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心灵与境界

张岱年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张岱年  

页数:

312  

Tag标签:

无  

前言

我认识张岱年先生,已有将近70年的历史了。30年代初,我在清华念书,他在那里教书。但是,由于行当不同,因而没有相识的机会。只是不时读到他用“张季同”这个名字发表的文章,在我脑海留下了一个青年有为的学者的印象,一留就是20年。时移世变,沧海桑田,再见面时已是1952年院系调整以后了。当时全国大学的哲学系都合并到北大来,张先生也因而来到了北大。我们当年是清华校友,而今又是北大同事了。仍然由于行当不同,平常没有多少来往。1957年反右,张先生受到了牵连。这使我对他更增加了一种特殊的敬意。我有一个自己认为是正确的意见:凡被划为“右派”者都是好人,都是正直的人,敢讲真话的人,真正热爱党的人。但是,我绝不是说,凡没有被划者都不是好人,好人没有被划者遍天下,只是没有得到被划的“幸福”而已。至于我自己,我蹲过牛棚,说明我还不是坏人,是我毕生的骄傲。独有没有被划为右派,说明我还不够好,我认为这是一生憾事,永远再没有机会来补课了。张先生是哲学家,对于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有湛深的造诣,这是学术界的公论。愧我禀性愚鲁,不善于作邃密深奥的哲学思维,因此对先生的学术成就不敢赞一辞。独对于先生的为人,则心仪已久。他奖掖后学,爱护学生,极有正义感,对任何人都不阿谀奉承,凛然一身正气,又绝不装腔作势,总是平等对人。这样多的优秀品质集中到一个人的身上,再加上真正淡泊名利,唯学是务,在当今士林中,真堪为楷模了。《论语》中说:“仁者寿。”岱年先生是仁者,也是寿者。我读书有一个习惯:不管是读学术史,还是读文学史,我首先注意的是中外学者和文学家生年卒月。我吃惊地发现,古代中外著名学者或文学家中,寿登耄耋者极为稀少。像泰戈尔的八十,歌德的八十三,托尔斯泰的八十二,真如凤毛麟角。许多名震古今的大学问家和大文学家,多半是活到五六十岁。现在,我们已经“换了人间”,许多学者活得年龄都很大,像冯友兰先生、梁漱溟先生等等都活过了九十。冯先生有两句话:“岂止于米,相期以茶。”“米”是八十八岁,“茶”是一百零八岁。现在张先生已经过米寿二年,距茶寿十八年。从他眼前的健康情况来看,冯先生没有完成的遗愿,张先生一定能完成的。张先生如果能达到茶寿,是我们大家的幸福。“碧章夜奏通明殿,乞赐张老十八春。”

内容概要

  《心灵与境界》收录了张岱年先生公开发表的一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哲学的论文与讲话稿,主要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在中西文化的对比研究中,阐述了中国文化及中国哲学的思想基础、基本精神、思维方式、发展历程,辨析了文化的体用问题、物质利益和道德思想等问题,并提出若干关于文化与哲学史的新见解。并指出了中国文化、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之路,那就是兼取中西文化之长走“综合创新”之路。

作者简介

张岱年(1909-2004),字季同,别署宇同。河北献县人。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国学大师。1933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后任教于清华大学、私立中国大学。1952年后任北京大学教授。曾先后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华孔子研究会会长、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等职。他早期欣赏英国分析哲学的方法,后接受辩证唯物主义,所著《中国哲学大纲》是第一部系统的中国哲学范畴史。其著作还有《中国唯物主义思想简史》、《中国哲学史史料学》、《中国哲学方法论发凡》等。

书籍目录

代序 记张岱年先生第一章 文化通诠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 /3中西文化之会通 /8中国思想源流 /12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18中国传统文化的分析 /25如何正确认识传统文化 /34传统文化的反思 /37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偏倾与活力 /43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 /49文化体系及其改造 /50关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 /61传统文化的精华 /66孔子与中国文化 /69孔学平议 /78老子学说的宗旨 /80儒道之间 /81《周易》与传统文化 /83《管子》的法教统一观 /86第二章 哲学旨圭中国古典哲学的几个特点 /93略论中国哲学范畴的演变(节选) /108中国哲学基本问题辨析 /111试论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 /117论中国传统哲学的继承与改造(节选) /125中国哲学发展的道路与前景 /128论现在中国所需要的哲学 /136中国古典哲学的价值观 /141中国哲学关于人与自然的学说 /155孔子哲学解析 /162老子哲学辨微(节选) /175论老子在哲学史上的地位(节选) /184《易传》的生生学说 /187谈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发展趋势 /190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193哲学的前途 /196第三章 道德箴言人与世界 ——宇宙观与人生观 (节选) /203生命与道德 /220道德之“变”与“常” /224生活理想之四原则 /227人伦与独立人格 /235生命与人格 /242“人的价值”与“自我价值” /244礼义与人心 /245中国古代的人学思想 /246中国知识分子与人文精神 /255冯友兰先生二三事 /260回忆张申府 /262忆熊十力先生 /264忆金岳霖先生 /266怀念汤用彤先生 /269悼念梁漱溟先生 /271第四章 国学辨微漫谈国学 /275如何研究国学 /276从“孟”、“庄”看学派论争 /278学派的消长 /279三事与诸子 /280述与作 /282修辞立其诚 /283“以理杀人”与“以理抗势” /285子贡货殖与既富且仁 /287疑古与信古 /288辨程门立雪 /290论诸子的相反相成 /291庄惠濠梁之辩 /295说觉悟 /297谈士节 /299评“三不足” /301漫谈正名 /302哲苑絮语 /304读与思 /307爱 智 /309好学深思 心知其意 /310饮食之道 /311

