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美国冷战战略与巴统会、中国委员会

崔丕著 吉林东北师范大学
出版时间:

2000-01-01  

出版社:

吉林东北师范大学  

作者:

崔丕著  

页数:

528  

内容概要

  《美国的冷战战略与巴黎统筹委员会、中国委员会》以多国档案文件比较研究和多学科研究方法为基础,以美国冷战战略、巴统组织、中国委员会的兴衰史全程为对象,着重探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美国冷战战略和经济遏制的主要对象国怎样从苏联、东欧国家转向中国,又从中国重新转向苏联的;美国和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管制怎样从禁运战略物资为主转变成为限制高新技术转让的;美国对苏联、东欧国家的贸易管制制度怎样扩大成为西方国家的国际性贸易管制体系,西方国家的国际性贸易管制怎样解体的;美国政府在推行经济遏制政策的过程中,怎样从把经济和军事援助与贸易管制直接联系起来转变成为把进口制裁与贸易管制联系起来的;美国政府经济遏制政策的目标怎样从“阻碍苏联集团战争潜力的增长”转变成为“改变苏联的外交政策”、“改变苏联的国内政治”的;美国政府怎样利用“差别政策”分化苏联集团国家的。

作者简介

  崔丕,1954年9月28日生,吉林省长春市人。1978年8月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并留校任教。现任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世界史和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的教学与研究。主要著作有《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研究》、《俄国人在黑龙江(续篇)》(译著)。在《历史研究》、《美国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书籍目录

绪论一 本书研究的对象和目标二 本书的结构和主要内容三 国际学术界对美国经济遏制政策和巴统历史的研究现状第一章 美国对苏联贸易管制政策的起源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的美国对苏政策美国的国情与政情。苏俄革命时期美国的干涉政策。20年代美苏贸易概况。美苏建交与美国给予苏联最惠国待遇。美国对德、日的贸易禁运与对苏联的援助。苏联对战后经济复兴资金来源的期待。美国政府内关于对苏政策的争论:协调还是对抗?杜鲁门政府初期的对苏强硬政策:停止租借物资援助、拒绝提供复兴贷款、改变德国战争赔偿政策的方向。二 德国战争赔偿问题与美苏在欧洲对抗格局的形成胡佛委员会关于德国工业水平问题的报告。盟国管制委员会关于德国赔偿计划和工业水平的决议。美苏关于建立德国中央进出口管理机构的争论。克莱关于“全面评论德国问题”的电报。美国政府内对克莱电报的不同反应。苏联《关于德国命运与对德和约问题的声明》。美英占领区的合并。杜勒斯关于在全球范围内遏制苏联的主张。凯南的“遏制战略”理论。莫斯科外长会议关于德国战争赔偿问题的争论。JCS1779号指令。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莫洛托夫计划。美国对外援助法。西方国家停止处理德国战争赔偿问题。美国的对苏战争计划。三 美国对苏联、东欧国家贸易管制政策的制定《互惠贸易协定法》与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转变。美国政府内关于多边自由国际贸易政策的争论。《国际贸易组织宪章草案》。杜鲁门政府批准延长《互惠贸易协定法》。陆海军军需物资局、众议院战后经济政策计划特别委员会关于对苏禁运战略物资的建议。共和党国会议员关于对苏联、东欧国家实行贸易管制的主张。1947年12月17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关于对苏联集团各国实行贸易管制的决定。战后美国对苏贸易管制政策的特点。“R”管制方式。美国东西方贸易管制政策中的“芬兰问题”。1948年3月26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关于对苏联集团各国实行贸易管制的决定。美国贸易管制清单“1A”、“1B”的制定。1949年美国《出口管制法》。第二章 巴黎统筹委员会的建立一 美国政府建XR国际贸易管制组织的方针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捷克斯洛伐克政府“二月危机”。美国“经济合作法”第117[D]条修正案。杜鲁门政府关于同西欧各国谈判建立国际贸易管制组织的决定。东西方贸易在西欧国家经济发展中的意义。英国国际地位的变化。英国政府的东西方冷战政策。英国保守党的对苏强硬政策。柏林危机事件。凯南关于“脱离接触”的建议。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关于苏联意图的估计:NSC7、NSC20文件。“范登堡决议”。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共同防卫援助法》。二 东西方冷战格局中的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对外政策……第三章 美国对日政策的逆转与对华贸易管制政策的发端第四章 巴统组织贸易禁运范围的扩大和中国委员会的建立第五章 八统缓和对苏联、东欧的贸易管制与“中国差别”问题第六章 从禁运战略物资向限制高新技术转让政策的转变第七章 巴黎统筹委员会、中国委员会的解散附录一附录二附录三后记图表目录

章节摘录

  自从苏联明确表示拒绝参加马歇尔计划以后,美国国务院政策设计委员会和商务部就在分头研究、制定对苏联、东欧国家的贸易管制政策。1947年9月29日,凯南领导的政策设计委员会全面研究了马歇尔计划与东西方贸易的关系问题。在此基础上,起草了国务院文件①。与此同时,商务部也完成了关于东西方贸易政策的文件,提交给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家安全委员会将该文件转交给凯南,责成他对上述两个文件一并进行研究。商务部提出的政策建议是:战后美国一直在解除贸易管制,只对武器、弹药和国内短缺物资实行管制。此后,应该加强贸易管制。不仅要对国内短缺物资,而且“凡是属于有助于增强苏联军事潜力的物资”,也要立即停止从美国向苏联出口;对欧洲的出口亦应纳入管制范围。国务院的方案认为,商务部这种全面贸易管制的主张,不论是与正在谈判中的《国际贸易组织宪章》,还是与美国已经与苏联、欧洲各国缔结的贸易协定中的最惠国待遇条款都是矛盾的,特别是《国际贸易组织宪章(草案)》倡导将贸易管制限定在最低水平和无差别贸易。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要对苏联实行贸易管制,只能利用《国际贸易组织宪章》中的“例外条款”②。政策设计委员会的研究实际上是将二者合一。在提交给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报告中,政策设计委员会建议:应该援引《国际贸易组织宪章》中的“例外条款”来处理美国对苏联及其附庸国的出口管制问题。《国际贸易组织宪章》既规定了对国内短缺物资出口管制的“例外措施”,也承认了对“有关国家安全利益”的出口可以作为“例外”来处理。因此,依据这种“例外”条款,就能理顺与《国际贸易组织宪章》的关系,就可以按照商务部的方案实行全面贸易管制。政策设计委员会的这个结论,在1947年12月17日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审定、批准。会议决定:“美国的安全需要立即、无限期地停止从美国向苏联及其附庸国出口所有美国短缺物资和有助于增强苏联军事潜力的物资”。包括苏联集团在内的整个欧洲作为“复兴地区”,对其出口亦实行管制①。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美国冷战战略与巴统会、中国委员会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