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霜重色愈浓·孔另境

孔海珠 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作者:

孔海珠  

页数:

243  

前言

民谚:女儿是爸爸贴心的小棉袄——这民间的大俗话说得太好了,太实在了。这套书烫手,看了,血液循环会加速。丛书里所记叙的几位已故文化人,长期生活在上海,他们的女儿从各个角度:历史的、文化的、亲情的、友情的……感性又细腻地追忆了父辈们过往的成就或背后的故事,为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史增添了一份弥足珍贵的史料,这真让我高兴。我为这些父亲的女儿们叫好。作家、出版家靳以因心脏病突发,英年早逝,只活了50岁。医生说他的心脏扩大到极限,而女儿章洁思却说:爸爸的大心脏是装着千千万万的读者,他以自己的心点燃读者的心,照亮他们前进的路。他一生中写了40本文集,编了大大小小几十种刊物。在那动乱的年代里,封掉他一个刊物,转眼间,他又出了一个刊物。他I巴金共同合编的《收获》,至今还是享誉天下的刊物。书比人长寿,人们不会忘记靳以。丰子恺的女儿丰一吟也是画家。她爸爸在石门缘缘堂窗下工作的背影,已经深深定格在女儿心中。抗日战争初期,他们本以为日寇不至于到这么偏僻的地方来了,可是窗玻璃被震了,敌机的盘旋声也可听见了。

内容概要

本书是“女儿眼中的名人父亲”书系之一,由著名作家、出版家、文史学家孔另境(1904-1972)长女撰写。她以翔实的资料记述了其父充满传奇而又坎坷的一生。全书分为坎坷人生、著述剪影 、生活足迹、乡贤族亲四个部分,记述了孔另境在68年人生中积极投身革命,四次身陷囹圄,遭受不公甚至毒手以及他奋力抗争的经历;他的主要著述和文学活动;他的家庭生活,对子女的教育,他的爱好,他与鲁迅、茅盾等进步文人、社团的密切关系;他的故乡情结等。全书配有大量珍贵的照片,具有相当的可读性与史料性。

作者简介

孔海珠(1942~):孔另境长女。中国茅盾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华文学史料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乌镇孔另境纪念馆名誉馆长。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著有《茅盾和儿童文学》、《左翼·上海(1934—1936)》、《

