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格列佛游记

(英)乔纳森·斯威夫特|译者:冷杉|绘画:(英)托马斯·莫滕 凤凰
出版时间:

2011-8  

出版社:

凤凰  

作者:

(英)乔纳森·斯威夫特|译者:冷杉|绘画:(英)托马斯·莫滕  

页数:

267  

字数:

285000  

译者:

冷杉  

Tag标签:

无  

前言

自1726年出版以来,世界文学名著《格列佛游记》被冠上了许多名头,从一部梅尼普斯式的暗讽小说,到一本写给小孩子看的书;从基本算是一部科幻小说,到一部当代虚构类小说的先驱之作,凡此种种,不一而足。那么,《格列佛游记》到底是一部怎样的作品,而其作者斯威夫特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斯威夫特一生的经历,如同一个帝国没落一样” 这句话出自英国著名作家萨克雷之口。 与大文豪萧伯纳一样,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1667—1745)也是英裔爱尔兰人,生于都柏林,是伦敦律师老乔纳森·斯威夫特的遗腹子,在都柏林圣帕特里克教堂副教长任内去世。他一生所经历的苦恼、偶尔的希望和经常性的失望,以及晚期的衰亡与死灭,刚好暗合了萨克雷所说的“悲剧的扩大”。 斯威夫特所生活的十八世纪可谓理性的时代,而斯威夫特本人也是为这个时代增光添彩的人物;而这份光彩大多散发自其讽刺性的文章,代表了一代知识分子的知性与良心。但观其生活琐细,我们却不免唏嘘慨叹。关于他童年生活的记载混乱而模糊,我们大概知道斯威夫特很小的时候,他的母亲就返回英国,将小斯威夫特交由其叔父戈德温抚养。斯威夫特15岁进入都柏林大学三一学院学习哲学和神学,并取得学士学位。正值他留校攻读硕士学位之时,英国爆发了1688年“光荣革命”,使爱尔兰陷入了一场内战。这迫使斯威夫特来到英国寻求出路,并成为其母系远亲、退休外交家威廉·坦普尔爵士的私人秘书,住进了坦普尔爵士的莫尔庄园。 莫尔庄园是与斯威夫特一生相关的重要地点。这里曾是他进军政界的基地,不过不走运的是屡进屡不利,因此他也曾离开庄园回爱尔兰在教会里谋求发展。这里是他遇到“史特拉”的地方,后者是庄园女仆家的女儿,本名埃丝特·约翰逊,“史特拉”是斯威夫特对她的昵称,斯威夫特成了史特拉的良师益友。有关两人的关系说法不一,有些还自相矛盾,不过有资料表明两人一生都保持了亲密的关系,一说两人曾于1716年完婚。不论真相如何,斯威夫特有书信集《给史特拉的信》传世,其中一些篇章可谓精彩绝伦。在此居住期间,斯威夫特还曾因健康问题回爱尔兰短期休养。据信也就是从这时起,年仅23岁的他患了头晕眼花的毛病,后来发展成美尼尔氏综合症。这种病纠缠了他一生,并最终令他失明。病休结束返回莫尔庄园之后,1692年斯威夫特拿到了牛津大学赫特福德学院的硕士学位。莫尔庄园也是斯威夫特写作其短论名篇《桶的故事》《书的战争》的地方(两部短论直至1704年才付梓发表),其文字的讽刺锋芒也是从这里初绽。 威廉·坦普尔爵士1699年去世之后,斯威夫特返回爱尔兰任都柏林附近的拉拉克尔教区牧师。因为同时是伯克利伯爵的私人牧师,所以他经常住在都柏林。1702年取得了都柏林大学三一学院神学博士学位。在此后的十多年时间里,经常往返于伦敦和都柏林之间,一方面希望在英国文坛占有一席之地,另一方面更希望在政界谋求发展。1704年两篇短论的发表,为他赢得了作家的名声,也使他与亚历山大·蒲柏、约翰·盖伊和约翰·阿巴斯诺特成为好友,他们几个人也是1712年成立的文学社团“涂鸦社”的骨干。在这段时间里,斯威夫特介入了辉格党和托利党的政治斗争。他先支持辉格党,并在长达12年时间里为该党撰写政论文章。后来他发现托利党领导人更同情他为爱尔兰人民请命的事业,于是转而支持托利党。1710年托利党上台执政后,斯威夫特担任该党《考察报》的主编,发表大量政治宣传文章,成为托利党的一枝健笔。在此期间,他还写了一系列文章和小册子反对英国参加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1713),其中最轰动的一篇就是1711年的《同盟国和前任内阁在发动和进行这次战争中的行为》,抨击了以英军总司令马尔巴勒公爵为首的辉格党人借战争大发横财的行为。