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绿色的创新

诸大建 同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8  

出版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  

作者:

诸大建  

页数:

420  

字数:

37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每年做学术日记,自己一方面有多样化的研究兴趣,另一方面也设定了一定的主题。虽然这个主题一开始的时候是朦胧的,往往到后来才逐渐清晰起来。2006年学术日记的主题,大致是围绕生态导向或可持续导向的创新或更通俗地说是绿色的创新展开的。这是因为,2006年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设想。前者涉及创新,后者涉及生态,但是我在学术日记中想得更多的则是如何把两者整合起来。我以为,无论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和21世纪的世情都决定了,中国的发展面临着生态创新或绿色创新的最严重挑战。因此,在2006年的学术日记中,我围绕这个主题形成了以下的一些看法,在此集中地提出来以便得到进一步的讨论和新的启发。

内容概要

  中国的基本国情和21世纪的世情都决定了,中国的未来发展面临着生态创新或绿色创新的最严重挑战。本书是诸大建以绿色创新为主题的2006年度学术日记,围绕生态导向或可持续导向的创新展开。书中着重阐述了以生态为导向的创新、循环经济与生态导向的经济创新,以及绿色生活与生态导向的社会创新等命题。

作者简介

  诸大建,管理学博士,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主任、国家985工程同济大学中国城市发展创新基地学科带头人、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4-2005年为美国哈佛大学和芝加哥大学高级研究学者

书籍目录

自序2006年1月 ·1月2日星期一 上海需要开始预防美国病 ·1月3日星期二 创意城市研究的四个方面 ·1月7日星期六 哈佛对于抄袭的定义以及处理方法 ·1月10日星期二 创新立国成为国家战略 ·1月16日星期一 创新经济的三个研究 ·1月19日星期四 循环经济的中国定位 ·1月21日星期六 战略与执行的两个思考 ·1月22日星期日 循环经济的研究边界 ·1月23日星期一 资源生产率的概念与缘起 ·1月26日星期四 中国产业发展的C模式 ·1月27日星期五 大学教授的快乐与郁闷 ·1月28日星期六 布波族与创意阶级的三个特征 ……2006年2月2006年3月2006年4月2006年5月2006年6月2006年7月2006年8月2006年9月2006年10月2006年11月2006年12月照片目录

章节摘录

  1月16日星期一创新经济的三个研究  学校宣传部打来电话,说市里点名要求听取我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见(类似上次谈对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议的意见)。谈了三点看法。一个是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城市的理论与指标,需要关注国外的“3T”理论,注意科技、人才、环境联动(要注意创意与创新的区别);对于国家来说,应该关注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创新活动,这样才能解决中国生产要素的制约问题;对于上海来说,应该倡导发展应用导向的科技、应该发展高端人才的高校,应该发展具有包容性的环境。  (1)关于“创新型经济”的概念与指标。在概念方面,熊比特的创新经济包括制造业与服务业,但是佛罗里达的创意经济只包括服务业(认为创新业是服务业的高级发展),霍肯斯的创意经济只有狭隘的文化产业。我的看法是,创新经济在外延上应该是熊比特意义上的经济,但在内涵上应该是佛罗里达意义上的。在指标方面,应该在佛罗里达三类指标的基础上进行发展。他提出了以“3T”为特征的创新指标:即Technology(以技术为动力);Talent(以人才为本原);T01erant(以宽容为环境)。中国在理论上提出了四个科技方面的国家指标(综合创新指数、研发投入占GDP比例、科技贡献率、技术的对外依存度),要追问一下国家的理论研究来自何处。因为只考虑技术方面的创新型国家指标还不够,要进一步向国际化的“3T”指标靠拢。这样才可能从表征与机制的结合上实现从要素推动型发展向创新驱动型发展的飞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绿色的创新 PDF格式下载



诸大建教授的书,观点新颖,文风清新,值得推荐


第一本没看完,结果被偷了,第二本,继续看。把幸福课与经济增长结合起来,利用了很多矩阵比较法,形成了教授自己的学术方法。浅显易懂,值得一读。


诸大建先生的上一本学术日记《大学与城市:哈佛学术日记》,不经意在书店翻到,是没有水分的“干货”,好。这本也一样,实在,信息密度高。当然行道外的人,不会感兴趣。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