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济南上古名人故事

张华松,史瑞玲 著 济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0  

出版社:

济南出版社  

作者:

张华松,史瑞玲 著  

页数:

121  

字数:

120000  

前言

济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积淀丰厚,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是中华民族重要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最初发现地。相传,大舜曾耕于历山,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在任北宋齐州(济南)太守期间对此作过详实考证,济南亦有舜祠、舜井、娥英祠等舜迹遗存。春秋战国时期,济南是齐鲁文化的交汇之处,尚功利、求革新的齐文化和重仁义、尚伦理的鲁文化在这里有机融合、兼收并蓄,长久地滋润了济南的地域文化、城市性格。秦汉以来,又有伏生传《尚书》、娄敬谋国策、终军请缨出使南越、曹操相济南等重大历史人物、事件在这里风云际会,其中伏生口授《尚书》,对于填补秦始皇焚书坑儒形成的汉初文化真空起到了重要作用。隋唐北宋时期,济南群星璀璨、人才辈出,名相房玄龄,名将秦琼,高僧义净,诗人崔融、员半千、范讽等皆为一世俊杰,李白、杜甫、高适、苏轼、苏辙、曾巩等名流文士或游历或仕宦于此,诗圣杜甫留有“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千古佳句。南宋以后,济南文坛更是频升巨星,李清照、辛弃疾、张养浩、边贡、李攀龙、李开先,皆为一时领袖诗坛的大家,再加上新城(今桓台)王士稹、淄川蒲松龄(清初新城、淄川均为济南府属县),可以说,宋、元、明、清四代,济南文坛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令人瞩目的重要地位。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济南留下了众多文物古迹。

内容概要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对于济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来说,历下亭是她的第一人文景观,名士辈出是她的最为突出的文化现象。《济南上古名人故事》选取11个上古名人来谈论他们的生平志尚、言谈行迹,使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感受灿烂的济南民间文化,认识和接受历史文化蕴涵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教益,通过传扬诞生于我们身边的历史人物生平事迹,保护和承续济南人民代代相传的文明基因、精神特质、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守护好泉城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

书籍目录

圣王大舜的故事
大舜的身世
大舜的家庭
舜耕历山
大舜与济水
圣王大舜
济南的舜文化遗迹
鲍叔牙知人善荐
扁鹊行医传奇
扁鹊的里籍和名姓
扁鹊行医传奇
扁鹊之死
邹衍的学说与事迹
伏生保存与传授《尚书》
娄敬治国安邦的策略
弃编请缨的少年英雄终军
公王带与泰山明堂
死囚出身的宰相王沂
汉元帝皇后王政君
曹操与济南的缘分
附录一:上古济南名人小传
附录二:春秋济南封邑表
附录三:两汉济南封国郡县职官表
两汉济南封国及封国职官
两汉济南郡县职官 
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晁错返回朝廷,上书称引师法而解说《尚书》大义,文帝很满意,先后任命晁错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博士。晁错对《尚书》的传授是有功的,但他毕竟是个法家人物,他的师从伏生学习《尚书》也只是例行公事,更何况回朝交差后,无论对《尚书》的传授,还是对《尚书》学的形成,都没有什么建树和贡献。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说,他不是伏生的弟子。而据《汉书·儒林传》,在伏生弟子中,真正对《尚书》的传授和《尚书》学的形成有重大贡献者,当首推千乘(今山东广饶)人欧阳生(字和伯)和济南人张生,汉代今文《尚书》的两个被立为博士的主要流派欧阳氏学派和大小夏侯学派便是分别始自此二人的。张生,名字不详。伏生逝世后,张生与同学千乘(今山东广饶)人欧阳和伯集师说撰成《尚书大传》41篇,是为汉代解说《尚书》的第一部著作。后征为博士,授《尚书》于鲁人夏侯都尉。夏侯都尉传族子夏侯始昌,夏侯始昌传族子夏侯胜。夏侯胜又曾师承欧阳和伯的再传弟子鲁人茼卿(倪宽弟子),复传从兄弟夏侯建。夏侯胜官至长信少傅,著有《大夏侯尚书章句》二十九卷、《大夏侯尚书解诂》二十九卷以及《尚书说》等;夏侯建官至太子太傅,著有《尚书章句》二十九卷、《尚书解诂》二十九卷。由此,今文《尚书》遂有大、小夏侯之学,至宣帝时,俱立于学官,置博士。总之,伏生是汉代传授《尚书》的第一人,是当之无愧的《尚书》学的开创者,诚如后人评论的那样:“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义。”

后记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对于济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来说,历下亭是她的第一人文景观,名士辈出是她的最为突出的文化现象。这一文化现象可以上溯到遥远的上古时代,圣王大舜、贤士鲍叔牙、神医扁鹊、阴阳五行学派大师邹衍、两汉经学开创者伏生、汉初谋士娄敬、少年英雄终军、著名方士公王带、丞相王诉等等,都是济南名士的杰出代表。汉末济南国国相曹操,作为上古时代出仕济南的名宦代表,也可视为广义上的济南名士。上古济南名士当然还有很多,可惜夏、商、周(西周)三代文字记载尚不完备,古史渺茫,难于稽考;春秋战国,济南地区还不是一个独立的行政区划,史籍中对于济南人一般皆笼统地写作“齐人”,要把那时“齐人”中的济南人分辨出来是很困难的。因此,本书只能选取11个上古名人来谈论他们的生平志尚、言谈行迹。由于属于故事性的通俗读物,书中引用古文一般译成白话文,资料出处一般也从略了,但是通俗性的叙事并不意味着学术性的降低。事实上,本书对于人选人物的叙述,态度是严谨的,自与时下盛行的戏说历史人物有别。当然,由于作者才疏学浅,本书可能还存在许多缺憾,祈望高明教正,以匡不逮。


编辑推荐

《济南上古名人故事》:济南历史文化读本。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济南上古名人故事 PDF格式下载



阅读此书了解古城济南的历史名人,喜欢。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