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活在广州

陈扬 南方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8  

出版社:

南方日报出版社  

作者:

陈扬  

页数:

167  

Tag标签:

无  

前言

  若即若离  很多人以为我是老广州,我也时时说自己是老广州,但准确地说却不完全是。我超过半个世纪的人生与广州一直都是若即若离。  我真正接触广州人的生活的时候已经七岁了,从幼儿园毕业回家上小学一年级。在此之前,我从出生后49天起到七周岁的人生,全部在全托的托婴室和幼儿园里全封闭式地度过。我的婴幼儿时期与广州可以说是基本没有任何关系,虽然人的确是在广州。  从七岁开始到20岁,我才真真正正地第一次活在广州。在广州的街巷里玩,烦恼,调皮,上学,成长。中间虽有短暂的离开,比如“文革”期间避武斗去东莞住了大约半年,比如时不时要去农村分校,等等,但这些都可以忽略不计。  20岁后我下乡到了花县(现改称花都)芙蓉嶂公社的中学教书,一去就是五年。理论上那里也是广州管辖的地方,但是城市与山村的差别实在是太大了,以至于我无论当时还是现在都很难接受这五年的青春是在广州度过的。  1979年我回广州工作后直到1991年到广东电台驻佛山记者站工作前,我又在广州生活了12年,然后就在佛山工作生活至今了。因为在电台和电视台客串做主持人,广州我是每天来了又每天告别。应了这个成语,若即若离,而且聚少离多。  这本小书就是一个与广州若即若离的我对广州生活时远时近,时而全景,时而中景,时而特写的碎片式的叙说。

内容概要

  《活在广州》与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相媲美,细致入微地写出广州人生活的艺术。  读这本《活在广州》,就像漫步在广州的老街老巷,一次次唤起绵长的回忆,一次次触摸这座城市温热的血脉。用心来读《活在广州》就会发现:爱生活,才会更加爱广州。

作者简介

  陈扬,广州人。广州本土电台、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其作风以言辞犀利、形象亲民、热爱广州而著称,深受广州市民欢迎,被誉为“平民言论领袖”。2009年7月至今,在《南方都市报》主持“早茶”专栏。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衣见如故
 寻找离你最近的广州
 翻风先买衫
 T恤波鞋牛仔裤
 牛仔裤:从不共戴天到笑泯恩仇
 拖鞋与波鞋
 过年,开始就是高潮
 年初一,拜拜神
 年初二,返外家
 年初三,趁春光
 年初四,接财神
 年初五,贺关公
 年初六,备耕了
 年初七,过生日
 年初八.撒五谷
第二章 食在广州
 何渭“食在广州”
 广州人喝茶这事儿
 水滚茶靓
 细数广州的“虎头猪肚豹尾”
 食以鸡为先
 粥论
 碟头饭,住家饭
 祝幸运楼幸运
 广味返寻
第三章 且住为家
 不尽珠江
 花城花语
 广州:有榕乃大
 广州人家的客厅
 现实如山,怀旧似梦
 奢侈的返乡下
 爱在深秋
 歌颂太阳歌颂春天
 广州人还会种花吗
 家教与生性
 “杠床”之乐
 镜架,为城变而生
 广州:水火相容
 广州的客家与本地
 Tv时代
第四章 各行其是
 从环市东开始阅读广州
 ……
第五章 戏有益
编后记
  