书籍目录

百岁女作家罗洪题签:“女儿眼中的名人父亲”女儿是爸爸贴心的小棉袄(代序),黄宗英策划人语坎坷人生霜重色愈浓——追寻父亲的足印眷恋乡土的游子在革命的摇篮里成长参加艰险的实际斗争以鲁迅为人生楷模从事进步文教工作投奔苏北新四军喜迎新中国成立在“运动”中沉浮在“文革”中受难沉冤终得昭雪四次坐牢和手掌皮“漏网大右派”从“鸣放”说起“漏网”之说的由来“文革”大字报父亲要控诉什么错过的历史——嘉兴南湖租船人北国三友:李霁野、台静农、李何林李霁野奔走营救鲁迅出手相助父亲机智救友绵延的友谊听父亲讲传奇人生长房长孙读书难参加北伐前后杭州遇险记孔另境纪念馆筹建之旅筹建缘起纪念馆风貌展板内容一览著述剪影感受历史的呼吸——编选父亲的书有感孔另境著作版本小识父亲与《现代作家书简》父亲送掉的一部书稿关于《文艺阵地》的书简中国文艺家协会的第一件议案两个动议慰问高尔基慰问鲁迅电唁高尔基生活足迹父亲与“虹口”有缘与鲁迅相邻而居的日子为长子建婴写的日记“小苏北”——我的出生不吃“四只脚”的父亲和父亲一起过年父亲爱好的一件事——去虬江路淘宝“袋袋户口”“好儿女志在四方”乡贤族亲父亲的故乡情结乡音未改清明扫墓养蚕种种父女回乡凄惨之旅姑父茅盾和姑妈孔德沚从照片说起部长家的节俭“文革”中的通信“知识就是力量”一次“耳提面聆”逝者风范永存叔叔孔令杰孩子们喜欢的好叔叔以司徒宗笔名发表作品优秀的语文教师沈泽民传奇发轫之初露锋芒亲友眼中的沈泽民历史文献中的沈泽民牺牲于实际斗争地尾声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霜重色愈浓——追寻父亲的足印眷恋乡土的游子父亲孔另境(谱名令俊,字孟养、若君)于公元1904年(光绪三十年)7月19日出生在浙江省桐乡市乌镇的东栅。祖上家境富裕,建有闻名百里的“孔家花园”。其祖父孔繁麟一生从商,却心向风雅,对中国旧学问有相当的研究,闲暇之余研习书画,收藏字画古玩。其父亲则不习文墨,不理财务。祖父孔繁麟去世后家道迅速败落,其父于1939年去世。其母亲沈宝生,温柔娴雅,是个知书识礼的妇女,却于1918年早逝。关于祖父去世时的情况,父亲曾在一张厚纸上,用毛笔字工整地记载下来:先父名祥生,号问松,死在一九三九年八月二十七日己时,活了六十七岁。当时他正避难在双林镇上,因此就死在那里了。我和弟弟都在上海工作,弟弟又正生病,当我们在九月四日接到报讯的时候.离开死已有七天了。那时日敌正在奴役我人民,我是罚誓不踏日敌占领的土地的,因而我也就没有回去。三姐则远在新疆,更不必说了。十三年以后的今年七月十日,特请我妻金韵琴同志下乡去,把父亲和母亲的两具材合做一个坟墓在乌镇东栅外民厚乡金塘桥祖坟上,无非是纪念的一点意思罢了。这是父亲存世的唯一毛笔手迹。他在这篇文字的上方,配上放大的祖父相片,置于写字台左方的墙上,只要一抬头,即能与这个相片上的老人目光相遇。祖父目光如炬,透出一股威严。记得小时候,如果哪个孩子犯错误,父亲会指着相片对其说,你看着爷爷的眼睛……祖父去世时,父亲为什么没有回乡治丧?因为战乱。这个理由是客观存在的——战争阻隔了当时的信息,且“日敌正在奴役我人民”,民族气节又在父亲的心中占据上风,加上经济上的窘迫……尽管如此,作为儿子没有尽到孝道,也是事实。此事一直是父亲的一个心结。解开心结终于有了时机,1952年9月,父亲经济状况有了好转,因他本人工作上有事走不开,他便委托妻子下乡,到祖坟地上,为父母亲合葬建个坟墓,以弥补当年未能替父奔丧的歉疚。这份写于祖父去世13年后的文字,反映了父亲心中传统的中国观念,他对祖辈先人的思念,以及对乡土的眷恋。在革命的摇篮里成长父亲于家乡植材小学毕业后,赴嘉兴第二中学读书,参加沈雁冰、沈泽民等人组织的“新桐乡青年社”,1922年因带头闹学潮被迫停学。其祖父要求他回家乡从商,继承祖业,作为长孙的父亲却不愿株守家园,拟赴上海升读大学,其祖父不以为然。此时,父亲幸得其姐夫沈雁冰的帮助,与祖父大开笔战,最后祖父只得退让,父亲乃得款赴沪考入当时的革命学府——上海大学,入中文系,并旁听哲学系的课。他就此离开了家乡小镇,走向大城市更广阔的“舞台”。在上海大学,他与戴望舒、施蛰存等同窗。丁玲曾说“孔另境在上海大学时是很活跃的人”。在时代的感召下,父亲积极参加政治运动,课余从事工人教育,1925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参加五卅运动,在南京路上撒传单时被巡捕房拘捕,半个月后释放。这是父亲第一次坐牢。他的学生生活也就此结束。因为父亲就读的上海大学是培养革命青年的摇篮,所以父亲在求学期间不仅学习革命理论,关注时事动向,参加政治斗争,还接触到不少中国革命的先驱人物,如瞿秋白、沈雁冰、沈泽民、李达等,父亲被革命先驱的先进思想、高尚理念、伟大抱负、人格魅力所吸引,成了他们的热烈追随者。参加艰险的实际斗争1925年夏,父亲赴广州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担任助理干事,时毛泽东为代理部长,沈雁冰为秘书。不久国共关系恶化,父亲参加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随北伐军誓师北上。攻下武汉后,父亲与潘漠华等人一起被编入北伐军先遣队36军第2师政治部,协同张发奎、叶挺、贺龙攻打奉系军阀张作霖。后被调往前敌总指挥部政治部任宣传科长,随军转战鄂豫,至郑州与冯玉祥部西北军会师。国共分裂后,我党同志接命立即离职返汉候命,父亲抵汉后被“欢送出境”。回沪后他被派到杭州主持市委宣传部秘书工作,此时正值李立三盲动路线之时,组织暴动未成,遭反动派破坏,父亲幸免于难,至省委(宁波)报告,书记夏曦嘱其返沪候命,并指示他须找公开职业,等待时机继续战斗。

