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传统道德概论

马永庆,等 编 山东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1  

出版社:

山东大学出版社  

作者:

马永庆,等 编  

页数:

359  

内容概要

  《中国传统道德概论》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的传统道德,内容包括:人生论、德教观、修身论、职业道德观、交往道德观、家庭伦理观、公私论、义利论、仁爱论、人性论、智勇观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中国传统道德的历史发展过程、特点和方法论原则第一节 中国传统道德的历史发展一、先秦时期传统道德的奠基二、秦汉儒家独尊地位的形成三、魏晋隋唐儒道佛的斗争与融合四、宋明的理学伦理五、明清的道德批判第二节 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内容与特点一、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内容二、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特征第三节 中国传统道德的研究方法一、历史分析与现实分析相结合的原则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原则三、批判继承和创新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第二章 人性论第一节 人性论概述一、人性的涵义二、人性论的特点三、人性论的社会意义第二节 人性论的主要观点一、无善无恶本性自然二、人性本善扩充成德三、人性本恶化性起伪四、善恶相混去恶存善五、善主恶次复性弃情第三节 传统人性论评析一、关于人的特性二、关于人性的善恶第三章 义利论第一节 义利论概述一、义利之辩二、义利论的历史前提与社会基础第二节 义利论的主要内容一、义以为上以义制利二、重义贵利义利统一三、绝义弃利义利双遣四、重利轻义以公灭私第三节 义利论评析第四章 仁爱论第一节 仁爱论概述一、仁爱与爱人二、爱人与道德三、仁爱要义第二节 仁爱论的基本观点一、博施仁爱泛爱万物二、推己及人忠恕之道三、修己成德成人以仁四、修法仁民为政之要第三节 仁爱论评析第五章 公私论第一节 公私蕴义一、公与私的含义二、公私论的历史考察 第二节 公私论的基本观点一、清正廉明克己奉公二、公利为重精忠报国三、先人后己克己利他四、公正无私见义勇为第三节 公私论评析一、公私观念是由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决定的二、传统公私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三、传统公私论的缺陷第六章 智勇观第一节 智与勇一、智二、勇三、智勇与仁第二节 智勇论的基本观点一、勤奋好学知人自知二、明智审慎洞察真伪三、无私无畏知耻改过四、威武不屈杀身成仁第三节 智勇论评析第七章 家庭伦理观第一节 家庭伦理概述一、家庭伦理的社会基础二、家庭伦理与人伦规范第二节 家庭伦理观的基本内容一、克勤克俭以德治家二、父慈子孝以礼事亲三、夫妻情深相亲相敬四、兄友弟恭长幼有序第三节 家庭伦理观评析第八章 交往道德观第一节 交往概述一、交往关系二、交往关系的基础第二节 交往道德的主要内容一、尊老敬贤敬恭尚礼二、平等待人礼让谦恭三、宽人严己以和为贵四、仪表端正言必诚信五、交朋择友趋善避恶第三节 交往道德观评析一、传统交往道德观的特点二、传统交往道德观的现代价值第九章 职业道德论第一节 职业道德论概述一、传统职业道德的特点二、传统职业道德的基本问题第二节 传统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一、秉公执法以民为本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三、文以明道精修艺德四、救死扶伤仁爱习医五、童叟无欺货真价实第三节 传统职业道德论评析一、职业道德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传统职业道德的现实意义三、中国传统职业道德的局限性第十章 德教观第一节 德教观概述一、德教的起源二、德教乃为政之本第二节 德教观的基本内容一、德主刑辅德教为本二、正人正己言传身教三、循循善诱寓教于乐四、明示家训教子以道第三节 德教观评析第十一章 修身论第一节 修身论概述一、修身之本义二、修身的理论基础第二节 修身论的基本内容一、修身明德平治天下二、反求诸己省察克治三、存心养性止于至善四、躬行践履知行合一第三节 传统修身论评析一、传统修身论的人格效应二、传统修身论对现代人格完善的启示第十二章 人生论第一节 人生论概述一、人生论与道德二、人生论的意义第二节 传统人生论的主要内容一、人生价值论二、生死观三、祸福论四、人格论第三节 传统人生论评析一、传统人生论的积极方面二、传统人生论的消极方面后记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传统道德概论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