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冷战时期日越关系发展研究

杨黔云 云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7  

出版社:

云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

杨黔云  

页数:

225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冷战时期日越关系发展研究》是关于冷战时期日本和越南关系研究的专著,是对冷战边缘地区国家关系的研究,是对冷战史研究的充实。全书分为四大板块:第一部分,研究的理论与基础;第二部分,冷战时期日越关系的发展;第三部分,新时期日越关系的发展;第四部分,附录。全书结构严整,逻辑紧凑。

作者简介

杨黔云
  出生于1965年12月,云南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云南省曲靖师范学院副教授,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理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西南边疆跨境民族宗教认同与国家关系研究”主持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亚太国际关系及中国西南跨境民族与东南亚国际关系,在《思想战线》、《军事历史研究》等公开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编 理论与基础 第一章 绪 论   一、研究主题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的国际关系理论  第一节 相关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  一、早期国家关系的理论  二、20世纪后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 有关国家和国家关系的理论  一、关于国际关系的行为主体  二、国家主权、国家权力与国力要素 第三章 日越国家关系发展的基础  第一节 H本对外关系发展的基础  一、国力要素概况  二、H本民族国家发展概况  第二节 越南对外关系发展的基础  一、国力要素概况  二、越南民族国家的形成第二编 冷战时期日越关系的发展 第四章 冷战前的日越关系概述  第一节 早期H越关系  一、古代日越关系  二、近代日越关系  第二节 二战时期H本对越南的军事占领   ……第三编 新时期日越关系的发展第四编 附录篇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的走向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越南不仅多山,而且多水。越南大小河流有1000多条,总长4.1 万多公里。沿海岸线,平均每隔20公里就有一条河流人海。河流随着倾斜的地势,自西北向东南注人大海。另外,越南境内湖泊星罗棋布,如首都河内,就有著名的还剑湖、西湖、七亩湖、竹帛湖、禅光湖、首丽湖、讲武湖等。由于越南地处北半球热带地区,受海洋季风影响,另外,河流、湖泊多,越南的平原盛产稻谷。“一条扁担挑着两个谷筐”形容了越南盛产谷物的地貌。扁担指位于越南中部的长山,谷筐指以红河三角洲平原和湄公河三角洲平原为主体的北部平原和南部平原。由于盛产稻米,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大米是越南主要的出口产品。占越南四分之三的山地,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煤炭是越南主要的矿产资源之一。在越南的对外出口物资中,煤炭占了很大的比重。越南的无烟煤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其特点是热量高,硫黄含量低,杂质少,光泽度强。其分布主要在东北部的广宁省,该地区煤炭的储量达整个越南总储量的90%以上。石油和天然气也是越南重要的资源。根据地质勘测结果,越南的石油资源近100亿吨。主要分布在北方红河沉积带、九龙山沉积带、昆山南沉积带、中部地区沉积带(顺化以西沉积带、岘港以东沉积带和富庆以东沉积带)。据越南油气总公司预测,越南的天然气蕴藏总量为16520亿一22120亿立方米,主要位于南方九龙江平原和北方红河三角洲平原。由于地处热带地区,越南的森林覆盖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4%,属热带雨林,种类繁多。森林中不乏多种珍稀树种,如铁木、红木、花梨木等。森林中还有丰富的动物和草药资源。越南有3000多公里的海岸线和诸多的海岛,渔业、海盐业和旅游业资源丰富。


编辑推荐

《冷战时期日越关系发展研究》由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冷战时期日越关系发展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