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明朝那些事儿 第1部(图文精印版)

当年明月 京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0  

出版社:

京华出版社  

作者:

当年明月  

Tag标签:

无  

前言

竿头添彩,后出转精 ——图文版《明朝那些事儿》赘语 《明朝那些事儿》一出,几年间成了时髦书,堪比“凡有水井处,必有柳词”了。历史本来很精彩,就看怎么写了。国人多少都有点儿历史癖,历史书写好了是不会缺少读者的。明月的写作不仅笔锋活泼幽默,而且加进了自己的感悟,这就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也拉近了古人与今人的距离。布帛菽粟,生老病死,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古人原无异于今人,真能深入古人的情境和内心,历史就活了起来。 可是作者还不满足于此。毕竟语言的表现力是有限的,于是辅之以图、以表、以“参考消息”,使读者凭文字冥想的形象、情境,得以直观,使错综复杂的人物事件得以易晓,使故事的背景更加丰厚,是在百尺竿头又添加了新的光彩。古人读书也校书,旧的刊刻版本难免错字误植,就作者而言文字或许尚可推敲,这些遗憾都可以在新版中得以弥补。所以,古人说“后出转精”。这个插图本正是经过再次打磨的精编精印本。 历史是可以不断挖掘的智慧宝库,每次品读都能得到新的感悟。如今,读到这个插图大本的《明朝那些事儿》,会又展开一番新的境界吧! 毛佩琦 2011年5月4日于北京昌平北七家村

内容概要

《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主要讲述了朱元璋一生建立及统治明朝七十年间的历史。朱元璋生于元末乱世之中,父母死于饥荒,他从赤贫起家,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依靠,经历千辛万苦,无数次躲过死神的追逐,终于建立起朱姓江山,从一个衣衫褴褛、沿街乞讨的乞丐成为一个庞大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同时,在朱元璋的时代有着无数的厉害角色,陈友谅、张士诚、王保保都是一代人杰。朱元璋用他惊人的军事天赋战胜了这些敌人,几乎是赤手空拳,单枪匹马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建立了庞大的帝国,并以无穷的精力为明朝设计了一套不同以往的制度规范。

作者简介

当年明月,副研究员,明史学会会员,青年历史学者,心灵历史开创者,担任国内多家电视台文史类节目主讲人,畅销书作家,所著作品《明朝那些事儿》,为三十年来最畅销之史学读本,多次获得“新浪图书风云榜”最佳图书、当当网“终身五星级最佳图书”、“卓越亚马逊畅销书大奖”等荣誉,位列全国十大畅销书之一,2007—2011年度系列畅销书第一名,该系列作品已被译为日、韩、英等多国文字出版发行。

书籍目录

序 言
竿头添彩,后出转精——图文版《明朝那些事儿》赘语/毛佩琦
引 言 引子
第一章 童年
第二章 灾难
第三章 踏上征途
第四章 就从这里起步
第五章 储蓄资本
第六章 霸业的开始
第七章 可怕的对手
第八章 可怕的陈友谅
第九章 决战不可避免
第十章 等待最好的时机
第十一章 洪都的奇迹
第十二章 鄱阳湖!决死战!
第十三章 下一个目标,张士诚!
第十四章 复仇
第十五章 远征沙漠
第十六章 建国
第十七章 胡惟庸案件
第十八章 扫除一切腐败者!
第十九章 空印案 郭恒案
第二十章 最后的名将——蓝玉
第二十一章 蓝玉的覆灭
第二十二章 制度后的秘密
第二十三章 终点,起点:最后的朋友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童年 一切的事情都从1328年的那个夜晚开始。农民朱五四的妻子陈氏生下了一个男婴,大家都知道了,这个男婴就是后来的朱元璋。 大凡皇帝出世,后来的史书上都会有一些类似的怪象记载,比如刮风啊,下暴雨啊,冒香气啊,天上星星闪啊,到处放红光啊,反正就是要告诉你,这个人和别人不一样。朱元璋先生也不例外,他出生时,红光满地,夜间房屋中出现异光,以至于邻居以为失火了,跑来相救(《明实录》)。 然而当时农民朱五四的心情并不像今天我们在医院产房外看到的那些焦急中带着喜悦的父亲们,对已经有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的父亲而言,首先要考虑的是吃饭问题。 农民朱五四的工作由两部分构成,他有一个豆腐店,但主要还是靠种地主家的土地讨生活,这就决定了作为这个劳动家庭的一员,要活下去,就只能不停地干活。 在小朱五四出生一个月后,父母为他取了一个名字(元时惯例):朱重八,这个名字也可以叫做朱八八。我们这里再介绍一下,朱重八家族的名字,都很有特点。 朱重八高祖名字:朱百六: 朱重八曾祖名字:朱四九: 朱重八祖父名字:朱初一: 他的父亲我们介绍过了,叫朱五四。 取这样的名字不是因为朱家是搞数学的,而是因为在元朝,老百姓如果不能上学和当官就没有名字,只能以父母年龄相加或者出生的日期命名(登记户口的人一定会眼花)。 朱重八的童年在一问冬凉夏暖、四面通风、采光良好的破茅草屋里度过,他的主要工作是为地主刘德家放牛。他曾经很想读书,可是朱五四是付不起学费的,他没有李密牛角挂书那样的情操,自然也没有杨素那样的大官来赏识他,于是,他很老实地帮刘德放了十二年的牛。 因为,他要吃饭。 在此时,朱重八的梦想是好好地活下去,到十六岁的时候,托村口的吴老太做媒,找一个手脚勤快、能干活的姑娘当媳妇,然后生下自己的儿女,儿女的名字可能是朱三二或者朱四零,等到朱三二等人大了,就让他们去地主刘小德家放牛。 这就是十六岁时的朱重八对未来生活的幸福向往。 此时的中国,正在极其腐败的元王朝的统治下。那些来自蒙古的征服者似乎不认为在自己统治下的老百姓是人,他们甚至经常考虑把这些占地方的家伙都杀掉,然后把土地用来放牧(《元史》)。从赋税到徭役,只要是人能想出来的科目,都能用来收钱,过节要收“过节钱”、干活有“常例钱”、打官司有“公事钱”……怕了吧,那我不出去还不行吗?不干事还不行吗?那也不行,平白无故也要钱,要收“撒花钱”。服了吧? 于是,在这个马上民族统治中国六十余年后,他们的国家机器已经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此时的元帝国就好像是一匹苟延残喘的骆驼,只等生命中那最后一根稻草。 这根稻草很快就到了。 1344年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年份,在这一年,上天终于准备抛弃元了,他给中国带来了两个灾难,同时也给元挖了一个墓坑,并写好了墓志铭: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他想得很周到,还为元准备了一个填土的人:朱重八。 当然朱重八不会想到上天会交给他这样一个重要的任务。 这一年,他十七岁。 很快一场灾难就要降临到他的身上,但同时,一个伟大的事业也在等待着他,只有像传说中的凤凰一样,历经苦难,投入火中,经过千锤百炼,才能浴火重生,成为光芒万丈的神鸟。 朱重八,来吧,命运之神正在等待着你! P8-12

