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的风景
2011-7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肖伊绯
197
无
十二年前,有幸问学于冯其庸先生。在一次谈到《红楼。梦》中的古建筑时,冯先生说,建筑学基本原理有其模式可循,但建筑一旦成形,却可以促成许多种无形的审美感受,进而形成独特的风景。我问冯先生,那《红楼梦》中什么样的风景最难形容、最让入神往?冯先生笑着说,四个字——太虚幻境。 冯先生的话对我启迪甚深。“太虚幻境”四个字含义深厚。“太”,程度副词;“虚”,形容词;“幻”,形容词;“境”,看似名词,实则也是不确指的一个代词。用这四个字来形容风景,则只能是虚构的风景。然而,如何虚构? 虚构过程本身即是一道别样的风景吧。自2003年开始,至2004年底结束,我以一己之力,遍访乡镇山村,实地考察百余处古代建筑遗迹、遗址,及摩崖造像、石刻等,摄录图像上万帧。通过考证,在这些原本以文献记录为主的图像中,逐渐发现了独特的风景。 在历史的显影液中,在文化的相纸上,这些图片看似是一些远离城市文明、远离工业文明、远离现代文明的被人遗弃或遗忘的“太虚幻境”,实则蕴藏着真实的历史信息、丰富的文化想象,这些信息与想象将成就一道让现代人难以置信的风景线。 于是,我就以“太虚幻境”似的成像手法,以四字骈文或成语来概括和描述那一帧帧图像所显示的风景。这些四字骈文或成语都源自中国古典文化,都依托于中国古代的审美情趣,都具备点影成像、化风物为风景的魔力。而四字定格的方式,逐字拆分、每字同韵对应的方法,则间接来源于中国诗歌的韵律格式。 在四川省安岳寻访唐代诗人贾岛的墓地时,我查证到墓地原有瘦诗亭一座。“瘦诗亭”一名,恐怕来源于贾岛所代表的“苦吟派”诗学观念,即字斟句酌、反复推敲,所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滚”。古体诗歌的韵律节奏一直严格得近乎苛刻。而本书中四字定格的方式,逐字拆分、每字同韵对应的方法,恐怕也是对最“瘦”诗歌的某种模拟吧。 在这样的古典格式圈点起来的空间与图像中,我们能看到怎样的风景?或者说,我们能看到怎样一幅在中国古典文化背景中的虚构风景呢?我也是在尝试着描绘,但愿这样的描绘,能让你在心灵的静谧中,感受时光的幻妙与残酷。 有爱情,有亲情;有感动,有感激;有文明,有宗教;有愤怒,有讽刺……人世间每一颗心脏的独特律动都将成就风景。风景,不一定是镶在框子里的成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景。我在无数次匆忙摄录或凝神注视那些山乡的古代遗迹时,都一次次地印证着一个人的风景竟如此曼妙。 风景,真正的风景,从来都是一个人的虚构之物。 肖伊绯 2011年4月29日
1939年,梁思成在四川35个县、700余处古迹中看到的风景,正在其后的半个多世纪中逐渐成为虚构。2003年,作者凭一己之力,以实地探访与文学想像的方式重温这一道虚构的风景。2011年,这次重温的旅程与尘封7年的图文本身已成风景。
虚构的风景,在真实的图像中迭现;虚构的风景,在真实的惊奇中浮现。或许只是前一秒的忽略,或许只是后一秒的漠视,这些风景转瞬即逝。《虚构的风景》给予风景在文本中存留的可能性,期待着您去开启、发现和品读。
