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超越的悖论

杨向阳 上海学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9  

出版社:

上海学林出版社  

作者:

杨向阳  

页数:

322  

字数:

280000  

内容概要

杨向阳编著的《超越的悖论--杨向阳历史教育文论选》是关于历史教学研究的论文集。内容包括历史教学在中国的改革、中国历史教学方法论、历史考试命题研究,历史教师培训等等。这30篇文章,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学术性文章,理论味较浓。如《清末民初:新教育视野中的国民意识》、《刍议文明史的特点与结构》、《超越的悖论》等。二是发凡性文章,多陈述主见。如《传统道德的价值审度与教育构想》、《历史之于文学艺术》、《“过程与方法”应该可以入画》、《文章三弊》、《评价,把历史教学引向哪里》等。三是经验性文章,关注技术与指引。如《中、英两国历史教科书“副课文系统”分析比较》、《研究性学习的“另一扇窗”》、《历史教学与素材性课程资源建设》、《关于历史学科的评价目标:思路与假说》、《如何做“有思想”的历史教师》、《历史教师教育中的误读误导现象值得关注》等。

作者简介

  杨向阳,男,1952年10月生,上海市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全国历史教师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课题评审委员等。多年从事历史与教学研究,开设“历史教学论”、“历史教育研究方法”等课程,主编《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上海著名历史教师教学思想录》等书,著有《高中历史新课程:理念与实施》、《纪念日活动指导》等书,发表《超越的悖论》、《清末民初:新教育视野中的国民意识》等文论五十余篇。

书籍目录


课程篇
 清末民初:新教育视野中的国民意识
 二里头宫殿遗址非商人宫殿遗址辨
 传统道德的价值审度与教育构想
 历史之于文学艺术——略述近年来对“历史文艺”的一些不同看法
 刍议文明史的特点与结构
 关于课程的知识
 课程改革与课程标准——《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解读绪论》
 构建体系倡导方式培育机制——高中历史新课程基本理念分析
教学篇
 超越的悖论——再谈如何看待“过程”及“三维”目标
 “过程与方法”应该可以入画
 研究性学习的“另一扇窗”
 历史课现代教学模式简论
 信息技术的历史教学应用
 历史教学与素材性课程资源建设
 中学老师眼里的“二期课改”历史教科书
 中、英两国历史教科书“副课文系统”分析比较
评价篇
 评价,把历史教学引向哪里——关于历史学科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的改革
 全国中考综合文科卷历史试题评析
 关于历史学科的评价目标:思路与假说
 历史创新学习的评价策略
 历史学习评价改革诸问题
 历史新课程的认知测量问题探讨——以上海市历史新课程为例
 小议历史高考上海卷
教师篇
 如何做“有思想”的历史教师
 “名师”是怎样炼成的——普教系统历史名师培养探讨
 开展行动研究回归事物本质
 文章三弊——《青年骨干教师论文集》编后
 略论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
 历史教研:更新观念与变革模式
 历史教师教育中的误读误导现象值得关注
后记

章节摘录

  尤其是教育宗旨的除旧布新,其意义重大,其影响亦深远。诚如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蔡元培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中所言,民主共和政体与君主专制政体有本质区别,因此其教育也理应有本质的不同。而清末教育宗旨在蔡元培看来,“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孔子之学术,与后世所谓儒教、孔教当分别论之。嗣后教育界何以处孔子,及何以处孔教,当特别讨论之,兹不赘),可以不论。尚武,即军国民主义也。尚实,即实利主义也。尚公,与吾所谓公民道德,其范围或不免有广狭之异,而要为同意。”蔡总长为此郑重提议:以施行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以及美感教育为国民教育宗旨,“惟世界观及美育,则为彼所不道,故特疏通而证明之,以质于当代教育家,幸教育家平心而讨论焉。”  蔡元培的“五育并举”果然引来了一场讨论,也因之催生了中国新教育史上由政府正式颁布的第二个教育宗旨。比较清末的教育宗旨,虽前后相隔仅六年,然其进步却可谓历史性、跨越式的。历史跨越之一,是对道德教育的重新定位。表面看新宗旨仍将道德提出,并置于最重要地位,但实际已将旧宗旨的“忠君”、“尊孔”等封建道德核心摒除在外,而代之以自由、平等、博爱等典型的反封建道德,这已是天壤之别。历史跨越之二,是重新诠释了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表面看这两个教育似乎只是旧宗旨中“尚实”、“尚武”的延续,但实际它们已被赋予了重视科学、发展经济、打击军阀、收复国土等时代精神。历史跨越之三是创造性地提出了美感教育。这既显示出蔡元培个人独到的目光,以及为之付出的极大的心智,也无疑折射出新兴阶级与阶层对于个体价值的推崇,以及对于个性解放的渴求。  作为一个整体,民初的教育宗旨如同其表述一样,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的。“五者以公民道德为中坚,盖世界观及美育皆所以完成道德,而军国民教育及实利主义,则必以道德为根本。”也就是说,“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而新教育抓住这个本,就能“顺应时势,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这里借助蔡元培的见地可知,民初教育的宗旨其根本还在于养成“国民健全之人格”,而这必然对国民意识产生重大影响。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超越的悖论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