后记

本来没想写,但还是写一个吧,毕竟那么多字都写了。 记得前段时间,去央视《面对面》接受访谈,主持人问我,书写完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其实这个问题,我曾经问过我自己很多次,高兴、兴奋、沮丧,什么都有可能。 但当这刻来到的时候,我只感觉没有感觉。 不是矫情。 怎么说呢,因为我始终觉得写这玩意儿,是个小得没法再小的事。然而,很快有人告诉我,你的书在畅销排行榜蹲了几天、几月、几年,然后是几十万册、几百万册,直到某天,某位仁兄很是激动地对我说,改革开放三十年,这本书的发行量,可以排进前十五名。 有意思吗?说实话,有点儿意思。 雷打不动的还有媒体——报纸、期刊、杂志、电视台,从时尚到社会,从休闲到时局,从中央到地方,从中国到外国,借用某位同志的话,连宠物杂志都上门找你。平均一天几个访问,问的问题,也大致雷同,翻来覆去,总也是那么几个问题,每天都要背几遍,像我这么乏味的人,谁愿意跟我聊?那都是交差,我明白。 外形土得掉渣,也硬拽上若干电视讲坛,讲一些相当通俗、相当大众、相当是人就能听明白的所谓历史(类似故事会),当然,该问的还得问下去,该讲的可能还得讲下去。 这个没意思。没意思,也得接着混。 我始终觉得,我是个很平凡的人,扔人堆里就找不着,放在通缉令上,估计都没人能记住;到现在还这么觉得,今天被人记住了,明天就会被人忘记,今天很多人知道,明天就不知道。所以所谓后记,所谓感想,所谓获奖感言之类的无聊的、乱扯的、自欺欺人的、胡说八道的,都休息吧。 那么接下来,说点儿有必要说的话。 首先,是感谢,非常之感谢。 记得马未都同志有次对我说,这世上很多人都有不喜欢你的理由。因为你成名太早,成名太盛,太过年轻,人家不喜欢你,那是有道理的,所以无论人家怎么讨厌你、怎么逗你,你都得认,你该认。 我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所以一直以来,我都无所谓。 但让我感动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应该还是喜欢我的,一直以来,我都得到了许多朋友的帮助,没有你们,我撑不到今天,谢谢你们,非常真诚地谢谢你们。 谢谢。 然后是心得,如果要问我,有个什么成功心得、处世原则,我觉得,只有一点,老实做人,勤奋写书,无他。 几年来,我每天都写,没有一天敢疏忽,不惹事,不闹事,即使所谓盛名之下,我也从未懈怠。有人让我写文章推荐商品,推荐什么就送什么,还有的希望我做点儿广告,费用可以到六位数,顺手就挣。 我没有理会。因为我不是商人。 出版商亲自算给我听,由于我坚持把未出版部分免费发表,因此每年带来的版税损失,可以达到七位数,这还不包括盗版,以及各种未经许可的文本。 我依然坚持,因为我相信,这是个自由的时代,每个人有看与不看的自由,也有买和不买的自由,任何人都不应该被强迫。 这是我的处世原则,我始终坚持。或许很多人认为这么干很吃亏,但结果,相信你已经看到。 好的,还有历史,既然写了历史,还要说说对历史的看法。 就剩几旬了,虚的就算了,来点儿实在的吧。 很多人问,为什么看历史;很多人回答,以史为鉴。 现在我来告诉你,以史为鉴,是不可能的。 因为我发现,其实历史没有变化,技术变了,衣服变了,饮食变了,这都是外壳,里面什么都没变化,还是几千年前那一套,转来转去,该犯的错误还是要犯,该杀的人还是要杀,岳飞会死,袁崇焕会死,再过一千年,还是会死。 所有发生的,是因为它有发生的理由,能超越历史的人,才叫以史为鉴,然而,我们终究不能超越,因为我们自己的欲望和弱点。 所有的错误,我们都知道,然而终究改不掉。 能改的,叫做缺点;不能改的,叫做弱点。 顺便说下,能超越历史的人,还是有的,我们管这种人,叫做圣人。 以上的话,能看懂的,就看懂了,没看懂的,就当是说疯话。 最后,说说我自己的想法。 因为看的历史比较多,所以我这个人比较有历史感,当然,这是文明的说法,粗点儿讲,就是悲观。 这并非开玩笑,我苯人虽然经常幽默幽默,但对很多事情都很悲观,因为我经常看历史(就好比很多人看电视剧一样),不同的是,我看到的那些古文中,只有悲剧结局,无一例外。 每一个人,他的飞黄腾达和他的没落,对他本人而言,是几十年,而对我而言,只有几页,前一页他很牛,后一页就了。 王朝也是如此。 真没意思,没意思透了。 但我坚持幽默,是因为我明白,无论这个世界有多绝望,你自己都要充满希望。 人生并非如某些人所说,很短暂,事实上,有时候,它很漫长,特别是对苦难中的人,漫长得想死。 但我坚持,无论有多绝望,无论有多悲哀,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对自己说,这个世界很好、很强大。 这句话,不是在满怀希望光明时说的,很绝望、很无助、很痛苦、很迷茫的时候,说这句话。 要坚信,你是一个勇敢的人。 因为你还活着,活着,就要继续前进。 曾经有人问我,你怎么了解那么多你不应该了解的东西,你怎么会有那么多六七十岁的人才有的感受。我说我不知道。跟我一起排话剧的田沁鑫导演说,我是上辈子看了太多书,憋屈死了,这辈子来写。 我没话说。 还会不会写?应该会,感觉还能写,还写得出来,毕竟还很年轻,离退休尚早,尚能饭。 继续写之前,先歇歇,累得慌。 是的,这个世界还是很有趣的。 最后送一首食指的诗给大家,我所要跟大家讲的,大致就在其中了吧。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二十多岁写,写完还是二十多岁,有趣。 是的,这个世界还是很有趣的。

媒体关注与评论

明月的写作不仅笔锋活泼幽默,而且加进了自己的感悟,这就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也拉近了古人与今人的距离。 ——著名明史专家 毛佩琦 我特想跟写《明朝那些事儿》的人聊,那本书很好。我觉得喜欢看的人都是有思想,愿意想事情的人。这是本好书,除了把史实摆出来,还要评论挖掘,用现代的语言去说,他有他的角度。 ——联想集团创始人 柳传志 看看《明朝那些事儿》,对朱元璋起兵时的心态分析,就知道我的意思。老朱当时起兵是死,不起兵也是死,最后与其等死,不如战死。陈胜、吴广也是。这就叫:不做皇帝不行了,所以做皇帝。 ——新东方创始人之一、过来人独立董事徐小平 我很赞成《明朝那些事儿》对历史的解读,毕竟历史是一堆堆的故事和生动的人物组成,用老百姓喜欢接受的方式让他们去了解,是好事。 ——著名作家、历史学者 吴思 这几天我连续在看《明朝那些事儿》,真是写得好看。 ——香港凤凰卫视主持人 窦文涛 《明朝那些事儿》写得好,写得比较放松,我们过去写的人都拘着,生怕哪块做得不合适。 ——著名收藏家 马未都


编辑推荐

近三十年来最畅销史学读本,读起来就停不下来、最易上手的明朝历史普及本! 《明朝那些事儿(共9册)》——五周年纪念版,当年明月全新修订,明史专家毛佩琦教授审订并作序推荐,全程演绎明朝三百年兴衰风云。 新增四大板块全新内容——肖像图、拓展阅读、事件进化图表、古地图四大版块。涉及关键词解析、历史背景及相关插图、作战图、形势图、人物关系图等。图解历史,小细节、大事件一目了然,通俗易懂。 全套九卷超值收藏,每本随书附赠独家藏书票三张,全套藏书票共27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明朝那些事儿 第1部(图文精印版) PDF格式下载



★《明朝那些事儿》图文精印版由当年明月全新修订
★原文一字不少,新增四大板块全新内容——肖像图、拓展阅读、事件进化图表、古地图四大版块
★超值定价,收藏必选,随书附赠独家藏书票3张
.当年明月全新修订,明史普及最具价值收藏版
1.更权威:当年明月全新修订,明史专家毛佩琦教授审订并作序推荐,全程演绎明朝三百年兴衰风云。
2.更丰富:新增四大板块全新内容——肖像图、拓展阅读、事件进化图表、古地图四大版块。涉及关键词解析、历史背景及相关插图、作战图、形势图、人物关系图等。图解历史,小细节、大事件一目了然,通俗易懂。
3.更精美:图文并茂,追求更加精美、舒适的装帧。
4.更超值:全套九卷超值收藏,每本随书附赠独家藏书票三张,全套藏书票共27张。
.近三十年来最畅销史学读本,读起来就停不下来、最易上手的明朝历史普及本
超级喜欢,所以我一定要收藏整套书


