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健身教育论

林笑峰 著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09-01  

出版社: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林笑峰 著  

页数:

324  

内容概要

  《健身教育论》的内容7篇21章论述的主题是健身。健身的事,增强全民体质的事,从个人、家庭到社会,从民族到国家,在科学上从宏观到微观,颇有复杂性。从“sports体育”习俗中解脱出来树立健身业务,难度很大,不是轻而易举的。  其中有正论和反论的矛盾。“S派”说“体质派”是反论,“体质派”认为“S派”是反论,谁反谁正难分难解。多年以来,“体质派”被打成反派。“体质派”对“S派”来说确是反派。“S派”对“体质派”的批判如火如荼,能允许有批判的批判吗?  还有秘论和公论的问题。以往是秘论对“体质派”的批判,其内情不能公开,“不讨论”(不许公开讨论),只有批论。其批论论之再论,千方百计。若允许有批判的批判,让对立面反批判,唯有如此,才能有公论。唯有有公论,才能让人们知情而分辨是与非。

作者简介

  林笑峰先生,1953年牙始正式从事体育理论教学和科研工作,对国内外体育(PE身体教育)问题有所考察与研究,并形成独到见解。他先后担任过师范大学体育理论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研究生导师、《体育学刊》主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副理事长,第六、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共发表体育论文70多篇,全力以赴为体育事业争取向阳之地,颇得体育教师们的敬重。现在,林先生虽已80高龄,但精神矍铄,仍然热心于体育问题的考究,致力于《健身教育论》专著的写作,特别关注体育教师对健身知识和技能的实验研究,被誉为“体质派和真义体育派的带头人”。

书籍目录

第1篇 绪论第1章 健身学的内涵第1节 健身第2节 对健身学的构思第2章 健身学与运动术第1节 技术与学术第2节 健身术与运动术第3节 开发健身技术学术园地第3章 健身课与运动课、体育课第1节 体育课第2节 运动课第3节 健身课第2篇 分歧与争议第1章 世界性历史性重大分歧第1节 分歧之所在--西方的“本质主义”和“生存主义”问题第2节 运动传习式体育问题第3节 运动教学与身体锻炼之分第4节 开启一条健身运动全新的大道第5节 以前运动教学的副产品——现代体育科学的主题第6节 劳伦斯对体育的认识与桑戴克不同了第2章 “社会上的竞技”与“体育社会学”问题第1节 科克利书中写的是什么第2节 译者的精神可嘉第3节 语言习惯问题第4节 体育与竞技的外文对应词第5节 习惯的不对应和不对应的习惯第6节 正误与利害第3章 “sports-体育”学位问题第1节 问题的症结第2节 问题的缘由第3节 问题的境遇第4节 问题的研究第5节 见见天日第3篇 见解第1章 问题之所在第1节 中国体育受干扰的问题第2节 苏联真正的体育制度第3节 苏联的身体文化与竞技制度第4节 按苏联考费克斯模式办体育运动委员会的错误第5节 文化娱乐竞技给中国真正体育造成的劫难第2章 正确理解身体教育第1节 身体教育的全民性第2节 身体教育的内容第3节 身体教育的形式第4节 身体教育的理论第5节 全民身体教育素养第6节 身体教育的恢复和发展……第4篇 论体质第5篇 增强体质第6篇 增强体质的手段第7篇 优生优育健身跋

章节摘录

  训练运动员的运动训练课,专门性十分明显。运动训练课的内容、形式、方法,一切都必须服从于参加比赛夺金牌,没有丝毫含糊。竞技选手训练的运动课,其专门性与京剧演员和杂技演员的训练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京剧和杂技演员的基本功和专项技术训练中,对动作规格的要求非常精确而严格。腰功、腿功、顶功、身段,各种功法,都要十拿十准,不许有半点误差。要准确无误,就必须经过十分艰苦的训练,把所有时间精力都投入专门训练中。师傅稳坐案头,点起香炉中的香头,学徒们手撑条凳倒立起来,纹丝不动,汗流不止,稍有摇晃就要挨鞭子,等到香头烧尽才能下来,苦得很。有妈的孩子十之八九当不了出色的演员。师傅愿意招收流浪街头没娘的孩子来培训。京戏和杂技演员的专门化程度很高,可谓个性发展,发展个性。京戏和杂技演员,只是技艺表演,不像奥林匹克选手那样去夺金牌,虽然技艺不高,还可凑合着演。没有经过严格训练而去凑合着参加竞技比赛,不可能拿到金牌,连铜牌也得不到,白凑合,得不到参赛权,连凑合也凑不上。奥林匹克运动竞技的专门性比京戏和杂技的专门性还专门得多。唱京戏,客串者不少。在竞技里勉强充数者很多,甚至让全民来充数,充不上也得假充。金牌银牌在眼前,人人都当运动员,忙活平生未登场,凑合不上总凑合。  20世纪前半期,中国基本上没有专业竞技队,少有培养教练员、运动员的专业运动系科,看不到运动训练课的形式,而运动员、裁判员往往是师傅带徒弟。1932年首位参加奥林匹克竞赛的中国人刘长春是东北大学体育专科班学生,以银行职员名义去参加竞赛。因为他没有受过田径竞技短跑严格的专门训练,是个充数的运动员,所以不可能夺得金牌。1936年中国组织一伙人参加德国柏林那场奥林匹克竞技大会,没有一个人是经过专门训练的竞技选手,是个参观团。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健身教育论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