疆丛书:藏石记》主要内容包括:石头的缘分、一条河谷的斑斓、蝴蝶石的传说、乌拉泊马腿、高昌石镞、苏巴什石斧、石头上的火焰、哦,原来你也在这里、月墟、青花瓷、天问清白、春日无需问天街、乳白色祥云、艾力克湖的黑色泥石、遗落在荒原的那一只脚丫等。

作者简介

  郁笛,1964年出生于山东省苍山县,1983年入伍进疆,现居乌鲁木齐市。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新疆兵团作家协会秘书长。  《绿洲》文学杂志副主编。  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诗集《远去的鸟》《激情的挽歌》《风中的马车》《低语的诗行》《新鲜的往事》《青湖诗稿》《惶然书》;随笔集《被耽搁的遗忘》《贵族的边疆》;长篇散文《行走阿勒泰》;长篇纪实文学《白克日·卡伊尔》;诗影集《新疆肖像》等二十余种。

书籍目录

石头的缘分一条河谷的斑斓蝴蝶石的传说乌拉泊马腿高昌石镞苏巴什石斧石头上的火焰哦,原来你也在这里月墟青花瓷天问清白春日无需问天街乳白色祥云艾力克湖的黑色泥石遗落在荒原的那一只脚丫这一张脸庞上镌刻的凝重草帽之歌疼痛的雪时光标本侧耳倾听寂静如斯一些水,流向何方弯腰的河流积雪山崖夏塔流云禅灯山记湖上佛光水边一夜凝固的花朵远方的表情石头上的绳索隐匿的牧歌水花四溅远山如练故乡的泥潭沙雀迷途尘土里的光芒帕米尔眺望往事荒凉旋转的瓦砾慢一点,再慢一点髭云飞渡泥石帆影细小的围栏绝地生根被冒犯的神灵镂空的花园秋声渐远圈禁者虚拟的边际后记

章节摘录

石头的缘分 我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了石头的呢?竟让我一下子陷入了莫名的恐慌。最多也就是十几年的光景吧,这些石头,断断续续地来到我的案头上来,它们爬上了书柜,挤满了书房,甚至还占据了客厅。所谓登堂人室,是也。 年前买了新居,搬家的时候,最让我放心不下的除了那半屋子旧书,就是这些越来越让我爱不释手的石头了。所谓玩物丧志,爱石人痴。恍惚之间,我已经把这些在别人看来粗陋不已的石头视为心头之爱,无法舍弃了。搬来新居,为了给这些默默无语,跟随了自己这么多年连一个屁都没有放过的石头一个名分,我欣然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陋石斋”。 时光匆忽,不觉漂泊新疆已近三十年了。这些年来,工作之余,出差之便,我不敢说自己走遍了新疆的山山水水,但我敢说的是,在我所经历过的新疆山水和岁月中,正是这些籍籍无名的石头,见证了我在异乡的困顿和迷茫,欣喜和富饶。 新疆是我的第二故乡。这么多年来,我固执而倔强地以一个异乡人的身份在这块大地上游走着,总是愿意把一个孤独的背影留给故乡。慢慢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以一个新疆人自居了。现在,我愿意说出,我是多么深爱着这片辽阔的疆土,就像我永远也无法舍弃的故乡一样。经由这些跟随着我“颠沛流离”的石头,我一次次回到自己出发和经过的地方,那些往事里的风光和山水,那些四季中的泥泞和坦途,便成为我需要一生携带和珍藏的记忆。 一日枯坐,想我“陋石斋”里林林总总、大大小小的石头们,应该有一个合适的去处。我甚至想到了开一间“奇石馆”,最后还是放弃了,一是觉得目前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二是有沽名钓誉之嫌疑,遂作罢。 转即又想,何不借着新浪开一个石头的博客,立此存照,作个时间的备忘吧。与夫人议,竟慷然应诺。由此,便有了这间虚拟的博物馆。当然,除了我们钟爱的石头,还有这些年来不经意间得来的一些“古物”,姑且叫做文物吧,譬如三两个陶罐,一二枚钱币等经年旧物,也冒充了进来。所以没有叫做“奇石馆”,而作了这《藏石记》的缘故。只是借了这些石头的名头,为自己开了一间杂货铺而已。 需要说明的是,人各有志,物有其缘。我的这些石头,除了那十几块现在早已被禁止交易的硅化木,是我花小钱请朋友帮忙购得之外,其余各色石等,大多是本人在新疆各地亲手捡得,所以不揣粗陋,视若珍宝也。 我爱这些在甚嚣尘上的人世间与自己不期而遇的石头。有一天,一外地友人见到我的一些石头后说,怪不得你做人这么“硬气”,原来你是有“靠山”呀!他指的当然是我的这些石头。我才不相信他的鬼话呢,我信我的石头是真的。 我相信,与每一块石头的相遇都充满了机缘。 人生多悲凉,而冰凉的石头却是温暖的。一块石头,可以与你相守一生的秘密,它才不管你是达官贵人还是市街草民,石头信奉的是一条亘古不变宠辱不惊的恒世法则。在那些冷漠人的眼里,这些石头散落在荒郊野外,山问路边,定然是了无生趣的。且不知这些沉睡的石头,是在等待着你呢!它在那里等了亿万千年,沧海桑田,多么辉煌和沮丧的时代,在这些无言的石头眼里,也只是一个瞬间。况且人生,一己的仓皇和飞扬,还有什么比与一块石头的相遇,更让人心神气定。 我也相信,其实每一块石头都是上帝的神物,它在万物的造化中,不仅只是完成了自己,它还用近乎绝望的千万年的等待,让一双眼睛蓦然放出光芒。有许多次,茫然的寻觅中一块石头赫然出现在自己的眼前,你看见了它,它也看见了你,这就是一切。 所以我捡石头,不怕在别人捡过的地方走,因为每一个人的缘分是不一样的,属于你的那块石头,就是别人走过了千遍万遍,也定然是你的;反之,不属于你的东西,你想破了脑袋也是白瞎。你有过各种各样的幻想和期待,但你无法设计自己与一块怎样的石头相遇。,这也就是人与石头的妙处和不可言传的机缘所在吧。 2010年5月6日6点28分乌鲁木齐陋石斋P001-004

