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英文学刊(2008)
2009年5月1日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很高兴为即将出版的又一本英语学院学术年会论文集作序,该论文集收录了英语学院教师在2008年度撰写的23篇论文。从2004年英语学院开始出版本院教师的学术论文,每年一本的论文集标志着英语学院在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上取得的不断进展。收录的论文涵盖了不同的研究领域,反映了我院教师研究的广阔范围。有理论阐述,也有实证研究;有学术论文,也有教研论文;说明英语学院的科研水平正在不断提高,一代中青年学者正在成长起来,逐渐接过老一辈教师手中的旗帜,担负起学术研究的重任。作为定位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教学一研究型外国语大学的师资,我们负有培养高水平人才的光荣而艰巨的使命。作为教师,我们既要站稳讲台,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又要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和参与创造知识,而这样做的根本目的又是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如此来说,我们教师的研究也应包括两类:一类是教学研究;一类是学术研究,两种研究都应该提倡。无论是教学,还是治学,教师都应该具有不断进取、穷其究竟的精神,并将自己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当前这个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知识与知识的传授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必须不断提高我们的水平,才能真正成为合格的大学教师,才能真正具备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批判思维和人文素养的能力,才能真正培养出富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一代,也才能不负于时代的重任。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是与我们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水平紧密相关的。
《北外英文学刊(2008)》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
序文学研究创伤理论与当代文学批评寻找男性权威——《上来透口气》质询“白人的负担——评乔治·奥威尔的短篇小说《射象记》盖茨的意指理论述评英美诗学中的佛禅:威廉·布莱克与加里·斯奈德《傲慢与偏见》中的“看”与“被看”语言学与教学研究外语课堂话语的信息类型探究言语输出中意识的量化基于语料库的教材分析——《现代大学英语口语》评析内省式口译学习——把批判思维与技巧训练相结合的尝试翻译研究词义的抽象化和抽象词的翻译为何话及翻译,“理论”便遭遇尴尬?——理论教学之余的思考当代西方翻译能力研究模式述评冰山一角的深广内涵——海明威《老人与海》变异句式的翻译题材与体裁的兼顾——口译课训练篇章的选择依据目标、手段与结果——对汉英口译课程设计的反思媒体研究从奥运火炬传递报道看新闻本质寻求副刊研究理论创新的基点表达自由:从各国的曲折发展到普世价值的争议新媒体在美国传媒领域的兴起及其对全球传播格局的影响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电视传媒传播范式变迁研究英语国家研究从赫尔姆斯看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对美国外交的影响爱尔兰研究在中国
插图:为了进一步解释这个观点,弗洛伊德在《超越快乐原则》中用一岁幼童经常玩的fort-da游戏来进一步解释士兵的弹震症,这一游戏展示了同样的机制,同样地要适应剧烈改变的环境。患上弹震症的士兵常常在恶梦中重复体验可怕的事件,这都是潜意识为了驾驭和理解这些他们在一开始并没有防备的事件,所以睡梦中反复体验过去的经历,以便消除这些经历对他们的压力。而同样,幼童所玩的fort-da游戏也展示出了相同的重复机制,以此来掌握一个悲剧的事件:幼童母亲的离去。fort-da游戏,即幼童玩线轴的游戏。在游戏中,幼童把绳子捆在缝纫机的针线轴上,重复地扔出去再拉回来,这种游戏的模式是:消失不见再重新出现。当他扔出去的时候是“喔一喔一喔”的声音,fort是“消失”的意思,再拉回来的时候发出da的声音,da在德文的意思是“在这里”,对幼童来说,线轴就是母亲,扔出去的时候表示母亲的离去,而拉回来则表示母亲的归来。在线轴消失再出现的可预期性之中,主体获得对事件的掌控权。这个游戏是幼童在练习如何应对与母亲分离的伤痛,幼童的失落来自与母亲分离的经验,他试图经由这种不断重复的声音与动作,占有主动的位置,以克服并释放母亲离开的痛苦(Wald98)。上述这两个不同的案例——患有弹震症的士兵和看着母亲离去的幼童——都是以同样的机制来应对创伤,即不断重复就可以理解和掌握创伤,是对创伤性事件一种积极的面对方式,在创伤事件面前,事先有心理准备是至关重要的。当代关于创伤的分析大部分都基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不仅从病理的角度,更重要的是从文化理论的角度来研究创伤。但在20世纪80年代,创伤研究还仅限于医学的领域,在一系列的精神紊乱中都涉及到创伤的病征,但其最为重要的表现则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以下简称为PTSD),这个类别取代了弗洛伊德在早期提出的弹震症或是创伤性神经衰弱(Caruth1995:3)。
《北外英文学刊(2008)》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