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尊重

李志国 辽宁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8  

出版社:

辽宁大学出版社  

作者:

李志国  

页数:

186  

前言

  人们对身边世界总有相同、相近、相别或相反的看法,因此而引发的思考和讨论对人们认识世界大有裨益;或者由于视角不同,人们会五花八前门地解读某一事物,启发和创造往往因此“诞生”。世界如此复杂多变,言永远难有终极的认识,人类正是在持续的思考和讨论中,不断地拓展视角来丰富和深化对自身和世界的认知。  时代前进,时代话题常论常新。当“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时代追求时,当科学发展观成为中国发展的指导方针时,当凝聚了中华民族无尽期望的改革开放走过波澜壮阔的三十年时,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历经六十年风风雨雨并始终坚定前行时,中国的发展在不断开创新的时代。新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有新的气象和特征,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有各种各样的感受和评说。总的来说,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成果已经、正在或有望惠及越来越多的人,这是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投身国家建设的基础,也是中华民族不断创造成就和走向辉煌的前提。  同样,预期、需要与实际满足状态之间的差距,也就是通常所称的问题,必将始终存在并不断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发展相伴而生,并随发展而解决或衍变。如果抛开发展的基础性因素,在理想的状态上,社会问题是衡量发展科学程度的标准;科学的发展,应该较好地满足大多数人的预期和需要,从而较少产生严重社会问题,或者能够比较顺畅地解决各种社会问题。不过,显然谁也不能抛开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也不可能仅仅建立在理想之上。

内容概要

  《尊重:社会分析的一种视角》写了尊重的意义、尊重的价值体系、尊重人、尊重劳动、尊重规则、中国的自我尊重、中国与世界的相互尊重。

作者简介

  李志国,男,1977年生,籍贯辽宁省建平县。本科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专业,后于东北大学进修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现为辽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作者在社会结构、社会稳定、社会管理等方面思考和研究较多,并对哲学、经济、历史、社会心理、法律等学科有广泛爱好。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尊重的意义一、几则与尊重有关的故事二、历史与现实中的尊重三、改革开放在尊重发展规律中前进四、未尊重发展规律的偏颇五、尊重的渊源第二章 尊重的价值体系一、建立尊重价值体系二、利益分配三、社会关系四、规则五、理念第三章 尊重人一、为什么尊重人二、尊重什么人三、怎样尊重人第四章 尊重劳动一、为什么尊重劳动二、尊重什么劳动三、怎样尊重劳动第五章 尊重规则一、为什么尊重规则二、尊重什么规则三、怎样尊重规则第六章 中国的自我尊重一、民生问题原因与改善能力二、经济结构分析三、政治体制改革的理念误区四、多元文化价值的激荡第七章 中国与世界的相互尊重一、中国居于国际分工的中低端二、中国采取不卑不亢的国家战略三、中国应对霸权性的国际规则四、中国直面利益至上的国际理念后记

章节摘录

  人都说新鲜可口。海婴却说:“妈妈,鱼圆是酸的!”海婴的妈妈以为孩子在胡说乱闹,便责备了几句,孩子被说得很不高兴。鲁迅听后,便把海婴咬过的那只鱼圆尝了尝,果然不怎么新鲜,便颇有感慨地说:“孩子说不新鲜,我们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看来我们也得尊重孩子说的话。”  这件小事,将鲁迅先生尊重孩子、尊重事实、平等待人的品格凸显出来。唐搜先生在鲁迅先生的纪念文章《琐忆》中,评论到:“和许多伟大的人物一样,平易近人正是鲁迅先生思想成熟的一个重要的标志……他和青年们谈话的时候,不爱使用教训的口吻,从来不说‘你应该这样,、‘你不应该那样’一类的话。他以自己的行动,以有趣的比喻和生动的故事,作出形象的暗示,让人体会到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鲁迅先生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也正是先生性格的最好写照。  教育孩子,最大的忌讳就是不平等的说教甚至是呵斥,孩子可能表面上服从,骨子里却是不会服气的,导致教育效果大打折扣。要尊重孩子的心理和要求,以交朋友的平等态度同他们交流,了解和理解他们的想法,然后用合理的方法引导,才会得到孩子的积极回应。一句话,教育孩子要尊重孩子,要与孩子共同成长。  2.与成功有关的故事  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向一位商人推销铅笔,在怜悯之情的驱使下,商人不假思索地将10元钱塞到卖铅笔人的手中,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开了。没走几步,他忽然觉得这样做不妥,于是返回来,抱歉地向推销员解释说自己忘了取笔,希望不要介意。最后,他郑重其事地说:“你和我一样,都是商人。”  一年之后,在一个商贾云集、热烈隆重的社交场合,这位商人遇到了一位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推销商,推销商感激地自我介绍:“您可能早已忘记我了,我也不知道您的名字,但我永远不会忘记您,您就是那位重新给了我自尊和自信的人。之前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推销铅笔的‘乞丐’,直到您亲口对我说,我和您一样都是商人。”  这就是尊重的力量:一句简简单单的话,使一个自卑的人树立起自尊,使一个处境窘迫的人找到自信;有了自尊与自信,一个人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价值和优势,取得基于自身条件上的成功。任何人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完美无缺,我们没有理由以高山仰止的目光去审视别人,也没有资格用不屑一顾的神情去嘲笑他人。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尊重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