肖伊绯,1975年生于四川成都。曾任九寨沟管理局营销策划处副处长,主持“风景现象学”讲座,组织编撰《九寨沟风景导览手册》,赴巴黎参加“中法文化年”旅游论坛。在九寨沟任职期间,深入景区实地调研,对人文心理与自然景观的互劝研究尤为关注;搜集图像千余帧,著成《风景的标记》一书。
之 一 菩提何处
之 二 目运心语
之 三 月明山空
之 四 虚舟无系
之 五 解脱法门
之 六 庭草燕泥
之 七 桂影珠光
之 八 鹭点烟汀
之 九 淡花瘦玉
之 十 闲骑白鹿
之十一 云路圭音
之十二 掐破青天
之十三 井底红尘
之十四 乱石修篁
之十五 曲栏殊色
之十六 弦断露晞
之十七 妙峰孤顶
之十八 回头笑处
之十九 碧窗残梦
之二十 双凫南飞
之二一 刹海微尘
之二二 语默两忘
附录 从35到56个地标的风景重构
后记
其实白石也罢,璞玉也罢,原本恬然栖于山中,是比山中道士或者唐人诗句更为自然之物。说诗如璞玉,倒不如说璞玉如诗;白石能不能煮,那也不是山中道士们说了算,不如说“白石可煮”乃是一种超凡人圣的思想使然。璞玉有原朴之美,若经巧工雕成玲珑剔透的美器,也堪称世间尤物。然而有两种情形却不由得你不神伤,不由得你不感怀返璞归真的艰险。这是两种什么样的情形呢? 在山乡的泥径远处,有一玄妙的去处——玄妙观。单听这地名,便让人感到莫名的玄妙。《道经》上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而这“众妙之门”正是我即将一观的,“玄妙”竟然是可以一观的,一种超然的愉悦油然而生。而这超然的愉悦竟那么期望借助于视觉的完整与清晰,期望一些仪式般的宗教感受,便注定这泥径中的跋涉并非超然,这脚步无非是奔向一个道教遗址的名称及其预期的视觉感验,这终将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呢? 山腰的一块豁然开阔的地面上,两个村童正在一张由石板和砖块草草搭就的乒乓球桌边,嘻嘻哈哈地打着乒乓球。一个中年村妇一边捡拾柴草,一边有些不解地打量着我。这一片乡间土地上的惯常风物中,甚至连想象中的庙宇都没有,谈不上玄妙;然而到了,泥泞中的脚步真的到了目的地——这的确就是玄妙观。 我不愿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称之“玄妙”的事物。我甚至就在那个草草搭就的乒乓球桌下发现了一个类似柱础的残片;还在村舍旁发现了一口枯井,并且从井边的一块刻石上知道这个曾唤作“桂香井”的水源凿于清代光绪年间;视线穿过井边的藤蔓蕨草,竟还有一通漫灭殆尽的古碑,仅仅能依稀辨识的一行“大唐天宝七载”刻文,让我与对“玄妙”的预期视觉倏然相遇。(这通石碑可能就是文献上所说的《启大唐御立集胜山玄妙观胜境碑》,碑高2.4米,宽1.3米,碑文阐述了道教历史及发展概况,并说明了从唐开元六年至天宝七载的30年间玄妙观凿刻造像始末。) 然而,山腰的一块平顶巨石才真正将“玄妙”环抱着绕行送来,那些雕凿于巨石四周的盛唐时期的道教造像仿佛正娓娓道来:“玄妙”本可一观。我自然而然地开始了绕石而行的“玄妙”之行。时值正午,骄阳炙烤着大地、巨石与我。 腆着肚腩的护法神、长剑拄地的神将、手执宝扇的老君、分侍左右的金童玉女、女真人都没了面目,风化将这些当年的偶像还归了砂岩,岁月终究漫灭了雕琢之物。如果对着岁月感伤,兴许还能平添几分古意沧桑,一观“玄妙”的期望化作“玄妙”的神伤,一路蜿蜒,生成一种美器毁损之后的非玉非器的“璞”。