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魅力建筑

宁正新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12-4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作者:

宁正新  

页数:

200  

前言

  建筑,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取得的辉煌成就,是人类社会高度进化的智慧结晶。建筑浓缩了人类对物质的驾驭能力,沉淀着社会的政治文化,更凝结着艺术家创作的精华。 有人把建筑喻为“凝同的音乐、无言的史诗、人类文化的纪念碑”,这一点都不为过。建筑是一个民族在地理、地质、气候、社会、宗教等诸多因素影响下的产物,因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建筑结构和建筑风格各不相同。万里长城以其雄伟的气势深深地震撼着世人;金字塔的种种谜团正等待着我们去揭开;“鸟巢”的诞生充分显示了人类的智慧与建筑的完美结合…… 建筑是无言的,然而我们却能在建筑中体会到无穷的智慧和美感。一座建筑就是一个故事,就是一部历史,就是人类发展的痕迹。在建筑中,我们能阅读出人类发展的艰辛与苦难;在建筑中,我们能体味到人类历史的文明与辉煌;在建筑中,我们能感受到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历史的车轮在向前滚动的时候,建筑也在随之发生着变化。从远古人类的文明,到近代科技的发展,人类追求的梦想无不在建筑中有所体现。在几千年人类历史文明的进程中,建筑以其独特的魅力向世人展示着它的辉煌与成就。 《青少年科普丛书·见证建筑魅力》以优美的文字、广博的信息和精美的插图,用娓娓道来的方式讲述着一个又一个精彩的建筑故事。本书共分为建筑故事、建筑探秘、建筑百科三大部分。在建筑故事里我们精选了一些古今中外非常著名的建筑,如长城、故宫、空中花园、凯旋门等,在阅读中领略建筑带给我们的精神快感;在建筑探秘里主要揭示了当今世界上非常著名的建筑谜团,如埃及金字塔、亚特兰蒂斯、悬空寺、西夏王陵等;在建筑百科中主要介绍了建筑的一些常识及世界上著名的建筑大师,让你更加充分地了解与建筑有关的一切。 请你打开手中的这本书,走进建筑的神圣殿堂,去聆听建筑演绎的华美乐章,让我们共同领略建筑带给我们的快感与享受,畅游在建筑的海洋中。

内容概要

  在这个不断被重新认识的世界建筑的历史长河中,五千年激动人心的辉煌的建筑之旅,让我们可以尽情地领略从古代的苏美尔到当今玻璃和钢结构的壮丽城市景观,一路体验佛教之和谐、巴洛克之丰盛与现代派之功能主义。 《魅力建筑》将为你展示那些鲜活的建筑物,以及隐藏在它们背后的动人故事。建筑,在触动着我们的灵魂!

书籍目录

序言建筑故事长城故宫孔庙颐和园秦始皇陵苏州园林布达拉宫龙门石窟大雁塔赵州桥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雅典卫城马丘比丘空中花园泰姬陵吴哥窟克里姆林宫卢浮宫凯旋门自由女神像悉尼歌剧院金门大桥哈利法塔建筑探秘福建土楼西夏王陵乐山大佛岳阳楼悬空寺明孝陵武当古建筑保国寺云居寺应县木塔丽江古城埃及金字塔佩特拉城庞贝古城马耳他巨石庙奇琴伊察古城亚特兰蒂斯亚历山大灯塔波斯波利斯宫圣索菲亚大教堂拉利贝拉岩石教堂婆罗浮屠塔巴别塔琥珀宫比萨斜塔建筑百科中国建筑唐代建筑宋代建筑元代建筑明代建筑清代建筑中国民居园林建筑宫殿建筑寺庙建筑陵墓建筑古希腊建筑古罗马建筑拜占庭建筑哥特式建筑巴洛克建筑洛可可风格建筑现代主义建筑后现代主义建筑解构主义建筑功能主义建筑浪漫主义建筑折中主义建筑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古典复兴建筑文艺复兴建筑有机建筑土木工程生态建筑绿色建筑智能建筑茅以升梁思成张开济齐康吴良镛安东尼·高迪彼得·贝伦斯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瓦尔特·格罗皮乌斯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勒·柯布西耶阿尔瓦·阿尔托路易·艾瑟铎·康菲利普·约翰逊詹姆斯·斯特林凯文·罗奇贝聿铭理查德·迈耶汉斯·霍莱因丹下健三弗兰克·盖里阿尔多·罗西罗伯特·文丘里安藤忠雄山琦实伦佐·皮亚诺诺曼·福斯特雷姆·库哈斯约翰·伍重

