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空间法评论(第2 3卷)

赵海峰 主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  

出版社: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作者:

赵海峰 主编  

页数:

457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作为论坛的第二、三卷,我们获得了国内外名家学者的鼎力支持,尤其是德国科隆大学航空法与空间法研究所所长Stephen Hobe教授、美国密西西比大学国家遥感、航空和空间法中心主任Joanne hene Gabiynowicz教授、法国西布列塔尼大学航空与空间法研究中心主任Armel Kerrest教授和意大利米兰大学的Marco Pedrazzi教授,他们分别就有关自然资源开采与获得的现有法律与规制框架的充分性、国家政府的地球遥感法律和政策、面临私有化和单边主义危险的空间法和空间合作的法律问题等专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书发表了他们大作的译文,期待国外名家学者的研究能为我们开拓新的学术领域和研究范式。国内的空间法专家马新民先生、赵云博士、尹玉海教授、戚永亮秘书长、高国柱博士等也慷慨赐稿。我们首先刊登了外交部条法司马新民处长所撰写的国际空间法现状与发展趋势,马处长对空间法有浓厚的兴趣和深入研究,近期又经常参加国际空间法的各种国际论坛的立法和交流工作,对于空间法的总体把握是非常全面的。本书同时刊登了赵云和蔡高强两位教授对空间旅游的法律问题这一令人兴味盎然的专题研究,以及赵海峰教授的有关我国空间立法现状与展望的长文。本书还刊登了其他若干国内专家学者的文章,研究的领域涉及发射国的确定、航天发射、空间碎片、私营外层空间活动等方面的法律问题。同时,为了方便各位专家学者和其他读者的研究,还刊登了有关空间法的若干国内、国际和外国的重要文件、法律、条约、规章和草案。其中联大核可的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外空碎片减缓准则、联合国大会关于国家和国际组织在登记问题上的实践的建议,以及2008年通过的法国空间活动法,反映了国际与国家空间立法的最新发展动向,值得密切关注。其他相关的专栏还有:空间法学术信息、书评、空间法大事记等。从空间法学术信息栏目,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近年来我国空间法研究蓬勃发展的趋势。空间法大事记主要记载了自2006到2007年发生在国际、区域和国内层次的空间法的重要事件。

书籍目录

论文 国际外空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外空旅游规则的设置 论太空旅游的法律完善  中国空间立法的现状与未来  加速我国空间碎片控制立法工作  面临私有化和单边主义危险的空间法 有关自然资源开采与获得的现有法律与规制框架的充分性 国家政府的地球遥感法律和政策:一个全球性的研究 空间合作的法律问题:国际空间站的管辖权、控制权和责任等 论发射国的确定 航天商业发射保险法律制度简述  外层空间法对私营外层空间活动的调控及其在外空合同条款上的影响 比利时空间活动管理立法概况特稿 中国空间法学会成立十周年回顾案例分析 欧空局空间图片版权案评析书评 评贺其治、黄惠康主编的《外层空间法》学术信息 2007年“航空法与空间法国际论坛”空间法部分综述 空间立法:中国法律体系与国家战略之双重构建——“空间立法与国家间政治”学术研讨会综述 2008年“全球背景下的航空法与空间法国际研讨会”空间法部分综述 中国空间法学会2008年年会暨和谐世界中的空间法治学术研讨会综述 哈尔滨工业大学空间法研究所的工作进展重要文件大事记

章节摘录

  论文  国际外空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国际外空法的发展及其法律框架  现行国际外空法主要以国家和政府间国际组织在探索和利用空间活动中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为调整对象,以联合国五大外空条约为核心,以联大有关外空决议和有关区域性或双边条约为补充,并辅之以有关国家和政府间国际组织的空间立法和实践。纵观国际外空法的发展史,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57年至1979年,联合国通过了一个宣言、五大公约,确立了以1967年《外空条约》为核心的外空法律体系。包括1963年《各国探索和利用外空活动的法律原则宣言》以及1967年《外空条约》、1968年《营救协定》、1972年《责任公约》、1976年《登记公约》和1979年《月球协定》。其中1963年外空宣言对外空法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开创性的作用。该宣言提出的政策性原则后为1967年《外空条约》所采纳,并发展成为外空法的基本原则。《外空条约》作为外空领域的框架性条约,不仅奠定了外空法的法律基础,也构建了未来外空法发展的法律框架。其他四项条约在该条约的基础上,充实、细化和发展了有关原则和制度。上述前四项条约已获得包括我国在内的多数国家的广泛接受,但《月球协定》迄今只有13个国家参加,我国尚不是缔约国。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空间法评论(第2 3卷)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