这“璞”如此刺目,让人再也无法雕琢玩味。然而“璞”的演化史并非如此终了,还有另外一种情形让你断续神伤。 在一位乡间老人的指引下,我看到了一尊据说是唐代的石塔——报国寺塔。看到这尊石塔的时候,我立刻迷恋上它独特的外形并为之所迷惑。它为全石结构,三层八柱,每柱有六个棱面,每个棱面上都刻有各种佛经的名目,字体丰润遒劲。每一层的外檐虽已毁损殆尽,但横边上每边各凿四个圆面,面内刻雕的神态各异的菩萨像却依旧清晰可辨,精美工巧。塔心为一巨大的六棱石柱,一以贯之,顶天而立,但柱身上并无任何文字,当是更为功用而非雕饰之构件。 如此之塔,不可登临,只可远观;似幢似塔,如楼若阁,倒又只有些佛经名录,让人独自揣想些史学风格罢了。四处细察,也未能看见任何有关雕造纪年的题记,不禁一阵怅然:既名“报国”,国朝岂可无名?梁思成先生的《中国建筑史》讲到过江苏江宁县栖霞寺舍利塔,书中这样描述此塔:“塔全部石造,平面八角形,共五层。初层塔身颇高,立于堂皇富丽之须弥座及仰莲座上。……塔身每角立倚柱,正面刻作门形,其余各面浮雕金刚菩萨等像。柱头之间有阑额,但无斗拱,仅出混石一层以承檐。……塔之建造年代无确实记录,然考其建筑形制与雕刻作风,当为五代吴越王朝物。”仅有的那么一点粗浅的史学联系让我神思联翩,然而每一次注视那空悬而立的塔柱中透过的光束时,总是会发现那么多异质的记录,这无门、无梯、无斗拱、无纪年、无实心塔空心塔形制之两分的古物,甚至也就是一个无人问津的残迹罢了。 这样的残迹又何尝不令人神伤呢?这是一种莫名的神伤,是一种既不登楼思乡,也不赋辞强愁的幽幽的神伤。这奇妙的似塔非塔之物不也和那满山的红砂岩一样,寂寂然返归人一片并无格式和雕琢可言的乡间生活之中?“璞”的演化史终了与否,谁又能给出个准确的纪年呢?P1-3
十年前,在北京参与《梁思成百年纪念建筑方案展》的筹划时,在包括王明贤、张永和、汤桦等中国一流建筑师和建筑评论家们的讨论中,对梁思成本人的成就与经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作为梁思成及营造学社的最后一次古建筑实地调查,1939年9月的那一次川康之行,意义重大。这次历时半年之久的川康之行,寻访35个县,调查古建、崖墓、摩崖、石刻等700余处。61年后,我坐在一群当代建筑学家之中,听到这些数据时,仍然触目惊心,深受震撼。 从北京回到成都之后,翻阅《梁思成全集》相关资料,看到那次61年前的大调查仍然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于是,我自不量力的开始谋划,按照梁思成当年的路线,重新回顾这次大调查中的种种古迹与风物。当然,除却当年线路上的重要节点之外,还新增了不少地点,这些地点都有新发现或者新出土的重要遗址或古迹。 从2003年中旬开始,至2004年底基本结束,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遍访四川省境内及周边百余处乡镇,探访摩崖造像、石刻、古建筑遗迹,搜集图像万余帧,大致走完了当年梁思成的调查路线。在这条崎岖难寻的路线上,我看到了营造学社记载着的那些重要古迹的逐个湮灭与消亡。 被梁思成赞誉有加,被称为理解唐代建筑细节的逼真样本的乐山龙泓寺摩崖造像基本毁损无存,原址上修建的龙泓小学里的学生与老师对此一无所知。