1713年英法停战,签订了《乌特勒支和约》,当时的英国人都称其为“斯威夫特和约”。这也是斯威夫特从政道路上最辉煌的时期,他是托利党政府核心集团的一部分,成为托利党两位领袖人物首席财政大臣罗伯特·哈利与国务大臣亨利·圣约翰关系的调停者;他还是安妮女王演说词的起草者。不过由于涉入党派斗争,加之讽刺政论得罪当局,在托利党政府失势之前,他的老朋友哈利能给他谋得的也只能是都柏林圣帕特里克大教堂副教长一职。 1713年,斯威夫特失望地回到都柏林任职,此后的32年时间里,他一直蛰伏在都柏林。虽然他曾化名垂皮尔,发表《垂皮尔书简》,领导爱尔兰反对英国盘剥爱尔兰人的“伍德铜币案”,并取得了胜利,爱尔兰人也尊崇他为一时名士;他的文学讽刺风格日趋成熟,他的代表作《格列佛游记》就是在这段时间完成的,但他绝大部分时间却为忧郁所笼罩,退缩而绝望。他自己形容这一时期的生活犹如“一只洞中的老鼠”。1742年,他突发中风而瘫痪,丧失了说话能力,生活需要有人护理。与此同时,他害怕的事情发生了,也就是他丧失了自己一生推崇的理性;此前,曾经指着一棵枯树说:“我可能也会像这棵树一样,从头开始死去。”1745年10月19日,这位杰出的讽刺大师在黑暗和孤独中走完了一生,终年78岁。 “从内阁会议厅到托儿所,到处都在读《格列佛游记》” 《格列佛游记》出版后,斯威夫特的朋友约翰·盖伊在给他的信中如是说。 这并非溢美之词。首版《格列佛游记》于1726年10月26日出版,定价八先令六便士,不到一周时间即销售一空,创造了出版史上的一个奇迹。伦敦出版商本杰明·莫特为了防止盗版,居然令五家印刷厂同时开工来印制《格列佛游记》。直至今日,世界各大出版社仍旧不断推出新的版本。 不过,斯威夫特本人却对首版甚为不满,因为出版商莫特将原稿做了大量的改动。为了逃避出版审查,莫特删节了有关描写小人国“厘厘扑腾”宫廷竞赛和“飞岛国”里林达利诺人造反的情节,并在第二部中增加了颂扬安妮女王的内容。1735年,斯威夫特在爱尔兰出版商乔治·福克纳那里出版了“完整版”《格列佛游记》。虽然号称完整版,但出版商福克纳还是不敢将林达利诺人造反的情节加上去,只加入了宫廷竞赛情节并部分恢复了被1726版随意更改的内容。这一版中还加入了斯威夫特写的《格列佛船长致亲戚辛普森先生的一封信》,信中抱怨出版商莫特将他的原稿改得面目全非,说自己“都认不出来这曾是自己写的文章”了。此后历次出版的标准版《格列佛游记》都包含这封信。这个版本还将斯威夫特的朋友亚历山大·蒲柏赞扬《格列佛游记》的一些诗收录在内。1735年福克纳版是公认的“首版”《格列佛游记》。 1899年出版的一本斯威夫特作品集中收录了《格列佛游记》,并将有关林达利诺人造反内容增补在内,这应该是现代我们读到的《格列佛游记》的第一个完整版。 “小说是为孩子写的,内容却是给大人看的” 美国名人、著名文学评论家刘易斯·芒福德曾经这样评价《格列佛游记》。 这句话不无道理。开头两部——小人国“厘厘扑腾”和巨人国“霸萝卜顶奈何”的情节似乎是写给小孩看的,但斯威夫特却注入“讽刺社会”的严肃主题。《格列佛游记》的内容极其丰富,也引起后世各种不同的解释。斯威夫特仿佛是挂起了一面镜子,让全人类都看看自己真实可憎的面目,使人们能抛弃幻想与虚伪,更接近真理。 《格列佛游记》讲述了虚构的主人公里梅尔·格列佛的故事,他是一个讲求实际的英国人,受训成为一位外科医生,生意失败后选择出海谋生。作品运用不动声色的叙述方式,很少涉及自我反省或太深的情感反应,通过第一人称格列佛之口讲述了历次海上之旅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讲述格列佛乘坐的航船在南太平洋海域不幸遭遇海难,他奋力泅渡来到小人国“厘厘扑腾”。该国人身高只有我们普通人的十二分之一,还不足六英寸(15厘米),但这里的居民从国王到大臣都非常贪婪、残忍、野心勃勃,并且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人类。这个小人国有个敌对的邻国“不赖富思古”,居民同样也是小人,因从不同的一端打破鸡蛋的区别而遭到厘厘扑腾人憎恨。格列佛虽然帮助厘厘扑腾打败了不赖富思古,但自打他用自己的尿扑灭了皇宫大火之后,事情全变了。他被控通敌罪,并被判处射瞎双眼,饥渴而死,格列佛不得不逃离了这个是非之地。 