后记

今天是2009年的清明节,我因为脚骨折,不能去陵园和墓地祭扫,这是我有生以来的第一次缺席。然而,坐在电脑前的我,思绪却伴随着键盘敲打的声音,飘入到我这本书的每一篇文章、每一句文字中间。同样是思念,是祭拜,是回望历史的足迹,是梳理沉积的心绪,书中的每一个字都包含着我对过去时光的追思,这是为了理解我的父亲和父亲经过的那个时代。为了这本书。我放下了手头其他一切的写作,专心致志地考虑全书的构成和谋篇,最终把它分成四个部分:坎坷人生、著述剪影、生活足迹、乡贤族亲。本还想写第五部分:父亲和他朋友之间的交往故事。很久以来一直想把这部分内容写下来,但是,由于篇幅和时间上的限制,这次只得放弃。现在四个部分的内容总共收了26篇文章,其中万字长文有4篇。关于姑父和姑妈,以及父亲的北国三友等文章,这次比以前发表时有了进一步的补充和修改。至于记录孔另境纪念馆筹建过程的文章,是由于布置展馆的需要,曾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努力,翻检旧家底和我宝贵的收藏,收罗了林林总总有关父亲的文献资料,查考了孔姓南宗的历史,等等,可以说是倾力完成了这项工程。但是,展馆文字空间有限,有一部分文字无法展示给观众,现在把其中的考索文字收集在书中,相当于进行一次实地参观,我想还是有意义的。还有一篇长文,是考虑父亲在解放之后的历次政治运动中是名“老运动员”,尤其是对“漏网大右派”这一顶帽子,父亲是至死也不承认的。他始终是一位追求进步的文化人士,是中国共产党的忠实拥护者和追随者,这可以从他光荣、坦荡的革命历史中得到证实。那么,他为什么会成为了“罪人”?他的言论是否反动?作为女儿应该有所了解,有所分析。所以,我以“漏网大右派”为题,根据手上现有的材料,作了一次有限的剖析。从中,我看到老父亲刚正不阿的个性,不屈从权贵的死硬。为此,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写着写着,我忍不住泪流满面。家乡亲戚中的传奇人物沈泽民和王会悟,是我年轻时从父亲那里知道的,于是一直留意在纸面上结识他们,资料积累了很长时间,现在终于花力气写成(遗憾的是,由于篇幅等原因,记述王会悟传奇一生的长文最终未被采用)。书中展示比较多的小文章有十几篇,是新近写作的,为了写出女儿眼中的父亲,把父亲日常的状态、平时对子女的教育,细细地描摹出来。父亲个性中有刚性的一面,也有柔情的时候,真实地记录下来,是为了还原多维立体的父亲,这只是我尝试的一小部分努力。我认为父亲这代人对子女的教育观,正如叶圣陶老人所说的,平平常常总归情,不刻意去塑造一个伟人或科学家的后代,但是在对后代个人品德修养的培养上,他们是十分关注的。还有,他们注重家庭温情、生活情趣,热爱生活、善待友人。当然,他们也有严肃苛求、怒气冲天,甚至掀起家庭风暴的时候,这里面还有许多小故事,一时也没有好好铺陈,只有留待以后了。理解人不易,理解人的一辈子更不易。作为父亲七个子女中的长女,虽然我们父女俩长年生活在一起,女儿开始懂事了,开始有点理解父亲了,却因为外力而一度扭曲了对父亲的认识。因为“运动”而从心里排斥父亲。这对于父亲来说很不幸,因为他在世时没有被孩子们好好理解,从而未能在晚年享受到来自子女们的细致关怀;而对于孩子们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不幸?作办女儿,这是一辈子无法弥补的缺憾。