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

秦伯未 编 上海科技
出版时间:

2011-4  

出版社:

上海科技  

作者:

秦伯未 编  

页数:

276  

内容概要

医案是前人治病记录,有理论,有法则,有方药,充分体现了医生在临诊时是如何掌握治疗规律,进行独立思考和灵活用药的。不仅对初学者富有指导性和启发性,就是临床医师也可通过各家医案来不断地提高业务水平。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从清代名医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等20位医家的医案中选取了2069例,包括常见病和疑难杂症,类别详明,文字浅显通俗,切合于临床实际应用。书中所载犀角、虎骨等,根据国发(1993)39号、卫药发(1993)59号文,属于禁用之列,书中所述相关内容仅作文献参考,希翼读者在临证时使用相应的代用品。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可供中医临床医师及中医药院校学生参考阅读。本书由秦伯未编纂。

书籍目录

叶天士医案
中风
虚劳
咳嗽
失音
肺痿
呃逆
吐血
衄血
便血
哮喘
痰饮


积聚


痉厥
癫痫
三消

肿胀
遗精
淋浊
呕吐
噎膈
吐蛔

头风
温热
疫毒斑疹

湿
黄疸
疟疾

泄泻
便闭
五窍
薛生白医案
风证
痹证
血证
七情
……
吴鞠通医案
尤在泾医案
曹仁伯医案
王旭高医案
张仲华医案
何书田医案
赵海仙医案
马培之医案
王九峰医案
陈莲舫医案
张千里医案
秦笛桥医案
凌晓五医案
陈良夫医案
张聿青医案
巢崇山医案
金子久医案
丁甘仁医案

章节摘录

版权页:两关按之,脉弦,特借仲景旋覆代赭法,同四磨饮投之。旋覆有旋转之力,代赭为镇坠之品,咸寒可降,酸可人肝,四磨则渐磨运化,使手太阴得行清肃之令,足厥阴无克侮之暴。今诊得两关弦象已减,面浮少退。是药已应,而暴渴欲饮,则仍然如故。是则阳明之腑,中垢不去,煎熬津液,下流一日不通,上流一日上泛。虽有补虚之策,孰敢泛投?且其虚脉虚象,显然彰著,势不容缓。前既借仲景之法以退两关之弦,此独不可借仲景急去宿垢而存津液,然未可以子和霸法投之。拟以缓法,推陈致新,仍候昨日两道长印可何如?旋覆花代赭石人参同煎送沉香化气丸。半百已衰,多因神伤思虑。夏四月天气发泄,遂加便溏。长夏暑热无有不大耗气分,寒热之来,乃本元先怯,而六气得以乘虚。今不思纳谷之因,皆寒热二气扰逆,胃脘清真受戕,所以受困莫苏,不烦不渴,胃阳虚也。凡醒胃必先制肝,而治胃与脾迥别。古称胃气以下行为顺,区区术、甘之守,升、柴之升,竟是脾药,所以鲜克奏效。人参茯苓炒麦冬大麦仁木瓜乌梅瘦人阴虚,热邪易入于阴,病后遗精,皆阴弱不主固摄也。泄泻在夏秋间,是暑湿内侵,其间有瓜果生冷,不易速行。是中寒下利,什中仅一,况此病因遗泄患疟,病人自认为虚,医者迎合,以致邪无出路,转辗内攻加剧。夫犯房劳而患客邪,不过比平常较胜,未必便是阴病。近代名贤,讹传阴证,伤人比比。总之遗泄阴亏。与利后阴伤,均非刚剂所宜。当拟柔剂,以扶精气。


编辑推荐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是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 PDF格式下载



医案文辞优美,读之感触颇多


名家撰写名医的案评,给人极大启发


这是医学的精华,文化的遗产,让我深受启发。总之 我喜欢。


秦老遍的书就是经典!


书是正版,网是好网


挺好,是正版,比在书店便宜还方便。。。


条理清楚,事例丰富


较专业的一本书,通过诊脉看方与基础中医相结合,能对中医问诊基本方法有更好的理解


经验之谈。


原本以为有大家秦伯未的评析,医案好,则好在何处,医案有效是如何辨证的,谁知竟是从各家医案中选取几家,汇编而成,并无评点。可能秦伯未名医心中知道这些选取的医案好在什么地方,但对初学者,确实不适合,并无画龙点睛的评语,我想,唯有中医临床功底深了,对药性了如指掌了,看此书才能读得其中味。如果手头有临证指南、丁甘仁医案等书,此书大可不必买。还不如看看余无言、曹家达等的医案。一家之言,欢迎拍砖。


利于比较


对于医学者,这是一本不错的书


遗憾的没剂量。对学者失望。


这本书我1996年曾经借阅过,当时很受内容启发,搜遍泉城济南所有书店未果,今朝有幸购到并详读很是高兴,特此感谢楼主.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