章节摘录

  寻找离你最近的广州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不管是微博还是同城媒体,都不约而同纷纷开始打捞广州的历史。无论是照片还是文章,关注点都不再是唐宋元明清,而是民国以来了,虚无缥缈的西关小姐东山少爷也在这一轮的关注热潮中踪迹难觅,取而代之的是民国以来的建筑人文、广州的市井图像,甚至有媒体还挖出民国时期广州的生活成本,结论是彼时的广州房价便宜,打电话贵。对广州历史关注的眼光已经开始收拢,这是个好现象。由远而近,由传说而实证,不再为商业利益和政绩而穿凿附会,只是为了认识一个真实的广州,只是为了一个永恒的命题:我们从哪里来。  当传统成为了商场和官场的时尚,我们真的有必要去反思这传统和那传统本质上的区别。城市当然是越老越荣耀,哪怕只是比别的城市年长一岁。但是在言必称两千多年的历史的同时,又毫不吝惜地拆掉100年前的建筑,这城市荣耀的逻辑何在?  说实在话,不管是南越王那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剑,还是北京路厚玻璃下那一层层朝代不同的马路,这些只有专家才看得懂,老百姓再热情,看的也只是热闹。对于现实的广州而言,辛亥革命以来的百年历史,才是从依稀可辨到硕果仅存的。而从教育角度看,民国史一直比较苍白。现在,无论是民间还是媒体,都开始有意无意地发掘民国以来的广州历史,这是一件意义非凡的大好事情。当年我们在书本上得知陈济棠是大军阀,下乡时又听老贫农说“陈济棠时代是广东最好的时代”,当时真是大吃一惊。几十年过去了,定惊的药还没有出来。只能够说无法真诚地面对历史的城市是没有一个确切的未来的。  20世纪40年代末,广州的历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从工业大道的崛起,到两县一郊的变迁,从城中村的兴亡到天河新区的成长,更不要说当年火车站附近的由乱而治,番禺的鱼米之乡变身如今的华南板块……超过半个世纪的广州当代史,只有零星萧索的记叙,没有系统的梳理记载。很多东西天生天养,风不留痕,昨天的广州曾是什么模样?昨天的广州对今天的广州意味着什么?统统早已无从考究。连五六十年的历史都搞不定的城市,有何资格奢谈两千多年的历史?  有句名言说,历史是一个可以任意打扮的小姑娘。人干吗闲着没事干去打扮小姑娘呢?也许小姑娘养眼,也许小姑娘可以揽客,总之打扮小姑娘是要花成本的,没有回报的事情谁也不会干。广州这座老城也给打扮了好多年了,现在人们终于觉醒要自己去寻找这座老城过去的一切,前提是真实的一切。这无论如何是令人欣慰的。这是这座城市的一次文化觉醒。当然,这个过程当中也必定会被夹带私货,这个也属正常。食住上,商人的惯用伎俩而已。  有一个很怪的惯例:无论是一个破碗还是一座建筑,清朝以前的东东才叫历史,民国以后的就什么也不是了。从现在开始倒推百年的这一段只能叫过去,不能叫历史。过去不值钱,历史才值钱。历史要保护,过去则要摔就摔要拆就拆。历史要研究,拿着放大镜刨故纸堆,过去则由它去吧。哈哈,什么逻辑?大家都懂的。  倘若真的爱广州,倘若真的想要认识一个真实的广州,不妨从寻找离自己最近的历史开始吧。包括时间的最近和空间的最近。  2011年3月22日  翻风先买衫  冷空气来了,以前广州人一般不说冷空气,而说翻风,意思大概是起风了。现在人都有文化了,于是都不说翻风说冷空气了。这也是媒体用语改变市民口语的一个例子。对于生活在一个全年无冬的城市里的广州人来说,翻风意味着天气转冷了,于是也就意味着要买新衣服了。因此广州城里有一大批人是靠天吃饭的,就是这些大大小小的服装店老板和做服装生意的人。对于很多人来说,翻的不是风而是金子。据说有的小店老板翻几次风就挣够一年的费用了。  广州人就这德行,不翻风衣服不换季人不买新衣。一旦翻风,以前也叫寒潮南下,大大小小的服装店马上红火起来,人头攒动,然后就是满大街的人穿着新褛满脸喜气地挤来挤去了。还没有改革开放的时候,香港人刚刚可以回来广州探亲,如果年节又适逢翻风,太空褛是必选的手信。香港亲戚一到家就迫不及待地打开行李,家中老老少少一人一件太空褛,那份温暖,那份喜庆,到现在还仿佛就在昨天。  听说在北方的一些高寒地区,人们在夏天就要开始准备一家老少过冬的衣服,毛衣毛裤,棉衣棉裤棉鞋。也听说过北方有些地方有的人,一年的辛苦积蓄只是为了买件皮大衣过冬。这些传说也不知道是真还是假。总之在我这个广州长大的人听起来就像是天方夜谭。  冷空气来了才买衣服的广州习惯至少说明了两个事实,一是广州常年无冬,哪怕赶不上买那件新衣,翻风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顶多就是穿上去年的那件就是。二是广州商业发达,御寒衣物无非时装,要买随时都有,不用担心买不到。其实这都是表面的事实。在广州这个没有气候意义上的冬天的城市,它的市民世世代代的生活都是远离残酷的四季。没有迫在眉睫的威胁,养成了广州人淡定的生活态度。广州人中少见那种一惊一乍的角色,什么事情都是杀到埋身先算,到时才见招拆招。因此广州的生存法则从来不是什么高瞻远瞩文韬武略,只是执生而已。  当然广州人这种也许是由岭南气候赋予的杀到埋身先算的淡定、唔翻风唔买衫的习性、见招拆招的执生生存法则也有不好的一面,那就是经不起老谋深算的算计。广州人做生意精则精,但是精彩的大手笔不多,令人叫绝的辉煌更少。哪怕有什么大事情要做而且做成了总难脱一种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的味道,其实这也是广州人让一些奸雄看不起的原因。被人看不起是一件比较郁闷的事情,但是除却郁闷九分,总有一分道理。  不过说回冷空气不来不买御寒衣我还是举手举脚赞同的。现在绝大多数的广州人家,衣柜里缺的都不是御寒的衣服,而只是最新的那一件。找个理由买新衣,翻风就是。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在这里读懂一个人的心,他的名字叫陈扬。他说过,心在,路在,人在。只要人在,就能够记录和见证一切。”  ——资深媒体人、香港卫视执行台长、前凤凰卫视资深时事评论员 杨锦麟    “在这里,读懂广州。”  ——南方都市报执行总编辑 庄慎之    “粤海饮茶一盅两件房事家事,白云晚望千瓦万户民生民权。”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学系主任、教授 李公明    “读陈扬这本书,就像漫步在广州的老街老巷,一次次唤起绵长的回忆,一次次触摸这座城市温热的血脉。历史不光是宏大叙事,更多是由陈扬笔下那些生活的细节构成的,充满着草根的气息,让人备感亲切,备感温暖。”  ——广东本土作家 叶曙明    “《活在广州》与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相媲美,细致入微地写出广州人生活的艺术。用心来读《活在广州》就会发现:爱生活,才会更加爱广州。”  ——本书责任编辑、博士 刘志一


