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海底两万里

(法)凡尔纳 著,李菲 编译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0  

出版社: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作者:

(法)凡尔纳 著,李菲 编译  

页数:

149  

字数:

200000  

内容概要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一部科幻小说,写于1870年,是凡尔纳著名的三部曲中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这部小说主要描述了一名来自法国的生物学家阿龙纳斯的海洋奇遇。故事起源于一件发生在海上的撞击事件,人们断定是独角鲸这个怪物在作怪,阿龙纳斯接受邀请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身上,而这个所谓的“怪物”其实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艇,潜水艇的船长叫尼摩。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
  《海底两万里》幻想大胆新奇,情节惊险曲折,人物栩栩如生,结局出人意料,读起来令人趣味盎然。在作品中,充分展现了作者科学幻想的才能,体现出他惊人的想象力与预见力,书中不仅有详尽的科学知识介绍,还有许多海洋美景的描述,使其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和可读性。

作者简介

  (法)凡尔纳 译者:李菲
  凡尔纳(1828~1905)是法国小说家。从小向往航海,曾离家当见习水手。十九岁在巴黎学习法律,毕业后不愿当法官,为剧院创作剧本,后以创作科幻小说为主。自《气球上的五星期》获得成功之后,每年都要发表一两部新作,作品共达六十六部之多,总称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奇异地漫游》。其中著名的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是其代表作,《八十天环游地球》是凡尔纳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其他重要作晶还有《地心游记》、《从地球到月球》、《环游月球》、《十五岁的船长》、《蓓根的五亿法郎》、《机器岛》等。他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大胆地设想和预言未来,所作的许多科学幻想,在今天都得以实现。他也因此被称为“世界科幻小说之父”。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第一章 飞走的暗礁
第二章 赞成和反对
第三章 随您先生的便
第四章 鱼叉手尼德·兰
第五章 冒险行动
第六章 种类不明的鲸鱼
第七章 动中之动
第八章 尼德·兰的愤怒
第九章 “鹦鹉螺”号
第十章 一些数字
第十一章 一封邀请书
第十二章 在陆地上的两天
第十三章 尼摩船长的雷
第十四章 珊瑚王国
第二部分
第一章 印度洋
第二章 阿拉伯海底地道
第三章 地中海48小时
第四章 维哥湾
第五章 马尾藻海
第六章 冰山
第七章 南极
第八章 章鱼
第九章 结局
第十章 后序

