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我们在中国

杨卫磊 著 杨卫磊 凤凰出版社 (2012-08出版)
出版时间:

2012-8  

出版社:

杨卫磊 凤凰出版社 (2012-08出版)  

作者:

杨卫磊 著  

页数:

170  

内容概要

  《游子的哲学系列丛书:我们在中国》是中韩留学生征文整合成的征文集之一。主要以留学中国和韩国的学生为主体,以作者本人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了他们在异国他乡真实感人的生活,并告诉大家一个他们眼中鲜活的中国和韩国,其中,不乏文化差异,留学感闻,生活秘诀,学语言的种种趣事,还有大家不知道的许多小秘密在其中。相信读毕此书,如果您正在留学中,一定会有感同身受的共鸣,如果您渴望去韩国或者是个哈韩一族,亦或是想要了解韩国人对中国的真实看法,那么你定会在其中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作者简介

杨卫磊,1981年生,祖籍中国河南。现为韩国首尔大学哲学系博士、在韩中国志愿者协会主席、首尔大学中国留学生会常务副会长、中央电视台CCTV官网城市频道韩国特派代表、“中韩艺术节”筹委会主任。

书籍目录

和中国,有缘千里来相会的缘分回首在中国的四年3我要成为中国人!5选择是太难!11要不去中国看一看14我们在中国20我对中国的印象23春节里的花27最好的药29萤雪之功31我的留学生活,我的温馨记忆35第七个暑假3872岁,我的中国留学纪行41我们在中国43爱上中国人的“真情”爱着中国的人47北京二、三事50珍贵的7名中国同屋53韩国女孩儿收到的信56忆中国的冬天58两次的温情60努力就会有收获63想法的转变65我的珍贵友情67我可以大声骄傲地说:“我去过中国”中国还有那群孩子71上海、西塘、武夷山之行75在恩的大同旅行记79丽江之行82我眼里的香港85在北京,我体验过的心跳经历88内蒙古旅行91游览世界化的中心都市上海有感93中国文化,不尽相同的五彩缤纷京剧99国际文化节102四块?四十块! 104北京人107上海的街边小吃109在北京,一个爱中国的韩国女生112中国,你是我的命运114北京奥运会在“蓝立方”里的志愿活动116从韩国的小城市到中国的首都118中国121手拉手124我的第二个故乡——南京126两个国度,一衣带水端午节——难题而易答129中国早期留学进言131走向世界的韩流、华流133我是韩国形象大使136什么是嫌韩症?138唯一的韩国人140要想在中国成功,一定要理解中国142年少,还有点点恋家情节亲爱的爸爸147写给母亲151中国,不愧是世界的中心中国“光影”155上海与北京的美术市场159做龙的朋友161对于我来说,中国是……163我在上海飞行165慢慢地,快快地!168剧变的中国170后记172

