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海上兰苑

刘庆 上海远东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1  

出版社:

上海远东出版社  

作者:

刘庆  

页数:

288  

字数:

326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给我们上的第一课就是要看老师们演出昆剧。 第一出戏开始了,只见打扮得花花绿绿的,一个是小姐,一个是、r头,又是梳头,又是照镜子,拿着扇子跑来跑去,别的什么也没有看懂,后来才知道这出戏就是昆曲鼎鼎有名的《游园》。第二出戏叫《断桥》,这个故事我完全不知道,只见一个又瘦又高穿一身白衣服白裙子的和一个又矮又胖穿一身蓝衣服蓝裤子的叫小青的,他们一出来大家就开始笑了。因为一看就知道他们是男的装扮女的,尤其是白娘子肚子疼起来的样子很可笑,台上白娘子叫一声“噢哟!”台下也跟着叫“噢哟!”一边叫一边笑。后来又有一个胖胖的叫许仙的出场了,他们三个在台上追赶,锣鼓越敲越响,我们坐在台下更是肆无忌惮地放声大笑了…… 这是谁如此无礼?原来是一群男女娃儿——以上是从岳美缇所著《我——一个孤单的女小生》这本精彩的小书中摘引的一段,写的是华东戏曲学院昆曲演员训练班1954年招收的第一班(后来习称“昆大班”)的60个学生,在开学前第一次看他们的老师演出昆剧的情景。这些十一二岁的调皮小鬼对昆剧两眼一抹黑,全不懂得戏,更不认识给他们演出的是昆剧名家朱传茗、张传芳和沈传芷,竟然如此肆无忌惮地放声大笑。 然而不过八年,当他们1961年从上海市戏曲学校昆剧班毕业时,这群娃娃都已如龙似虎,如花似玉,卓然成长为昆剧的一代新人。他们之中,涌现出蔡正仁、计镇华、张铭荣、方洋、刘异龙、顾兆琪、顾兆琳、华文漪、梁谷音、岳美缇、张洵澎、王芝泉、王君惠、蔡瑶铣等一批响当当的人才。国家把他们视如掌上明珠,他们刚一毕业,就与同时毕业的京剧班同学(其中有李炳淑、杨春霞、孙花满等等)组成上海青年京昆剧团。在建团前夕,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市长还看了他们的演出。建团后,他们在上海、香港、广州及江苏和安徽的几个城市连续公演,走到哪里轰动到哪里。平均年龄20岁的小青年们真像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光芒四射,朝气蓬勃,心中充满了理想。 然而,青年们从事的是古老的昆剧艺术,似乎命定要走曲折坎坷之路。 小青年的老师们,特别是“传”字辈老师乃至俞振飞校长,原都是在昆剧衰败过程中煎熬过来的。因此,他们都竭尽全力来培教这批可爱的学生,学生们也知道师长们的苦心,勤奋用功,学有所成。他们谁也不会想到,就在他们毕业后获得开门红,上演了名剧《墙头马上》、《白罗衫》和许多折子戏,羽毛日益丰满,艺术日渐升腾之时,却迎头来了如磐石压顶的“文化大革命”,把他们——不只他们,还有还没毕业的“昆小班”(其中有张静娴、陈同申等),以及北京、江苏、浙江等地的昆剧院团,一闷棍打了个彻底粉碎。因为江青1965年在上海公然口吐秽言,“可以不要昆剧了,昆剧演员都改唱京剧”,这批昆剧青年尖子一下子掉到黑暗深渊,荒废了最光彩的艺术青春达十年之久。岳美缇那时就想:“我决心丢弃十多年学的一切,争取下半辈子做工人。”他们热爱昆剧,但是昆剧被打死了。 粉碎“四人帮”后,扫尽阴霾,局面又复大变。1978年,上海昆剧团(以下简称“上昆”)重建,“昆大班”、“昆小班”的学生们争相归队,十几个尖子没有一人退缩,没有一人改行,一个不少地重新聚首,迎接昆剧新的春天。这时他们都是三十七八岁的大青年了。从那时起,上昆恢复了大量老戏,新排了《蔡文姬》、《牡丹亭》、《钗头凤》、《血手记》,一直到近年的《班昭》等一系列优秀新剧目;他们多次巡回各地,亮相港台,留香海外,把优美儒雅的昆剧散播到世界。昆剧局面确实像雨过天晴那样开朗明丽,令人兴奋。 然而,还是不能那么天真乐观,虽然他们走到哪里都留下缕缕昆兰之香,他们艺术上已日臻成熟。1985年,梁谷音首先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1986年,蔡正仁、华文漪、计镇华、岳美缇、王芝泉一团五人同获梅花奖,为空前绝后的盛况。但是,就昆剧全局来说,精彩的老折子戏演得越来越少了,新戏越来越少了,优秀的昆剧作家越来越老了,观众也大都老得走不动了,愿意投考昆剧苦干一生的少年和他们的家长越来越少了。昆剧将走向何处?每个昆剧院团及其将士都在强颜欢笑,忧心忡忡。

