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四书解读

于福建 主编 江苏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2  

出版社:

江苏教育出版社  

作者:

于福建 主编  

页数:

406  

内容概要

  《四书》保存了儒家圣贤先哲的丰富思想和宝贵智慧,凝聚着巾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国人尤其是教育学人不能不读的传世经典。《四书》结集成书之后,与《五经》相提并论,无论就其海内外流传的广泛性来看,或是就其之于中华民族心灵影响的深刻性而言,均堪称“东方的圣经”。这本《四书解读》由于建福主编,从教育哲学视角,钩玄提要,深入浅出,博采众长,自成体系。身为龙的传人,理应潜心研读《四书》,从中感悟圣贤人格,领悟先哲教诲,秉持君子之守,涵养浩然之气,启迪人生睿智。
  《四书解读》适合普通大众阅读。

作者简介

  于建福,1961年12月生于山东莱西。1987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系并获教育学学士学位;1987—1989年任教于拉萨市师范学校;1992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系并获教育学硕士学位;1992年至1993年任教于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系199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并获教育学博士学位。1996年至今任教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曾发表《论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更新转换中的几个问题》、《从传统中和哲学到当代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教育哲学探讨》、《教育的继承、借鉴与创新》等论文多篇.合著、专著或主编《中国传统教育哲学》、《中国教育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基本问题研究》、《教育:民族复兴的基业》、《素质教育》、《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等著作多部。参与完成“七五”、“八五”省级科研规划课题3项并分获省级优秀科研成果奖;先后参与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和“十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研究,主持一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书籍目录

导论
《论语》解读
 引言:《论语》——修己安人之圣教
 一、性近习远 学而不厌
 二、有教无类 诲人不倦
 三、力不同科 因材施教
 四、愤启悱发 循循善诱
 五、见贤思齐 从善改过
 六、修己安人 君子人格
 七、为政以德 有耻且格
 八、一以贯之 尚中贵和
《孟子》解读
 引言:《孟子》——崇善施仁之睿智
 一、人性本善 扩充四端
 二、存心守身 与人为善
 三、尚志养气 行道取义
 四、善教乐育 深造自得
 五、发政施仁 推恩四海
 六、民贵君轻 君正国定
《大学》解读
 引言:《大学》——明德新民之善道
 一、大学之道
 二、明明德
 三、作新民
 四、止于至善
 五、知本
 六、格物致知
 七、诚意
 八、正心修身
 九、修身齐家
 十、齐家治国
 十一、治国平天下
《中庸》解读
 引言:《中庸》——中和位育之哲理
 一、天命:率性修道 中和位育
 二、时中:君子中庸而时中
 三、鲜能:中庸至德鲜能久
 四、行明:过犹不及
 五、践行:由不明 故不行
 六、大知:执其两端用其中
 七、予知:择乎中庸而能守
 八、服膺:得一善则拳拳服膺
 九、可均:中庸难能
 十、问强:和而不流 中立而不倚
 十一、素隐:遁世不见知而不悔
 十二、费隐:造端乎夫妇 察乎天地
 十三、不远:忠恕违道不远
 十四、素位:素位而行 反求其身
 十五、行远:行远自迩 登高自卑
 十六、鬼神:诚之不可拚
 十七、大德:大德者必受命
 十八、无忧:文王无忧 父作子述
 十九、达孝:继人之志 述人之事
 二十、问政:为政九经 从容中道
 二十一、诚明:明则诚 诚则明
 二十二、至诚:可与天地参
 二十三、致曲:曲能有诚 至诚能化
 二十四、前知:至诚之道 可以前知
 二十五、自成:诚者成己而成物
 二十六、无息:至诚无息而配天地
 二十七、明哲:尊德性而道问学
 二十八、自用:有位有德 敢作礼乐
 二十九、取信:无征不信民弗从
 三十、敦化:小德川流 大德敦化
 三十一、至圣:至圣而配天
 三十二、天德:至诚而知天地之化育
 三十三、德化:君子笃恭而天下平
后记
  