章节摘录

春节里的花北京语言大学 徐东俊无论是对谁,机会总有来临的那一天。但是那个被称为“机会”的家伙会静悄悄地来,不等我们发现就溜走。据说一个人的一生之中,机会会来寻找你3次,我们是每次都发现了?还是已经有机会从我们手上溜走了?2007年,现在我回想起来还捶胸顿足地寒心。2006年的修能测试(这是韩国学生进入大学前的一种测试,类似于高考。)考得很糟糕,高中毕业以后我一边等着远在上海的父亲的指示,一边没心没肺地玩。但是也经常会有一些良心的谴责不安伴随着我。就那样过了几个月,最后招来了父亲的一顿斥责。从那以后,我第一次试着打一些零工,看着打工赚的钱整整齐齐地被存在银行里,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再加上别人在向前奔跑的时候我却在原地不动,心里的负担更重了。那年秋天,父亲问我如果我自己来中国学习汉语怎么样。我很快就决定了。在我说出“是”的那一瞬间,我明白,这就是我的第一次机会”。下定决心之后,一切都进展的很顺利,大约两周后我就乘上了去往北京的飞机。第一次从父母的怀中离开去外地的那种心情,相信每个留学生都有体会。带着紧张,不安,担心,以及激动,我开始了我的留学生活。12月30号,我第一次站在中国土地上,会的中国语仅两句:你好。再见。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陌生的语言。我暗暗对自己说:加油,你能行!坐着出租车到了望京(在北京市的韩国人居住密集的地方,俗称“韩国城”。)在朝鲜族同学的帮助下找到了宿舍的房间——506号。在太阳徐徐西沉的时候,我肚子饿了出去吃饭。但是去什么地方吃什么,让我很迷茫。最大的问题是语言不通!在周围转悠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小商店,比手画脚的总算是买了一盒碗面回去。倒上水等了一会,面差不多了,打开盖子的时候,我皱了一下眉头,吃第一口以后,又皱了一下眉头。陌生的气味,陌生的味道。和各种陌生的事物一起,度过了我在北京的第一夜。几天后,我的室友到了。是和我同岁,在高丽大学中国语学院上学的韩国人,我们立马成为了朋友。在短期班听课的时候也认识了不少人。不仅有韩国人,还有越南、加拿大、日本、泰国等各个国家的同学。和大家一起听课,每个周末也一起在北京游玩,渐渐知道了不少东西。有一次,和室友想去参观故宫,于是我们坐着早班车到了天安门广场。一直感叹着,被恢弘的气势所震惊,以为到了梦境。通过了天安门进入到故宫。后又登上了在北门正对面的景山公园。在景山公园的顶端看故宫的风景,只能说:壮观!看了到伫立在旁边的北海公园的塔,我们决定去这个本来没打算去的地方。和比较小的景山公园相比,北海公园很宽广。在参观了一小时候后,我和室友决定在太阳落山之前回宿舍。结果找到出口的时候已经是漆黑的夜里了。在那里,我们又一次做出了鲁莽的决定。我提议沿着故宫的墙走,重新回到天安门做公共汽车。我们已经走了一天了,身子都软了,沿着墙走的每一步都很沉重,不过,那天我们一起走过的路到现在我也不会忘记。我的室友,我的朋友,你现在在做什么?不知不觉短期班一个月的课程结束了。那些朋友也都回到了各自的国家,但我仍旧留在北京。2008年2月,在春节的前几天,作为中国最大的节日,北京到处散发着节日的气氛。远处偶尔传来的爆竹的声音,家家户户门前贴着对联,街上的行人也带着内心的喜悦和激动。而与之相反的,我和朋友在一起时勉强隐藏的内心的孤独,一点点地显露出来。夜里,一个人在宿舍,喝着啤酒,电视看着似懂非懂,只能一遍遍地翻着。就这样过着,一直到了春节前一天。从白天开始,就一直有吵闹的爆竹声音传进来,路上的小孩拿着爆竹笑个不停,而我的心情却很差。我安慰自己,我是因为爆竹声音才这样的。到了晚上,因为爆竹的声音,我连窗帘都拉上了。和以前一样,喝着啤酒看着电视。大约过了10点钟,外面突然传来了一声很响的爆竹声音,我很生气地拉开窗帘。那一瞬间,心中充满了震惊,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能怔怔地看着外面。在窗外,我视线所能达到的地方,在楼房之间所能看到的天际,都绽放着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花朵”。看着数百数千的烟花,我当时到底怎么想的现在怎么也记不起来了。或许,那时我沉醉在了感动之中,仅仅是那样的看着么?过了一会,我清醒过来,现在在韩国过春节的我的家人们如果也在这里,该多好啊!无言的,在心中最深处的感情涌上心头。我现在感觉到的孤独,就是因为家人,就是因为距离韩国太远。但是,我已经走上了我选择的路,即使回头也不能重新走回去的路。