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章太炎 邹容-近代名人文库精粹

章太炎,邹容 著 记处书记 陕西太白文艺出版社 (2012-06出版)
出版时间:

2012-6  

出版社:

记处书记 陕西太白文艺出版社 (2012-06出版)  

作者:

章太炎,邹容 著  

页数:

186  

内容概要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浩瀚深广、源远流长,其中近代名家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它涵储着中国人文精神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之魂。《近代名人文库精萃:章太炎、邹容》在名家文学原著中节选出广为流传、脍炙人口,具有深远影响的精髓作品,推荐给广大青少年读者,引导青少年准确地理解作品中的道理,把握国学的精髓。

作者简介

章太炎(1869—1936),初名学乘,字枚叙,后改名绛,号太炎,浙江余杭人。近代政治家、学者、散文家。曾因倡导维新运动被通缉,流亡日本。后因为邹容《革命军》作序,被捕入狱。出狱后,孙中山迎至日本,参加同盟会,主编《民报》,以诗文鼓吹革命。早期作品具有秦汉以至唐宋时文风。后期写有大量政论、时评文章,以广博深厚的学识为基础,内容翔实,词锋锐利,风格瑰丽。诗作多为五言,一些古体诗取法汉魏乐府而文辞古奥。在文学、历史学、语言学等方面都有贡献。著述有《章氏丛书》、《太炎文录》、 《太炎文录续编》等。 邹容(1885—1905),近代作家、革命家。原名绍陶,又名桂文,字蔚丹,四川巴县人。1902年留学日本,参加留学生的革命活动。次年回上海,参加爱国学社,与章炳轔发起成立中国学生同盟会。著《革命书》揭露清王朝的残酷统治和卖国行径,号召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革命军》一书思想尖锐,感情奔放,语言明晰流畅,是当时宣传革命思想的新体散文代表作。 《苏报》主笔章士钊撰文推荐,评此书为全国人民必读的“第一教科书”。同年6月,章炳麟被捕,他自投捕房,被判死刑,1905年4月死于狱中。1912年2月,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追赠其为大将军。

书籍目录

章太炎 杂 文 变法箴言 译书公会序 弭兵难 解辫发 定版籍 《革命军》序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节选) 狱中答《新闻报》 狱中与威丹唱和诗 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 《洪秀全演义》序 《汉帜》发刊序 排满平议 熊成基哀辞 驳建立孔教议 非所宜言 告癸丑以来死义诸君文 祭维新六贤文 祓三厉文 哀山东赋 诗 篇 杂感(一) 梁园客 西归留别中东诸君子 狱中赠邹容 狱中闻沈禹希见杀 孙逸仙题辞 杂感(二) 东夷诗 广宁谣 长歌 时危 孤儿行 艾如张董逃歌 妈鹊案户鸣为刘道一作也 东夷诗十首 广宁谣 感旧 长歌 赠吴君遂 狱中闻湘人某被捕有感 狱中和威丹 癸丑长春筹边 自岭海南行抵阁婆 黑龙潭 自毕节赴巴留别唐元帅二首 巴燹 佛 学 论佛法与宗教、哲学以及现实之关系 答铁铮 无神论 建立宗教论 人无我论 五无论 书 信 致曹聚仁 致马宗霍 致人论文书 致康有为 致袁世凯 致邓实 致吴稚晖 邹 容 革命军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现识就是境界现前的意思。矿物和异性矿物,既能亲和,也能抵抗,分明是有境界现前。可见矿物也有现识。若依《成唯识论》分配,业识便是作意。转识便是触,现识便是受,并与阿赖耶识相应,但没有想、思二位。所以比较动植物的知识,就退在下劣的地位。况且矿物不但有阿赖耶识,兼有意根。何以见得呢?既有保存自体的作用,一定是有“我执”。若没有我执,断无保存自体的理。只是意根中“法执”有无,还没有明白证据,不容武断。矿物既有阿赖耶、意根二种。为什么缘故不见流转生死啊?因为流转生死,必要“感”、“业”二种为缘。矿物的感,只有“俱生我执”,没有分别我执。只有“显境名言”,没有“表义名言”。矿物的业,只有“无记性”,没有“善性”、“恶性”。流转生死的缘,阙了大半,所以没有流转生死的果。这也是容易说明的。但虽说矿物有知,依旧不容说矿物有质。只是矿物和矿物相遇,现起触觉,毕竟没有窒碍的本体。动物和矿物相遇,动物现起色觉、声觉、香觉、味觉、触觉,毕竟没有五尘的本质。五尘的幻觉,只为两种有意根的东西相遇而生,所以心有境无,依然成立。这植物有命、矿物有知的俗谛,佛法中不能说得圆满。我辈虽然浅陋,还可以补正得一点儿。还有一句话,是兄弟平日的意见。现在讲唯心论的,必要破唯物论。依兄弟者,唯心论不必破唯物论,反可以包容得唯物论,只要提出“三性”,就可以说明了。第一是据“依他起自性”。唯物论家为什么信唯物呢?除了感觉,本来无物可得,感觉所得,就是唯心论的“现量”。信唯物的,原是信自己的感觉,即便归人心上的现量了。第二是据遍计所执自性。有一类唯物论师,说感觉所得,不过现象,分析出来,只是色声香味触五种。此外还有物的本质不是色声香味,也不是触,没有方分,没有延长,五感所不能到,就是真正的物质了。但五感所不能到,就[落)在“现量”以外,又兼一切物质,界限最广,更没有什么“比量”。离了“现量”、“比量”,突然说有物质,那便是非经验非推理的说话。这句话由哪里[说]起来?只为我的意根中间,原是有“法执”。依著“法执”做自己思想的靠傍,就说出“物必有质”的话来。那么,“物质”这一句话,就是唯心论中所说的“非量”。分别是句妄语。然而离了意根,再不能无端想成,这不是以心量为主,物质为从么?第三是据圆成实自性。动物植物也有知,矿物也有知,种种不过阿赖耶识所现的波浪。追寻原始,唯一真心。况且分析一物,到分子的境界,展转分成小分子、微分子的境界,总有度量可分,[永]不能到最小最微的一点。所以《庄子。河伯篇》说: “物量无穷”。既是无穷,必不能说是实有。有像空间时间,没有边际,就能说是实有。到底是心中幻象,就此可以证成“诸法不生”。矿物植物动物,同是不生,那就归人圆成实性,所以说不必破唯物论。尽容他的唯物论说到穷尽。不能不归人唯心。兄弟这一篇话,或者不为无见吧!


编辑推荐

《近代名人文库精萃:章太炎、邹容》推荐给广大青少年读者,引导青少年准确地理解作品中的道理,把握国学的精髓。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章太炎 邹容-近代名人文库精粹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