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
2011-1
吉林大学出版社
屈原
440
250000
《楚辞)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诗歌作品集。楚辞在汉代又被称作“赋”,如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屈原“乃作《怀沙》之赋”。实际上,楚辞作为一种产生于楚地的独立诗体,是不应与汉赋混淆的。汉赋是适应汉代宫廷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半诗半文或称带韵散文的作品.赋一般用主客问答为叙事的形式,它不是抒情,而是铺陈辞藻,咏物说理。楚辞则不同,它虽然也富于文采,描写细致,含有叙事成分,但它以抒发个人感情为主,是一种诗歌。它得名于公元前4世纪的战国时代在我国南方楚地形成的一种叫做“辞”的新诗体。这种诗体经屈原发扬光大,其后的宋玉等汉代作家继续从事楚辞的创作。
本书选编了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著名篇章.并配有注释和译文,即使现代读者对当时的语言习惯、社会背景等都比较陌生,也能比较好地理解楚辞作品,从中领略(楚辞)的精粹。
作者:(战国)屈原 注释解说词:吴广平
离骚
九歌
东皇太一
东君
云中君
湘君
湘夫人
大司命
少司命
河伯
山鬼
国殇
礼魂
天问
九章
惜诵
涉江
哀郢
抽思
怀沙
思美人
惜往日
橘颂
远游
“卜居
渔父
一九辩
招魂
大招
惜誓
吊屈原
鹏鸟
招隐士
七谏
初放
沉江
怨世
怨思
自悲
哀命
谬谏
乱曰
哀时命
九怀
匡机
通路
危俊
昭世
尊嘉
蓄英
思忠
陶壅
株昭
九叹
九思
“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
注释很详尽
拿到这本书的一瞬间还是感觉可以的。翻开来看我只能说差强人意,作为秦以前的读本,就普通人来说,读这本书还是有相当难度的。而我所期望的注音,注释都没有很好的体现。而且同样,对文章背景和更深层次的挖掘显然是不够的。
楚辞是我很久以来很喜欢的,它的题材、写作形式,内容,抒发情感的方式,以及谜一样的楚文化……但是这本书对这些内容涉及的几乎找不到。如果只是为了出书而出书,显然没有任何意义。市面上有很多同类的图书,而且没有看到这本书有什么更大的不同或者自己的特色,那这本书根本就不该存在……因为他没有一点特色,至少本人是这么认为。显然在中规中矩上又有不足,到底它有什么理由存在呢?希望看过的朋友能分享点感受。
装帧纸张很满意。内容是原文+注释模式,纯文言。选本。
但是居然米有注音,555,我是文盲
世纪人文系类的书,都是很超值。印刷精美,内容含金量又高,是个集评本。就是没有包含楚辞里所有的篇目,但是主要的作品都有就是了。
书的质地很好,很超值,出乎意料。
楚辞是值得一读的,此版本由朱熹集注,还是比较权威的。原文+集注,适合普遍阅读。另,大家最关心的纸质质量,过关!使我对卓越的书越来越有信心。
翻译的还可以,跟老师讲的差不多。但是不适合初学者看,因为《楚辞》中有好多生僻字,但是书上没有给主音;同时也没有注释,自学的话只能看翻译。
朱熹《楚辞集注》实际包括楚辞集注八卷、辨证二卷、后语六卷。 这本《楚辞》只有楚辞集注八卷,辨证二卷和后语六卷未收录。既然标明“【宋】朱熹 集注”,那为什么不出全本呢? 且开本这么大,字体却很小,不知编辑是咋想的?
也许是我鉴赏能力有限吧 觉得浪费了钱
质量不错,有点泛黄的纸质,有一种怀旧的感觉,有注解有翻译,想起了中学时期语文课本上的古文篇
买回来没有想的那么爱看,里面页面排版不吸引人
纸张很好,我很喜欢这本书
楚辞(阅读无障碍本) 五星
印刷的对得起这个价格了
就这个价来说,品质相当可以了,出版社有良心的
本来挺相信岳麓书社的,封面上的“阅读无障碍本”我虽然看着扎眼,姑且不论。封面居然切斜了,看起来很不爽,另外里面折了好几页,纸质也差。最最关键的是,我才看了十几页就看到好多错误!比如15页注释23,16页注释25都存在字印刷错误的情况。以后不会再买岳麓的书了,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书不错。马上看,手感不错
译文本身的文采也很高哦
书很单薄,只选取了《离骚》到《九辩》几篇,之后全无入选,实为腰斩了《楚辞》,成了一部蹩脚的“屈子集”!
书很好看,看了很久,很喜欢楚辞
书的字比较小,但是排版我很喜欢,楚辞还有几篇没收,以后再买一本厚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