章节摘录

  长城 中国古代的伟大建筑 长城位于中国的北部,东起河北省渤海湾的山海关,西至内陆地区甘肃省的嘉峪关。长城横贯河北、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辽宁 8 个省、市、自治区,全长约6700公里,在世上有“万里长城”之誉。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建筑,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现存的长城修建于明代,东起鸭绿江,西止嘉峪关,穿越河北、天津、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8个省、市、自治区。修筑长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9世纪,其主要目的在于防御北方民族的侵袭。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统一前北方互相争斗的诸侯小国各自建造的长城衔接起来,形成穿山越岭的北方边界的屏障,长达5000多公里,是抵御来自北方蒙古大草原上游牧民族骑兵袭击的壁垒,也是秦始皇自身权力和荣耀的一个有力证明。汉武帝也曾多次修筑长城,用以保护河套、陇西等地,加强东西方交流,其长度达到了 10000 余里。到明代,为防止前朝(元)残留势力南下,也不断地修筑北方长城,全长达7300多公里,整个工程延续了200多年。在中国历史的其他时期,统治者也不同程度地修筑长城,长度相加超过50000公里。因此,长城是“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的伟大工程奇迹。 2007年7月7日,长城被评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 远在公元前11世纪,中国西周就有“城彼朔方”的记载。公元前七世纪至三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互相吞并,形成群雄并立不断混战的局面,各国在自己的边境,先后筑起长城以自卫。如楚率先在南阳地区筑方城数百里;齐则在山东从平阴到东海边琅琊台筑长城,又沿黄河故道筑堤为城;中山、魏、韩、燕、赵、秦等国,各修筑长城数百里至数千里。当时各国修长城总长已上万里,不过是分散各自独立而已。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一方面拆毁诸国间的长城,另一方面为防北边匈奴,又调动军民上百万人,命大将蒙恬督筑长城,西起洮河沿黄河向东,再按原秦、赵、燕长城走向一直到辽东,绵亘万余里,成为我国最早的万里长城。西汉时,北部的匈奴族更强盛,屡向南犯,汉朝除采取通好、和亲及出击等手段外,并着手大规模兴筑长城以固边陲。除修缮秦长城外,西面更增筑河西、玉门关、居延泽等长城。北出雁门、五原阴山;东循燕秦长城,从辽东到最西的玉门关,长达两万余里,规模远逾秦代。东汉初北防鲜卑、西防羌戎,又在西汉长城以内,大兴障塞堠坞,总长也达万里以上。两汉时期一北一南所筑长城,是历代规模最大的。此后,北方各族逐渐进入华北、关中,直至中原,建立起北朝政权,形成南北朝对峙的局面。北朝的北魏、东魏、北齐、北周先后在黄河河套以北,东至辽西地区,修筑了多重的长城,纵横交错,总长也上万里。隋统一全国后,在黄河中上游由云中经五原、榆林、宁夏至陇西,筑长城四五千里,与北朝在东部的长城正好构成又一体系。 唐代国势强盛,长城以北以西的各部族都归附通好,因此未筑长城,仅在阴山内建“受降城”三座,东西互距四百里,并连以城障;在甘肃西部复筑瓜州故城。这时,东部的高丽为了防唐,在我国东北由扶余、开原、新宾至朝鲜大同江口筑长城两千余里。宋、辽、金时期,华北的燕云十六州尽归契丹、河西已属西夏、北宋只修治了雁门关险阻。