从学生时代开始,关于中国古代史与近代史专著类书籍读过不少,不过那些都是为了应付彼时的某些考试不得已而读之的,其中真正能够勾起我自觉阅读与阅读乐趣的文本根本没有。可以说真正喜欢读史,或者说对明史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是从当年明月笔下的《明朝那些事儿》开始的,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初次读《明朝那些事儿》时候的讶异、热切与吸引,因为在哪之前刚刚读过二月河的《康熙大帝》系列写史类作品,说实话,作品的严谨与学术虽让我看到了严肃文学的庄重,但是对于阅读者至始至终都要仔细地揣摩与推敲的要求也让人读得身心疲累,可以说从《康熙大帝》到《明朝那些事儿》,我是整个人一下子从满身枷锁地踯躅难行之中一下轻松到身披羽翼自由翱翔的,那种快感无以言表。

后来我开始关注当年明月笔下的明史,开始关注明朝那些人那些事儿,后来我的女儿——刚读初中的小丫头也开始对朱元璋、朱文正、陈友谅、张士诚……开始对大元、大完、大明产生浓厚的兴趣,还学着当年明月的语气绘声绘色地在同学面前卖弄,再后来小丫头还偷偷将那些书借给她的同学们看……其实普通的阅读者就喜欢这样采用现代人视角以及使用通俗易懂,轻松诙谐的语言来还原历史与解读历史的方式,他们只想通过兴趣阅读这种自娱自乐的方式达到对某个历史事件以及某位历史人物的粗浅了解而已,而《明朝那些事儿》这样的历史文本,恰恰满足了大众阅读的需求,相比于其他历史文本,它没有任何阅读障碍,没有任何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上的要求,更没有什么个人知识底蕴以及层次上的要求,也就是说无论长幼只要是识字者都可以轻松地阅读,打开书本的那一刻,也就打开了当年明月版活色生香的明朝历史......这恐怕也是《明朝那些事儿》系列读本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地得到大众阅读者青睐的主要原因。

说实话,是《明朝那些事儿》让我对明史有了一个非常清晰的认识与梳理,也是当年明月让我对历史读本的多种解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今再次邂逅全新修订的图文版《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我甚至有一种“感时花溅泪”的情怀涌上心头,此图文版的《明朝那些事儿》不仅延续了当年明月诙谐幽默笑谈历史的写作风格,还新增了很多历史人物插图、历史背景拓展阅读、历史大事件进化图以及古代地图等等令人耳目一新的资料,无论从文本装帧、美术印刷,还是文字推敲、插图配画,都让人不能不由衷地喜欢。


要读的书实在是太多了,书架边堆着厚厚的一摞书,有四十多本等着读。所以很少有机会能把一本书读两遍,除非出版了新的版本,正好给了我一个重读的借口。

喜欢《明朝那些事儿》,当年一口气读完,然后推荐给很多很多人,包括小学生,看了没有不喜欢的。历史这样写才带劲,于是跟风者众,虽然也跟出来几套不错的作品,但是回过头来看,还是这套书功力最深厚,老大的地位无法撼动。

其实读过很多历史书,感觉明朝的历史和其他朝代相比并非就精彩多少,但是在当年明月的笔下,整个明朝变得无比生动起来。

这次出版的图文版,增加了很多内容,有古地图,肖像图、拓展阅读、事件进化图表四个部分,其实除了肖像图以外,在二十多年前的柏杨《现代语文版资治通鉴》里面就都采用过,而且柏杨做得更认真更仔细。柏杨几乎每个大的历史事件都配上了地图,平时每隔十年也会有张形式图,还有图表,各个朝代,各个方面的图表非常详尽,虽然我不是学历史专业,这些图表并没有什么用处,但是在没有百度的时代,这的确给人一个查阅检索的线索,而且让人由衷佩服柏杨治学的严谨。还有拓展阅读,当年柏杨虽然没有用这个名字,也没有链接出这么多东西,但是采用了柏杨曰、司马光曰等等历史名人的点评,让很多历史事件能够从不同的时空中去观察,去思考,引人思索,非常有价值。

这次《明朝那些事儿》的图文版,吸取了这些长处,还特别加入了主要人物的漫画,挺有创意,虽然画得一般,但是很形象。有了这些东西看起历史来感觉更轻松更形象了,不过无论怎么读,感觉最精彩的还是当年明月的文字最有趣,最精彩,无可替代。这次修订内容也进行了改动,连《大长今》都加进去了,呵呵,可以说是与时俱进啊!

上次看这套书时间已经过去几年了,很多内容都已经在脑海中模糊了,时间长了细节就都模糊成一种感觉,现在再看,好像读新书一样,让这些感觉再次清晰起来。这样的好书真的值得一读再读,可是要是没有出新版的机会,真的很难找到理由和借口去再读一遍,毕竟应该再读的书还有很多,何况还有那么多没读的书等着我们呢。花钱买了书不读会感觉心疼,而读过的书总是感觉有无数的机会等待着重读,我想过若干年以后,也许还会出一个升级版,或者是彩图版,到时候又有了重读的机会了。


《明朝那些事儿》这书我想不用说太多了。它在所谓“轻松历史”、“好看历史”中的地位,可比《潜伏》在谍战剧中的地位、《求医不如求己》在健康保健类书籍中的地位、《杜拉拉升职记》在职场小说中的地位。都是那种一部成功,后面蜂拥而上的先行者。在写这篇评论的同时,笔者好奇地在当当网上搜索了一个“明朝那些事儿”这个词条,除了发现《明朝那些事儿》的N种版本之外,还发现了《明朝那些新鲜事儿》(不知道“新鲜”在哪儿)、《中国那些事儿》、《皇帝的那些私事儿》、《慈禧那些事儿》等等等等的“事儿”,真可谓“当年明月一部书,后继争相那些事儿”。
除了“那些事儿”之外,继承和发扬当年明月先生的文风说历史的更是如过江之鲫层出不穷。然而这些后来者却往往并不优秀,因为他们除了模仿文风之外,在见容上大多乏善可陈甚至非常苍白。究其原因,还是作者的功力问题。《明朝那些儿》看上去很轻松,实则是深入浅出举重若轻。当年明月本就是历史学者,现为明史研究会的会员,有很深的史学功底,这就让不是史学家出身的作者们望尘莫及。不仅如此,《明朝那些事儿》里面还穿插着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因素,尤其是对人物的心理分析更是一流。后来者也多有模仿这种“心理历史”的写法,然而心理分析并不简单,要做到公正——不以个人好恶为标准、客观——不以一己之心度古人之腹、严谨——要经得起史实的检验,没两把刷子是不行的。
另外就是语言风格。在我刚开始重读《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我有一个感觉,如果不是我以前读过这本书,在读了那么多“轻松历史”之后,会不会对这本书审美疲劳?但是当我深入读下去之后,我发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原因请参见上面两段。而且我还是读起来就放不下,一如当年(只是今天还没有明月)。
当年是一直到崇祯结束,对于朱元璋老头的光荣事迹都有点遗忘了(得,我也被当年明月的文风带走了)。这次重读第一部,结合后面发生的种种事件,我才明白为什么朱元璋的一些政策对后人影响那么大。同时,我也有点明白了为什么当下会有那么多人在研究明朝。事先上,朱元璋初建大明时的种种政策对于我们今天仍然有深刻的意义。不过,正如《明朝那些事儿》在扉页上引用黑格尔的那句话所说的:“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在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于是,朱元璋犯的错误前人犯过,后人也犯过。朱玩璋认为历史规律奈他不得,后来也有人认为可以逃避历史规律。
最后要说一下,这次这个“图文精印版”的插图和图表都很有趣,和当年明月的文风很契合,使得整本书更是妙趣横生。很好。


