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传
2010-2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梁启超
360
解玺璋
无
1908年的梁启超特别忙。这一年,梁启超36岁,距离戊戌变法失败的1898年,恰好过去了整整10年。 此前的1906年9月,清政府迫于形势,下诏宣示预备立宪。尽管只是“预备”,何时真正实行,还遥遥无期,但这个消息已经使避居海外多年的梁启超欣喜异常,以为“政治革命问题可告一段落”,今后的任务,就是对宪政进行“学理”的研究,宣传和阐释立宪的主张和理论,并适时地监督和参与政府的有秩序的变革了。这时,他与革命党人的论战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这一年的11月,他主动通过其友人徐佛苏,向革命党人表达了停战求和的意向,以便抽身转投于立宪运动。在他看来,目前最急迫的,是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党,此事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与革命党打嘴仗。但革命党却不想放过他,他们拒绝了梁启超的建议,迫使他将论战继续下去。不过,1907年7月,《新民丛报))因故停刊,给了梁启超撤出战斗的机会,于是,他乘机单方面停火,开始将精力全部转移到联络同志,组建政党这件当务之急的事上。10月,政闻社在日本成立,这是梁启超政党实践的第一步,表面上是由马相伯、徐佛苏、麦孟华负责,实际上却是梁启超主政。 由于马相伯的努力,政闻社本部于1908年2月迁回上海。此时,远居海外的梁启超只能遥控指挥。他的武器就是手中的笔,他写了大量文章在政闻社机关刊物《政论》上发表,宣传政闻社的宗旨,普及宪政的知识,“劝告”清政府从速颁布宪法,从速立宪。同时,他还通过大量的信函对立宪运动实行具体的指导。他后来回忆到这段经历时曾说,那时他大约“每三日必有一通手札,指导运动之进行”。
作为千年不遇的杰出人士,生前却被世人责难,死后数代都不能洗刷骂名,在西方有英国之克伦威尔,在中国则有宋代王安石。干百年来,王安石被骂作集一切乱臣贼子之大成的元凶。其实,他是数千年中华文明史上少见的完人。其德量汪然若干顷之陂,其气节岳然若万仞之壁,其学术集九流之粹,其文章起八代之衰,其所设施之事功,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梁启超是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先行者。本书是代表其立宪理想的现代传记经典。钩稽甲乙、衡量是非,还原一个真实的王安石、一段真实的历史。本书视角独特、意识创新、论述严谨、评判公允,可谓是人物传记中的经典之作,读来耳目一新,启人心智。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少年得志,12岁中秀才,15岁中举人。1890年起师从康有为。1895年在北京与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参加强学会。旋为上海《时务报》主笔。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1898年参加“百日维新”,同年变法失败,逃亡日本,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1913年归国,出任共和党党魁,不久又组织进步党,并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
一生著述宏富,涵盖政治、经济、哲学、法学、历史、新闻、语言、宗教等领域。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他是西方学术、思想和文化的传播者,是民智的启蒙者。在清末民初这个动荡不安、急剧变革的时代,能将舆论、政治、学问三者集于一身并能登峰造极者,惟梁一人而已。
例言叙论王安石的时代(上)王安石的时代(下)王安石小传执政前的王安石(上)执政前的王安石(中)执政前的王安石(下)王安石与宋神宗总论——王安石的政治主张和施政纲领(一)分配、税收和国家财政——王安石的政治主张和施政纲领(二)军队和国防——王安石的政治主张和施政纲领(三)教育和选举——王安石的政治主张和施政纲领(四)王安石打了哪些仗罢官之后的王安石王安石新政的成绩王安石新政受到的阻挠和破坏(上)王安石新政受到的阻挠和破坏(下)王安石的用人和交友王安石的家庭王安石的学术成就王安石的文学成就(上)王安石的文学成就(下)