第二部分,讲述了又一次远洋航行将他带到了巨人国“霸萝卜顶奈何”,那里的成年人身高20多米。他先被一个农夫发现,后者用他来取乐赚钱。被宫廷发现后,他的社交生活很轻松,但却称不上有趣。因为体型巨大,巨人们平常的缺陷也被放大了许多倍,格列佛非常厌恶巨人的身体。巨人的无知令格列佛感到惊讶,即便是国王也对政治一无所知。不过总体来说,巨人国是格列佛到过的最好的国家。一次陪同国王夫妇视察边境时,格列佛离奇地飞离巨人国。 第三部分,格列夫又开始起航了,并且在被海盗袭击后,再次历险,最终来到了“飞岛国”。飞岛上居住的理论家和学者压迫和统治着下方的巴尔尼巴比人。飞岛国与巴尔尼巴比进行的科学研究工作,几乎全是些不切实际的空洞的东西,而那里的居民的生活也几乎完全脱离实际。偶然来到了格鲁布都布德里,格列佛见到了岛主用魔法召来的史上著名人物,他发现他们在历史现实中的影响力要比史书上介绍的小得多。到访拉格纳格后,他发现长生不死人给人的启示是,年老不一定代表着智慧。 第四部分,格列佛作为一艘船的船长身份起航,但由于船员哗变,他被抛弃到一个不为人知的国度。这个国家居住着智马,他们是一些有理性的马,统治着整个国家。而一些“夜壶”——粗鲁的类人生物,是他们的奴隶。在智马各种美德的感化下,格列佛决心留在智马国,不过他裸露的身体使智马们知道,他与“夜壶”无异,因此被流放。极度忧伤的格列佛被一艘葡萄牙船搭救,船长对他非常好,可是格列佛却忍不住认为船长和所有人类都是一些不体面的像“夜壶”一样的人。最后,尽管格列佛对整个殖民主义观念持怀疑态度,他还是以宣称他所到过的国家都属于英格兰、是英格兰的殖民地来结束叙述。 除了讽刺现实的艺术风格之外,小说在故事情节的设置上还具备相反的特点。首先是格列佛本人,他从小人国的“巨人”变为巨人国的“小人”,从飞岛国的“明眼人”变为智马国的“无知者”;其次是格列佛所到的国家,从小人国的“复杂”到巨人国的“简单”,从飞岛国的“讲求科学”到智马国的“崇尚自然”;最后是格列佛观察视角的变化,格列佛将小人国的居民看做是一群堕落、道德败坏的人,随后在大人国,该国的国王也用同样的眼光看待欧洲人,格列佛将飞岛国居民看作是一群不切实际的人,而到了智马国,他的马主人也是这样看待格列佛所代表的人类的。 “任何强烈的义愤都无法撕裂我心” 这是斯威夫特1731年为自己写的拉丁文墓志铭中的一句。 评论家们认为斯威夫特进入晚年之后,变得比以往更加尖刻。而去世前的三年时间,他生活无法自理,不得不由他人照顾起居。基于上述事实,有些人将斯威夫特与小说的主人公格列佛联系起来,认为在第四部分智马国中的格列佛就是斯威夫特的化身,甚至还有人认为智马国那部分描写的就是斯威夫特精神失常后的幻想。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斯威夫特在晚年中风(1742年)之前,思维能力并没有受到损害,而且有资料表明第四部分先于第三部分,在1723年完成,而这正是斯威夫特化名垂皮尔,号召人们反对英国剥削爱尔兰人民的“伍德铜币案”的时期。 像他的名字所暗示的那样,格列佛(Gulliver,源于gullibility,“易受骗、易上当”的意思)非常容易上当受骗。而斯威夫特却是一个能够看清社会现实,笔触清冽而讽刺的政论家兼作家。斯威夫特塑造格列佛幼稚、单纯的性格是有其深刻用意的。当读者阅读小说时,首先会以主人公格列佛的角度来看待和思考问题,继而我们发现小说的离奇情节只不过是作者斯威夫特想象出来的。因此,在幼稚、单纯的格列佛和抱持怀疑态度的读者这两种视角之前,小说具有了多层含义。一个层面,我们可以将其当成真正的旅游行纪故事;另一层面,我们也可以将其视为纯虚构的神话故事;而在这两者之间的第三个层面,超越了上述两个层面,更接近斯威夫特的原本意图,就是对欧洲主张的唯理性和所谓的善意的讽刺批判。 不过斯威夫特与格列佛确有其相似性,格列佛之于英国的疏离感也恰好是斯威夫特对英国的疏离感。斯威夫特头脑中一直纠结一个问题,就是他无法确定自己到底是英国人还是爱尔兰人(欧美人通常以母亲来确定国籍,而斯威夫特的母亲是英国人),这使他经常处在矛盾状态之中,心中也对英国生出了疏离感。恰恰是这种疏离感,使斯威夫特为后人留下了超越时空适合全人类的讽刺、辛辣的幽默、愉快的寓言、明确而又优美的文体。同时,他也为自己写下了墓志铭,其中有这样的诗句: “前行吧,旅者,如有可能,请效仿这位自由事业的坚定捍卫者!”

