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郭台铭和他的富士康帝国

袁峰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作者:

袁峰  

页数:

213  

Tag标签:

无  

前言

这是一本很简单的书,讲述郭台铭和他身后的富士康的故事。 2011年初,一位编辑朋友问笔者:“有没有兴趣写一本关于郭台铭的书?”笔者答复:“可以啊。”于是,就有了这本书。 随着阅读资料的逐渐增多,对于郭台铭和富士康帝国所折射出来的问题有了更深一层的感悟。作为一个海事专科学校毕业的创业者,郭台铭是如何建立起富士康帝国的?庞大的代工帝国内部,又有着怎样的运行机制?在新形势下,郭台铭和富士康面临怎样的机遇和调整?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通过郭台铭和富士康帝国,我们能够获得怎样的启示?这就是本书打算告诉读者的全部内容。 有一位主持人曾经说过,最高明的学者才能够做到“深入浅出”的境界,将复杂的道理简单化,明明白白地说给别人听;次一等的境界,叫做“深入深出”,需要读者有悟性才可以;再次一等的境界叫做“浅入浅出”,就是告诉你事情本来的样子;最差劲的,叫做“浅入深出”,就是用堂而皇之的语言把本来浅显易懂的道理搞得极其复杂。明明是“1+1=2”这样浅显的道理,却一定要搞到别人看不懂为止。 笔者尝试用最简单的笔法去描述郭台铭和他身后的富士康;同时,以人所共知的道理来分析故事背后的真相,解释整个事件带给我们的启示。如果通过对郭台铭和富士康个体案例的分析,能够引发的您的思考,那么笔者将不胜荣幸。 作 者 2011年7月

内容概要

  —个海事专科学校毕业的创业者,如何建立起庞大的代工帝国,被誉为iPhone之母?帝国内部,又有着怎样的运行机制?在新形势下,代工之王和他的富士康又面临怎样的机遇和调整?透过他们,我们又能够获得怎样的启示?
  请看《郭台铭和他的富士康帝国》。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郭台铭的企业人生
 第一章 “独裁”企业家养成史
  第一节 创业的“白银时代”
  第二节 郭台铭的三个飞跃点
  第三节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第四节 扩张,以“成功”的名义
  第五节 人生计划的三个阶段
 第二章 与郭台铭有关的女人们
  第一节 前任妻子——林淑如
  第二节 此“玲”非彼“玲”
  第三节 现任妻子——曾馨莹
第二部分 晋商郭台铭的经营秘籍
 第三章 发现并把握商机
  第一节 郭台铭身上的晋商基因
  第二节 小器件的大奥秘
  第三节 坚持自己的眼光
  第四节 用连接器“吞下”电脑
  第五节 三大洲并购的野心
  第六节 消费电子时代的挑战
  第七节 布局6C
 第四章 勤者生财之道,俭者用财之道
  第一节 创业者的心态
  第二节 成功靠的是苦干
  第三节 花钱的学问
  第四节 郭台铭和钱的那些事儿
  第五节 低成本运营的奥秘
 第五章 驾驭大势,就能驾驭成功
  第一节 选择大陆,就是选择未来
  第二节 霸气外露,还是深藏不露?
  第三节 郭台铭:富士康错了
  第四节 “最差”的媒体关系
 第六章 选择人才就是选择未来
  第一节 儿子不是接班人?
  第二节 继承人三部曲
  第三节 富士康的将才们
  第四节 富士康的用人之道
  附录:郭台铭用人50法则
 第七章 科技的富士康
  第一节 建成第一流的高科技企业
  第二节 知识经济时代靠什么保持优势
  第三节 创新也需要复制
  第四节 按照IE原则来做事
第三部分 铁血军团的经营奥秘
 第八章 铁一般的治军纪律
  第一节 成吉思汗的启示
  第二节 强化管理,强调执行
  第三节 执行的关键在于身体力行
  第四节 没有管理,只有责任
  第五节 领导人问责制
  第六节 “德治”的责任
 第九章 将策略进行到底
  第一节 策略是核心竞争力
  第二节 成功=策略+决心+方法
  第三节 经营自己的事业
  第四节 哪里有花,哪里就有蜜蜂
  第五节 赢在基本面
  第六节 没有品牌,就是最大的品牌
 第十章 人生最大的快乐莫过于战胜对手
  第一节 快乐来源于成功
  第二节 不景气是我们发展的机会
  第三节 旋风快打,赢得客户
  第四节 打造超级竞争力
  第五节 富士康的大客户名单
  第六节 富士康的竞争对手们
第四部分 鸿海的救赎之路
 第十一章 富士康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节 富士康的“原罪”
  第二节 “世界工厂”头上的“紧箍咒”
  第三节 鸿海的内迁之路
  第四节 富士而康,任重道远
附录:郭台铭语录
参考书目
后记