编辑推荐

  茨威格曾说,“我们的今天和我们的昨天与前天之间的一切桥梁都已拆毁”。广州也遭遇相同的境地,陈扬常在“早茶”专栏里分享光阴故事,在某种程度上为许多老广州人搭建了重返昨日的桥梁,而许多新广州人则把它当作融人这座城市、探知本土文化的触角。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活在广州 PDF格式下载



在当当首先发现这本书,其他地方还没发现有,果断的买下了。当当发货很快,服务很好,书的质量也很好,是正版书。这本书从很贴身的角度讲述广州的城市生活景象,也有很多陈扬本人对一些事情的看法,整本书中的篇篇文章洋溢着陈扬对广州这座城市深深的爱与关心,这是一本了解广州的好书,不仅广州本土人值得读,从外地到广州发展、生活或准备到广州去的人也值得读,读懂这座城市,了解当地文化对融入这座城市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关于广州,身在广州的人肯定有很多话要说...但对于我这个并不"生在广州",还不"活在广州"的人来说,广州这座城市真的就是一块陌生的宝地。而看着这本书,我仿佛跟在陈扬老师的身后,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广州、发现广州。无论对于老广州还是新广州来说,这本书都值得一看。


陈扬老师嘅作品,很地道的广州味道,不过比较难读下去,有点枯燥。。。


比起陈扬的上本书,我更喜欢这部。很美的广州,很温暖的记忆。


很喜欢陈扬的风格,细细述说广州的点点滴滴~~


语言平时亲切,内容又丰富,道出了关于广州这座名称的点点滴滴,有历史有生活,很有参考价值,闲来无事读一读也别有韵味


刚到货,看了几篇,陈sir图文并茂地诠释了广州本土的文化,广州人的生活。这本书使我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城市。准备入手《湿碎广州》


陈SAR係 广州人的骄傲,特别喜欢,自小就爱读此类书藉。以后还会再到当当购书。。。


通过一个老广州--陈sir噶视觉去了解广州点点滴滴噶变化,重新认识我所成长同埋生活系噶呢个城市,有开心,有遗憾,有无奈,有感动!百感交集!呢个就系我从书中感受都噶,同时亦增加左我对我生于斯长于斯噶呢个城市噶爱,同时亦系个句话--陈sir,广州撑你!


读了一半了,里面很多插图,作者文字功底也不错,可以很好的了解广州生活,文化,推荐


适合在广州生活的“北方人”看,了解下地方风俗。


作为一个广州本地人,看到陈SIR的书,觉得很亲切
他的书,就是一个老广的心声,字里行间都分明写着对广州的热爱.....
是爱....
书的质量非常好,快递的速度也还可以....看完其他的,就是当当这里最便宜了


爸爸、妈妈都是广州人,这本书勾起他们的回忆!


