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通史教程·近代卷

齐涛 山东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  

出版社:

山东大学出版社  

作者:

齐涛  

页数:

301  

Tag标签:

无  

前言

  《中国通史教程》初版于1999年6月,并于当年秋季投入教学使用。与以往的通史教材相比,这套教材重在体现研究性学习与能力培养的主旨,试图做到给教师留下发挥的空间,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摆脱那种面面俱到、陈陈相因的固有模式。基于此,教材中的各卷均采用上、下编结构:上编立足于断代,以重大历史事件和重点制度、文化为主线,勾勒不同时代的历史进程;下编则选取贯穿不同时代的若干重大历史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与讨论。为便于同学进一步的学习,每章之后均有“导读”、“思考与讨论”。  教材投入使用后,我们又组织进行了教学大纲的修订、师资的培训、教与学诸环节的改革,并举办了若干次教学研讨与教学观摩。与此同时,我们充分认识到,随着时代与学术的进步,任何教材都处在不断的落伍之中。因此,自教材使用之日起,有关的编写人员即开始了新的修订。在修订过程中,我们充分听取了任课教师和学生的意见,从体例的完备、内容的完善到新的学术成果的吸收都作了相应的努力,2001年6月,这套教材的第二版正式面世。鉴于一些院校图书资料的局限性,为把研究性学习与能力培养落到实处,在第二版出版的同时,我们又组织编写了《中国通史教程教学参考》,包括了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学术动态、基本资料以及学术范文,作为课堂讨论和课下自修用书。让人高兴的是,自教材面世至今,在编写人员与有关各校任课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初步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2001年,该套教材荣获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当年5月,又获得了全国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目前国内已有百余所高校陆续选用这套教材或指定为考研参考教材。  面对不断增加的使用者以及国内史学界对这套教材的日益关注,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不断修订、不断完善,紧随时代与学术的进步。自第二版出版后,我们又着手组织了第三版的修订,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的赵世瑜教授,复旦大学的戴鞍钢教授,南京大学的张生教授,与前二版的主要主持者山东师范大学的郭大松教授、聊城大学的李泉教授、鲁东大学的俞祖华教授等分别主持了各卷的修订工作。此次修订,达到了“立足学术前沿,提升学术水准”的目的。

内容概要

本教程上编把近代八十年的历史分为六章亦即六个时期叙述: 第一章“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内容不是很多,但却十分重要。 第二章“太平天国及第二次鸦片战争”所述历史大致处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第二个时期。 第三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外国侵略的加深”叙述中国近代史发展的第三个时期的内容。 第四章“戊戊变法和主和团运动”叙述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第四个时期的两个各具特色的爱国救亡运动。 第五章“辛亥革命”所述历史处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第五个时期。 第六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和近代中国历史的新趋势”叙述的是八十年中国近代历史的最后一个发展时期的内容。 下编选取了关第近代中国历史全局的六个重要专题,意在集中补充上编的不足,便于学生掌握近代史学界的一些基本的重大问题的主要学术观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各校图书资料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安排各专题所述内容。例如,可将有些专题的内容提到全部课程之前,或掺入上编某章的具体问题之中,并非一定要按次序循规矩依次讲授。

作者简介

  齐涛,男,汉族,1961年3月1日生,山东兖州县人,1985年12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7月1日参加工作,山东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毕业,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历史学博士,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发表过《韦庄生平新考》(《文学遗产》1997.3)、《论韦庄与韦庄诗》(《文史哲》1997.5)等论文50余篇。出版过《魏晋隋唐乡村社会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韦庄诗词笺注》(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杨炎刘晏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等著作。

书籍目录

导论上编  第一章 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一 鸦片战争前的中外大势  二 鸦片走私及其危害  三 林则徐的禁烟与备战措施  四 反对英国侵略的战争  五 近代中国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订立  六 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七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思想文化领导匠新动向  八 统治阶级整体依然昏聩懵懂 第二章 太平天国及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 太平天国真心我爆发的社会背景  二 洪秀全和金田起义  三 定都天京和北伐西征  四 《天朝田亩制度》  五 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六 辛酉政变  七 天京事变与《资政新篇》  八 保卫安庆和经营江浙 第三章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外国侵略的加深  一 西方列强在华政治经济势力的扩大  二 太平天国失败后的中国农村经济  三 洋务运动  四 新阶段的出现与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  五 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期的中国边疆危机  六 中法战争  七 甲午战争前帝后党争与清政府“避战求和”  八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九 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 第四章 戊戊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下编 

