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地山经典全集
2013-2
哈尔滨出版社
许地山
许地山,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他一生著作颇多,文学创作主要以闽、台、粤和东南亚、印度为背景,主要作品集有《危巢坠简》、《空山灵雨》;编著有《中国道教史》(上卷)、《达衷集》、《印度文学》;译著有《二十夜问》、《太阳的下降》、《孟加拉民间故事》等与印度文学有关的书籍。 许地山的精美散文《落花生》,在中国可谓是老幼皆知,因为它被收录在我们的小学教材中。每一个读过《落花生》的人,都会为其中的真挚情感所感动,并从中领悟到做人的道理。他之所以能写出如此充满生活情趣的名篇来,和他喜欢有情调的生活是不可分割的。 老舍先生曾说过:“许地山的文艺意见,仿佛是偏重于风格和情调,他自己的作品多少都有些传奇的气息,他所喜欢的作品差不多也是浪漫派的。他的家世,他的在南洋的经验,他的旧文学的修养,他的喜爱研究学问而又不忍放弃文艺的态度,和他自己的生活方式。我想,大概都使他倾向着浪漫主义。” 作家郁达夫也曾在回忆中评价许地山说:“……在那一个时候,还不脱一种孩稚的顽皮气……我对他当时的这一种小孩子脾气,觉得很是奇怪。可是后来听老舍他们谈起了他,才知道这一种天真的性格,他就一直保持着不曾改过。” 其实,许地山的这种性格,从他的散文集《空山灵雨》中也可以看出,其中收录的44篇散文,都不乏充满生活情趣、情意缠绵和蕴涵人生哲理的佳作。他早期创作的散文和小说,颇具浪漫主义色彩,这也是由他的纯真性格和人生经历所决定的。 事实也许正如老舍先生所说,是他的性格和经历决定了他的作品。我们读许地山的作品总不是严肃拘谨的,而是时不时流露着纯真和浪漫,所以他的作品深受人们的喜欢。 为了让读者能更深切地体会到许地山先生的作品风格和艺术精华,我们选取了其作品中的精华部分进行了汇编,集成此书。我们在选取作品时极力尊重原著,基本未作任何修改,这样将更有利于读者的阅读和理解。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落花生》是许地山先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这篇语言淳朴、情感真挚的散文在中国可谓老幼皆知,其中“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平民思想曾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人,至今仍是经典的处世哲学。
《许地山经典全集》收录了许地山先生的主要散文、小说和诗歌作品,包括《落花生》《缀网劳蛛》《危巢坠简》《春桃》等。《许地山经典全集》的作者作为现代中国进步文学的先驱者之一,许地山先生的作品往往想象力丰富,感情真挚,带有浓郁的异域风味,以其佛教理念独树一帜,成为当时最有代表性的流派之一。
许地山(1893-1941),现代作家、学者。名赞,字地山,笔名落花生。祖籍广东揭阳,生于台湾台南一个爱国志士的家庭。回大陆后落籍福建龙溪。1917年考入燕京大学,曾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合办《新社会》旬刊。1920年毕业时获文学学士学位,翌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1922年又毕业于燕京大学宗教教学院。1923——1926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和英国牛津大学研究宗教史、哲学、民俗学等。1927年起任燕京大学教授、《燕京学报》编委,并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兼课。1935年去香港大学任教授。抗日战争开始后,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常务理事,为抗日救国事业奔走呼号,后因劳累过度而病逝。 许地山于1921年间发表第一篇小说K《命命鸟》及前期代表小说《缀网劳蛛》和具有朴实淳厚风格的散文名篇《落花生》。他的早期小说取材独特,情节奇特,想象丰富,充满浪漫气息,呈现出浓郁的南国风味和异域情调。他叶在执著地探索人生的意义,却又表现出玄想成分和宗教色彩。20世纪末以后所写的小说,保持着清新的格调,但已转向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写得苍劲而坚实,《春桃》和《铁鱼底鳃》便是这一倾向的代表作。 他的创作在文坛上独树一帜。作品结集出版的短篇小说集《缀网劳蛛》、《危巢坠简》,散文集《空山灵雨》,小说、剧本集《解放者》、《杂感集》,论著《印度文学》、《道教史》(上),以及《许地山选集》、《许地山文集》等。