作为地道的广州人,才能明白当中的情怀,很本土的作品。


这本书很精致:美观、大方、内容好,能引起很多广州人,包括新广州人的共鸣,对一些想了解广州的朋友来说也是一本好好的书。


书里都是在说;广州的特色特色中的广州有何不一样我也很喜欢里面陈sir所拍摄的照片那是历史那是过去那是值得纪念的照片因为城市在发展在强大在发展中的代价就是拆除有价值的却维护不了有历史的虽然这一些都是必须所发生的因为这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需要所以那些照片都很有价值而且也记载了过~去的广州也有近代的广州~


很有广州人的味道....很不错


广州人应该拥有的书。


文笔好,娓娓道来很轻松
许久没回广州了,闲来翻翻这本书,象是亲临其境,很亲切


对广州深沉的爱


我爱我广州


我爱广州、齐撑陈SIR


好好好 有关广州历史的 很喜欢


陈SIR又将我带回老广州


广州的点点滴滴 包括被遗忘了的都有被囊入其中


翻阅此书,总会被陈sir那份浓浓的广州情而感动!


敢说话又对广州有深厚感情,陈SIR我们永远撑你!


关于广州的往事追忆,很多经典,意犹未尽


支持陈Sir,好一本介绍广州的书!


对于身在广州的外地人可以看看,了解广州的点点滴滴


一直很喜欢陈扬的书,喜欢他的风格!


期待陈扬的佳作


了解一个城市的历史,爱她,你要了解她


买回来以后还没有时间读,但是相信内容不会令我失望,就像陈SIR说的话一样,令人觉得很受教


其实很多事情就发生在身边却没有总结的心思,读起来很有共鸣


作為廣州人,作為陳sir既粉絲,一定要睇睇,我未睇曬


南方风味十足


淡淡的回忆


支持陈sir,他写得很不错,很有怀旧感。


看陈老师写的东西很舒服。爽!


好好睇的一本书。


早上看《南都》,晚上看这本书


蔡澜的书保持一贯幽默风趣,很可爱的先生,推荐


值得细细回味


语言朴实!!!是我喜欢的风格


每个标题每篇文章每张图片都带给我熟悉感


速度相当快,昨晚凌晨下的单,今天中午就收到了!


好好睇


身边的事情


很写实!感觉买迟了~~


智者之言,受益匪浅。


不错,很好不错,很好不错,很好


chen sir我既偶像


陈SIR的书就是轻松幽默


支持陈SIR


内容朴实。真情实感。


晚安,珠三角!


非常真实,感人,看了很有触动。好书!


陈sir的书就是好


刚在网上订了书,没有去车站参加现场签名,只好在这里买了,期待早点收到书


很写实,诙谐的语言,很真实的感觉


good、撑陈sir。


一如既往支持陈SIR


本来就很喜欢陈扬,书里把广州人写得真实


文章写得好真实,通俗,易懂。对广州文化,尤其是粤语不是很懂的人,可以从中接触到比较地道的粤语。文章中时不时出现比较地道的粤语,很亲切。很喜欢,这边书!


广州历史悠久,又是岭南文化的代表。本书可以说以小处、多点反应了广州的方方面面。对外来广州打拼的新广州人而言,不赐是很好的教程。


广州媒体敢言的代表,记载广州最草根的记忆,值得一看。


读完更了解广州了


1.地道广州

2.能反应广州的时代历史

3.体现广州的风土文化


对了解广州略有帮助,作者文笔有待提高啊


可以看到广州很多有趣方面。


有意思,地道广州文化.


几有人情味道的一本书,不过如果有些照片可以是彩色就好了


每晚返去也要看一段!


包含浓浓人情味 字里行间透露陈sir嘅无奈 失落


质量不错,封面设计有质感觉


陈sir的书,地域性比较强。光头老才子啊...


广州,生于斯长于斯的城市,面对她这些年的变化,内心感慨万千,千言万语道不尽。
这些年对广州的印象似乎只剩下一个“拆”字。在我还没在心中构筑好一个完整的广州时,她便已被拆得面目全非。偶尔路过曾经熟悉的地方,却只余下物是人非的感慨。回忆被拆得支离破碎,该如何拼凑起昔日的广州?拆,并非不好,但至少要有度吧。危楼拆,文物也拆,还有什么是不能拆的,怎么不把整个广州铲平了?广州的楼房也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
有些人总喜欢说创新,所谓创新,并非把所有旧的都推翻再盖新的就谓之创新。旧的不代表就是不好的,新的也未必就是好的。不过,当今世道,唯钱马首是瞻,什么新的旧的在某些人眼里根本不值一提。
总之,还是那句老话,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作为一个外地来广州定居的人,买这本书更多的是为了更深入了解广州,可惜感觉这本书写的很浅,或者说很表面,似乎没有写出一种深层次的文化感、历史感。或许这本书的立意并不在这,再回过头看看书名,活在广州,原来只是讲老百姓的日常琐碎。挑选着看了几章,最终还是没有兴趣看完,也许自己的出发点就找错了。


陈老师的散文集 ,有空消遣看看还不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