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东北虎

李明计,高月泽 编 长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2  

出版社:

长城出版社  

作者:

李明计,高月泽 编  

页数:

441  

前言

  每当面对世界的版图,就会清楚地看到,在亚洲大陆的东部位置,昂首挺立着一只正在向着东方,迎着展曦,引吭报晓的雄鸡。  这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  如今,一唱雄鸡天下白,一个强大、统一、繁荣的新中国正在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  然而,雄鸡为了这激动的一唱,却经历了漫漫长夜,数不尽的悲愤和抗争。  最能感受到雄鸡全身冷暖的是集中了雄鸡全部神经的鸡首部位。占据鸡首位置的祖国东北地区,总是能最敏锐地感受到祖国脉搏的跳动。  朝朝暮暮,花开花落,每一个日月轮回,每一个春夏秋冬,东北地区和祖国一起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和耻辱。  祖国的大东北,那原本是一片疆域辽阔、令人心醉的土地。  鸦片战争之前的东北地区,总面积达219万多平方公里。相当于4个法国,6个日本,8 个英国,2 4个葡萄牙……  东西走向的外兴安岭,像一幅屏幕遮住了来自北方的严寒。大兴安岭由西南向东北延伸,然后与小兴安岭在北部携手后折向东南,与长白山系的完达山环抱着东北大地。  绵延数千里的群山上,遍布着茂密的森林。登高远眺,万木参天,松涛萧萧,黛色如海,穿云遮雾,蔚为壮观。  群山环抱之中,是浸透了油质的沃土。黑龙江以南,由松花江、嫩江、辽河,大小凌河流域构成的松辽平原,是全国最大的平原之一。肥力很高的黑钙土和冲积土,降水充沛的气候条件,隆冬冰封,夏日消融,提供给了各种农作物高产丰收的良好环境。  东北的金矿从17世纪就已开采。煤的贮量,也居全国之首。菱苦土的贮藏,无论质量和数量都居世界之冠。油页岩的贮量,也占全国大一半。  更有,长白山巅上海拔高达2,000多米的天池,镜泊湖吊水楼凌空飞泻的瀑布,黑尔根境龙潭般的五大连池,宁古塔附近绵延起伏20余公里的地下森林,更让八方来客叹为观止。  我们的大中国,好大的一个家。

内容概要

  朝朝暮暮,花开花落,每一个日月轮回,每一个春夏秋冬,东北地区和祖国一起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和耻辱。祖国的大东北,那原本是一片疆域辽阔、令人心醉的土地。鸦片战争之前的东北地区,总面积达219万多平方公里。相当于4个法国,6个日本,8 个英国,2 4个葡萄牙……东西走向的外兴安岭,像一幅屏幕遮住了来自北方的严寒。大兴安岭由西南向东北延伸,然后与小兴安岭在北部携手后折向东南,与长白山系的完达山环抱着东北大地。

作者简介

  高月泽,河北景县人,1965年入伍,曾任战士、参谋、干事、能书、军区政治部编研室副主任等职,大校军衔。工作之余间有新闻、文学作品散征文报刊,曾获《人民日报》散文征文奖。近年来主要从事党史军史编研工作,担任主编或参加编撰了《红星闪耀》、《血沃中华》、《辽沈战役》、《新式整军运动》、《第四野战军战史》、《话说东北老工业基地》、《东北人物大辞典》等史料苦作近千万字,并发表相关论文数十万字。  李明计,山东省莘县人,1981年入伍,曾任战士、排长、指导员、干事等职,军中从事文字工作,大校军衔。曾创作两部电视短片,参加编撰和著述《彪炳春秋》、《巍巍长城》、《勇士铁军》、《东北剿匪》、《东北抗日联军》、《决胜东北的英雄赞歌》、《与大东北人民同行》等近二十部书籍,在报刊发表新闻、纪宴文学作品数十万言。系中国作家协会和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

