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预防医学应试向导

李栋 编 同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2  

出版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  

作者:

李栋 编  

页数:

104  

内容概要

  《预防医学应试导向:医学专科版》以全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专业适用的最新版卫生部规划教材《预防医学》为基础,紧扣教堂大纲,充分吸收教学一线骨干教师多年的教学体会和经验,参考部分院校自编、协编的有关教材编写而成。《预防医学应试导向:医学专科版》的特点:提示教材重点,系统解读难点,梳理知识体系,涵盖预防医学“三基”要求的全部内容,文字精炼,概念清晰,习题数量充足,深浅有序,可适应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  《预防医学应试导向:医学专科版》各章的内容由重点提示、教材精要、测试题和参考答案等几部分组成。在重点提示中指出了学生所应掌握、熟悉和了解的主要内容。教材精要中扼要阐述了本章主要内容,便于了解内容概况,明确知识构架。学生通过各章测试题的练习,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了解复习效果,并且可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预防医学”考试的命题形式、方法,提高应试能力。《预防医学应试导向:医学专科版》的读者对象为医学院校专科学生、专升本学生等。

书籍目录

前言答题说明绪论第一章 环境与健康概论第二章 环境与职业卫生第一部分 环境卫生第二部分 职业卫生第三章 营养与健康第四章 社会因素与健康第五章 健康与健康相关行为第六章 预防保健的社会策略第七章 人群健康研究的统计学方法第八章 人群健康研究的流行病学方法第九章 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1.传染过程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是病原体与宿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结果。传染过程及其感染谱:传染过程是指病原体进入机体后,病原体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它是在个体中发生的现象。传染过程可有各种不同表现,临床症状只是其中之一。病原体的感染程度常以传染力和致病力为指标进行测量。机体对病原体反应轻重频率称为传染梯度,又称感染谱。2.传染源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动物。(1)病人作为传染源包括潜伏期病人、临床症状期病人、恢复期病人作为传染源,临床症状期病人作为传染源意义最大。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传染期。传染期是决定传染病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2)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病原携带者是指没有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的人。病原携带者一般分为3类:潜伏期病原携带者,这类携带者多数在潜伏期末排出病原体;恢复期病原携带者是指临床症状消失后。仍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健康病原携带者指未曾患过传染病,但却能排出病原体的人。(3)受感染的动物作为传染源传染人畜共患病的动物,种类繁多。其中以鼠类等啮齿类动物最为重要,其次是家畜。另有鸟、鱼等多类动物可作为传染源。3.传播途径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宿主之前,在外环境中停留和转移所经历的全过程。病原体停留和转移必须依附于各种生物媒介和非生物媒介物。这种参与传播病原体的媒介物,称为传播媒介或传播因素。病原体更换宿主的过程称为传播机制或传播过程。其过程包括排出途径、传播途径和侵入途径。传播途径一般概括为以下几种:①经空气传播;②经水传播;③经食物传播;④经接触传播;⑤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⑥经土壤传播;⑦医源性传播;⑧垂直传播。4.人群易感性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易感程度称为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的高低取决于总人口中易感人口所占比例。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因素有:①新生儿增加;②易感人口迁入;③免疫人口免疫力自然消退;④免疫人口死亡。影响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因素有:①计划免疫;②传染病流行;③隐性感染。人群易感性高低与传染病的流行有密切关系。当免疫人口增加时,可大大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这是因为具有免疫力的人除了免于发病外,由于大量免疫者分布在传染源周围,对易感者起到屏障和保护作用。


编辑推荐

《预防医学应试向导(医学专科版)》是医学专业专科课程考试辅导丛书之一。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预防医学应试向导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