章节摘录

第二章 赞成和反对 事情正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我刚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贫瘠地区做完科学考察回来了。由于我是巴黎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副教授,所以法国政府派我参加这次考察。在内布拉斯加州度过了六个月的时间。我收获颇多,3月底,我带着珍贵的成果回到纽约,动身回法国的日期定在5月初。所以,我就利用逗留的时间,把这次收集来的矿物标本和动植物标本加以整理,而“斯各脱亚”号的意外事件就是在这个时候发生的。 我把美国和欧洲的各种报刊读了又读,但没有获得进一步的了解。针对这个怪物,我做了种种猜测。由于自己拿不定主意,我始终摇摆于极端不同的见解之间。 就在我回到纽约的那段时间,这件事情正满城风雨。人们分成了两大主要的派系:一派说这是一个拥有无限力量的怪物,另一派说这是一艘动力十分强大的“潜水艇”。如果说私人可以有这样一种机器,实在是不大可能的事。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他造了这个东西?他又怎能保守秘密而不泄露呢? 所以,根据在英国、在法国、在俄国、在普鲁士、在西班牙、在意大利、在美国、甚至于在土耳其所做的调查,“潜水艇”的假设,也终于不能不放弃。 尽管当时一些报刊对这个怪物不断加以嘲笑,但它又出现在波涛之中了,于是人们的想象就从鱼类这一方面打主意而造出种种荒诞不经的传说来。 当我到纽约的时候,我被一些人问及对这件事情有何想法。我以前在法国出版过一部八开本的书,共两册,书名为《海底的神秘》。这部书特别受到学术界的赏识,我因此成为自然科学中这个相当深奥的部门的专家。因此人们才询问我的意见。但我只要能够否认这事的真实性,我总是做否定的答复。 我发表了我的意见。因为我不能沉默,才不得不说几句话。我从政治上和学术上来讨论这个问题的各个方面。 现在我将我发表在4月30日《论坛报》上的一篇材料很丰富的文章的结论,节录几段在下面: “我一个一个研究了各种不同的假设和所有不可能成立的猜想,不得不承认实在有一种力量惊人的海洋动物的存在。” “海洋深不可测的底层,我们完全不了解。探测器也不能达到。最下层的深渊里是怎样的情形呢?我们实在很难推测。可是,摆在我面前的问题可以用‘两刀论法’的公式来解决。” “如果我们不认识所有的生物,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承认在探测器不可及的水层里还有鱼类、鲸类的新品种,它们在偶然的情况下,由于一时高兴,或者任性,就突然浮到海面上来。这说法还是比较令人信服的。” “反过来,如果我们的确认识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那么我们就必须从已经加以分类的海洋生物中找出我们讨论的这个动物,在这种情形下,我就要承认有一种巨大的独角鲸的存在。” “有人曾经在鲸鱼身上发现过独角鲸的牙齿。独角鲸用牙齿攻击鲸鱼总是成功的。有人也曾经从船底上拔出过——好不容易才找出来——独角鲸的牙齿,它钻通船底就好像利锥穿透木桶那样。” 我的文章引起了热烈的讨论,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有很大一部分人拥护它。而且文中提出的结论可以让人随便去设想,没有什么限制。人们总是对那些神奇怪诞的幻想有兴趣。 而海洋正是这些幻想的最好源泉,因为只有海才是巨大动物可以繁殖和成长的环境,陆上的动物,大象或犀牛之类,跟它们比起来,简直渺小得很。一片汪洋大海里,既然有我们所知道的最巨大的哺乳类动物,说不定也有硕大无比的软体动物和看起来叫人害怕的甲壳动物,如100米长的大虾,或200吨重的螃蟹!为什么不能有呢? 有人决定在纽约做准备,组织清除独角鲸的远征队。事情往往就是这样,等人们决定要追赶这怪物的时候,怪物再也不出现了。在两个月的时间内,谁都没有得到怪物的消息,也没有海船碰见它。 因此,这艘用做远征而且装有强大打鱼机的二级战舰,现在不知道向哪里开才好。大家越来越不耐烦了。忽然,7月2日,旧金山轮船公司从加利福尼亚开往上海的一只汽船“唐比葛”号,在太平洋北部的海面上又看见了这个东西。这消息引起了极大的骚动。大家要法拉古司令官立即出发,24小时的迟延都不许可。船中日用品全装上去了,舱底也载满了煤。船上各部门的人员一个也不少,都到齐了。现在只等生火、加热、解缆了。大家不容许这船再有半天的延期。再说,带队的法拉古司令官本人也巴不得马上就出发!在“林肯”号离开布洛克林码头之前三小时,我收到了一封信,信的内容如下:“递交纽约第五号路旅馆,巴黎自然科学博物馆教授阿龙纳斯先生。先生如果您同意加入‘林肯’号远征队,合众国政府很愿意看到这次远征有您代表法国参加。法拉古司令官已留下船上的一个舱房供您使用。海军部长何伯逊敬启。”P6-8


编辑推荐

本套美绘青少版系列图书旨在培养青少年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储备,拓展青少年的阅读面,知识面,从而提升青少年的整体综合素质,使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掘。图书配有精美手绘插图,使阅读不在乏味,给孩子带来阅读的愉悦,并从中体味到生命的快乐和意义。以渊博的知识去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需要和挑战。 这本《海底两万里(美绘青少版)》(作者儒勒·凡尔)是该系列中的一册,本书描写的是法国博物学家阿罗纳克斯教授和尼摩艇长在海底深处旅行的故事。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海底两万里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