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王宗海 吉林东北师范大学
出版时间:

2010-7  

出版社:

吉林东北师范大学  

作者:

王宗海  

页数:

204  

字数:

277000  

内容概要

  教师培训工作做久了,我们的困惑反而多了起来。一线的教师需要的往往是行动的具体程序,即“谁能告诉我怎么做?”而教育理论工作者常常是难以做到。教育教学理论与教学实际工作真的是两回事吗?我认为这是因为在传统的研究模式中,理论与实践往往事分离的,研究者与实践者也是分离的。研究活动的主体是专家,场所是大学的研究所或是书斋.他们的成果表现为艰深的学术论文和著作,而教学实践的主体是一线教师,场所主要是中小学的课堂,成果表现为成文或未成文的经验。研究者对中小学是一种“俯视”,实践者视研究为神圣,是一种“仰视”。这样的两张皮使得研究者的成果不能有效解决实践者的具体问题,而实践者的理论水平的提高也受到制约。

书籍目录

1.识字、写字:起点、规范与功底
问题1 过早识字:纷争还是应对?”
·你遇到这个问题了吗?
儿童教育的起点之争,已导致了幼儿教育小学化。这一现状带来的问题,必然会波及到小学教育,第一个受到冲击的将是识字教学。既然事实如此,就需要我们暂时放下该与不该的纷争,思考如何变革与应对?……
·让我们都来问问自己:
学龄初期学生的识字不是零起点,可我们的教学往往从零起点的假设开始。这种零起点的假设,表现在教学中,就是不调查、不了解学生的识字基础,不进行幼小衔接的研究,关起学校大门,依照教材的进程规规矩矩地教,勤勤恳恳地学,结果是好心办了坏事,不但效果不好,还伤及到学生的识字兴趣……
·原来可以这么做!
就像有人说的,如果我们改变不了现实,那么我们就改变自己,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教学实际中,我们要正视学生过早识字的现实,并有效地加以利用和引导,调整和变革传统的教学思路和做法,以求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能给您点启发吗?
《小稻秧脱险记》教学片断
问题2 识字教学:莫要造成符号与文化的割裂?
·你遇到这个问题了?
我们倡导亲近母语,试想,如果不能发现文字符号所承栽的文化意义,如果没有将符转化成情感化、有生命的文字,和学生的情感、意志、品格、习惯等沟通,那么,我们拿什么来亲近我们的母语?我们往往津津乐道于孩子的识字量,孩子的识字能力,也在不断寻求各种方法,尽快度过识字关,好让孩子尽快地进入阅读、写作的领地。当我们理直气壮地这样做了的时候,是否静下心来想过,汉字的文化生命是否在孩子的身上植活了?……
让我们都来问问自己:
汉字是具有历史范畴的文化符号,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识写过程中应体现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现实的教学中,许多老师由于过于注重一些识字方法的研究、运用,忽略了文化意义在识字教学中的渗透,而在教学方法层面造成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隔离……
·原来可以这么做!
汉字是一种具有历史范畴的文化符号,它的形成、发展与变化过程,就是一种文化的变迁过程。教学时可利用多媒体优势,将汉字的文化变迁过程动态化,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汉字……
·能给您点启发吗?
《探秘中国汉字》
问题3 写字教学:独特价值在哪里?
·你遇到这个问题了吗?
一系列纲领性文件的颁布使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些问题: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中小学教学中为何如此强调写字教学?为什么写字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地位总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多媒体在写字教学中的运用会给写字教学带来些什么?……
·让我们都来问问自己:
粉笔的生命力如此强大就是因为在很长时间里,它在老师的手中和老师一起变成了活的媒体。然而,我们也不无忧虑地看到多媒体的功能越是强大,老师和粉笔这个“活的媒体”的功能就越多地被替代了、弱化了,从而一些本该有的教育功能脱落了……
·原理可以这么做!
对学生而言,习得写字技能的规则,主要途径是观察教师实际的写字示范并结合教师对写字规则的言语陈述来获得,这在写字的初期阶段非常重要。另一种途径就是学生通过自己观察范字,自己体会规则,这一途径主要是通过前一种途径逐渐培养起来的……
·能给您点启发吗?
“红”“火”教学案例
2.阅读教学:围墙的内与外
问题1 老师的问题:是“桥”还是“墙”?
·你遇到这个问题了吗?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习惯似乎阻碍了我们思考:老师应该提什么样的问题?老师提问的目的是什么?作用又是什么?……
……
3.写作教学:作文与做人
4.口语交际:老问题,新面孔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