章节摘录

中西文化之会通在上古时代,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是各自独立发展的。约在15世纪,中国的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传入西方,英国哲学家培根(156l-1626)论述“印刷、火药和磁石”的作用说:“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见培根所著《新工具》,转引自《世界名人论中国文化》)这说明了中国的技术发明传到欧洲之后起了促进西方近代文明发展的重要作用。16世纪后期,即明代万历年间,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1552一16lO)到中国传教,在宣传耶教的同时也介绍了西方古代的天文学、数学等科学知识,更向西方介绍了中国的情况和中国儒家思想,这可以说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开始。中国学者如徐光启等接受了西方的自然科学,稍后的方以智也受到西学的影响。直到清初康熙年问,西方的天文数学仍受到重视。算学家王锡阐、梅文鼎都兼通中西数学。但是西方当时的最新科学如哥白尼、伽利略的学说,并未传入中国。中国儒家学说传入西方之后,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受到一些哲学家和启蒙思想家的欢迎。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1646-1716)、沃尔夫(1679_-1754),法国经济学家魁奈(1694一1774)、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1694-1778)都赞扬中国的哲学与文化。(参看《世界名人论中国文化》)中国儒家以及宋明理学的理性主义思想和无神论倾向,对于欧洲近代反对宗教迷信的思潮有一定的启迪作用。这也是历史事实。到清代雍正年间,中西文化交流因故中断了。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以武力敲开了中国的大门。之后,资本主义列强对于中国进行了凶猛的侵略,中华民族遭遇到空前的民族危机,爱国志士都在设法救亡抗敌,先进思想家向西方寻求救国之道。康有为、梁启超提倡变法维新,孙中山、章太炎鼓吹革命,都是受了西方的影响。严复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学说,引起了巨大反响。一部《天演论》风靡一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成为进步人士的共识。20年代,陈独秀、李大钊发起了新文化运动,再一次掀起了介绍西方文化思想的高潮。西方的各派哲学思想和社会政治学说都介绍到中国来了。新文化运动高举科学与民主两大旗帜,大力宣扬自然科学的重要价值。自然科学家亦逐渐学会了西方近代科学方法,使自然科学在中国逐渐发展起来,弥补了中国缺乏近代实验科学的偏失。在哲学方面,从30年代至40年代,也出现了一些融会中西而自成一家之言的哲学家,如熊十力、冯友兰、金岳霖等。中西学术的会通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在15世纪以前,中国文化本居于世界的前列,宋明理学在理论思维水平上可以说高于西方作为神学奴婢的中世纪哲学。但是16世纪以后,西方近代文化兴起,在哲学、科学、技术各方面突飞猛进,中国落后了。中国经过一百多年的努力,逐步前进,时至今日,中国一方面解决了保卫民族独立的问题,一方面又努力进行现代化建设,从而以新的面貌立于世界文明民族之林。现在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创建具有时代精神的新中国文化。新中国文化即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一方面要认真吸取近代西方文化的先进成就,主要是科学与民主,这是比较明显的。另一方面更要弘扬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大力发展中国文化对于人类的独特贡献。这贡献主要有二:一是重视自然与人的统一的“天人合一’砚;二是以“和”为贵的人际和谐论。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观源远流长,内容丰繁,其中最具有典型意义的是《礼运》的“人为天地之心”说与宋代理学家张载的“民胞物与”说。所谓天人合一即是人与自然界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所生成的,而在自然界中具有独特的地位。《礼运》说:“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这即认为人是天地之间能知能觉者,人是天地所产生的,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对于天地的认识也即是天地的自我认识,故可以说人是天地之心。张载(洒铭》说:“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浑然中处,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这就是说:天地犹如父母,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气”(即物质)构成我与万物的身体,作为气的统帅的“性”也就是我与万物的本性。人民是我的同胞,万物是我的伴侣。张载又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天地本来无心,而人能认识天地,人对于天地的认识就是为天地立心了。要而言之,所谓天人合一就是肯定人与自然虽有区别却又是统一的,人与自然不是敌对的关系,人可以调整自然,而不应破坏自然。西方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主张克服自然、战胜自然,经过三四百年的努力,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取得了战胜自然的显著成绩,却也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后果。时至今日,返观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观,益见其含义深刻了。当然,科学的价值还是应该肯定的。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国文化赞扬和谐的价值。孔子弟子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人和即是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合作。“和”是一个非常深刻的观念。最早提出对于“和”的解释的是西周末年的史伯。史伯区别了“和”与“同”。他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不同的事物相互为他,“以他平他”即是会合不同的事物而得其平衡,这叫做“和”。“和’可以说是多样性的统一。而“同”则是相同的事物的重复,那是不可能生出新事物的。春秋时晏子亦强调了和与同的不同。他举例说:“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这是“和”。如果君所谓可,臣亦日可;君所谓否,臣亦日否,那就是同而不是和了。孔子也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就是容许有不同的意见,“同”则是只重复一种意见。“和”意味着不同事物的相辅相成,含有对于不同意见的兼容精神。