我不后悔我的决定,要做,就做到最好。看着窗外绽放的烟花,我暗自下了决定。现在来北京已经3年了。曾经陌生的东西现在已经融入了生活,我也已经忘记了我心里的孤独。在这之间,我彷徨过,后悔过。但是,到今天,我依旧努力,依旧坚持,依旧没有放弃。我也依旧不能忘记2008年的春节。不,我这一生都不会忘记。因为那天看到的无数的绽放着的花朵依旧在我心中盛开。72岁,我的中国留学纪行在中国居住的韩国奶奶 周德子生于1938年的我,一直生活在美丽的祖国一个完整的大家庭里,结了婚,现在72岁的我已经成为了奶奶、外婆。经历了日本殖民和南北战争,动荡的岁月像我的老朋友一样伴我一路走来。如今,作为一群可爱的孙子、孙女的奶奶,我已然在中国度过了第四个春秋。2007年10月8日,仁川机场,我牵着调皮的孙女的小手飞向了高高的蓝天,来到了中国——这个不那么远也不那么近的地方。身处言语不通的异乡,想要如何生活?大概,我的想法是有些不同。不为结交中国朋友,也不为旅行,我是为了让孙女见识一下这里数万名韩国学生的留学生活,更是为了这个年逾七二的老太婆也要留学一把的想法而来的。伴随着感慨万千的思绪,为我的孙女做一桌热腾腾的饭菜,我这样快乐地生活着,一天又一天。翌年,由于签证问题,我需要回国,前往机场的那天,孙女也同行而来,分别的时候,她抱着我哭了,孙女一边说着不放心我一个人坐飞机一边拉住我的手不放的样子,至今都隐约可见。那一年,我的孙子也来到中国留学,我的中国生活就这样有滋有味地继续着。身为客居异乡的外国人,生活中吃点苦头当然是不得已的事情。一边带着汉语还不利落的两个小孩子,一边寻找住的地方,中国话听不懂也说不出,着实束手无策。但是,吃了亏的时候,孩子们说几次不行就会放弃,我这个上了年纪的人却无法理解。不论是哪个国家,不论有多么不同,平心而论,仅仅因为语言不同,仅仅因为身在外国,受了损失而置之不理都是不甘心和不能容忍的。我们这些外国学生们不了解这个国家的法律也不了解签约的过程,这三四年来,我们搬了五次家,只有两次拿到了押金,房东反而说要报警,在他们面前根本没有道理可讲。我可以无所谓,但是,我的孙子孙女们还要在这里上学,发生这样的事情,受伤害的将是他们。哪个国家都会有好人和坏人,直到今天为止,中国还有很多人在对待外国人的时候存在很多不合理与不公正。不过,中国作为泱泱大国,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还是非常多的,在生活中,我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在天安门,那些环绕着天安门的雄伟建筑即使未及细细观赏也让我感叹。在颐和园,那一眼望不到边的湖水以及数以万计的绘画让人感触颇深,那坐落于奇岩绝壁之上的巨大宫殿也是世上难得一见的绝景。还有后海,简直难以分辨它是天然湖泊还是人工湖水,景色美不胜收。在中国,优秀和值得借鉴的东西也非常多。“想了解一个国家就去逛那里的市场”,在中国的市场,我亲眼见证了中国正一步步走向一条兴旺百家,国家复兴的道路。在这里,老百姓可以以低廉的价格买到生活必需品,面粉、蔬菜和各种物品都好像是为了照顾百姓们的生活而准备的,不分时令,物资充足。另外,中国还有另一个感动我的地方。这里的高龄老人衣食无忧,他们白发苍苍,踏着背影,相互扶持,一路走来。行动不便的老夫老妻用轮椅或自行车载着老伴儿前行,时而回望,追忆流逝青春,这样的场景时常可见,实在暖人心扉。我想,还在快乐成长的可爱小淘气们,若在韩国长大就会成为韩国人,若在中国长大就会成为不折不扣的中国人吧。所以,我期待着留学中国的你们,成为不只是韩国,而是哪里都需要的人才。我想,在今天,在你们的时代,阻拦你们通向世界的门槛已经不复存在。拥有独特品格的人才,哪里都需要。正是有了这样的期望,你们的父母才投资于中国,并希望能够收获于未来。国家富强了,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所以,请你们点亮未来,让韩国强大起来,与幅员辽阔的中国并肩成为先进发达的国家吧。在最后,我希望留学中国的你们能够成立韩国留学生同门会。这对于生活于中国、学习于中国的你们有很大的帮助,今后回到韩国,相互扶持,能够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对于你们来说,韩国很重要,而多年来学习和生活过的中国也同样重要。你们要携手并进,成为联系中韩两国紧密关系的纽带,太平洋将因你们而波涛汹涌。那么,努力地生活吧,我也会和你们一起努力。来我家做客定会以韩国泡菜招待,在中国的日子也要吃好喝好。我的孙子孙女和所有的孩子们啊,你们是世界舞台的主角,终有一日成就大业,我这个老太婆将双手合十为你们祈祷。