记不得是第几次看《明朝那些事儿》了,自己也有两套。其中一套是一位弟弟送的,说是初版的,值得珍藏;另一套则是自己买的。但现在看到这一套图文版的,又有些心动起来,忍不住想再买一套收藏。

《明朝那些事儿》好在哪里,显然各人都有自己的见解。以最浅白的话将历史讲得如此生动,起到普及历史知识的作用,这就是最关键的。讲解历史,首先要从无数有所偏倚和捏造的历史资料中找到最真实的内容,从各种隐晦的古文中分辨出哪些是真正的用意,最后再用流畅的叙述将之重新组装完毕,给予读者最大的享受。当年明月的优点,还在于他看问题之准确深刻,并不因他写得浅显易懂而有所减弱。而这些都不是普通的作家能做到的。
也因此,现在作者所受到的各种荣誉,实在都是当之无愧的。

再次重读第一部(之前叫《洪武大帝》),对朱元璋的性格又有了新的认识。对历史人物的评定,我们应该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而不能单纯的以现代的思想去定夺他的好坏。而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剖析,作为人的性格特点,又要追溯到他的童年。朱元璋后期的狭隘、残暴、偏执,要从他不幸的童年开始考虑。作为农民的儿子,他在童年便经历了眼睁睁看着家人活活饿死的悲惨场面,且在日后,为求一口饭吃,不断的颠沛流离,四处乞讨,被人当落水狗般痛打,被官员欺压凌辱。所以,他从一开始,便对官员有着严重的不信任感,这便导致他日后当了皇帝后,对官员的杀戮极多。而他本身所受教育基本仅靠自学,这也使得他在治理国家上,有着严重的局限性,不能以一种发展的目光去治理国家,而仅仅靠死板的模式、一刀切的规范去限制。对于官员贪污腐败的整治,也仅仅靠大屠杀,却不知“水至清则无鱼”,将大量的人才都砍得光光,这是多么可惜和残忍的一件事。
但是朱元璋还是伟大的,尤其是在军事战争中,他有着超乎常人的天才目光,能从纷乱的局势中脱颖而出,且他在用人上,也有着特殊的天赋。他一手建立的大明帝国,使百姓重新获得和平与安稳的生活,将残暴的元朝赶尽杀绝。他实施的很多方针政策,包括对外来民族的态度,都相当的合适和正确。这些,都值得肯定和借鉴的。

而在重读完整本书后,突然深刻的感悟到历史的重要性,便在于“以史为鉴”,历史不断的重演,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归根到底便是一场又一场的农民战争,为土地而争夺(难怪现在房价还是那么贵,就是中国人对土地有种特殊浓厚的热爱)。此中发生的很多事、很多人,说起来各不相同,却都又极其相似。幸运的是,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社会还是在不断的进步中。从奴隶制度到封建制度,从专制到民主,即便前进的步伐有些曲折、反复,走得不快,而人性也决定了社会永远不可能真正完全的公平,但未来应该还是美好的,依然还是可以让人看得到希望。


还记得那年的课堂上,我抱着时下火热的《明朝那些事儿》使劲的读,完全没注意老师已默默走到我身边,他拿起我手中的书看了看,嘴里叨咕着,明朝那些事儿,好看吗?,我愣愣的说,好看。他直直的瞅了我一眼,放下书,转身走了。我提到嗓子眼的心终于放下了,还好他没把书收走,我可正看到关键的时候^_^……呃,当然也为自己的不合时宜觉得过意不去,脸上火辣辣的。这已经是五年前的事了,如今回想起来只是温馨一笑,可《明朝那些事儿》这部书在我心中的份量丝毫没有减少。现在拿到作者修订后的图文精印版,重读后依然回味无穷。作者“以心证史”的风格开创一代写史新风自不必说,重要的是读者能够轻松快乐的从历史中有所感悟,这就意义非凡了。虽然黑格尔说“人类从历史上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上学到教训”,但是,但凡读史之人都或多或少有着“以史为鉴”的想法,那么读这样既有乐趣又有收获的书何乐不为呢?

本书是《明朝那些事儿》的第一部,讲的是朱元璋从和尚到皇帝的奋斗历程。提到朱元璋,人们往往将汉高祖刘邦拿来与之对比,因为他们俩一样,都是平民皇帝,同时,也都是称帝后大肆屠戮功臣的皇帝。刘邦有张良、萧何的辅佐,而朱元璋有刘伯温、李善长的相助,刘有大将韩信,朱有名将徐达。这样比起来,两个人共性确有不少。但是,历史不可能是简单的翻版,由于人物性格不同,他们这些人的命运也不甚相同。作者在书中反复提到了“性格决定命运”这个观点,通过对各种历史事件的梳理和总结,作者仔细探究了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由此很好的解释了他们各自不同命运结局的必然性。对此,我深以为然。根据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内因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决定因素。那么一个人的性格特点也必将影响其一生发展的格局。

朱元璋为何能够从一个贫穷和尚成为一代开国帝王?他的哪些性格特点起到了决定作用?我认为主要有三点,一是其天才的战略眼光,二是其识人用人的能力,三是其坚韧决绝的做事方式。说起朱元璋的战略眼光,这仿佛是天生的,毕竟他没有受过这方面的教育。在历次确定军事方案时,朱元璋几乎都是少数意见的代表,然而几乎每次他的意见都被证明是正确的,这就很可怕了。说到识人用人的能力,从李善长、徐达、常遇春、刘基这么多优秀的人物聚其麾下,听其号令就可见一斑。他听取李善长的意见仿效刘邦“缓称王”的战略,从而为自己留下了充足的扩张时间,他任用不被人看好的纨绔子弟朱文正镇守温都,从而有效的抵挡了陈友谅的大举进攻。说到做事的坚韧决绝,从他乾纲独断的作风以及后来大肆屠戮功臣的举动中就可以感受得到。在面对陈友谅和张士诚的左右夹逼时,他力排众议,坚持先攻打陈友谅这并不被看好的方案,这才有了后来的胜利。称帝后,为了保持自己的绝对权力并为后世子孙铺好路,他毫不手软的将大批功臣杀掉。正是这样有着超常眼光,杀伐决断的朱元璋,才奠定了大明朝屹立三百年的宏伟基业,也才有了令人震惊的诛连几万人的四大冤案。

每个人都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总有表现得貌似截然相反的时候,然而这样才是真正的人,朱元璋也不例外。他从一个和尚成长为一代帝王,表现出了许多异于常人的优秀之处,但也不可避免的犯下一些错误。他以为他精心设计的大明法制能够让他的子孙得到庇荫,然而,世事变化,他终究左右不了未来,他从一个外族手中抢来的江山又终被另一个外族掠走。他过于相信自己的伟大,却不知和所有人一样,他也只是历史中的一颗尘埃,挡不住历史洪流滚滚向前的大势。


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之后,我就买了很多历史书,然而那些刻意地模仿让我很快就停止了购买,我一直在等待,等待当年明月再出本什么,以满足我的收集欲望——一如当年日思夜盼的《明朝那些事儿》的二、三、四、五、六、七。呃,一想到当年的的那种望眼欲穿,现在打字也颠三倒四了呢。

当年明月还是出书了,让我失望的是还是《明朝那些事儿》,还是一盘好菜,却因为菜名太过熟悉,所以丧失期望;然而明月仍是聪明的,他加上了一些提味的作料,尽管我知道还是那熟悉的味道,但是还是希望从中得到全新的味觉体验。这盘老菜,当年明月还是做得用心,所以多少弥补了未能添得新菜的遗憾。