王安石的时代(上) 有史以来,中国的衰弱没有比宋代的时候更严重的了。宋代为什么这样衰弱呢?最初是由于宋太祖的猜忌,中间又有宋仁宗的松懈和丧失信心,最后则断送在朋党的互相排挤争斗之中。而王安石则不幸恰好遭逢这样一个时代,结果,只能拿生命与时势抗争,最终也未能取得胜利。了解这一点,才可以和你说一说王安石啊。 宋太祖拥有天下,实在是开创了此前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局面。为什么这么说呢?过去拥有天下的人,或者起兵于藩镇,或者起兵于草莽,或者靠了征讨和诛杀,或者靠了篡夺和禅让。周秦以前,那些成为天子的人,大概都有过与前代君主同时统治数百年的经历,这就不必说了。至于汉朝、唐朝的兴起,都是乘着天下大乱的时候,身经百战而消灭了争夺天下的群雄,他们得到天下都很不容易,花的气力也是十分巨大的。其次是曹操、刘裕之辈,他们开始都曾有功于天下,民众都对他们寄予很大希望。又等而下之的,像萧道成、萧衍这样的人,他们在本朝的朝廷上千了很久,处心积虑想得到这个位置已经好几年了,直到羽毛丰满之后,才一举夺到手中。只有宋代不是这样。赵匡胤不过是区区一个殿前都检点,相当于现在的卫戍司令吧,从一开始就不曾有过赫赫之功,也不曾想过要做皇帝。但陈桥兵变,在他醉酒尚未起床之时,黄袍已经披在他的身上了,并从孤儿寡母手里夺取了江山,太阳还没落山,事情已经办好了。
欲行其意而托于古,注《周礼》,作《字说》,其文章亦傲睨汉唐,如此可谓有专门之学者矣,而卒以败者,无通识,并不同知社会之故,而行不适之策也。 ——毛泽东 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这就必须解放思想。解放思想需要勇气、决心和献身精神。解放思想和改革创新,如果说前者是因的话,后者就是果。5年前,我曾面对大家立过誓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今天我还想加上一句话,就是“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温家宝 看惯了近世国家注重财政的趋势,自然不觉王安石的可怪了;懂得了近世社会主义的政策,自然不能不佩服王安石的见解和魄力了。 ——胡适 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当王安石对神宗赵顼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疑已知道可以信用借款的办法刺激经济之成长。当生产增加货物流通时,即使用同一税率也能在高额的流通状态里收到增税之成果。这种扩张性的眼界与传统的看法不同,当时人的眼光将一切视为不能改变的定数。因此王安石与现代读者近,而反与他同时代人物远。 ——黄仁宇 王安石具有超人的智慧。 ——柏杨
温总理引用王安石著名的“三不足”论断,表达不断革新之决心,现代企业创新发展、政治思想改革不可不读的经典之书,毛泽东、胡适、黄仁宇、柏杨等盛情赞评。梁启超版本经典传记,解玺璋译写通透晓畅。
无
恰当,点评比较客观,参照梁启超的时代,应该算是一本才子的应时之作。贴一篇评论,虽然有点文艺,器局略显不足,但不失一篇美文。
轻轻的叹息 王安石之死
作者:冯伟林 来源:中国国学网
元祐元年(1086)四月六日,66岁的王安石在江宁府(南京)的半山园去世。?
死亡是一道黑色门槛。王安石死了,这个王朝再也没有支柱,这个时代再也没有灵魂。不管怎样,王安石的生命持续一天,人们就仰望他一天,即使不再发号施令,可仍然是一面旗帜,一种标志,一个信号。?
司马光闻讯,发出一声轻轻的叹息。政治家没有了对手,生命再也没有了激情和斗志。这位新上台的宰相,此时正在家养病,当即提笔给另一位宰相吕公著写了一封信。?
在这封简短的书信中,司马光有些失落,有些恨意,也有一些宰相肚里好撑船的姿态。他对王安石的道德文章进行了肯定,而对作为政治家的王安石,进行了全盘否定。这也在人们的意料之中。肯定对手等于否定了自己,司马光没有这么傻。他甚至还把所有的变法派和王安石的门生故旧概括为两类:一类是“谗佞”,另一类是“反复之徒”。他曾对各个机构中的变法派人物和与王安石多少有些牵连的人,不断地加以斥逐和打击,迫使人们只能对王安石“疏远”,既不敢再对他加以赞扬,因为那就将被列入“谗佞”之列;也不敢再对他加以批评,因为那就将被认为是“反复之徒”了。他要把王安石晾在一边。?