后记

似乎在转眼之间,乌鲁木齐的秋天就要结束了。 相对于春秋两季的短暂和瞬忽即逝,乌鲁木齐算得上是一个只有夏天和冬天两个季节的城市。久居新疆,我虽然对这样的季节转换早已经习以为常,但是面对这样的时光匆促,还是不免让我有一些心悸和慌乱。 肇始于今年的春天,是在一种怎样的情境之下,我开始了这些关于“石头”的片段性文字?从五月到九月,从春天到秋季,跨越了整整一个漫长的夏季,在冬天的大门还没有洞开的时候,我已悄然结束了《藏石记》的写作。这是一些时光的馈赠,也是这个季节里,我能够对自己聊表安慰的一件事情了。 将近五个月的时间,除了正常的工作和一些长短途的出差,我的所有心思都在这些零零碎碎的文字之中了。大多数时候,一些寂静的长夜和午后的光阴里,我陷入了一场对于石头的回忆和追思。写作的愉悦和艰难体验,使我对今天的这本小书有了一种别样的情感。 我喜欢,或者说收藏石头,已有超过20年的历史了。近年日甚,几乎到了爱石如痴的地步,但在今年的这个春天开始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要为这些石头写一本书。而人生就是这样捉摸不定,到了今年的五月份,突然间就有了这样的冲动,我有了要为这些跟随了自己多年的石头们,写一本书的构想。 我不是什么收藏家,但是多年下来,各种石头和玩物还是有一些,数量上的堆积虽然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是哪一些石头上镌刻下了自己的记忆,哪一些石头上的秘密被自己携带着,需要一些文字上的交代和记录。接下来,从那些记忆中最深刻的石头开始,一幕幕往事般的回忆,一块块面目各异的石头,在我的视野里,便有了一排排整齐的列队。 于我而言,石头自然也是一部个人的历史和档案。我想起了自己在新疆生活近三十年的岁月,在时光的耗散中,青春的迷茫,人至中年的亲人离散,终于被这样一些游走的经历固定下来。一部石头的传奇,实际上是我在新疆的重生和成长的历史。这些石头正是这样记录下了我艰难中的悲伤和绝望,记录下了我的欢欣和痴狂。 我的热爱。便是从这些沉默无语的石头开始的。它的色彩、形态、品相等等都已经不是衡量的标准了,我感动于这些人生的飘浮中,不动声色的石头保持着自身的重量。有多少不能说的秘密,有多少不能够被还原的历史,假如你看见了一块石头的沉默,这一切,便都是真实的了。所以我们总是要有意无意地忽略一块石头的存在,目的就是要回避或者不愿意回到自己的历史之中去。 其实,石头的意义并不只是记忆和警醒,它的存在,还在于时间的意义。当一切都变得那样急切和无法等待的时候,石头是镇定的。你发现,一块石头的面貌是如此的丰富,只是时间的衰老,加深了你自己额头上的皱纹。当你老了的时候,这些依然年轻的石头会告诉你,那些没有随着时光逃走的年华。 所以我会一直在路上寻找,这些荒野里的沉默者。 我没有选择那些被有些人称之为精品的雕琢或加工过的石头,我希望这本书里的石头,能够保持一部分历史和自然的状态。在我的收藏中,也还有一些譬如硅化木等新疆稀有而又属于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和保护的石种,没有进入到这本小书的视野。我只是愿意做一个垂青于荒野的,自然主义者。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我在这本书里写到的石头,是地地道道的新疆土著。全都来自于新疆漫长的山水和荒漠之中。它们有的来自天山腹地某一条峡谷,有的来自阿尔泰山脉一条无名的河流,有的来自帕米尔高原陡峭的高地;在准噶尔盆地绚烂的阳光下,以及塔克拉玛千大沙漠之中的某一处隐秘的角落里,这些石头最终成为我生命中的珍藏。所以不揣冒昧,我愿意把这一本薄薄的小书,献给我生活并挚爱着的新疆这一片辽阔的疆土。 感谢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和王族,让这样一些谦卑的石头和我粗浅的文字一起,成为我在这个季节里最微薄的收获。 2010年10月14日4点14分乌鲁木齐陋石斋


编辑推荐

《藏石记》由郁笛著。作者喜欢,或者说收藏石头,已有超过20年的历史了。近年日甚,几乎到了爱石如痴的地步,但在2010年的这个春天开始之前,从来没有想过要为这些石头写一本书。而人生就是这样捉摸不定,到了2010年的五月份,突然间就有了这样的冲动,有了要为这些跟随了作者自己多年的石头们,写一本书的构想。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藏石记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