以后辽金相继强盛,深入淮汉以至江北,造成南宋偏安局面,再无力去修筑长城。北方辽金政权却因与蒙古和其他各族问的斗争与矛盾,在今东北内蒙等地兴筑壕堑长城,总长也上万里,称明昌长城,俗称成吉思汗边墙。明朝建立后,为防范元朝复辟及鞑靼、瓦刺、女真、吐蕃等族骚扰,在北方不断修筑长城,并且为抗击外国入侵,在东南沿海要地也零星筑了一些长城。明长城之多,是历代之最。主要长城从鸭绿江边的九连城到甘肃的嘉峪关,全长15000余里。在北京和山西偏关问,分成南北两道长城。在许多地段上长城除主城墙大边外,还有二边、三边、外边、内边、护边等多道的城墙,如雁门关外有大石墙3道、小石墙23道。其中从山海关到嘉峪关间的一段12700里的主长城保存较完善,特别是山海关到北京周围,经戚继光重新督筑过的长城最为壮观。清朝初,在辽宁、吉林间筑了有名的盛京边墙(柳条边),新旧边墙总长2600余里。对古长城,也局部修缮了山海关、居庸关、雁门关、嘉峪关等关隘和长城的某些段落。中期以后就未再修缮了。 绵延万里的长城并不只是一道单独的城墙,而是由城墙、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镇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这一防御工程体系,由各级军事指挥系统层层指挥、节节控制。以明长城为例,在万里长城防线上分设了辽东、蓟、宣府、大同、山西、榆林、宁夏、固原、甘肃等9个军事管辖区来分段防守和修缮东起鸭绿江,西止嘉峪关,全长7000多公里的长城,称作 “九边重镇”,每镇设总兵官作为这一段长城的军事长官,受兵部的指挥,负责所辖军区内的防务或奉命支援相邻军区的防务,明代长城沿线约有100万人的兵力防守。总兵官平时驻守在镇城内,其余各级官员分驻于卫所、营城、关城和城墙上的敌楼和墩堡之内。 长城作为防御工程,所经地形极为复杂,根据地形又采用了不同的奇特结构,充分展示了华夏祖先的聪明才智,在世界古代工程史上可谓罕见。长城在重要道口、山口、山海交接处设立关城,既便于交通,又有利于防守。在墙身上每隔不远处建有突出的强台,用于左右射击。长城每隔一段距离,设有敌楼,用于存放武器、粮食和士兵居住,战时用作掩体。长城沿线还建有独立的烽燧、烽火台,用于在敌人人侵时,举火燃烟,迅速传递信息。城墙沿着山坡起伏延伸,穿过沙漠和沼泽。土制的墙以石头为地基,表面用砖块贴饰。从嘹望台上能看到烟雾信号,而在晚上利用篝火,这样消息能以罕见的速度横越全国。 自修建以来,长城就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长城的守失关系着许多朝代的更替,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兴衰。伴随着长城内外著名战役的发生,英雄人物云涌而出,大大丰富了这座亘古建筑的文化内涵。如战国时代的赵国名将李牧,后代为纪念其功绩,在雁门关修建了李牧祠,至今其遗址犹存。 民间也流传着许多关于长城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是孟姜女哭长城,在山海关还建有孟姜女庙,前来参拜的人络绎不绝。  ……


编辑推荐

  无论是古埃及金字塔、中国万里长城、悉尼歌剧院,还是普通家舍,建筑都是无言的,然而我们却能在建筑中体会到无穷的智慧和美感。 历史的车轮在向前滚动的时候,建筑也在随之发生着变化。从远古人类的文明,到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追求的梦想无不在建筑中有所体现。 在几千年人类历史文明的进程中,建筑以其独特的魅力向世人展示着它的风采。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魅力建筑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