司马光对死了的王安石做了结论,接着又建议“朝廷宜优加厚礼”,要让天下人知道,我司马光是不计前嫌的,是宽容大度的。小皇帝赵煦就追赠王安石为太傅,并命中书舍人苏轼撰写《王安石赠太傅》的“制词”。苏轼是大文豪,他的制词当然冠冕堂皇,文采飞扬。?
没有人到王家祭吊。只有王安石弟弟王安礼、王安上为他们的胞兄选了块山后的荒地做墓庐。一个死了的政治家,没有谁会去沾边,人家躲都来不及,趋炎附势和落井下石,本来就是小人的一种属性,“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要知道,司马光的耳目在关注王家的动向呢!
低回的哀乐扰人心碎。在远远的角落里,王安石的几个老朋友一片忧伤、悲怆。这种绝望的痛苦还有谁能体会?是的,大宋王朝再也没有时代的强音,再也没有振兴的呐喊了。?
按理,王安石生前位至宰相,死后追赠太傅,在墓前应建神道碑,应有墓志铭,可这一切礼法,全都废去。人都死了,再大的排场又有什么意义??
王安石死了,朝廷安静了许多。皇帝可以睡大觉了,满朝文武可以睡大觉了,再也不必担心凶猛的变法会排山倒海,卷土重来。
只有边陲虎视眈眈的契丹王和西夏王窃笑不已。王安石死了,主战派的旗帜倒了,谁也不会再说富国强兵。堡垒从内部攻破,过数十年,他们要占领北宋首府,要将宋徽宗、钦宗父子俘虏北去。?
只有春雨淅淅,像是无声的啜泣,可它能洗去人间的浮躁,能使世界在迷茫中冷静下来吗?
我想,作为一个文化人,王安石本该有很多路可走。位极人臣,光宗耀祖,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或是做朝廷的御笔,小心翼翼,写些歌功颂德的文章,他的诗文本来就是第一流的;如果“不为五斗米折腰”,那就到桃花源去,青山绿水,男耕女织,天伦之乐,也是一种选择。
人各有志,有人向往浅滩,有人向往大海,偏偏王安石是人中之龙,是热血男儿,是个有性格的文人,对政治的关注,对国家安危的关注,对朝廷命运的关注,一直贯穿到他生命的结束。他甚至耻以文士自名,其文学思想也表现出政治家的色彩,宗旨在于经世致用,重道崇经。的确,他作为政治家、思想家出现在北宋的历史舞台上,两任执政,倡导变法,权倾天下,在当时的地位及对后世的影响,都是历代文人难以望其项背的。?
王安石生于宋真宗赵恒天禧五年(1021)冬天,字介甫,晚号半山,他的父亲王益,一生只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吏。王益在各地做官,每次都是携带家眷同行。因此,王安石在二十岁以前,便已经到过很多地方,心里装下了茫茫九州。在长江流域,他曾在江西境内的好几个县住过,并曾到过下游的江宁和扬州等地;在粤江流域,他到过广东的韶州;在黄河流域,他到过京城开封。?
父亲的官做得辛苦,勤勤恳恳,忙忙碌碌,换来的是频繁的调动。他不愿意像父亲。做官,就应该轰轰烈烈,出人头地;就应该山呼海啸,惊天动地。一个小小的县令只不过是一粒棋子罢了,能有什么作为??
王安石不读父亲为他准备的书,而是“自诸子百家之书,及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在阅读儒家经典时,他决不拘守那些先儒所注,而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去理解。他不想做俗儒和书呆子,抱定学以致用的目的,决意在政治上做一番大事业。
当然,通向成功的道路要靠自己去拼搏。他没有大背景,没有捷径可走。有的是智慧,是天赋,是勤奋。一步一个脚印,总能找到向上的台阶。
庆历二年(1042),王安石考中进士,被派往扬州,去做扬州地方行政长官韩琦的幕僚。?