章节摘录

  八、保卫安庆和经营江浙  1.第二次西征与安庆失陷  1860年5月初,太平天国在经过浦口、三河战役的胜利之后,一举捣毁了重新组建的江南大营,使天京再次解围。太平军乘胜东征,进取江浙。在连克丹阳、常州、无锡等地之后,此年6月,太平军又相继攻克苏州、嘉兴、太仓、嘉定、常熟、青浦、松江等地,开辟了苏南新区,建立了以苏州为首府的苏福省。另一路太平军攻下了浙江的临安、余杭、富阳等地。这样,苏南和浙西许多州县均归入太平天国的版图,江浙新区成为后期支撑太平天国政权的一块重要基地。  然而,当太平军全力东进苏、常之际,曾国藩的湘军乘机加紧围攻安庆,天京上游形势颇为吃紧。安庆是太平天国和皖北捻军进行联系的纽带,也是屏障天京、保证粮食供应和其他物资供应的战略要地。保卫安庆,对太平天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早在1860年5月间,太平天国就制定了东进取胜后移师西进的计划。9月,天王洪秀全召集英王陈玉成和忠王李秀成于天京会议,讨论决定采用洪仁歼制定的西征计划:从长江两岸会取武汉,迫使敌人抽出围攻安庆的兵力西援湖北,以解安庆之围。具体部署是:陈玉成率军从长江以北,由安徽入湖北,攻武昌北面;李秀成在长江以南,经江西、湖南进攻武昌西南侧,并决定于1861年4月,两军会师武昌。①  1860年9月底,陈玉成率军从苏州经天京渡江北进,开始执行太平天国第二次西征计划。10月,他在安徽定远与捻军会合,号称10万之众,迅速西进。1861年3月,入湖北境攻克黄州,逼近武汉。黄州以西清军十分空虚,武汉地区官僚争相逃命,一片混乱。湖北巡抚胡林翼驻军安徽太湖,急得吐血,埋怨自己是“笨人下棋,死不顾家”②。这时,英国舰队司令何伯、参赞巴夏礼带舰队到了汉口。


编辑推荐

  《中国通史教程:近代卷》重在体现研究性学习与能力培养的主旨,试图做到给教师留下发挥的空间,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摆脱那种面面俱到、陈陈相因的固有模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通史教程·近代卷 PDF格式下载



郭大松老师主编的《中国通史教程·近代卷》叙史线索简约明晰,体例独特新颖,足以承继先辈,启迪后学。尤其是上下分编的体例便于读者在掌握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关系中国近代历史全局的重要专题(如“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与历史分期”、“中国近代化与社会转型”、“中国近代史上的爱国主义”、“近代中国的改革与革命”、“外国传教士在近代中国的作用和近代教案问题”)。这是第四版修订,已被众多高校选定为教材,而且遴选入“十一五规划教材”,足以体现本书的价值,读者会在阅读中慢慢发现它的创新之处和价值所在。


历史教师的好帮手


很好的历史教材书


不错,内容挺好的


字虽然非常多但是理解和文字表达都很清晰~~~~

而且观点也能比较客观

唯一的缺点就是经常引用古籍和别人说的话来表达一个词就能说通的话.....感觉是在故意宣扬编者的水平高= =|||||


高三孩子,老师让买的,只是觉得纸质有点薄,有一点重影的感觉


我是名高中生,看到了这套书,就很喜欢,马上就决定买下。谢谢编者!


勉强5星 书的折印太凶残!整本书饱经风霜的感觉...也许在别人看来完全没事..但像我这样重视书的外观的人是难以接受的..希望改进


这本书的最大有点在于分析,引导怎样思考这个历史现象。相对其他教辅资料,系统性就没那么强。一般的教辅资料是填鸭式,直接把要点提出来。如果喜欢独立思考的同学,建议买一下这本书。
但本人永远不怎么满意这本书的质量。我追求是书的内容与质量相统一。


适合做适合中学历史教学的参考书,大学一线老师,基本都是专家学者,质量上乘。


老师推荐的 比较喜欢第二编 对知识梳理很有帮助


考研用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