内容概要

《格列佛游记》通过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因国等国度的离奇旅行和种种遭遇,集中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社会的各种矛盾,辛辣地讽刺了英国当时的社会状况。格列佛每到一个国度,都受到不同的待遇,耳闻目睹,无奇不有。作者对每一种情景都做了细致的描绘,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整部小说想象丰富,构思奇特,读起来妙趣横生,堪称18世纪的经典佳作。
《格列佛游记》由乔纳森·斯威夫特编著,冷杉编译。

作者简介

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1667—1745),英裔爱尔兰作家、诗人、政论家,世界上最伟大的讽刺文学大师之一。他的讽刺代表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知性与良心,满含苦涩而热切的忧世情怀。除了讽刺小说的代表作《格列佛游记》以外,斯威夫特还写了一些讽刺、批
判性很强的时政短论,另有诗歌、散文和书信集《给史特拉的信》传世。
冷杉,著名翻译家。已出版译著60余部,译自英法德文,在两岸三地出版。文学译著有《肉体窃贼》、《最高权力》、《天堂里的小提琴》等等,以及经典插图注释本《爱丽丝梦游仙境》等多部儿童文学作品。
托马斯·莫滕(Thomas
Morten,1836—1866),英国画家、插图作者,经常为杂志和报刊绘制插图,其作品曾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展出。为《格列佛游记》绘制的63幅插图(本书精选其中44幅),是莫滕最经典的传世作品。