书籍目录

序章诱人的黑土地第1章 看好东北,英雄所见略词战后的战争危机/4毛泽东说:东北是胜利的基础/7蒋介石称:国民党命运在东北/10战略方针:向北发展,向南防御/12第2章 猛虎出向东北东北局,行动疾,座机扎进稻田地,/26老区山东,罗荣桓抱病出征/27黄师:老兵老枪,全副武装/29晋绥陕甘,奋勇争先/32林彪:赴山东折冀东再转关东/34干部团,一大批中央委员/35第3章 从独霸东北到节节抗退/36杜聿明受命进攻东北/36我党方针:御敌于东北大门之外/39山海关,大门口之战/42锦州地区节节抗退/46“新兵新枪,老兵老枪”/50第4章 审时度势,改变办针/54彼方如此决定,我们只有服从/54陈云,黄克诚的高瞻远瞩/59争夺城市一闪念/60毛泽东提出创建根据地根本方针/63从自治军到东北民主联军/67第5章 和战之间的抗争/74满怀诚意,毛泽东赴重庆谈判/74心揣不测,蒋介石颁“剿匪手本”/79共产党执行协定严令林彪决不要攻击/81蒋介石声称停战协定不包括东北/83只剩一条路:靠实力求生存/84第6章 化四平为马德里/88秀水河子,出关后第一个歼灭战/88全军总动员举行东北大会战/95本溪保卫战/102重创“天下第一军”/105激战四平/108战后余音/116二进三城/123部队后撤与鞍海战役/126第7章 “东北虎”壮起来了划江为疆,东北休战/130一切权利归林彪/133立本定向在“七七”/134执行12月指示/138第8章 东北大剿匪蒋借匪势,匪蒋合流/144合江,砍掉“四大旗杆”/147牡丹江,杨子荣智斗“座山雕”/152松江,“新编第27军军长”覆灭记/157黑龙江、嫩江,合击“刘山东”/159东满南满,连平暴乱/162辽西、热河 “老二嫂”们的哀歌/162第9章 虎下江南保临江公主岭,大打又起/166陈云拍板七道江/173一保临江/178-下江南/181二保临江/183双城会议.林彪又讲战术/185三保临江/187二下江南/188三下江南/190四保临江/195第10章 反击,从这个夏季开始毛泽东盛赞东北战局/200郑洞国南京乞救兵/203四面开花展开攻势/205四平,林彪再走麦城/208心病自诊/215第11章 秋风起显虎威踌躇满志,陈诚粉墨登场/218毛泽东下令发起新攻势/222西线三战/225乘虚北袭/227南下迎击/228第12章 隆冬,凛冽的东北风陈诚的打算:由点连线/232林彪的部署:机动作战/233彰武之战/234公主屯之战/236新立屯之战/240辽阳、鞍山……之战/242四平,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244第13章 大兵团正规化与林罗刘谭兵多将广的东北野战军/248林彪,抑郁质的统帅/265罗荣桓,兄长之风/271刘亚楼,精明的实干家/275谭政,名副其实的“谈政”/278第14章 决战方针的切磋与磨合再易主帅,卫立煌走马上任/282毛泽东的战略:封闭蒋军关门打狗/291林彪声称:打长春是“根本意见”/294从试打长春到久困长围/296鞋子雨具样样顾虑//299方针既定:专顾锦榆唐/301第15章 奔袭北宁线南线序曲/304封锁飞机场风波/307名将殉职义县/309不吃苹果的故事/312第16章 锦州,空前的正规战大战前的一场虚惊/314范汉杰的防守计划/322林罗刘登上帽儿山/323肃清锦州外围据点/325总攻锦州城/336暂55师投诚/341范汉杰就擒记/343第17章 虎踞塔山蒋介石亲到葫芦岛督战/348东野方针:死守不退/350塔山英雄传/352将计就计,纠缠扭打/358第18章 长春,由死城到更生军事经济政治三箭齐发/364不合时宜的突围手令/373曾泽生将军的义举/374新7军投诚/378郑洞国放下武器/380第19章 虎啸辽源杜聿明再次临危受命/384林彪提议回打廖耀湘/389黑山阻击战/391阻断逃脱之路/397十面埋伏大聚歼/402廖耀湘化装潜逃被擒记/406第20章 沈阳,最后的围城卫立煌“到葫芦岛指挥”/408沈阳外围战斗/411入城即景/416暂53师“反正”/419第53军投诚/422周福成放下武器/424营口追击战/428跋章胜利属于人民

章节摘录

  蒋介石在一次秘密军事会议上声称:”国民党命运在东北。盖东北之矿产、铁路、物产均甲冠全国,如东北为共产党所有,则华北也不保。”  为了争夺东北,蒋介石早在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条约》的时候就物色去东北的人选了。  挑来挑去,他想到了熊式辉。  熊式辉,字天翼,号西广江西安义人,曾入日本陆军大学深造,1 924年回国以后,一直追随蒋介石,曾任国民党第14军党代表,第5师师长。1927年蒋介石宣布下野,熊探知蒋介石以退为进,遂向蒋发一封密电称:“总司令既然引退,式辉也不欲带兵,愿随左右,出国游历。”  蒋大悦复出后,旋提熊式辉为江西省主席兼南昌行营办公厅主任,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  1941年熊调重庆,蒋介石又任他为“中央设计局”秘书长,代局长之职,并兼“中央银行”监事长。  熊式辉得到蒋介石内定他为东北行营主任的许诺,很是得意。他找杜聿明说:“老头子已内定我担任东北行营主任,军事由张文白(即张治中)担任,我认为我同张合作不来,老头子说可以另选人核夺。如果光亭(即杜聿明)兄能够同意的话,我就去向老头子建议。”  杜聿明说:“东北抗日军事重要,外交错综复杂,我这个不学无术经验不足的人恐难胜任。”  熊式辉听出杜这是说的客气话,遂向蒋介石推荐杜聿明为东北保安司令长官。  9月1日,蒋介石发表了熊式辉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东北行营主任的任命。同时任命胡家风为秘书长,何国柱为参谋长,董彦平为副参谋长,蒋经国为外交部驻东北特派员,潘公弼为中央宣传部东北特派员。  9月3日,蒋介石又抢先以国民政府名义划分东北为9省2市,9月5日,任命了各省主席和各市市长:辽宁省主席徐箴,辽北省主席刘翰东,安东省主席高惜兵,吉林省主席郑道儒,松江省主席关吉玉,合江省主席吴瀚涛,黑龙江省主席韩俊杰,嫩江省主席彭济群,兴安省主席吴焕章,大连市市长沈怡,哈尔滨市市长杨绰庵。  他还收编了大批伪满军共20余万人和大批土匪武装,要他们“保持武器”,“为自己安全而斗争”。


编辑推荐

  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  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  第四野战军政治委员罗荣恒:  我们在东北不仅要为争取东北的胜利。而且要为支援全国、首先是支援华北作战而建设大规模的军队。  国民党军统帅蒋介石:  只有夺回锦州,进可恢复东北,退可撤往华北。否则。都要被共军包围吃掉。  国民党东北“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  以目前的敌我兵力比较,不是我倍于敌。更谈不上什么奇兵正兵。相反的倒是敌倍于我。敌人有奇有正,并可能集中五倍十倍兵力攻我,围我。消灭我军。所以,我认为目前收复锦州是凶多吉少,并有全军覆灭的危险。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东北虎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