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西部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研究-基于经济利益协调的视角

李西源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  

出版社: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作者:

李西源  

页数:

270  

内容概要

  西部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研究,的确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进入这一问题研究领域的人不能不为之着迷,我也怀着满腔的热情投入到了论题研究中去。但由于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的限制,尚有一些问题没有达到导师的要求,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难免存在错误和不足之处。由于有些问题的研究具有探索性,所以在好多方面还不够成熟。另外,在基本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的思路与政策研究上还有待完善。所有这些都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围绕论题,《西部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研究:基于经济利益协调的视角》进行了一些研究。但这一论题还存在广阔的研究空间。《西部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研究:基于经济利益协调的视角》侧重于西部城乡的整体研究和公共产品供给总量的研究。

作者简介

  李西源,男,1966年5月生,河南固始人,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为四川农业大学政治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政策。在《当代经济研究》、《湖南社会科学》、《人民论坛》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合作出版学术专著一部。

书籍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0导论
 0.1选题背景与意义
 0.2研究范围与研究主题
 0.3相关概念的内涵
  0.3.1公共产品
  0.3.2公共产品供给
  0.3.3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
  0.3.4经济利益
  0.3.5经济利益冲突
  0.3.6经济利益协调
  0.4本研究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
 0.4.1本研究的基本思路
  0.4.2本研究的逻辑结构
 0.5研究方法
 0.6创新与不足
  0.6.1创新之处
  0.6.2不足之处
1 相关文献研究与评介
 1.1 马克思主义公共产品理论与经济利益基本观点概述
  1.1.1 马克思主义公共产品理论
  1.1.2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利益的基本观点
 1.2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异问题研究
  1.2.1国外研究状况
  1.2.2国内研究状况
 1.3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异对城乡经济利益的影响
  1.3.1 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异的经济效应
  1.3.2公共产品供给差异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1.4城乡经济发展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作用
 1.5对国内外研究的评价
2公共产品供给与经济利益协调及二者相关性的理论框架
 2.1 公共产品供给相关理论
  2.1.1公共产品的类别
  2.1.2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规定性探讨
  2.1.3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2.1.4公共产品供给规模的理论探讨
  2.1.5城镇化水平及其进程对公共产品供给的意义
 2.2经济利益冲突与协调的一般理论分析
  2.2.1经济利益冲突的一般机理
  2.2.2城乡经济利益冲突的机制分析
  2.2.3经济利益协调的一般机理
  2.2.4 协调经济利益的基本途径:以城乡经济利益协调为例
  ……
3 新中国城乡居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变迁及公共产品供给现状
4 西部城乡经济利益协调状况评价
5 公共产品供给与西部城乡经济利益协调状况相互关系的实证分析和经验验证
6 研究结论与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2)经济利益协调的政治基础  “一切政治权利起先都是以某种经济的、社会的职能为基础的”①,“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而且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②生产方式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协调经济利益关系、促进经济发展是国家重要的社会职能。任何国家,只有在发展经济中实现了经济利益协调,才能持续实现和维护阶级统治和统治阶级利益。这就为协调经济利益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障。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社会主义本质表明,社会主义就是要在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实现社会和谐。经济利益是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的核心和基础,协调经济利益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内容。  2.2.3.2经济利益协调的一般机制  与经济利益冲突相反,经济利益协调的基本条件是:利益观念协调、获取利益的权利与机会和条件均等、利益行为协调、利益结果协调。利益观念协调表现为利益目标中渗透着利己利他和共同发展的观念,兼顾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需求,利益目标兼顾性强。获取利益的权利与机会和条件均等是指,利益主体现实享有的参与经济活动的权利和机舍基本相同,现存的经济条件或经济禀赋,如生产基础条件、生产要素、人力资本等大致相当。利益行为是主体扩大或维护经济利益的活动,根据经济活动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方面,它可分为利益生产、利益分配、利益交换、利益消费四个环节。经济利益协调意指主体利益行为相互促进、支持与配合,既竞争又合作。利益结果是通过经济利益活动已经实现或即将实现的经济利益,既可以是某种物质利益,也可以是获得某种物质利益的权利和机会。经济利益协调是指经济利益结果悬殊不大,能为利益主体所接受,有利于促进经济利益协调发展。  经济利益目标、经济利益行为、获取经济利益的权利与机会和条件(包括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经济制度的缺陷)、经济利益结果四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关系表明:经济利益目标的强兼顾性促进经济利益行为协调,平等的获取经济利益的权利与机会和条件有利于经济利益结果均等,利益结果的适度差距增进主体经济利益活动竞争中的合作;经济利益协调状况进一步强化利益目标和利益行为的协调性、获取经济利益的权利与机会和条件的平等性,从而推动经济利益向更加协调的方向演进。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西部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研究-基于经济利益协调的视角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