庆历七年(1047),王安石改任鄞县知县。三年光景,他留下了不少政绩。“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立息以偿,俾新陈相易,资学校,严保伍,邑人便之”(《邵氏闻见录》)。随后,被派往舒州做了一任通判,通判期满又被调任开封做群牧司的判官。?
进京了,王安石没有丝毫的喜悦。这不是他的目的。那时候,凡是取得高等科名的学士大夫,大都只愿在朝廷上的史馆或秘书省等号称储才之地的机构谋一职事,以期可以比较容易地爬进更高层的统治集团中去。王安石却相反,他总希望能“得因吏事之力,少施其所学”,极愿意到外地州郡做地方官。?
宰相始于州府,王安石志存高远。?
他先后十几次上书请求外任。嘉?二年(1057),朝廷终于将他用为常州知州。从县官到州官,王安石总要对他所认为应兴之利和应除之害大力进行一番兴革。只要能造福百姓,他什么都不在乎,什么都敢干。?
十六七年的地方官经历,在王安石看来是一种财富。这十多年,他锻炼了才干,赢得了声誉;这十多年,他韬光养晦,增加了人生积累;这十多年,他积蓄力量,等待机会。?
王安石传,现代企业创新发展、政治思想改革不可不读的经典之书。值得一读。
在我们中国的古代现现代,有很多改革家,比如商鞅、吴起、明代的张居正,他们都在历史上闪光,所以我特想看看北宋一改革家王安石,赞或贬,都有,特别是大家梁启超写的 ,更值得一读。
梁启超36岁的时候写王安石,对于这位千年前的改革家,是心有戚戚的。而在又过了一百年之后,解玺璋先生显然又对梁启超心有戚戚,他译写梁启超此书,或者是想对这浮华时代发出旷野呼号?他的翻译很精辟也很准确,非常不错的译书.
苏东坡和王安石是两个伟大的人物,王安石属于改革派,与苏东坡政见不合,不影响俩人的历史地位。看看这系列传记,比记住两首诗强多了。
一直还没看,之前看了苏轼传记,提到王安石,对其评价不好。但是人无完人,应站在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评价
李鸿章和王安石。王安石因为他的新法而遭到世人诟病,李鸿章因为洋务而遭到世人诟病。王安石的新法和李鸿章的洋务,虽然都不是尽善尽美的政策,但他们的见识都不是那些责备他们的人所能比的。那些号称贤良士大夫的人,都不肯帮助他们,还一起诘难他们,拉他们的后腿,说他们的坏话,弄得他们不得不用一些小人来帮助自己,王安石与李鸿章的处境相同。然而王安石得到了皇帝的支持,他对于民政的认真规划,局面宏大,考虑长远,比李鸿章要优秀。
王安石有点像现代人穿越过去的,值得研究!
王安石,值得我们反思
文以载道,学以致用。看梁启超著作,增长见识,改善历史观,帮助我认识世界。本书未附原文,但篇幅长。跟《李鸿章传》比较,年代不同的缘故,可见的资料少。依旧是好书!
梁启超的文笔是可以相信的,所以建议读!
好书,梁启超的书值得一看
传奇人物撰写的传奇人物传记,深刻,强推。
喜欢看人物传记,既有历史,又是小说,更重要的是,还有作者的眼光
圣人与我们只是心的距离,他们从来不曾真正的离去,只要我们理解了圣人,圣人就回来了。宇宙就像一个池塘,地球像一个不断吃人的鲨鱼,吃掉了很多鱼,我们就是那一条条小鱼呀,我们不顾一切的向前游啊游,游到了鲨鱼的口中
一个大家,近乎完人!
