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当代中国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

师凤莲 山东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9  

出版社:

山东大学出版社  

作者:

师凤莲  

页数:

256  

内容概要

  《当代中国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对中国女性政治参与的历史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梳理。以往关于中国女性政治参与历史的研究,散见于不同的著作和论文中,笔者师凤莲通过阅读、整理和分析大量中国女性政治参与的历史文献资料,对中国女性政治参与的历史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对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女性政治参与的特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归纳概括。

书籍目录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四、基本框架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社会性别和女性政治参与的一般理论及经验
 一、社会性别与社会性别理论
 二、女性政治参与的一般概念
 三、国外女性政治参与的理论与经验
第二章 当代中国女性政治参与的历史回顾
 一、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1911~1949年)
 二、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1949~1978年)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女性政治参与现状(1978年至今)
 一、保障女性政治参与的制度机制状况
 二、女性政治参与的实践状况
第四章 当前中国女性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二、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解决中国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公共政策
 二、推进经济领域中就业的性别平等
 三、构建先进性别文化和促进教育的性别公平
 四、充分发挥妇女组织的作用:以妇联为例
第六章 中国女性政治参与的前景展望
 一、和谐社会的构建为女性政治参与提供了广阔前景
 二、社会性别意识深入各个阶层和群体
 三、女性的整体素质普遍提高
 四、女性政治参与的自主性和组织化程度大大提高
 五、各种障碍依然存在,女性参政任重道远
附 录
参考文献
 一、中文著作
 二、译著
 三、中文期刊文章及其他相关资料
 四、主要网站、文章及相关资料
 五、外文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正如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所言:“对大多数人来说,政治参与只是实现其他目标的手段。如果个人能够通过移居都市、获得地位较高的职业或改善他们经济福利等方式实现这些目标,那么,这些方式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他们参与政治的替代物。”①四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政治就是社会各阶级为了维持或改变某一种社会生产关系而试图对社会公共权威加以控制和影响的活动。政治参与就是通过控制和影响公共权威,来维护或改变一定的生产关系,并使自己和自己所属的阶级在这种生产关系中获益。②在政治参与的动机方面,马克思主义与功利说有某种相似之处,即都注意到了现实利益对政治参与所具有的推动力量。  政治参与动机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从不同角度提问,可以得到不同的答案。历史上,中国女性经历了一个从没有参与政治的权利到获得参与政治的权利的过程,她们的政治参与是从无到有。考虑到政治参与要求所具有的动态特点,我们对女性政治参与动机的分析,将有助于把握其参政需求的成长规律和特点。本书将女性政治参与的动机按其指向从社会到个人分为五种:一是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型。社会上一些综合素质比较高的女性,她们参与政治,呼吁整个社会关注性别平等,希望通过参与,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纳入性别意识。二是履行社会职责型。她们认为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每个人都有参与政治、治理国家的职责和义务,女性也不例外。2008年秋,笔者对济南市城乡336名女性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看,约1/4的被调查女性参与选举是为了“尽公民义务”。相关研究表明,公民义务感愈强,政治参与的兴趣也愈浓厚。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当代中国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 PDF格式下载



这应该是一位女博士的毕业论文拿出来发表的,挺好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