我想,对于这次图文精印版的《明朝那些事儿》趋之若鹜的仍是当年的“明矾”,所以这本书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似乎我就不用再赘述了。从题目就可以知道,这是一部有关明朝历史的故事,明朝的君王名臣、后妃宦官、勾心斗角、争权夺势,所有历史中该有的这本书中都有了。只是,这是一本幽默的严肃历史,这是一本浅显的深刻史实。矛盾着的真实,让人目眩神迷,为之倾倒。即使若干年后的重读,我仍会读得津津有味,难以释手。

《明朝那些事儿》的版本不算太少,那么何以于今年又一次出版呢?他究竟凭什么来吸引或许已经饱和了的读者群呢?
——当年明月给出了一些新的东西,譬如“人物插图”、“内容延伸”(即书中所谓的“参考消息”也就是我们在读书时经常看到的“注释”了。对于一些关键人物、关键事物,甚至于不是那么关键但是颇有趣味的“知识点”,当年明月不厌其烦地给你做了注释,大大增加了知识量)、“图表”、“地图”。和以前的《明朝那些事儿》相比,这就是全新的作料,而也正因为此,我才决定再一次进行收集——这套《明朝那些事儿》是多么适合六年后进入初中学习《历史》的儿子啊!生动有趣的语言会让他对相对枯燥的知识点和地图及各类“大事记”产生兴趣,而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我要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先让孩子对历史产生兴趣,然后才不会被历史教材轻易扼杀。

这次的多图多知识版本我认为给青少年读非常合适,而对于我这种资深明矾来说,还是更喜欢老版的清新排版,或许只是因为我是一个怀旧的人吧……


关于通俗写史,我坚持我自己的态度,认为有两点很重要:一是作者的态度,二是通俗与写实之见的关系。写历史,作者本身的态度很重,要定位好到底是写历史还是写小说。当然,即使是写历史,也可以自己的态度和合理的推测;但是,如果对于一件历史事件过于演绎,严格来说就不是历史而是小说了。再说如何处理通俗和写实之间的关系,这很重要。通俗写史也是写历史,太过调侃,容易失信,读者会因为作者的态度而对作者书写的内容持有怀疑态度;太过严肃,则缺少趣味,也就失去了通俗写史的意义。

我是明矾,以前是,现在也是。我之所以成为明矾,并不是因为当年明月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是觉得当年明月把我认为的通俗写史的最重要的两点处理得非常好。回想起每天等待明月更新博客的时光,依然觉得很有意思。当年明月曾经承诺他博客上的连载对读者免费敞开,我就是跟着明月的博客更新读完了《明朝那些事儿》,当然边读的时候边拷贝了电子版,本来拿来和好友分享,可是好友为了读个痛快直接买书了。记得那时,博客上不时就会有明月的“请假条”,大概的意思多是生病了要晚两天更新,明矾们便会问候鼓舞一番。现在想来,似乎倒是一种温馨的“共同经历”了。现在,依然甘做明矾。因为,就在很多人“通俗写史”写到“剑走偏锋”的时候,当年明月依然坚持自己的根基——信实,而且越来越严格追求,单从这一版的图文补充就可见一斑。

信实,不过两个字,一个“信”一个“实”。实,很好说,据实而已。关于这一点,当年明月在书的《引子》中有明确的说法:“资料来源包括《明实录》《明通鉴》《明史》《明史纪事本末》等二十余种明代史料和笔记杂谈”。信,我觉得可以这样理解:信之,使人相信。当年明月写作最可贵的地方在于,对于一个事件,他会给出几个可能的预设,并给出推理依据。一旦写出结果后,自然会根据史料再做一番解说。这应该就是当年明月的心灵写史吧,是用心感悟和合理推测相结合的写作方法,也是当年明月的独到之处。

这是一本质量非常好的书,只是“图文版”和我预料的“图文版”不同。


书中有很多人物插图,还有一些重大明朝重大历史战役的地图,明朝重要人物的人物关系图,事件解释图,还有以前没有内容的一些补充解释。看起来倒是非常耐读,看着功力倒是不像是骗钱来的。作为明史粉丝+明矾,其实这套书倒是很适合收藏,据说还是当年明月全新修订的,是不是修订的我到不知道,内容倒是很全的
当年明月的笔下,整个明朝变得?生动起来。


《明朝那些事儿》这几年很风靡,其实我之前早就读过了其中的大部分,作者用轻松幽默的笔调,结合当今的思潮,把艰涩难懂的史料变成了脍炙人口的故事,让读者在享受中了解历史,在快乐中思考今古,所以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追捧。这次有了图文版书,相比文字版的显得更加精彩。一方面以漫画的形式对书中出现的人物加以勾勒,使神态更加符合个性,更好地阐释了人物本身的活力,另一方面把行踪和战争的路线用地图来展现,力量的对比和过程用图表来对照,更加简洁明了地说明了事态,此外还有一些延伸的相关内容,使读者对故事的背景有了更深的认识。西方有句谚语:A pic***e worths thousand words. 就是说一张图表抵得上千言万语。我想用在此处是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不仅仅让书本变得更有意思,而且让读者有更好的直观理解!

这第一册主要讲的是朱元璋从乞丐到皇帝的传奇经历。作者用调侃的现代语言和社会流行的思路来讲明朝的故事,读起来的确流畅生动,分析得也比较透彻,有些地方讲得还十分精彩。给我的印象此书是表面讲的是历史,实则是深度挖掘人们思想行为的缘由,把那些举措背后的真正动机推断出来了,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这当然是为何能赢得读者的原因。但是这段历史总让我感到里面的权谋太重,计策太深,尽管有作者发挥想象的部分,可是迎合的公众心理无非就是告诉大家要达到自我的目的就必须心狠手辣又有手段。尤其是在此册的后部,朱元璋在获取了帝王之位后为了确保自己的权和利,便把整个国家当作为之服务的机器,当然所有的子民也只是为之来服务的,因此要利用时就利用,没有利用价值时可以随时杀了你,不管你是开国功勋还是平民百姓,甚至亲戚;更为不耻的是这是一个缺乏诚信的社会,把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和行动都视作了不信任,也无任何仁义道德可言,只有信奉一种哲学——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而作者对于用卑劣手段和阴谋获取的成功却大肆渲染,精辟分析,对于施展这些手段的残暴君主还大有佩服、仰慕和赞赏之意。也许你会问三国演义之中不也讲计谋策略吗?是的,但是角度完全不同,作者是站在了仁义道德的角度在讲述故事,他赞赏的英雄是刘备宁可带着百姓一起逃难而不是只顾自己,是赵云在长板坡舍身求主的忠心和英勇,是关羽千里走单骑不畏权贵和金钱美色诱惑的义气。

我一直在想中华文明的精髓是什么?我们一直自诩是世界的文明古国,为何过了唐宋以后在世界文明的进程中开始走下坡路?明朝开国的时候文艺复兴之火已经开始在欧洲各国燃烧,人文主义,自由、平等、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已经崭露头角,而我们的大明王朝内部却在进行着尔虞我诈的勾心斗角,在进行着集权专制的阴谋恐怖。我只是希望从这些历史中能够得到些有益的启示,而不是陷入争权夺利和勾心斗角的漩涡而不能自拔,更不希望看大家津津乐道于那些阴谋诡计的得逞!