媒体关注与评论

  在韩国的留学生活总是紧张的。即使这样,仍有这么一群中国留学生,每周都要去韩国的孤儿院、养老院、残疾人院去做义工。在细腻的忙碌中,传递着中国学生一颗颗温暖的心。每一段文字,都是一段经历。尽管事隋不那样的轰轰烈烈,但却是天下大爱的永久的留学记忆。  ——张国有 北京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    人与人之间不接触,不交流,就会不理解,不欣赏,甚至会有歧见。如果能够在一起近距离地接触,就能有真情与真情地碰撞,就有“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感受。韩国、中国留学生的文章是不是阐明了这个普通的道理,请大家一起见证。  ——姜昆 中国丈基会副理事长、秘书长,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    通过《我们在韩国》这本书,我们可以共同分享在韩留学的中国学生的宝贵经历,从而不仅可以避免留学生活中的一些失误,还会让我们更加生动深刻地了解“韩流”生活。留学生在韩中两国的相互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也需要不断地成长成熟。因此,应以这样的习作方式不断巩固汉语水平,并且更加刻苦钻研于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价值。  ——李钟振 梨花女子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    游子之吟,自古不绝。思念亲人,梦回故乡,似乎是它们的恒久主题。然而时代终究变了,这些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在韩留学生的“游子吟”,充满了新气象。珍藏这些年轻心灵的印记吧,它们蕴涵着昨天,见证着今天,也预示了明天。  ——左思民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留学生们是中韩两国的民间大使,推动着两国文化的传播。这两本书主要以留学中国和韩国的留学生为主体,透过他们的文字,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们真实的留学生活,可以感受到中韩文化的异同。翻开扉页,展现在您面前的将是熟悉但又别具魅力的韩国和中国。  ——文井我 文井我中国语研究所所长、HSK研究专家


编辑推荐

《我们在中国》编辑推荐:第一本中韩外交史上有关韩国留学生在中国生活的书;第一本由韩国留学生自发征稿、收稿、编辑出版的书;第一本由人民网、腾讯网教育鼎立支持的留学生的书;第一次汇集百余名在中韩国留学生真实感悟的作品集。青春与理解,靠近,在中韩国留学生的真实生活与内心。

名人推荐

每逢周末,中国的一些敬老院、聋哑学校,总看到来中国学习的韩国留学生在做义工。这些平时需要父母呵护的孩子,在异国他乡却默默地做着最普通但又最需要呵护的事隋。这些献爱心的同学一起编写了这本书,这里的每一篇文章都记录着他们在中国的真实生活,韩国人眼里的中国在此一览无余。 ——张国有 北京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 人与人之间不接触,不交流,就会不理解,不欣赏,甚至会有歧见。如果能够在一起近距离地接触,就能有真情与真情地碰撞,就有“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感受。韩国、中国留学生的文章是不是阐明了这个普通的道理,请大家一起见证。 ——姜昆 中国文基会副理事长、秘书长,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 通过本书,我们可以一起分享韩国留学生在中国的宝贵经历,从而不仅可以避免留学生活中的一些失误,而且会让我们更加深刻生动地了解飞速发展的中国。留学生在韩中两国的相互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也需要不断地成长成熟。因此,应以这样的习作方式不断巩固汉语水平,并且更加刻苦钻研于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价值。 ——李钟振 梨花女子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 游子之吟,自古不绝。思念亲人,梦回故乡,似乎是它们的恒久主题。然而时代终究变了,这些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在韩留学生的“游子吟”,充满了新气象。珍藏这些年轻心灵的印记吧,它们蕴涵着昨天,见证着今天,也预示了明天。 ——左思民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留学生们是中韩两国的民间大使,推动着两国文化的传播。这两本书主要以留学中国和韩国的留学生为主体,透过他们的文字,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们真实的留学生活,可以感受到中韩文化的异同。翻开扉页,展现在您面前的将是熟悉但又别具魅力的韩国和中国。 ——文井我 文井我中国语研究所所长、HSK研究专家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我们在中国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