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绎精彩
2009-10
上海远东出版社
吴晓灵,朱晓明 主编
206
无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一项具有全局意义的国家战略。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同志所指出的:“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是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举措,是重塑上海繁荣辉煌的重大手笔,也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现代化发展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序一序二新世纪全球金融格局十大特征中国社会保障机制的问题与前景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泡沫国内外经济失衡背景下的中国货币政策A股上市公司业绩实证分析中国经济转型的机遇与挑战私募股权投资:“金融资本主义”的重生商业银行为什么要发放微小企业贷款美国金融模式的过去和未来美国模式与金融危机的演变美国金融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关注国际金融危机应对的后遗症编后记
中国养老保障机制的制度演进 中国进行养老保障机制的改造和西方国家还是有所不同的。西方的养老保障机制最早由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在100多年前建立,当时是为了促进工业的发展。俾斯麦最先看到,光靠企业家的良心发现或者他们对自己企业本身短期行为、利益的考虑是不能够有效维持再生产的。这个负担最终要落到政府的身上。从那时起强制建立并实行了普鲁土的养老机制。今天,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这个系统。拉美一些国家虽然也是发展中国家,但是在养老保障方面起步比我们早很多,也比我们先进很多。大多数拉美国家,至少已经拥有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或八九十年代建立起来的养老保障机制。但是也正是由于这个过程,拉美民众的思维方式和对政府的期待与我们的民众是不一样的。这也可以说是我们的优势之一。我们几千年来都是靠家族互助与慈善赈济,没有这个机制。1951年,我们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同样只管本系统的人,不管别人,当时劳动保险还只针对国营企业,因为当时经过国有化改造,基本没有私营企业了。所以,当时我们考虑的是机制内的事,没有考虑民营、个人,政府把企业看成自己的一部分。当时企业缴工资总额的3%,现收现付,其中有1.5 %留在企业运转,1.5 %缴到全国总工会,这一制度一直延续到“文革”。“文革”期间全国总工会瘫痪了,一直到1984年,系统才又慢慢开始运转,开始实行退休费用社会统筹试点。20世纪80年代初,每一个退休工人大约由16个工人养活,而今天只有3个人。 经过“文革”10年的断层,改革开放后开始有新的企业建立,老的企业人员冗杂,干活的人少于退休的人。怎么办?统筹。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统筹这个池子越大,全社会经济就越有效。但到20世纪90年代初,这个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在90年代,进行大规模企业改制,企业当年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解雇人。但是被解雇的人放到哪里去?当时国务院考察了全世界许多国家,得到的经验是,我们在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东西时,不仅要把资金引进来,西方的一些社会管理机制我们也要学习。 ……
金融中心建设仅靠政府推动是远远不够的,社会各界都是金融中心建设的“利益相关者”,都要积极参与。我很高兴地看到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成立了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中外金融机构发展提供研究、咨询、培训等服务,搭建沟通、交流、分享的平台,这确实是一项适逢其时、服务大局、可喜可贺的创新之举。 ——屠光绍 中共上海市委常委、上海市副市长 中国经济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一个旧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新的增长模式有.待确立的时期,一个短期内承受巨大硬着陆风险、中长期转型任重而道远的时期。在这样的关键时期,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显得格外重要。 ——吴敬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宝钢经济学教席教授 社会保障机制可能对你个人、对你家庭的影响不大,但是对整个中华民族的长治久安、对整个国家是否可以稳定发展,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只不过这是一个相对长期的事,如果我们中国人急功近利,可能就会走向糟糕的地方,希望我们可以意识到这一点。 ——高西庆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严控地根的结果是房价不断上升、房地产市场上一系列扭曲现象的根源所在……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增加供应。要是说中国的土地不够用,我不知道日本人是怎么活的,日本的人口密度比我们高多了,1亿多人口在那么小的地方上他们是怎么活的?所以我们在土地供应方面的余地是非常大的。 ——许小年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