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辅导

朱家雄 东北师大
出版时间:

2002-1  

出版社:

东北师大  

作者:

朱家雄  

页数:

236  

内容概要

  《学龄前儿童的欺骗:从心理理论视角分析儿童欺骗的发展》融知识性与科学性、理论性与应用性于一体。在理论研究部分,作者梳理了儿童欺骗、心理理论及其关系的相关研究,观点明确,资料翔实,概括全面,见解独到;在实证研究部分,作者采用的研究方法科学、合理,获得的数据切实、可靠,在结果处理与分析中根据数据的类型选择的统计方法恰当、严谨。总之,《学龄前儿童的欺骗》是我国第一部从心理理论视角研究儿童欺骗行为的优秀专著,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实用价值。我相信,作者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开始纵向研究会取得更大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刘秀丽,1973年生于浙江省乐清市。1996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同年9月,于东北师范大学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赴日本大阪教育大学留学一年,1999年返校。同年6月毕业并获教育学硕士学位,留校任教。2001年于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社会心理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2004年6月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9月,赴美国加州大学学习,2005年返校任教。至今已在《心理发展与教育》及《心理科学》等重点刊物上发表20余篇论文。主持多项省部级“十五”、“十一五”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言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二节 关于说谎和欺骗的早期相关研究第三节 研究儿童心理理论和儿童欺骗的意义第二章 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回顾第一节 “心理理论”的理论解释第二节 儿童对心理的理解第三节 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进展第四节 自闭症与心理理论的关系研究第三章 学龄前儿童的欺骗第一节 欺骗的发生、发展第二节 儿童欺骗的理论假设第三节 儿童欺骗的主要研究方案第四节 儿童欺骗的研究热点第四章 研究设想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假设第二节 研究构想和研究方法第五章 实验研究第一节 预备研究:学龄前儿童错误信念理解及欺骗的发展研究第二节 研究一:学龄前儿童欺骗策略的发展研究第三节 研究二:学龄前儿童欺骗发展阶段的实验研究第四节 研究三:学龄前儿童欺骗发展原因的研究第六章 分析与讨论第一节 学龄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趋势第二节 学龄前儿童欺骗的发展特点第三节 学龄前儿童欺骗发展的原因第七章 结论第一节 总结论第二节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三节 今后研究设想参考文献附录后记

章节摘录

  因此,许多研究者甚至把欺骗视为误信念理解的一个明确标志,认为欺骗涉及通过掌控他人的信息来引发对现实的一种误信念,继而掌控他人的行为。所以,欺骗就潜在地代表了欺骗者对信念的理解以及欺骗者对心理的表征一信息概念的理解。而且,因为欺骗是一种具有实际意义和情感投入的实际的、真实的行为,所以许多研究者把欺骗视为研究儿童是否拥有理解他人信念的能力的最完美方法,而一些动物学家更是把欺骗视为研究类人猿和其他猿猴的心理理论的主要方法之一。  但是,直到现在,在儿童欺骗的研究领域,研究者仍无法明确回答在儿童欺骗情境中存在的这样一个问题:儿童对他们的欺骗行为到底理解了多少,理解了什么。例如:一个4岁的男孩生气地看着一个成人,停下了他的其他动作行为,直直地看着成人的眼睛,吐了吐舌头。成人告诉男孩不应有这样的行为方式。接着,男孩很快就作出反应,说:“我只是有点渴。”在许多3岁甚至是2岁的年幼儿童身上存在大量诸如上述的轶事。它们说明了年幼儿童即使并不总是能很好地进行欺骗,但他们知道如何去实施欺骗性行动。但这些情境并没有明确地说明:儿童对他们的欺骗行为到底理解了什么,即人们并不知道儿童是否能理解他们的欺骗行为可能会导致另一个人错误地相信一件事,或他们的欺骗行为是否仅是为避免消极后果的一种习得性反应。  如果儿童能理解他们的欺骗行为可能会导致另一个人错误地相信一件事,则可以认为儿童对欺骗行为存在着一种心理主义的理解,因为儿童认识到这些行为是如何、怎样影响他人的信念。这种理解被叫做“元表征”,它涉及儿童表征他人的表征(信念)及表征与其指代物所联系的方式。如果儿童的欺骗行为仅是为避免消极后果的一种习得性反应,那么儿童对欺骗存在的是一种较肤浅、不深入的理解。这种理解可能是行为主义的,因为儿童理解这些行为如何影响他人的行为,而不是他人的信念。或者说,这种理解是功能性的,因为它没有涉及儿童是否认识到这些行为是如何、怎样影响他人的信念。虽然欺骗的完整理解需要从心理主义的角度理解这些行为结果,但心理学研究者还是把后者的行为主义的或功能性的行为反应视为欺骗。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辅导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