位于绵阳西山观内的隋代道教造像风化殆尽,基本不具备任何审美价值,而整个西山被辟为市民公园,游人如织,却无人问津这些珍贵遗产。后来在清华大学出版的林洙著《梁思成、林徽因与我》一书中看到,在为绵阳西山观道教造像和乐山龙泓寺造像配图时,不得不偷梁换柱,都使用了大足北山造像加以替代,读之不禁令人莞尔,亦颇令人痛惜。 还有梓潼卧龙山的唐代贞观造像,则被当地民众涂以油漆,名曰“装金”,实则破坏,再也不复当年面貌。造像石龛外侧仍然留有当年营造学社到此考察时的毛笔题记,可惜也被油漆覆盖,让人惋惜。这种被后世油漆“装金”的事例屡见不鲜,如资中罗汉洞释迦拈花造像、安岳庵堂寺五代造像、乐至报国寺净土变造像、乐至困佛寺卧佛造像等等,不胜枚举。其他的如仁寿望峨台造像、阆中千佛崖造像、眉山黑龙滩造像等,或因开路造渠,或因采石取矿,被完全炸毁,一半山都没了,哪来的古迹存留? 凡此种种,每每叹息。这些千年遗珍,为什么在短短六十年间,面目全非?这些当年让梁思成叹为观止、欣喜若狂的珍宝,为什么在短短六十年后的重访中荡然无存,甚至整个地理结构都发生了剧变? 我试图在一个古典的氛围中接近这些真正存留过的古迹,也试图在一种古典的语言风格中把握这些正在或者已经消逝了的古迹。对话也罢,独白也罢,在一年多的探访过程中,我始终竭尽全力去纪录、描述和阐示这道即将消亡的风景。然而,我深切的知道,在大多数人看来,这只是一道虚构的风景而已。 翻看七年前的图像与笔记,感慨很多,回归现实之后,却是别样的“风景”。七年中,找过我商洽的出版社不少,却无一能合作。有的是希望我能改写出一部类似旅游指南的东西,有的是希望我做成一本以图像为主、解说为辅的画册;还有的则干脆说买断图片的使用权,他们重新组织编写。面对这样那样的建议,我只能无语。我甚至都没有把这部书稿拟出一个明确的题目来加以规划,搁在书橱里的稿件早已布满尘垢,恐怕只能这样束之高阁了吧。 一次偶然的机遇,与陕西师大出版社分社社长胡选宏相遇。在半信半疑中,我把稿件的一部份交给了他。他花了一天一夜的时间读毕之后,摄影师出身的他告诉我的第一句话是,这本书展示着一幅虚构的风景,这已经不仅仅是视觉意义上的摄影解读了。听到这话,我感动许久——这位素未谋面的胡先生可能就是七年来惟一读懂过这部书稿的人。 接下来的磋商积极而富建设性——承胡先生一语道破书稿主旨,书稿定名为《虚构的风景》,专业而高效的出版流程也迅即让这部尘封七年之久的“奇特”书稿得以面市。在此,衷心向胡选宏先生及陕西师大出版社同仁们表示感谢。 虚构的风景,在真实的图像中迭现;虚构的风景,在真实的惊奇中浮现。或许只是前一秒的忽略,或许只是后一秒的漠视,这些风景转瞬即逝。《虚构的风景》给予风景在文本中存留的可能性,期待着您去开启、品读和发现。 肖伊绯 2011年6月1日于锦壶室
1939年,梁思成在四川35个县、700余处古迹中流连辗转。这次旅程有着怎样的风景?65年后,重温这次旅程,又将看到怎样的风景? 2003年,笔者肖伊绯,在2003—2004年,以一己之力遍访四川省境内及周边百余处乡镇,探访摩崖造像、石刻、古建筑遗迹,搜集图像万余帧,以实地探访与文学想像的方式重温这一道虚构的风景,著成《虚构的风景——重温1939年梁思成川康考察之旅》。
无
纸张稍微有些不好,不过内容很好。
随着大师的脚步去看看,去感受想象的世界才是最美的世界
这本书是一个年轻人遍历了四川石窟佛像后的一些奇思妙想. 颇为另类,和梁思成的考古没什么关系. 写作手法类似红楼梦,配图拍的不错,纸张不行.