编辑推荐

《心灵与境界》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人不知其生之意义而仍生存,人知求之,求之而不必得,即得之而此所得与彼所得不相同,由不同而相互辩争。人生即不知其意义而求知其意义之生,故人之自觉亦非完全的自觉。然人求生之意义,亦即求自觉。哲学家因爱智,故决不以有知自炫,而常以无知自警。哲学家不必是世界上知识最丰富之人,而是深切地追求真知之人。哲学家常自疑其知,虚怀而不自满,总不以所得为必是。凡自命为智者,多为诡辩师。哲学所考察者,含括考察之自身在内。考察宇宙,是宇宙中之一物在宇宙中考察宇宙,而此种考察又为宇宙内之一事。考察人生,是人在人生中考察人生,而此考察亦是人生中之一事。考察知识,是知者以知考察知,而此考察亦是一种知识。对于哲学之考察即在哲学中;关于哲学之理论是哲学之一部。哲学不惟是自觉的知识,哲学本身即是一种自觉。于哲学,得人之自觉,得知识之自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心灵与境界 PDF格式下载



我在网上找了很长时间,只有亚马逊上找到三本,于是果断买之,发现竟还是08年的头一版,塑料包装很好。以为是平邮,收到时确是韵达快递,非常激动!本书一共四章,分别涉及中国文化,中国哲学,道德,和一些小随笔。我买此书的目的是第三章,关于道德一章。这章虽然不长,但是内容实在令人惊叹。这里是张岱年老先生用一生的智慧得到的对人生的看法,世界观和人与社会的关系。我觉得,仅此一部份单独出版,都足够令人膜拜的了。由于我对中国哲学学习尚浅,对于其他章节也不敢妄加评判。但是书中作者对祖国文化指点江山,书中透漏的底蕴和自信,都令人膜拜。我认为,这本书是学习中国文化必要的一本书。书中虽然不涉及干涩深奥的论证,但由于涉及甚广,也不是十分好读。对于我等对浩瀚的祖国历史和现代的文化哲学望洋兴叹的后生来说,这本书确实是为我们理解祖国文化精神有重要的帮助。


这本书确实很好,但电子版只有封面,却没有详细的目录,只有大目录,很烦,只有把书全部看完才知道。绝望啊,


这作者搞什么啊,不会写书别写


  一位老人,一位老师,娓娓的道出中国哲学这个话题,引人入深远。
  中国的哲学发展讲讲大概得用一个学期吧,但老先生能把如此博大的话题让为读者树立起轮廓和要点。
  对我来说,这就是一本概论。使得我能有些许印象,知道如果以后要了解中国哲学,该看什么。怎么去看。


   所谓的“中国元素”的运用越来越泛泛,但对阵中传统精神进行学习的人却少之又少。有人说“传统已死”,的确不为过。在这个年代,静静的坐在书桌前看孔夫子,看老庄,似乎是很遥远的事了。传统的中国古典哲学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反思和回望的精华,在这个追求实效,追求速度,追求功利的年代,也许我们真的需要沉下心来。读一读张岱年的这本书,细细地品味,会有一些微妙的收获。
   这种书读得越多,越感慨自己的资质太浅……亟待提升!


  品味心灵的境界, 人们通常会用官衔和才能来衡量男人的品级,用相貌和气质品评女人的品级,却很少有人去思量心灵的品级。心是有品级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