章节摘录

成功的男人,离不开背后女人的支持。而在郭台铭的身后,是他的妻子林淑如。2005年3月12日晚10时左右,林淑如因乳癌扩散至肺部及肝脏,病逝于台大医院,享年55岁。消息传来,震惊台湾商界。 林淑如,生于台湾的一个富裕人家。年轻的时候,她就读于台北医学院药学系,是学院的“校花”。正值妙龄时期,父母经常给林淑如介绍一些富家子弟,希望她能有一个门当户对的婚姻,日后不用为生计发愁。身边追求她的人也非常多,女伴曾开玩笑说:“淑如,我看追你的人都快有一个加强班了。”但是,林淑如总是回答:“我的白马王子还没有出现。” 这时候,郭台铭出现了。当年郭台铭只是个专科毕业的小伙子,家境不算好,学费是靠自己半工半读赚来的,而林淑如则是富家千金,是台北医学院的校花,还是药学系的高才生。许多人都认为,这背景悬殊的一对根本就没有可能走在一起。然而,事件的发展却让很多人大跌眼镜。 或许就是郭台铭的认真与执著感动了林淑如,两人相爱了。林淑如也相信,凭着郭台铭的这股认真劲,日后一定会有所建树。不过,他们的爱情并非一帆风顺。林淑如的父母首先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双方门不当户不对,将来肯定过不长久。甚至郭台铭的家长也出来反对,认为不应该攀这个“高枝”。 面对双方父母的质疑和反对,郭台铭没有动摇,一直苦苦地追求着心目中的女郎。就这样,双方坚持了五年的恋情终于由“地下”转入“地上”,修成正果。结婚的那一天,郭台铭兴奋地对妻子说:“我一定要事业有成,成为台湾最富有的人。还要坐着我们自己的游艇,在我们自己的小岛上安心快乐地生活。” 当郭台铭的事业不顺时,林淑如开口向娘家借了70万新台币周转。两人相互扶持的结果是,当年辛苦创业的穷小子摇身一变,成了台湾首富,林淑如也坐拥13亿新台币的资产。回看30年来,林淑如一直陪在郭台铭身边,陪他创造了市值3000亿新台币的鸿海帝国。 创业时,林淑如以她坚强的个性,默默地支持着郭台铭,免除了他的后顾之忧。那时的郭台铭在经济上不是很宽裕,常常连孩子的奶粉钱都拿不出。有一天他回家发现,刚出生不久的儿子在哇哇大哭,妻子却只给孩子喂米汤喝。经询问才知道,原来,由于郭台铭已经3个月没有给家里钱,妻子只好用米汤给孩子充饥。 在郭台铭的事业上,林淑如倾注了不少心血。郭台铭为了联络业界同仁,经常邀请一些同行到家里吃饭,每次林淑如都会下厨房亲手包饺子,博得了来客的赞叹,也表现了林淑如在事业上协助夫君的良苦用心。 在郭台铭眼中,除了事业就是爱妻。他疼爱老婆在台湾是出了名的。郭台铭曾花费数亿元,在捷克用林淑如的名字买了一座古堡送给她,一时传为佳话。 但是,傲人的财富终究没能挽回爱妻的生命。 郭台铭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妻子。据台湾《苹果日报》报道,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与小他24岁的舞蹈老师曾馨莹结婚前,曾共同祭奠亡妻林淑如。那一天,郭台铭顶着烈阳,到台北县三峡“爱物园”家族墓园祭拜亡妻林淑如。他三度深情亲吻亡妻雕像,并称:“Serena(林淑如)在我心中永远是第一,永远活在我心里,虽然现在有人来接班,但她也永远是第二。” 郭台铭将一大束鲜花小心翼翼地放在爱妻雕像边,并在墓前摆上爱妻生前爱吃的四季豆干面和凉拌小黄瓜。郭台铭接着在林淑如栩栩如生的雕像旁坐下,对着雕像额头深情一吻,手里拿着三张已泛黄的旧照片,边看边低声细语:“Serena,我明天要结婚了,今天特别来这里跟你报告一下……看,这是我们的结婚照,1975年拍的,你还记得吗?还有这是我们一起出去玩的照片……你在我心目中永远是最重要的,是没有人可以取代的,我欠你太多了……希望你可以接受她……”说着说着,忍不住哽咽,甚至对着林淑如雕像的唇长吻。 郭台铭前后对林淑如的雕像低语了七八分钟。随后提着蛋糕祭拜同葬在墓园的父亲和弟弟郭台成,祭毕再度回到林淑如雕像前说:“Serena,因为你不喝酒,所以我带水来敬你……”“Serena,你有没有吃(面)……”语毕又吻了第三次,款款深情,令人动容。 P27-29