内容概要

刘庆编著的《海上兰苑》是国家重点学科戏剧戏曲学丛书之一,《海上兰苑》分为上下两编。上编《魂牵昆曲五十年》是毕业于上海市戏曲学校“昆大班”的上海昆剧团9位著名表演艺术家的小传,透过他们的人生经历和艺术道路,从一个侧面描画了上海昆曲五十年间的轨迹。下编《昆曲摭忆》以人物为经,小中见大,涉及昆剧表演、舞美、衣箱、音效、教育等多个方面,材料新颖,笔墨生动,为读者深入地了解上海昆曲提供了丰富、鲜活的内容。

书籍目录

敬礼!当年“昆大班”的同学们(代序)刘厚生
上编 魂牵昆曲五十年
三生石上昆曲梦——蔡正仁印象刘庆
似水流年——记岳美缇张静
“昆剧第一老生”计镇华王燕飞
张洵澎的世界王燕飞刘庆
梁谷音的艺术人生姚旭峰
激情燃烧的岁月——记王芝泉张欣
却噪竞之心,涉希静之途——方洋的花脸人生彭毅文
“江南名丑”刘异龙刘政宏
路漫漫其修远兮——记张铭荣张欣
下编 昆曲摭忆
一曲【江儿水】真情万载随
鸿鹄和秋雁(燕)老腔老调老身段
一次终身受益的“兴师问罪”
王芝泉戏出《挡马》
醉打山门细磨六旬
吴侬软语尽入戏昆曲评弹开并蒂
艺高胆大夜盗甲
烂柯山下收覆水
寻秦湖楼处情有独钟
“转身”,惊梦依然
界牌关前盘肠战
严尚书搜山拿皇帝,程翰林打车救大师
一丝不苟感念俞老
秦琼三挡出潼关
好似春泥育兰花
美中求契虚实相依
“打下手”,亦荣耀
“百家”授业老旦“有戏”
被人遗忘的角落
一台无二戏绿叶似红花
附录 昆曲人才培养研讨会纪要
后记