喜欢他的作品就是因为把原来枯燥的过去时用诙谐幽默的方式表达,用通俗化得语言来陈述,历史未必沉重,历史未必严肃,成了之后大家竞相模仿的样本。但是如果用调侃的方式来写历史,这样的方式恐怕很难接受,虽然过去的事情很难复原,你可以加入这样或者那样的猜测,无论怎样的处理都必须有理有据,否则便是臆测和瞎说了。
喜欢他的作品在于他没有歪曲历史,对有些历史事件给出了自己的看法,而且也给出了自己的理由,让你可以根据他所给出的理由来判断其实如何得出自己结论的。即便你未能与之相同,但是起码给你一种新的思考角度,让你从多个方面或侧面去重新审视一下过去的故事。
这本图画板的《明朝那些事儿》和先前的文字版没有太大变化,主要加入了很多图画,这些图画有人的自画像、有地域分布图、有战争解析图等等,通过这些图画的添加,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了解发生在明朝建立与前期的种种事件。
不管怎么说,长成朱元璋那样的人为数不多,真的够特例独行的,但是就是这样的人最终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奠定了明朝的基业。
因为他出身农民,而且是赤贫,受过太多苦,忍饥挨饿都是小事情,自己的哥哥一个个离去,直到老八的他活了下来。因此,他痛恨贪污和腐败,这是元朝后期最根本性的问题,民不聊生、贫富差距巨大,只会加剧社会的动荡。朱元璋深明此理,所以对贪污者痛下杀手。
也因此,他更爱财,他不愿意再过苦日子,所以也爱敛财,这是明朝所有皇帝的通病,敛财是他们最擅长的,也最仇恨比他还有钱的人。
他没在危难之时,总会有人挺身而出帮其排忧解难、化险为夷,
他建立了独特的明朝制度,更增强了中央集权。为了自己王朝的平稳过渡,为了子孙能够继续明朝的事业,他不惜下狠手把几乎所有的重臣收拾的一干二净。
可是最终他的王朝是没有引发外部的挑衅,但是却发生了叔叔夺帝王的故事。辖制了重臣,可是不能去辖制自己的子女吧,总希望他们能够和平共处,而其实呢,那个王座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强大到无法估计什么亲情了。


明朝那些事儿,本就是可以让人一读再读的好书,这次新增加的内容里,人物插画的画风虽说很古风,但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所以稍微有些遗憾。而且插画大多是单人的肖像,这种画很有局限性,对人物性格的表现有所欠缺,看过之后留不下什么印象。但很喜欢把人物肖像作为藏书票这种形式。
新增内容里,最喜欢的是“参考消息”,由于《明朝》提到的人物太多,有很多不认识,以前总是找百度,呵呵,没办法,但“参考消息”却能用简单的语言,把人物的生平,重要的经历,相关的事件罗列清楚,完全可以当做小故事看,非常有意思


喜欢历史的人们不一定喜欢严肃,那种需要推理、考据的历史注定只能在学术殿堂里绽放光芒,很难进入普通老百姓的心中;老百姓们喜欢的是那种通俗易懂的历史,那种可以口耳相传的轶事,那种通过平白故事讲述出来的历史哲理。能把严肃的历史讲成故事一样,就像把《四书五经》翻译成普罗大众都能理解的知识,就是一种本事。印象里就是从《明朝那些事儿》开始,很多历史变得更加平民化,进入了寻常百姓家。第一次看《明朝那些事儿》的读者们应该会记得这样的感觉:原来历史也可以很通俗的。于是很多人争相阅读《明朝那些事儿》,除了对明朝历史了解这一层目的之外,更重要的是想领略一下这种“平民化”的历史到底有多少魅力。这本图文版的《明朝那些事儿 第1部:从和尚到皇帝》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相应的图文注释,推演朱元璋的个人履历、军事进攻以及相关的人物介绍等,使得原本的通俗历史更加易懂和有趣。
  


因为《明朝那些事儿》,我爱上了历史。我恨不得有10个当年明月,把世界历史都这样写一遍,我依然会忠实地读,因为真的是受益匪浅。现在出了新版,发现阅读起来更方便,因为新增的人物图让我们很方便的理清各个历史人物的关系,我爱这本书。


11月23日早上收到了图书、其实22号晚上就送到公司了、外包装是当当网的手提袋、里边3本图书都有各自的独立包装、值得称赞。书的内容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我本人也是从电子书上转移到图书上的、本套图书值得珍藏。尤其这个版本的。我简单翻阅了一下插图、卡片确实不少、最为关键的是下方加注了注解。更是让读者图文并茂的对明朝有一个更直观的了解。无论人物还是事件都刻画的栩栩如生、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明朝那些事儿》读完后你会发现600年前的中国真是一个万国敬仰的国际大国、类似于现在的地球那端的美国,国际警察的嫌疑也不少哦。总之全书看完你会对整个明朝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对于中华民族5000年的灿烂文化引以为豪。


这本书当初就看过电子版的了,但出了图文版的之后,终于下定了决心要买一套收藏着,时不时可以拿出来翻一翻看一看。

作者的语言很灵活生动,不用费多少力气就能了解很多历史事件和人物。
这个版本的书中还有“参考消息”这样的小细节介绍,包括人物轶事和物品背景。在不破坏大体结构的情况下,向读者传达了更多那个时代的信息。

另一个特点就是这本书加入了配图,包括人物插图和生平介绍,战役地图,还有树状分析图。这些内容绝不是鸡肋!尤其是分析图,算是文章重要内容的总结,让这套书更有结构,更系统了。

这套图文版我很喜欢。

不过我还是希望再版的时候能有所改进,例如书的封面希望能是其他材质的或者有个外封,因为我买来是作为收藏,希望能长期保持干净整洁的状态,但白色的封面(某种易沾灰的材质)真的很容易弄脏。
我打算用18K的书套解决。。。(算是我为其他购买者提供一个保存的建议吧~)
另外我想挑个刺儿:随书附赠的藏书卡多有重复也没有全人物收集,难道是希望读者之间互相交流互换?那个像邮票一样的设计是为了把它单独裁下来当明信片?(不是很明白这种人物书卡的意义)

PS:讲明朝洪武永乐年进士江西录取率的那张配图中把夏考打成了春考(出现了两个春考。。。),希望再版更正~


我知道明朝那些事儿讲神马,还是很喜欢作者那种现代的写作风格,加点诙谐和搞笑,语言很通俗易懂,对于要去读历史原始文本的大众读者来说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对于读史,读图是非常必要的,本身中国古代的地图跟俺们今天就有蛮大区别的,因此配地图我觉得是个好事,读史另外得一个方面就是弄清历史人物关系,那图文版又刚好做到了这一点,总体而言,我这样一个半个历史专业的学生觉得还是不错的。


很早就看了明朝那些事儿的电子版,这次买了一准备推荐给老爸看。一直是自己最喜欢的讲历史的书,行文老辣,妙趣横生,将沉重的历史叙述得如此引人入胜。虽则可能作者当时明月的个人感观渗入过多,但是无伤大雅,作为明史讲义,很成功讲述了那个年代的故事。


想要知道明朝的历史吗,请看【当年明月】写的【【明朝的那些事儿】】吧。易懂。


很喜欢当年明月的作品,《明朝那些事儿》我已经看过了,由于是新版,做了很好的宣传,所以买来再品位。内容和插图都相当不错。尤其加入了参考消息,给人很新奇的小知识。
一定要支持哦!


本来我是对历史不感兴趣的人,翻开全是字,看着就头疼,但是在朋友的怂恿下看了新版《明朝那些事儿》,里面的配图非常的有意思,首先对我看待历史的态度有影响。它让我们不再把历史很教条的分类到枯燥乏味的文学一类,而是重新去审视历史,甚至爱上历史。其次,语言幽默也比较吸引我,更好的掌握了语言艺术。《明朝那些事儿》新版刚看了第一册,让我们对人生,对社会,对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如何适应这个世界提供了活生生的示例。我想这个启示主要不是来自本书,而是来自历史。历史中的人物以他们不同的生存方式适应当时的环境,有成功的,也不乏失败的,他们的人生经历会帮助我们树立人生观,价值观,让我们有自己的原则,帮助我们完善自己,促进我们精神世界的成型。我想这才是最重要的。


《明朝那些事儿》的朗读版听了N次了,很喜欢。尤其这个版本还配了图表和古地图,更易于理解。


很不错!《明朝那些事儿》新版本,增加了人物漫画图,作战地图,分析表等东东,很实用!买了前三本,后面的几本什么时候出版啊?有人知道吗?