散文精编蜜蜂和农人落花生爱的痛苦暗途你为什么不来难解决的问题万物之母银翎的使命爱就是刑罚春的林野花香雾气中的梦补破衣的老妇人鬼赞美的牢狱光的死再会桥边处女的恐怖头发疲倦的母亲爱流汐涨我想别话我的童年上景山先农坛忆卢沟桥一封公开的信“七七”感言今天老鸦咀小说集锦缀网劳蛛命命鸟春桃商人妇换巢鸾凤黄昏后萤灯危巢坠简海角的孤星无法投递之邮件枯杨生花债慕铁鱼的腮海世间醍醐天女人非人女儿心三博士在费总理的客厅里法眼归途无忧花街头巷尾之伦理读《芝兰与茉莉》因而想及我的祖母小诗精选七宝池上的相思一九二一年十月二十三夜女人我很爱你情书做诗邮筒看我月泪牛津大学公园早行我的病人附录敬悼许地山先生许地山故居许地山生平简介
万物之母 在这经过离乱的村里,荒屋破篱之间,每日只有几缕零零落落的炊烟冒上来;那人口的稀少可想而知。你一进到无论那个村里,最喜欢遇见的,是不是村童在阡陌间或园圃中跳来跳去;或走在你前头,或随着你步后模仿你的行动?村里若没有孩子们,就不成村落了。在这经过离乱的村里,不但没有孩子,而且有(人)向你要求孩子! 这里住着一个不满三十岁的寡妇,一见人来,便要求,说:“善心善行的人,求你对那位总爷说,把我的儿子给回。那穿虎纹衣服、戴虎儿帽的便是我的儿子。” 她的儿子被乱兵杀死已经多年了。她从不会忘记:总爷把无情的剑拔出来的时候,那穿虎纹衣服的可怜儿还用双手招着,要她搂抱。她要跑去接的时候,她的精神已和黄昏的霞光一同麻痹而熟睡了。唉,最惨的事岂不是人把寡妇怀里的独生子夺过去,且在她面前害死吗?要她在醒后把这事完全藏在她记忆的多宝箱里,可以说,比剖芥子来藏须弥还难。 她的屋里排列了许多零碎的东西;当时她儿子玩过的小囝也在其中。在黄昏时候,她每把各样东西抱在怀里说:“我的儿,母亲岂有不救你,不保护你的?你现在在我怀里咧。不要作声,看一会人来又把你夺去。”可是一过了黄昏,她就立刻醒悟过来,知道那所抱的不是她的儿子。 那天,她又出来找她的“命”。月的光明蒙着她,使她在不知不觉问进入村后的山里。那座山,就是白天也少有人敢进去,何况在盛夏的夜间,杂草把樵人的小径封得那么严!她一点也不害怕,攀着小树,缘着茑萝,慢慢地上去。 她坐在一块大石上歇息,无意中给她听见了一两声的儿啼。她不及判别,便说:“我的儿,你藏在这里么?我来了,不要哭啦。” 她从大石下来,随着声音的来处,爬入石下一个洞里。但是里面一点东西也没有。她很疲乏,不能再爬出来,就在洞里睡了一夜。 第二天早晨,她醒时,心神还是非常恍惚。她坐在石上,耳边还留着昨晚上的儿啼声。这当然更要动她的心,所以那方从霭云被里钻出来的朝阳无力把她脸上和鼻端的珠露晒干了。她在瞻顾中,才看出对面山岩上坐着一个穿虎纹衣服的孩子。可是她看错了!那边坐着的,是一只虎子;它的声音从那边送来很像儿啼。她立即离开所坐的地方,不管当中所隔的谷有多么深,尽管攀缘着,向那边去。不幸早露未干,所依附的都很湿滑,一失手,就把她溜到谷底。 她昏了许久才醒回来。小伤总免不了,却还能够走动。她爬着,看见身边暴露了一副小髑髅。 “我的儿,你方才不是还在山上哭着么?怎么你母亲来得迟一点,你就变成这样?”她把髑髅抱住,说,“呀,我的苦命儿,我怎能把你医治呢?”悲苦尽管悲苦,然而,自她丢了孩子以后,不能不算这是她第一次的安慰。 从早晨直到黄昏,她就坐在那里,不但不觉得饿,连水也没喝过。零星几点,已悬在天空,那天就在她的安慰中过去了。 她忽想起幼年时代,人家告诉她的神话,就立起来说:“我的儿,我抱你上山顶,先为你摘两颗星星下来,嵌入你的眼眶,教你看得见;然后给你找香象的皮肉来补你的身体。可是你不要再哭,恐怕给人听见,又把你夺过去。” “敬姑,敬姑。”找她的人们在满山中这样叫了好几声,也没有一点影响。 “也许她被那只老虎吃了。” “不,不对。前晚那只老虎是跑下来捕云哥圈里的牛犊被打死的。如果那东西把敬姑吃了,决不再下山来赴死。我们再进深一点找罢。” 唉,他们的工夫白费了!纵然找着她,若是她还没有把星星抓在手里,她心里怎能平安,怎能随着他们回来? P10-12
自古以来,真正统治民众的并不是圣人的教训,好象只是打人的鞭子和骂人的舌头。 《许地山经典全集》收录了许地山先生多篇短篇小说和散文,包括《蜜蜂和农人》、《无法投递之邮件》、《落花生》、《花香雾气中的梦》、《在费总理的客厅里》、《牛津大学公园早行》等,供读者阅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