很欣赏的一个历史人物,很好看的书
王介甫自然是历史上颇有争议的一位人物,然临川才子并不浪得虚名,唐宋八大家之一.本书写的很不错
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他的许多思想至今看来仍然光辉四射。
还未来得及读,我想一定很好
历史迷的选择,以古鉴今
名家比作
很实用,正在阅读,真心快
得看看
很好的一本書!值得一讀。
不错,充实我的书架
我很喜欢,无论是纸张,还是印刷,都很不错
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王安石就像是获得了重生,只有在社会变革的时代,才能体现出他的可贵价值,这是过去的士大夫们及现代的文人们无法理解与认同的,现代太需要他这种改革的精神了,虽然是作者百年前的观点,但绝大部分放在今天还是非常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王安石是一个有想法,并且敢于做事的人。虽然才读到一半,但已经被他的那些精辟的见解所感动,如“文者也要习武”,“人才是培养出来的”,“让适合某一岗位的人专心致志于做这一岗位上的事情,通过提升职级待遇来奖励他、认可他的才能”等等。是一本好书,也激励了我想要去了解更多的有关王安石的事情。
正本书都是在为王安石平反,可能是作者太想让世人改变对王安石的看法了,个人的感情色彩很强烈。给人感觉有点矫枉过正了。也许看该书的原著更好些,古文魅力更大,但限于古文有造诣的人……
一直很欣赏梁启超的文学功底和对时事独到的洞察能力,他的书也总是给人以巨大的震撼,闲暇时读读挺好。
读了这本书才知道什么是超人的智慧,读了这本书才知道才华不是与生俱来,读了这本书才知道有大才的人有时真的很寂寞!强烈推荐!
还没来的急读呢,书很好。喜欢
值得一读,不错。不过是白话翻译,还是古文更有滋味
有些地方很像历史知识,可读性还需加强。但书的内容严谨2,带着作者的观点,还不错。
挺好的书。有原文有译文,很厚。
书内容不错,就是版面有点浪费,
改革家写改革家,更容易深入。这一套书的质量不错,不过这个没有文言原文。
名家,名人,好书
感愧万千,受益匪浅!!
之前以为是文言文,最后看了才知道是翻译过来的。
有点遗憾。
不过居然是有旁批的,这个就还有点意思。。
因为研究改革,王安石是绕不过去的。
这本书有历史的局限性,完全在站在王安石的立场写的。
王安石传
其实梁启超的文章可以不要过多翻译,如果能附上原文就更好了。
个人觉得翻译得比较生硬,感觉像中学课文的翻译。要是能一睹梁启超先生原文风采则是更佳!
很好的书,值得一读。译文失去原著文采,建议看原版。
竟然不是原著,郁闷。
翻译的实在不怎么样,不值得。。。。。。
原来是翻译的,其实我想读梁启超先生的原著!
突然想了解王安石,于是首先选择了梁任公的《王荆公》,因为贪方便,就选择了这本白话翻译本,看过之后,个别章节对比了文言本的《王荆公》,觉得还是文言文看的有气势啊,气场与白话本完全不同。
看完书,我的结论是,王荆公变法的失败,败在既得利益集团之下。北宋的人心怎么这么坏呢,像是今天一样,真是读的书越多,心胸越狭窄,难怪老子要绝圣弃智,绝仁弃义呢!开玩笑归开玩笑,细想一下,是不是唐末、五代的乱世,导致了中国士大夫的这种性格呢?
历史一次一次地向着远离荆公的方向发展,我想,即使现在荆公有知,也会坦然,而不会有任何遗憾的,如果上天再给荆公一个机会,荆公也一定会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看完《苏东坡传》,萌发了看《王安石传》的想法,买来一本,乘着出差的机会,在飞机上一口气看完了。
王安石的影响太大了,不然,《宋史》上不会有那么多的不实描述,使得至今要还原这样一位伟大的改革家很难。
只能说王安石的抱负太大了,一揽子抛出那么多的改革方案,无怪乎引来那么多的争议。
从出发点看,改革方案大都是好的,有些现在都有借鉴意义,但是从当时的现实看,显然太超前了,太不同,导致了失败。
自古以来的改革派就没有好下场,从这点看,从道德的角度批判王安石肯定是站不住脚的,这是个为了理想勇于献身的人。
我更愿意相信梁启超对王安石的评价,只是王安石的所用之人,最后证明皆为小人,实在有点悲凉,难道就没有什么有识之士赞同改革,而只剩投机份子了,妄为宋朝出了那么多的人才。
改革的人总是充满争议,但是伟大的人物是不会被历史泯灭的。
看一下《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会对变法失败有更深的体会。
好的出发点做坏事,这种人最值得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