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歌曲与文化研究
2008-8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刘影 等编著
252
无
"英文歌曲与文化"作为西安交通大学本科生选修课始于2000年春。当时很重要的初衷是推荐学生一个学习英语的新方法,捎带介绍理解歌曲难度最大的系统性文化背景:战后美国历史。当时只有手提的小录音机,信息量较小。考核只有卷面考试,不要求写文章。然而后来发现,有些学生很愿意得到一个机会表达对学习内容的体会。于是在21300年秋第二轮课的时候,考试之外又加写一篇歌曲评论。那学期几位学生的文章,奠定了以写文章作为评价重点的考核方式。2001年春,尝试了几节多媒体课讲战后历史,感觉前途广阔。但由于其它种种原因,使课程接下来搁置了两个学期。 21302年秋重新开张时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变化,那就是教学手段完全多媒体化。课堂再不需要录音机播放,开始有歌曲演唱的视频展示,而且课后有了临时的网上论坛。那一学期学生中有几位热情较高的,使我深受鼓励。 2003年春,赶上了非典时期,经历了效果最差的一次课程。几乎没有留下差强人意的文章,考试也是开卷,发了卷子回去做。03年秋,开始加入大量的MTV,感觉课堂热闹了许多,但教学效果却似乎被冲淡了。受鼓舞的是,广州的麦老师开始了同样的选修课。 2004年春,课程换到音乐教室上。但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这门课从来不强调音响效果。同学期,英语系本科生开了类似的课,效果不是很好。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课程的针对性没有调整好。04年秋,尝试适当减少MTV的量,但仍没有收到期望中的明显改善效果。该学期取消了课堂考试,但对考核文章做了较细的要求,效果居然出乎预料地好。加上考虑到考试的种种不便以及结果未必真实等因素,从此以后就基本取消了课堂正式考试。 2005年春,英语专业研究生的选修课Criticism of Songs和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选修课Modern America tlarough Songs开课。两门课都是从最初为本科生开设的课程扩展出来的,一个是侧重于研究口头性语言特点,即流行歌曲评论的标准问题,另一个侧重于二战后美国历史,即流行歌曲发展的现代美国文化背景。这两门课督促我深入考虑了原先课程的外延,加之有机会与学生在认识较深入的层次交流,感觉新开的课程效果反倒很好。相比之下,同时开设的本科生课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05年秋,医学、财经校区本科生开始开设此课。
《英文歌曲与文化研究》以全新的标准和方法诠释流行歌曲的发展演变。内容从歌唱起源、书写语言及传媒语言产生开始,首先探究歌曲的作用、形式及特点,介绍以语言口头性为基础的评价标准。然后以现代流行歌曲在美国的发展史为对象,运用评价标准评述各时代经典作品的意义和特点。涉及到的歌曲风格包括美国民谣、布鲁斯、福音、乡村音乐、爵士乐、拉格泰姆等传统形式,以及二战后的摇滚、节奏布鲁斯、泡泡糖音乐、灵歌、迷幻、旁客、迪斯科、重金属等。文化背景涉及大萧条、冷战、摇滚产生、民权运动、反越战、反文化运动、物质主义时代、里根经济和后里根时代。 教材内容丰富,体系完整,其内容作为西安交通大学本科和研究生选修课程开设已有7个年头。使用这部教材可以针对不同对象调整课程的侧重点,如可以侧重歌曲与历史文化的因果关系,也可以侧重现代美国历史,还可以重点研究口头语言的特点。无论在介绍现代美国历史,还是在揭示口头语言特点方面,这门课程和教材都是全新的尝试,也是一种颇受欢迎的形式。
第一章 歌曲的基本概念 一、人类歌唱的起源 二、书写语言的特点 三、现代传媒的特点 四、口头传统研究的历程 五、口头性语言的特点 思考练习题第二章 现代流行歌曲的特点 一、歌曲的结构特点 二、歌曲语言的特点 三、歌曲语言更多的特点 四、歌曲语言的感性特点 思考练习题第三章 歌曲的解读 一、理解的偏见, 二、解读方法 三、解读背景 思考练习题第四章 现代流行歌曲的起兴 一、拉格泰姆 二、爵士乐 三、布鲁斯 四、乡村音乐 五、乡土民谣 思考练习题第五章 早期摇滚的兴衰 一、聚焦冷战 二、左翼民谣 三、反叛情绪蓄积已久 四、摇滚乐是战后一代创造的 五、第一次摇滚衰落 思考练习题第六章 理想主义的年代 一、英国入侵 二、流行歌曲找到了灵魂 三、民权运动……第七章 激情缺失的70年代第八章 特技主义猖獗的里根年代第九章 保守主义的后里根年代第十章 歌曲和文化评论
四、口头传统研究的历程 人类文化经历了口头文化、书写文化和传媒文化三种形式,然而对口头文化一直缺乏正确的认识。人们习惯于把书写文化的产生称为“人类文明的开始”,而把之前的文化称为“史前文化”,言外之意,口头文化是原始、贫乏和简单的,即使有一些内容也超不过书写所能记录。然而20世纪关于口头传统的研究表明,口头文化不仅具有丰富而复杂的文化内容,而且它与书写文化在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上存在着巨大差异。在书写文化产生之前,口头文化伴随人类的时间亘古久远,即便书写文化出现并成为文化主流之后,在主流社会以外的人群中仍沿用口头传统,而且那样的传统会不时对主流文化产生冲击。不仅如此,接受了书写文化的人们依然会表现出对口头文化的亲切感。例如,为什么歌曲或谚语会给人留下远比书写词句深得多的印象?为什么听故事远比读故事生动得多?为什么课本再好也替代不了教师课堂讲授?为什么有的文盲史诗歌手、民间歌手、说书艺人和僧侣,他们的记忆力会强得惊人?所有这些都源于口头性语言与书写语言的本质区别。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传媒技术的发展使文化的积累和传播进入了新的时代。很多人由于对口头文化一无所知而只注意到传媒文化中视觉的影响,因此把传媒文化又概括为“视觉文化”。而实际上新世纪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是录音及其传播技术带来的。当声音可以被记录之后,口头文化中的许多特点就会在人类的语言文化当中重新扮演重要作用,而歌唱在历史上所产生的影响,尤其其中理性部分的功效就是口头传统复苏的反映。意识到这样的文化转变,就不难意识到现代书写诗歌正面临一个彻底蜕变的时刻,也许这个过程还将持续很长的时间,但人类回到一个内涵丰富、影响广泛的歌唱时代是势所必然的。 尽管口头文化的存在已历经千万年,但标志着口头传统研究之始的,是哈佛大学教授Francis Child于1882年搜集出版的五卷本经典著作《英格兰和苏格兰流行歌谣》(English and Scottish Popular Ballads)。如果这仅仅是一本歌曲集,那就毫不稀奇。之所以称得上口头传统研究的奠基石,是因为ChiLd所收集的305首歌(巧的是《诗经》最初也收了305首),每一首都有他能搜集到的所有歌曲版本和各种民间文化中与歌曲主题相关的背景资料。这部著作奠定了口头歌谣同母题(motif)多版本搜集和版本比较的研究方法。 以我们熟悉的歌曲Scarborough Fair为例,它是书中的第二号作品,通常称Child#2或The Elfin Knight,同母题共收有13个文字记录版本。最早的记录是1673年,歌名为The wind Hath Blown My Plaid Away。
无
主要是文化背景方面的分析 可惜歌曲翻译方面的不占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