《明朝那些事》刚出的时候就看了,感觉不错。第一次读到和课本不一样的历史。这次看见修订的图文版买一套收藏。


与第一版的《明朝那些事儿》比起来,这次买到的图文版更给人视觉冲击,我个人觉得更适合孩子们阅读了,大人读起来会觉得有点眼花缭乱,当然,作为明粉,这套书也是一定要收藏的,而且要再仔细看一遍!


这本书也是昨天才收到的,我简单的翻的几页,书的风格类似于我非常喜欢的袁腾飞的《历史是个什么玩意》,这两本我都喜欢,应为从小我就喜欢历史,但是又不喜欢读那些都不懂得文言。。我喜欢读好玩的历史,就正如当年明月的这本《明朝那些事》,他把在常人看为枯燥的历史用生动的语言组织在了一起,让我非常喜欢,非常爱看


以前不爱看史书,就是因为大量堆积的史实和枯燥的文字,令我望而却步或半途而废。直到偶遇《明朝那些事儿》,始知历史之丰富多彩、斑斓壮阔、荡气回肠、沧海桑田,又不禁使人扼腕叹息……极力向大家推荐这本好书、妙书!希望以后叙述历史的书本都能以这样的方式呈现给读者,也许只有这样,大家才会主动地去解读历史,而不是用大量的史料堆积让人却步。这对于中国历史文化和优秀民族传统的发扬和继承,是有很大助益的!


以前就看过《明朝那些事儿》,新版的更是让人阅读起来更方便,不过最喜欢的还是里面的文字,明朝那些事,一个王朝,从建立,到兴盛,再到衰亡,再到另一个王朝的兴起,衰亡,仿佛一个个轮回.阅读的时候,自然是激动过,伤心过,愤恨过,敬佩过,仰慕过,自豪过,忧虑过,欢笑过,流泪过,直到结局,我才有些解脱和释然。
整天吵架扯皮的大臣,整天内部折腾,自相残杀的武将,拿钱不办事的钦差,四处造反的起义军,虎视眈眈的后金,摇摇欲坠的王朝。明明知道结局是个悲剧,明明知道自己的种种努力全都会付诸东流,但是依然不放弃,他坚持到了最后一刻,以身殉国。 《明朝那些事儿》里,还有许多人,知名的,不知名的,没有成功的,但是他们努力过,奋斗过,甚至动摇过,他们与命运抗争的过程仍然让我们肃然起敬。


以前读明朝那些事儿是在朋友那里借来看的,文字是很不错,语言风格也很现代有意思,连我妈妈都很爱读,可是总觉得少了点啥,想起来有时候前面的人出现过后面又提到我就有点晕,图文版有了相关的图片匹配,就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我觉得还多不错的啊。


新版《明朝那些事》在用历史事实说话的基础上,新增了方便的图标和人物绣像,以独特的视角去观察历史,用心灵去感受历史,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王朝的兴衰荣辱,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精彩纷呈的历史画卷!


明朝那些事儿...真的很棒...而且这次是带备注的,带图的!!!


明朝那些事儿 让我们了解了不一样的大明王朝,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值得推荐


其实写的书很多,不是嚼之无味,就是高深难懂。本书一拿到,我就爱不释手了,明朝那段历史在当年明月笔下一幅幅呈现在眼前,不枯燥,很幽默,也很有启发。


过很多历史书,感觉明朝的历史和其他朝代相比并非就精彩多少,但是在当年明月的笔下,整个明朝变得无比生动起来。


不太喜欢看有关历史的书,越是近代越是如此,但《明朝那些事儿》例外,大家都知道这本书很好,要说的是新版本比老的更贴心,相对的图案啊注解啊,对本人这种把历史课本内容全部还给老师的人,实在是太有用了。


从来不喜欢历史的我,自从看了明朝那些事儿之后,发现历史也可以很有趣,作者写的很干练,让人读了非常舒服,并且爱不释手呀~


早就知道这书内容非常吸引人,但是买得书很多一直没读完就没买。正好刚出了这套5周年图文精印版。书的质量非常好,插图很多风格也很喜欢,排版好,还送藏书票。每本的薄厚正好。本人不太喜欢过厚的书阅读不方便。强烈推荐。


明朝那些事儿这书,看了蛮有趣的,所以买来收藏了。


买过两套明朝那些事儿了,很喜欢里面的插图,能让我更好的理解书的内容,附送的书签也不错。


明月在天涯、新浪连载明朝,然后再出版纸质书,其实就像上世纪初,那些武侠、言情作者一样,只不过载体不同,并且两个时期作者和读者的信息沟通距离远近不同罢了。老早就觉得民国时期的连载、结集出版,都是带插图的,再早的就是绣像。插图很典型的就是金庸小说了。凡是通俗经典,又成规模的,都适合插图化,明朝终于迎来了图文版的,值得期待


一直都很喜欢当年明月的这套书,可惜以前的版本不喜欢,终于等到这套图文版的,真高兴,唯一缺点是最后三本没有藏书票,很遗憾,请问能补发吗?强烈要求。希望当当能给回复。


期待了很久的明朝图文版终于面世了,不过只有一二三.书中增加了好多线图还有有趣的小故事。我特别喜欢那些小故事,比以前那个版本更生动了。


以前不了解明史,感谢当年明月用最通俗的形式告诉了我们历史


这已经是我的第二套关于《明朝那些事儿》了,喜欢这种图文并茂的格式~


1、书的封面看起来很诙谐,没有那种历史枯燥感,我个人觉得比别的版本封面好。2、字体大小很好,适合我们戴眼镜的人阅读,不累。3、我一直都不是很喜欢读历史书,感觉很枯燥,但是本书感觉是轻松幽默,白话文的方式外加很多幽默的现代描述手法,让明朝的整体故事显得特别生动,很有意思,书中有很多插图还有修订我个人觉得也不错,有时候读累了,看一下插图还有一些野史小故事,也能放松一下!!确实是一本比较好的书!


以前因为看过电子版后,觉得是值得再读的好书,才决定购买的,拿到手后也没有让我失望,质量很好,新版的图书配有插图和各类表,这个版本使我对明朝的了解更加深入,是套好书,强烈推荐!


我一直都很喜欢明朝那些事,这本书很经典。内容比之前得多了一些人物的肖像和延伸的内容。我觉得很好,很有教育意义!


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已经收到了 没什么问题 内容看了一些应该不错。更期待《明朝那些事儿》能赶快到手。


明朝那些事一直吸引我,电子版的书看的不过瘾。有买一套收藏并好好品味,文峰与历史


书质量很好,是正版,买来收藏的,很喜欢当年明月的这种写作风格,尽管有争议,但我觉得能被大家接受并喜爱,就是硬道理,对明史的普及功不可没


很好的一本书,我是个不喜欢看历史的人。因为最近要写一篇关于明朝的文,所以买了《明朝那些事》。很不错的叙事手法。很适合我这种一看历史就头疼的人。推荐!


买这一套书,是因为先看过电子书才来买的实体书,虽然明月写的很直白,但是还是不影响我想收藏这套书的想法,真的好看。看过很多写明史的书,最好看的非“那些事儿”莫属。个人认为第一本写朱元璋的更是7本全套最好看的一本。值得收藏。


大爱明朝那些事儿


很有意思,看了这本书,我第一次记住了明朝的前三位皇帝的姓名以及很多历史事件,如果早点有这本书的话,我的高考成绩会大幅度提高的!