看到许多文化老人幸运地活到十年动乱结束,迎来又一个文化的春天,发挥着他们更为可贵的余热,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如果父亲健在,他也会受到社会的重视,他的经历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他积淀的学养,会使他有更多的作品问世,他会帮助、指点我现在的工作,我也可以帮助他完成未竞的事业。现在,我只能做些微薄的补救工作,通过文字走近他曾经的过去;根据我的亲身体验,回望已逝的年华,在书中表达对父亲的怀念,也不知是否符合他的内心实情,理解他的程度又有几何?平心而论,对社会、对社会关系的误读、不解、困惑,始终在我的生活中存在。我以为是简单不过的事却常常搞不懂,或也不想搞懂究竟是怎么回事。时间已经飞速地过去了,不明白,还是不明白……随它去吧!正如父亲希望我们无忧无虑地幸福生活着,简简单单地只为喜欢的人、喜欢的事忙碌。复杂的人际关系、变幻莫测的社会现象,最好离我们的生活越远越好。在写作的过程中,我希望用科学的方法、历史的眼光来分析,用事实、史料来说话,然而,掌握资料的程度是没有穷尽的。在书中,我所披露的材料,在我的资料库里仅占一部分;利用好我的材料,是对我有生之年最大的挑战。慎终思远,缅怀先贤,是社会进步的象征;人的价值,人性的关怀,是时代风尚清明的体现。所幸,我们终于看到了这一天。这套丛书的出版,得到了东方出版中心的大力支持,以及责任编辑刘丽星女士的精心“照料”,她认真、务实,不厌其烦地与“女儿们”沟通、联络,付出了大量心血。我们感佩她的敬业精神,在此,谨表达我们衷心的感谢!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套书烫手,看了,血液循环会加速。丛书里所记叙的几位已故文化人,长期生活在上海,他们的女儿从各个角度:历史的、文化的、亲情的、友情的……感性又细腻地追忆了父辈们过往的成就或背后的故事,为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史增添了一份弥足珍贵的史料,这真让我高兴。我为这些父亲的女儿们叫好……  它使你为爱国的热情、为浓郁的友情、为人格的固守而震撼。像一盏盏不灭的灯,闪亮着、燃烧着。”  ——黄宗英


编辑推荐

《霜重色愈浓•孔另境》:孔另境(1904~1972),作家,出版家,文史学家。原名孔令俊,字若君,笔名东方曦等。浙江桐乡乌镇人。早年投身革命,后为新文化的传扬做出重要贡献。曾主编《新文学》、《今文学》、《剧本从刊》等,创办华光戏剧专科学校,培养戏剧人才。1924年起发表作品,始用“另境”笔名。一生经历坎坷,四次身陷囹圄,曾得鲁迅营救。历任上海大公职业学校校长,山东齐鲁大学教授,上海春明出版社总经理及总编辑,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文献资料编辑所编审等职。代表作有《现代作家书简》、《中国小说史料》、《斧声集》、《秋窗集》、《庸园集》等。在家乡乌镇建有“孔另境纪念馆”。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霜重色愈浓·孔另境 PDF格式下载



作者一方面写得很动情,另一方面史料很客观。大量珍贵图片难得的好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