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南海考古

郝思德 编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2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郝思德 编著  

页数:

82  

字数:

70000  

内容概要

  本书主要介绍西沙群岛、东沙群岛以及南沙群岛的水下文物、沉船遗址等,作为海中文物宝库的“南海一号”,在该书中重点介绍。同时,也对异彩纷呈的南海文物,如瓷器、陶器、铜器、石雕制品及历代古钱币等进行必要的描述和说明。

作者简介

  郝思德,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研究馆员,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主要研究海南史前考古学和海南考古。

书籍目录

一、神秘而又浩瀚无际的南海  
1.南海是海上天然大通道  
2.南海分布有多少岛礁沙洲  
3.变幻莫测的南海自然气候  
4.南海蕴藏的资源宝藏知多少  
二、探寻历史秘密的南海考古  
1.早期西沙考古  
2.踏遍岛洲的西沙文物普查  
3.首次远洋进行的西沙水下考古  
4.难忘的东沙、南沙群岛考古调查  
5.史无前例的“南海一号”水下考古  
6.渔民参与的西沙考古活动  
三、内涵丰富的南海历史遗存  
1.岛洲上的文物是如何保存下来的  
2.地处南海航道要冲的北礁水下遗物点  
3.唐、宋先民在甘泉岛留下的居住遗址  
南海知识丛书8
四、异彩纷呈的南海文物  
1.古朴无华的陶器  
2.灿烂夺目的瓷器  
3.别具风格的铜器  
4.厚重实用的石雕制品  
5.来自异国他乡的非洲象牙  
6.年代久远的中国历代铜钱  
4.海中文物宝库——“南海一号”沉船  
5.神秘的“华光礁1 号” 沉船  
6.渔民祭拜先辈的珊瑚石庙  
7.地震所造成的“海底村庄”遗址  
8.郑和船队沉落在北礁的铜钱  
五、南海文物见证海上丝绸之路  
1.汉代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南海航线  
2.三国、南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3.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4.元代海上丝绸之路  
5.明代海上丝绸之路走向鼎盛  
6.清代海上丝绸之路面临新的挑战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岛洲文物点上的遗物是如何保存下来的?经实地调查知道,大概是有两种保存形式,一种是在岛上珊瑚沙中挖掘出来的,另一种是散布在岛洲海边的沙滩地表上。它们在保存形式特点上的区别,可能与其所造成的历史原因和自然环境的不同有—定的关联。 在永兴岛、金银岛、珊瑚岛、东岛等地调查中,出土的瓷器都是在施工动土时挖出来的。如在永兴岛西部邮电局附近出土的清代康熙青花五彩大盘,其出土地点距海边约有100多米远,盘内四面开光,连盘心都画满青花五彩的折枝花卉和粉蝶,盘外壁也有青花五彩的花草,这应是江西景德镇民窑的产品。 在金银岛西南深约1米多的珊瑚沙中,挖出三件相叠在一起的清初青花龙纹瓷盘,出土地点位于岛边沙丘向外的斜坡上,距海边约50米。瓷盘完好如新,盘内画四条夔龙(盘心一条团龙,周壁三条游龙);外壁画三枝稀疏的青花竹叶,色泽明亮。相似的器物在广东省博物馆藏有传世品,这是清代康熙至雍正年间江西景德镇民窑的产品。 此外,珊瑚岛、东岛等地也在海边附近的珊瑚沙中挖出过清代青花花卉纹碗和近代酱釉罐,这些出土遗物都是我国南方地区民窑所生产的。 永兴岛、金银岛等处文物点出土的瓷器全都是被挖掘出来的,从其保存状况来看,表明遗物出土地点距海边有一定的距离,而且器物上并没有附着有一层珊瑚石,这反映了它们并没有被海水浸泡过,或被海浪冲上岛边沙滩遗留下来的,而是—直被埋藏在这些岛屿上的。尤其是金银岛三件出土的清代瓷盘在被发现时,是完整地叠压在一起,这不是外力所致,可能是人为放置的。清代早期国势强盛,对南海上从事捕鱼生产的渔民专门派遣水师巡视,保境安民。中国南方沿海一带渔民也多前往西沙群岛海域捕鱼生产,有时因某种原因,也会在西沙群岛的一些岛屿上暂时居住生活,所用的日常生活器皿,都是从中国内地带去的南方民窑烧造的瓷器。出土的这些清代瓷器应是当时生活、居住在这些岛屿上的我国居民所遗留下来的物品。它从一个侧面证明,在古代南海西沙群岛的许多岛屿上,都有我国渔民在那里活动和居住。 在部分岛洲靠近岸边的沙滩上也发现有陶瓷残片,它们都散布在海岛北面或东西两侧,正对着我国内地航船南下的航向。在南沙洲东西两侧的沙滩上散布有上千件宋代青白瓷、青瓷和明、清时期青花瓷器等遗物,由于海浪不断冲击,器物大都已残破,有些还胶结在礁盘的珊瑚石上。从遗物的保存情况来看,应当不会是人们在此居住时遗留下来的。因南沙洲是一个地质变化很大的沙洲,据有关资料记载,由于受频繁发生的台风及海浪冲刷和洋流搬运,会不断地导致沙洲的形成和消失。如在1972年第20号台风中,在南沙洲南约500米处形成了两座“孪生兄弟”的小沙洲——东新沙洲和西新沙洲。而在20世纪80年代,南沙洲的西侧又有一个小沙洲消失。加上南沙洲地势较低,易被暴风大浪所淹没,这里并不适宜人们居住生活。 从调查的现场来看,南沙洲文物点这上千件的瓷器残片,应是在此触礁沉没的宋、明、清不同历史时期船泊上的遗物,长时间经海浪冲击来到沙滩上的。因此,在上千件瓷片中,很难寻得完整或较完好的器物,大多数是碗口沿、圈足底、杯、碟腹片等。南沙洲的瓷器残片都是经海水长期浸泡和被海浪冲到沙滩上的,又经过雨水冲刷与粗砂粒的摩擦,瓷片表面十分光滑,不带任何珊瑚物质,表面的釉质和青花色泽没有原来的鲜亮。另在北岛、南岛、中沙洲等文物点也有类似的遗物散布情况。尤其是位于南沙洲北面的南岛,两者相距很近,在南岛南面沙滩上发现的清代青花瓷器残片,都和南沙洲的瓷器器形、花纹图案完全相同,它们当属于同一条沉船上的清代遗物。


编辑推荐

《南海考古》讲述南海是仅次于珊瑚海和阿拉伯海的世界第三大陆缘海,面积约有356万平方公里,大约相当于渤海、黄海和东海等三大海总面积的三倍。南海平均水深约1212米,最深处达5567米。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南海考古 PDF格式下载



普及南海考古知识必备


该书仅为知识性读本,作为一般性了解已然没有任何问题,但不能作为研究的参考资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