恶心的策划《虚构的风景》
完全是因为副标题才买的这本书,“重温1939年梁思成川康考察之旅”,封面上有一张梁思成的照片,一张当年调查的路线图,今天雪花啤酒资助的摄影大赛获奖者,就组织了一次川康古建筑摄影之旅,重走了当年的旅程。
可以说川康并没有太著名的古建筑,梁思成的每次考察几乎都会发现一些非常值得关注的古建筑晋祠、赵州桥、应县木塔、蓟县观音阁、苏州玄妙观……可是这次川康之旅你却说不出一处能够比较知名的古建筑,那是因为这个地区没有古老到宋元时期的建筑,而这个地区的大量石窟并不是梁思成考察的重点,或者说并没有引起梁思成的足够重视。
所以这次考察在营造学社的历次考察中,并不显得有多么重要,但是这却是营造学社最后的一次野外考察,而且是在战争期间的唯一一次考察。本来我以为在书中,作者沿着他们的路线能够讲述很多当年考察中的故事,却不成想,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预想。
这本书的作者的确用了近一年的时间走遍了梁思成和刘敦桢的考察路线,去了这些建筑和遗迹,但是却没有采用正常的方式来进行描述。而是独辟蹊径,采用了散文的题材,什么意思呢?就是既不是按照梁思成当年考察的顺序来写,也不是按照他旅行的顺序来写,那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呢?完全是按照散文的顺序来写的,估计你看到着肯定糊涂了,散文是个什么顺序啊?拜托说清楚好不好!没办法,你就是看完这本书也说不明白到底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看看这本书的结构吧,书分二十二章,这无所谓,每章用四个字作为名字,这也很正常,比如第一章是菩提何处,很有味道,不错不错!可是文章的内容却会让你目瞪口呆,作者太有才了,我还没看过这么写书的,第一次,估计不仅仅是我第一次看到,你也肯定是第一次看到。那就是每章分四小节,每小节的名字竟然就是章节中名字中的一个字!比如第一章菩提何处,分成四节:菩*璞、提*题、何*荷、处*触,不仅仅是这一章,全书都是这样写出来的!太有创意了吧,看到我有点目瞪口呆。
第二章是目*幕、运*蕴、心*欣、语*喻,第三章是月*阅、明*冥、山*潸、空*倥……估计这么说大家就都明白一半了,目录就是这样排列的,可是内容呢?内容竟然是作者把这次旅行全部打乱成为碎片,按照这些主题重新进行了排列。比如月*阅,写的是敦煌唐人的《望江南》:那月边云朵是否纤薄如丝,于是引出白马寺法明和尚从天百年拈来一朵大云,先给武则天,于是就有了《大云经》,后来就有了大云洞,对这大云洞就是川康考察点之一,然后作者根本没提考察,没提梁思成,甚至没提这大云洞是怎么回事,写的是窗外的喜鹊,讲的是历史的故事,和弥勒佛脸上的一片金片。原来这本书竟然是散文!明白了吧,作者只是借住这次旅行引出自己写作的欲望,写的不是建筑,不是旅行,而是历史、故事和作者的心情。
回头看看作者,原来喜欢研究古典文化和古建筑和营造学社和梁思成毫无半点瓜葛。那我就想不通,为什么要加那么一个副标题呢?那为什么还要沿着梁思成的足迹走一边川康之旅呢?想想,可能作者只是在成都周边进行了一次长途旅行,然后写出了很多散文,可能是遇到某位策划高手,竟然把这完全不搭界的两回事,放到了一起,只因为他们的旅行基本上相互重合,如此而已。
就好像你去了一趟天津,写篇散文副标题可以称为“重走梁启超学术之路”,你去趟上海,副标题可以是“寻找鲁迅生命中最后旅程”,你去趟北京,副标题可以是“踏上胡适、郭沫若、康熙在北京的足迹”。如此策划,让人哭笑不得。其实如果不是抱着对副标题的期望,我不会对这本书如此失望,老实说作者的构思和文章还不错,只是这么一个蹩脚的策划,彻底败坏了我阅读的心情,当我弄懂以后,一个字也看不下去了,只是感觉有点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