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姐儿
2012-6
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李立泰
163
79000
这本《东姐儿(一生必读的文学经典)》收录了由李立泰创作的小说。
《东姐儿(一生必读的文学经典)》具体收录了《女镇长》、《春嫂》、《丁科》、《桂花》、《香嫂》、《送花糕》、《娃娃媒》、《买表》、《战友》、《鼾雷》、《赶春集》、《六拧筋烧鸡店》、《杨发富进城》、《聋大伯》、《党课》、《通知单》、《意料之外》等作品。
李立泰,聊城市东昌府区斗虎屯镇人。“文革”中在临清一中上学,函授大学文化,1987年毕业于鲁迅文学院函授班。曾任公社文化站长、镇委秘书、区民政局纪检组长、区慈善总会办公室主任等。
打造手机小说的品牌(代序)——兼谈手机小说、微型小说、微博小说、闪小说凌鼎年
聊城创作主编双栖作家李立泰(代序)凌鼎年
处女作
东姐儿
成名作
抻炕
代表作
女镇长
春嫂
丁科
桂花
香嫂
送花糕
娃娃媒
买表
战友
鼾雷
赶春集
六拧筋烧鸡店
杨发富进城
聋大伯
党课
通知单
意料之外
马大脚
考察
胖司务长
瘦炊事员
我没拾戒指
耀五爷
办公室的故事
妇联主任
富马庄
那年冬天演节目
民政助理员
滕州一夜
村北的桥
土琵琶
局长不在家
谁摘走了冬瓜
同桌同学
门条儿
冬雨
范进新传
清官
堵鸡窝
分房
新作
“皇帝夸”
病人膏肓
伐银元
断电
村级编剧
神酒
麻班长
挖宝
给老师买盐
优惠券
战友
小李乡长
小李镇长
宿营
评论
立泰,你真不易
创作谈
篱笆墙的影子
那天晚上演出,我们宣传队有了“土琵琶”。 严格说我们的“土琵琶”就叫“土三弦”。宣传队的青年演员们,都觉得叫“土琵琶”富有诗意,具有革命的浪温主义色彩,给人一种美感,所以就叫开了“土琵琶。”那晚上演的是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沙家浜》选场,郭建光指导员一出场。“土琵琶”那段独奏把观众震了,都说赶上县京剧团乐队的味了。土琵琶的伴奏把郭指导员的积极性也调动了起来。他发挥得很捧,观众都鼓掌叫好。 我们公社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基本上是白手起家。宣传队的基地选在公社林场。其实那不算林场,充其量叫个苗圃还可以,有100多亩地育苗。 公社苗圃创办时全是抽调的劳动力,到宣传队接管时,那里就剩了两名留守人员。说来真有趣,这两人还都是民间文艺爱好者。年龄大的这位老曲,他会吹笛子,是那种老乐谱,公车谱,他讲我们也不懂,他甚至能用鼻孔把笛子吹响;那位年轻的好像是叫广普,他有把老式三弦,一根绳子拴两头把三弦挂在墙上,闲时高兴了就弹弹。那把三弦太老了,琴杆底下的蒙子皮已烂裂。广普开始用白胶布粘上还发点音儿。后来烂得部位逐步扩大了,他又粘上块伤湿止疼膏。坚持了没多久,有次他定音一紧弦轴,码子把伤湿止疼膏压漏了。我们都笑了。广普也不好意思地裂嘴说:“操,是真不中用了”。他把三弦往铺上一扔就出去了。 后来我觉得宣传队急需有把三弦。可是那会儿去城里乐器社蒙三弦要花二三十元钱,宣传队拿不出这笔开支。怎么办呢?我就请示广普,我说:“三弦让我修修行吗”?他是个爽快人,说:“别说修,白给你都行!…我就开始了修三弦,我想用三合板代替蒙子。我有上学时在校装半导体收音机的基础,那时的收音机壳是用木板和三合板连钉加粘弄成的。我还有向校办木工厂的师傅要的水胶,宣传队有块三合板,我比着琴筒下料,熬好水胶,就把三合板粘到了三弦琴筒上,压实。三天后用砂纸一打磨非常漂亮。正面上压码子,背面的三合板中间开了个茶盅口大小的圆洞,是发音的。我的成品拿出来先让广普试试,他一弹还行,说:“看不出你还有两下子。”我说玩呗。俺宣传队的刘老师会弹三弦,这把土三弦就成了他的主导乐器。他把那郭建光唱的“朝霞映在阳澄湖上”的前奏加过门弹出水平来了。 那年冬天,公社党委号召各大队挖坑泥。把黑黑的坑泥抬上坑崖来,明年上地。公社宣传委员叫宣传队抓紧自编自演个节目,内容是挖坑泥,要把挖坑泥的热潮再推动一下,队长领了任务,就派活.编词儿的任务给了我。那会儿还不知道创作的深刻含义。我大干了一夜交了初稿,题目是《四个老汉挖坑泥》。队长没提修改意见。公社宣委看了觉得不错,他又增加了些豪言壮语和政治口号。谱曲的事由刘老师来办。他用“山东柳琴”的曲儿来唱这个段子味还挺浓。《四个老汉挖坑泥》连夜赶排,在全公社的冬季大干会上首次演出,获得了好评。刘老师弹奏的土琵琶赛过柳琴。这个节目还被选上参加县里文艺汇演。 ……
冲着封面买的。全部是超微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