书籍目录

代序
出版者致读者的话
格列佛船长致其亲戚辛普森先生的一封信
第一部 小人国“厘厘扑腾”游记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二部 巨人国“霸萝卜顶奈何”游记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三部 飞岛国“乱扑腾”、巴尔尼巴比、格鲁布都布德里、拉格纳格、日本游记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四部 智马国游记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作者斯威夫特(1667—1745)生平大事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我从莱顿回国后不久,恩师贝茨先生就推荐我到“燕子号”商船上当外科医生。指挥这艘船的是亚伯拉罕·潘内尔船长。我随他一起工作了三年半,其间几次航行到累范特①等地。我回来后,贝茨恩师鼓励我留在伦敦,并给我介绍了几位病人。我决定安顿下来,并租下了老周瑞街一处小房的部分房间。当时大家也都劝我换一种活法,于是我就跟新门街做袜子和内衣生意的爱德蒙·博尔顿先生的二女儿玛丽·博尔顿小姐结了婚,并因此获得了四百英镑的嫁妆。然而,两年以后贝茨恩师不幸辞世。我没有什么朋友,又不肯昧着良心像我的许多同行那样投机取巧,因而生意日渐萧条。我和妻子同几位熟人商量了一下,决定再去航海。我先后在两条船上当外科医生,六年之中几次航行到东印度和西印度群岛,我的财富因而有所增加。我总是随身携带许多书籍,闲暇时就在船上阅读古代和现代的佳作。每到一处上了岸,我就注意观察各地的风土人情,也学习当地的语言,由于记性好,所以学起来很容易。几次航海中的最后一次不太顺利,这让我对航海生活心生厌倦,只想等在家里和老婆孩子一起过日子。我从老周瑞街搬到脚镣巷,随后又搬到威平,希望能在那里的水手帮里找些活儿做,结果收效甚微。就这样又过了三年,眼啾着过太平日子已经无望,我只好接受了“羚羊号”船主威廉·普利查船长待遇优厚的聘请再度远航;那时他正要去往太平洋一带地区。1699年5月4日,我们从布里斯托③起锚开船。航行最初顺利得很。由于某些原因,把后来在那片海域上航行的细节告诉读者似乎不太恰当,所以我只说说下面这些情形就够了:在前往东印度群岛的途中,我们被一阵飓风刮到了万迪门兰④西北方的海域。据观测,发现我们的位置在南纬3002。船员中有12个人因为劳累过度和严重营养不良,饱受折磨而死。余下的人的身体也很虚弱。时值11月5日,那一带正是夏初时节,天空阴霾多雾。

媒体关注与评论

斯威夫特以幽默丰富了作品的道德含义,以讽刺揭露荒诞,并通过人物性格和叙事架构使人们难以置信的事件成为现实,即便是《鲁滨逊漂流记》也难以在叙事的刻薄性和多样性方面与其媲美。  ——[英]司各特如果要我开列份书目,列出哪怕其他书都被毁坏时也要保留的六本书,我一定把《格列佛游记》列入其中。  ——[英]乔治·奥威尔


编辑推荐

《格列佛游记》美国《生活》杂志评为“人类有史以来二十本最佳书”之一托马斯•莫滕44幅经典插图首次引进,尽现黄金时代插画艺术之巅峰撷取三个世纪以来历代名家经典注释,完美复原世界文坛最著名的社会讽喻小说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格列佛游记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大人孩子都值得以读书。虽然时代变迁,书中内容对当下的社会还是也很有意义。


发货挺快,送货也神速。就是收到的货书角少一个,以后希望卖家包装好些


世界名著就是与众不同,经典。


书送得很快,孩子很喜欢,每天晚上睡前看半个钟。


翻译还不错(译者冷杉,为爱丽丝梦游仙境的译者),字偏小,看着有点费劲,有精美插图。


字太小,看得费劲。
翻译应该是全本,但是完全不适合孩子看,应该是写给大人看的。插图不错,但比较少。
以后要买给孩子看得书,还得买少儿出版社改编过的。


买给朋友的孩子的,书的质量很好,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