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上海百年建筑史

伍江 同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  

出版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  

作者:

伍江  

页数:

191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上海近代建筑是上海近代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海近代建筑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书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一页。《上海百年建筑史(1840-1949)》试图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人手,探索上海近代建筑形成与发展的动因,寻求上海近代建筑的演变轨迹。《上海百年建筑史(1840-1949)》对近代上海各时期的建筑技术发展、建筑师及其建筑设计思想和建筑中表现出的风格特征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论证,并将寻其置于世界近代建筑史的大背景与上海近代史的大环境中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其目的是试图展示一部较为完整,较为全面,也较为系统的上海近代建筑史,可供建筑、规划和历史研究人员及广大建筑爱好者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伍江,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先后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3-1994年作为访问学者在香港大学访问、讲学,1996-1997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美国哈佛大学访问、讲学。长期在城市与建筑历史领域和上海近代城市与建筑的历史及其保护利用领域从事教学和研究,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多部。2003年起任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副局长、上海市城市雕塑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上海市地名管理办公室主任,现兼任中国建筑学会理事、上海市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雕塑学会特邀理事、全国城市雕塑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委员。

书籍目录

第二版序第一版序第一章 开埠初始第一节 开埠前的上海从上海浦到上海县/上海县城/开埠前上海地方文化的特点及其在建筑中的反映第二节 开辟租界《土地章程》的订立/早期租界的划定/最初的西式建筑第三节 两种建筑文化的碰撞中西建筑文化相遇/最初的融合第二章 近代都市的初步形成(1850-1890)第一节 租界的迅速膨胀人口与经济/租界扩展第二节 建筑市场的初步形成房地产业的兴起与里弄住宅的开端/近代建筑业的形成第三节 近代市政与市政管理体制的建立租界市政建设的现代化/租界市政管理体制的建立/华界市政建设的近代化第四节 早期建筑与建筑设计教堂:西方建筑学的早期舞台/西方正统建筑师的出现第三章 近代建筑业的迅速发展(1890-1919)第一节 建筑类型的发展与建筑技术的进步建筑类型的发展/建筑技术的进步第二节 各类建造活动和重要建筑师官方建筑/商业建筑/娱乐建筑/其他公共建筑/居住建筑/重要建筑师或设计机构第四章 近代建筑的鼎盛与衰落(1920-1949)第一节 建筑业极度繁荣的基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房地产业高涨/新技术的普遍应用/建筑技术力量的壮大第二节 主要建造活动外滩的大规模改建/在这一次大规模改建活动中值得注意的几个现象/高层建筑迅猛发展/各类建筑的大量建造第三节 重要外籍建筑师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最大的设计机构——公和洋行/新风格的先锋——邬达克/其他重要建筑师与设计机构第四节 中困建筑师队伍的形成与成熟近代上海中国建筑师队伍的起源/重要建筑师/建筑组织与学术活动/建筑教育第五节 城市规划上海市市中心区域计划与大上海计划/日占期间的“上海都市建设计划”/大上海都市计划第六节 20世纪40年代——上海近代建筑的尾声日军侵占/孤岛繁荣/尾声第五章 近代上海建筑设计思潮与建筑特征第一节 近代上海建筑巾所反映的设计思潮西方学院派思潮/现代式样与现代建筑/中国古典复兴与折衷主义第二节 近代上海地方建筑特征注重功利,追求时尚/中西合璧,兼容并蓄主要参考文献第一版后记第二版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上海百年建筑史 PDF格式下载



这本很老实、不张扬的著作传递了太多的历史信息,让我们从大上海日益繁华的外观背后,读出了她筚路蓝缕的前世今生。我想,如果某个大导演偶然间读了这本书,以及通过百度不断延伸获取的丰富历史信息,肯定会萌生拍一部电影的冲动,肯定精彩!


上海,无论你是爱或恨,都是绕不过去的大都市,近代历史独一无二的见证者,现代中国最醒目的标志。头些年,上海人很看不起外地人。看了这本书,明白大家都是外地人,上海发展到发达的历史不过百多年。这本书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些“海派”老建筑的前世今生,很多属于首见,非常有意义。也许,一个外地人看了此书,会比上海人更了解老上海。


包装很好 物超所值


慢慢看。


很不错的书,专业人士的必备参考!第一版、第二版都买了。


全篇都不错,配图部分如果能和现在的路面建筑名配合起来就更好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