章节摘录

  (五)发施仁政推恩四海  《孟子》在性善论基础上,提出“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的仁政主张,“制民恒产”“省刑罚,薄税敛”。劝齐宣王“发政施仁”,优先关注鳏、寡、独、孤弱势群体,施仁政不是“不能”,而是“不为”;劝梁惠王“使民以时”,“勿夺其时”,让百姓“不饥不寒”,安居乐业。孟子主张为民父母,必行仁义,应懂得“不嗜杀人则民归之”“推恩足以保四海”之道,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强调:得民心者得天下,若不施以仁政,则不能平治天下;仁则国兴,不仁则国废。  (六)民贵君轻君正国定  孟子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保民而王”的思想;鲜明提出“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与民同乐”思想;深刻阐明了“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的君臣关系;主张“格君心之非”,“一正君而国定矣”。孟子对汤伐桀、武王伐纣的称颂和对桀、纣残贼仁义暴行的批判,都是我国政治教化思想上的闪光点,其民本思想,至今仍不失其光辉。五、研读《孟子》之建言  研读《孟子》,需要知其人论其世,了解孟子的身世和阅历,了解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孟子处于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的战国时代,“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捐礼让而贵战争,弃礼义而用诈谲(jue)”,“篡盗之人,列为侯王,诈谲之国,行立为强”“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然道德绝矣”。(刘向《战国策》)仅据《孟子》书中记载,当其时,“天下逆矣”,乱象丛生,“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君心之非”常见,诸侯黩武,战乱带来无尽灾难:“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暴其民甚”,多有“贼其民者”;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为政不因先王之道”“不仁而在高位”“播其恶于众”“君之仓廪实,府库充”与“民有饥色,野有饿莩”形成鲜明对比,此无异于“率兽而食人也”;道德沦丧,利欲熏心,“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枉尺而直寻者”有之,“阉然媚于世也者”有之,“为机变之巧者”有之,养小以失大的“饮食之人”有之,“宝珠玉者”有之,“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不顾父母之养”者有之,“不仁者”,即“安其危而利其灾,乐其所以亡者”比比皆是;加上“处士横议”,“连诸侯者”不乏其人;异端并起,“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佞伪肆虐,红紫乱朱。身处其中的孟子,眼见得圣道淫微,于是热情讴歌人性之善,以“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以“修其身而天下平”的君子之守,以“至大至刚”“配义与道”的浩然之气,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主张“天下逆,援之以道”,主张“格君心之非”,主张“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主张“正人心,息邪说,距行,放淫辞”,力图以此拯救衰微之世道、陷溺之人心。  “《论语》者,《五经》之辖,六艺之喉衿也。《孟子》之书则而象之。”(赵岐《孟子题解》)《孟子》与《论语》一样,都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著作。与《论语》的个人语录为主而且简约含蓄有所不同的是,《孟子》以对话体为主,长于论辩,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说理畅达,处处体现出孟子的机智与雄辩,不仅在义理方面博大精深,而且在其行文方面亦铿锵有力。该书成功刻画了孟子耿介直率、忧国忧民、集浩然之气于一身的高尚形象,影响了历代有志之士。《孟子》一书闪烁着智慧的光辉,时至今日仍能启迪人们的智慧。若要深刻把握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之精髓,就一定要读《孟子》。  ……


编辑推荐

这本《四书解读》由于建福主编,本书不因“礼崩乐坏”而编,亦不求“通篇背下、慢慢反刍”,只求成为一中国人景仰、学习中国文化的必备读本,随手翻翻,时时记诵,毕竟这些是传统文化中极优秀的章节篇目。无所谓教材已选,无所谓市面常见。一本相对完整、系统的丛书,家中、手边常备,只为了八个字的宗旨——传承文脉,开智养正。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四书解读 PDF格式下载



空余时间给小孩读读挺好的


为同事买的,他很赞的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