章节摘录

江南有许多水乡小镇,如今都成了游人如织的旅游景点,浙江省吴兴县的南浔是其中的一个。1941年7月2日(农历六月初八).蔡正仁就出生在这里。在他三个月大时,蔡家搬到南浔的近邻江苏省吴江县的震泽,震泽与南浔相距八九公里,属于江浙两省交界。因此,蔡正仁很小的时候便经常“跨省旅游”。在震泽,蔡正仁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震泽当时只有一万多人口,却经常有剧团到小镇上来演出,来得最多的是越剧团。那时当地流行的还有京剧、锡剧和滑稽戏,却没有昆曲。蔡正仁的父亲是一个喜欢唱京剧的票友,意兴所至,还曾经登台串演过《借东风》。父亲喜欢看戏,只要有演出,便常常带着孩子们一起去看,这使得蔡正仁很早便有机会接触到了戏曲。蔡正仁在家里是个孩子王,放学一回家,就领着弟妹和邻居孩子们一起玩,还经常模仿戏里的情景自编自导自演一番,戏装不过是父亲穿过的一件旧浴袍。 为了维持家计,父亲和伯父等几个人合伙开了一家浴室,这也是小镇上唯一的一家浴室。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父亲因此被定为小业主,到了“文革”,他又被划成了资本家(按当时的惯例,开了店,雇佣了工人,自然就是资本家)。不幸的是,蔡正仁的外婆,住在离震泽有18里地的太湖边上的一个农村,也被定为小地主。这样一来,蔡正仁的家庭成分就有了很大的问题,并给他以后的生活带来了浓重的阴影。1953年,蔡正仁从震泽藕河坊小学毕业,他的成绩在班里算是中上的水平?当地有个震泽中学(现江苏省重点中学),蔡正仁去参加中考,没有考取,一些成绩比他差的小学同班同学却都考取了,后来他才明白,是自己的家庭成分不好。或许是命运使然,正因为他没有考取中学,才会去上海报考昆曲演员训练班,否则他现在也许就走上另外一条道路了。 由于考学未果,从1953年8月一直到12月,蔡正仁在家里闲坐了近半年。一天,《解放日报》上刊登的一则广告引起了他父母的注意:华东戏曲研究院昆曲演员训练班招生。蔡家有九个孩子,蔡正仁是老大,他还有一个妹妹和七个弟弟,家累很重,几张小嘴在张着等饭吃。虽说父亲开了个浴室,但收人很微薄,每个月只有二十多块钱的进项,而且一有“运动”,父亲便成了受批判的对象,加之母亲没有工作,要养活家里这么多人,确实困难。为此,蔡正仁的两个弟弟很小就被送给别人抚养了。蔡正仁还记得,每次家里一到开饭,哪怕是吃稀饭,总是一抢而空,他父亲这时还打趣说:“瞧瞧,一群‘蝗虫’来了。”实际上,父母常常为沉重的家庭负担而愁眉紧锁。那时,蔡正仁整日在家里无事可做,心绪也很苦闷,加之他又是长子,这更让父母感到担忧。所以,这则招生广告对蔡正仁父母来说有很深的吸引力,因为一旦考取,成为昆曲演员训练班的学员,不仅学费全免,而且吃住都由国家来承担。此外,父亲也知道蔡正仁喜欢戏,让他去学戏不失为一条出路。只不过人家招收的是昆曲学员,这让父亲很遗憾。父亲小时候看过昆曲,可是到这时昆曲已经难觅踪影了,由于昆曲的观众越来越少,不被人所知,再加上自己喜欢京剧,因此父亲更希望儿子能去学京剧。当时父亲叹了一口气,说:“哎,可惜招的是昆曲,要是学京剧,你去考倒挺好。”蔡正仁一听学戏,觉得颇有兴趣,问道:“什么是昆曲?它和申曲(沪剧)有什么区别?它是穿短装的,还是穿龙袍的?”申曲演的多是现代题材,蔡正仁不太喜欢,他喜欢看舞台上有穿龙袍的那种,觉得那样才叫神气。父亲告诉他,是穿龙袍的,和京剧差不多,不过唱的是昆曲。蔡正仁还想再问,父亲却不再作声了。 P3-4

后记

花落花开,流年易度。半个多世纪以来,毕业于上海市戏曲学校“昆大班”的九位著名表演艺术家见证了当代昆曲的传承与发展。昆曲艺术的魅力在国内外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与他们的坚守与进取息息相关。七年前,在叶长海老师的指导下,我们以小传的形式,编写了《魂牵昆曲五十年》一书,其初衷是想透过他们的人生经历和艺术道路,从一个侧面描画上海昆曲五十年间的轨迹。如今,这些艺术家们虽已渐渐淡出舞台,但他们卓著的声望和珍贵的艺术经验仍然深刻地影响着新世纪昆曲事业的进程。 鉴于此,我们将该书修订重印,定名为《海上兰苑》。书中保留了刘厚生先生的原序,以及原书附录的《昆曲人才培养研讨会纪要》。本书特增收了朱锦华君撰写的《昆曲摭忆》,共20篇文章及不少图片,这些专栏文章2010年至2011年陆续发表在《上海戏剧》杂志上,它们以人物为经,小中见大,涉及昆剧表演、舞美、衣箱、音效、教育等多个方面,材料新颖,笔墨生动,为读者深入地了解昆曲提供了更加丰富、鲜活的内容。 本书得到了上海戏剧学院国家重点学科“戏剧戏曲学”暨上海高校创新团队(第一期)建设资金的支持。限于作者的见识、学力,书中缺误之处难免,恳请读者指正。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海上兰苑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