后记

写作是笔者的个人爱好。能够在业余时间完成对郭台铭和富士康的分析,并完成这本书稿,得到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编辑和诸位朋友的大力支持,在此,将给予帮助和支持的亲友名单列举如下,致以诚挚谢意: 李红变,杨益,雷蕾,杨爱军,李牧童,李贤娜,李雷,袁杰,袁丽,蔡爱琴,袁宏波,季春燕,李桢,张鲁辉,师恩政,金华。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还参阅了大量的文献书籍、报刊资料以及前辈同道的著作,并从中得到不少启发。在此,谨借小小的版面,向所有关注和研究富士康和郭台铭的学者、专家致敬。正是因为各位的研究成果,为本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独到的观点。同样,也是由于大家的鼓励和支持,才有了这本书。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凡被本书选用的材料,我们都将按照出版法有关规定向原作者支付稿酬。但因为有的作者通信地址不详,尚未取得联系。恳请您见到本书后及时来电、来函,以便支取我们为你留备的稿酬。 最后,我想说的是,本书实为抛砖引玉的粗浅之作,难免有考虑不周、表达不清楚,甚至是谬误的地方,希望能够得到您的批评指正。 编者 2011年7月


编辑推荐

在《郭台铭和他的富士康帝国》一书中,笔者袁峰尝试用最简单的笔法去描述企业家郭台铭和他身后的富士康;同时,以人所共知的道理来分析故事背后的真相,解释整个事件带给我们的启示。希望能够引发读者您的思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郭台铭和他的富士康帝国 PDF格式下载



从鸿海这个塑料摸具开始创业,历经千辛万苦创造了当今的帝国。以IE为支撑点,不断的改善提高生产率,使得富士康成了代工的龙头。


给老婆买的,提前了解公司及公司创始人吧...


在书店看的第一次就喜欢。才来买的,不错,赞一个


很好,,还没有来得及看


比其他某些写富士康的书要好得多


富士康,真正了解


买了所有胡润富豪榜上榜的人的自传,看他们如何成功,学他们成功之处


书的内容没有深度,东拼西凑


里面很精彩很详细谢谢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