再版适合我的阅读习惯,我会全部搜集全套的。只是字体有点小了。第一套已经送人,这套书一定还得读两遍。当年明月读起来很舒服。希望努力将清朝的历史也用这种写法演绎一遍就好了,期待中。


明朝那点事是很好的一本讲明朝历史的说,这个版本可以收藏。


超爱明朝那些事的说 加上图以后 更完美了


一直听说这是套好书,可是一直没买来看,这次出了图文版,正好买来好好研读。以前看了不少清朝的历史,现在也来学习学习明朝的历史吧~~~~~~~~


十五 远征沙漠/107.. 十六 建国/112 十七 胡惟庸案件/128 十八 扫除一切腐败者!/147 十九 冤案:空印案/152 二十 最后的名将——蓝玉/163 二十一 蓝玉的覆灭:昏着/180 二十二 制度后的秘密:朱元璋和明朝法制建设/187 二十三 终点,起点:最后的朋友们/199 二十四 建文帝:建文的忧虑/215 二十五 等待中的朱棣:朱棣的痛苦/221


儿子非常喜欢历史书,游一趟明皇宫回来整天念叨明朝的那点事,正好我也可以陪他一起读,重温一下.


明朝那些事已读过两遍,这个版本是我认为最好的,买来收藏


对于一个以前对历史不怎么感冒的人来说,这部书无疑是扫盲的最佳读本。以前上学时只知道死记硬背,考完试全还给老师了,丝毫没觉得历史有意思。这部书让我觉得历史远比小说里的世界、现实中的世界精彩得多,最关键的是那些实实在在存在过的人,实实在在发生过的事儿给人无限感慨。作者的叙述方法也比较有意思,轻轻松松就读完了。


看完后对明史感慨良多,喜欢作者轻松幽默的笔调,将一个传统中所谓的黑暗明史娓娓道来。最喜欢里面对日作战的那几个篇章,让人荡气回肠、热血沸腾。从版式上看,这一版书非常好,配有地图和各种附注,非常详细。


《明朝那些事》让喜欢历史的人学透历史,让痛恨历史的人爱上历史。


从小就喜欢读历史,也相信读史使人明智,读历史书,不仅仅是看过去人的一个个的故事,还在于是否能从中间吸收些什么。新版的《明朝》让我很惊喜,因为他的图文结合更好的展现了那时那地我们都不曾知道,却又想好奇探究的历史。


大学时候,花了3年读完了明朝7本,现在出来图文版~尝试买了一本~果然比以前丰富,但是有一个缺点,就是纸张一般~希望以后可以改进一下~


因本人对于明史感觉实在是黑暗以及变态加可笑是,所以一直没有想涉及,最近因为一直听说此书的名字,加上精印版,所以就入手了一本。的确印刷很好,而内容方面也让我了解为啥大家都选择他。简单诙谐,一带而过。但是基本可以对重要事件都了解到~~很好很强大~


记得当年第一次看到这本书就沦陷了,那时我还是高中生,现在大学都快毕业了,看到新版心里很感动,于是决定在已有全套的情况下再买一个新版的,为了心中的那份感动。这次买完全是纪念,即使是三四年没再看,内容还是非常熟悉,因为原来已经看过无数遍(尤其是第一本朱元璋卷),那种熟悉感不能用言语描述!


之前买过一套第一版的明朝,全部借出去,一本也没有收回来,决定再够齐一套收藏。这个版还不错,增加了些小知识图片之类的,总是个人觉得值得收藏一套,不管哪一版。刚好这个是最新的,不过掷出了3本,希望后面的快出。别买的人少,后面的不出了。大家顶起啊,支持明月


一直想买一套明朝,没想到出图文版了


很喜欢明朝这本书,图文版也不错,就是没有原始版我想对比一下内容有变动没有


怎么讲,朱元璋也是一个奇才!当年明月也是


明月新增版给力啊
排版,质量啥的没的说、
价格也差不多,适合收藏
藏书票也很不错,话说第一次见到藏书票


明朝图文版的下面小字部分类似野史,为这本书增加了很有趣味。我很喜欢。


把明朝历史当故事来描述,通俗易懂!昨天的书店看到有卖的,下午下的单,没想到第二天就收到了!


挺全的,用另类的方法记述了明朝的那些事。


很喜欢当年明月的写作风格,幽默风趣,让人很容易记住历史的同时学到了很多人际关系,书看过两次了,这是买来收藏的


很有趣地叙述了明朝的历史,很值得一读。


这本书对明朝历史进行了浓缩,值得一读。


明朝历史简单叙述


明朝,不用讲了,这本书写得真棒,原来历史还可以这样写,大赞


纸张质量很好,关键小说好看,好好的补了回明朝历史。


相信这次考试看了明朝,历史一定没问题了。


明月明朝到处都有买的,估计这个版本又要启动旧人、引动新人了,是明矾的就顶啊


一直不屑于赶阅读的潮流,当年明朝火的时候没看。真是后知后觉,一看就放不下了。情节和语言都很有趣。好看。也不庸俗。能流行这么久,看来确实是经过大家的检验的。


很爱看历史书,以前对明史了解不深。读到杨琏那章时热泪盈眶,很久很久没有被这样感动过,以后儿子长大了一定要让他看这套书,对青少年价值观人生观的建立很有益处。如果每一个中国人都能看看这套书,相信我们国家与民族会和现在大大的不一样。


我曾经有在同学那看过,很喜欢作者幽默的文笔。买来收藏,它也让我对明朝了解了很多。


相当钦佩当年明月的博学。这样的历史读物才能引人入胜。看完了第一本。马上买第二本。


新版本内容很好,增加很多图表和地图,人物关系、古地理位置和事件关系更加清晰,值得珍藏


终于到货了,十分不错,早就想买一套了,等这个最新版本的出来了才买。当年明月写明史,虽说有些历史硬伤,但是故事把握还是不错的,可以留给小孩一读。


市面上的白话史书太多了,也读了几本。一开始觉得写这种书,就像说话一样,平时怎么说的,到时就怎么写。
有比较才有结果,我佩服当年明月的功底,叙事不拖泥带水;分析一针见血;不讲冷笑话;不说半截话。
对于历史,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评价,作者也不例外,其实很多时候,都能引起我的共鸣,特别是对那些弘扬正气的历史人物,作者毫不吝啬的自己的笔墨,在评论这些人的时候,更多的是抛开立场,以行为为导向进行描述,这点是我很欣赏的。


虽说的是明朝的事情,但是通俗易懂。


《明朝》系列特别好看!建议买!!!!!!!!!!!!!!!!!!!!!!!!!!


无意中发现了这本书,在当当网上订了三本,看了后竟一发不可收搭拾,写得实在太好了。
连我这个对历史一无所知的我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把整套看完。图文版的图非常好,一看就了解地非常清楚,于是我又订了后三本。我一定要坚持看完。


第一遍看完这套书是用电子书看的,现在尊重作者买原著。
书本是很不错的,物有所值啊,收藏也都可以。
当年明月写的东西那是没话说的。


已经买过一套,这次是冲着全新四大板块来的,没想到书里面还送了四张书签,真的是贴心。


我看了三次了,里面的人物,里面的情节,写的好好。一个王朝的兴衰荣辱吖。
希望当年明月也可以写出其他朝代的.


之前买过一套,这次再买送朋友,非常好的书,而且都是正史,有据可查,历史真的很有趣,期待当年明月再出新书。


那些事儿的水准就不用我来评论啦。虽然我比较喜欢硬装版的,但是谁叫这套内容更丰富咧,准备收齐这套来收藏。


我对照过再版本,内容是一样的。在排版时,有些内容是用表格、图标的方式表达的,字号比再版本的稍小点儿,增加了许多再版本中没提及的延伸内容,比如元末年帝位的更替,人物介绍如汤和、彭和尚、王保保等,比之原本,内容确实丰富了不少。还有当时的地图,老公看再版时是对照现代地图看的,听说有图文版的,强烈要求自备一套(原来看的是借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