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近代徽商汪宽也

言行一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7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言行一  

页数:

289  

字数:

172000  

前言

本书主人公,我的曾祖父汪宽也,出生于晚清时期徽州休宁县。我过去对曾祖父的身事知道得很少,只是小时候听父亲说,曾祖父少年时便由徽州到了上海,在祥泰布庄当学徒,后来当了上海布业公所总董,后人为他立了纪念碑。 2000年初,我在北京市任副市长时,率北京市城建系统有关部门和部分区县主管领导去上海学习城市建设经验,在上海豫园市政府接待处小憩时,听时任上海豫园管理处主任刘群介绍,这里原名绮藻堂,曾是上海布业公所(亦称上海布业公会或上海土布公所)旧址。我十分惊喜,便请他帮助收集有关上海布业公所的档案资料。刘群不负嘱托。数日之后便给我寄来一些上海布业公所档案资料复印件。令人喜出望外的是。其中一份是存于上海档案馆的上海布业公所署名胡方锷、李庆熙暨全体同业为汪前总董宽也先生所立纪念碑的缩影复印件,文中载明“乙丑(1925年)四月十一日行落成札,影印原碑分赠,用留纪念。上海布业公所附记”。 碑文对曾祖父汪宽也的生平作了扼要介绍,称颂“汪公为人直爽,严于律己,勇于承担公益事业,以布业非减轻负担不能发展,创议免除厘金税,争取布业生存发展权益”。赞扬“汪公任总董十余年,先后如一日,事无巨细,都要亲力亲为,所采取的兴利除弊措施,皆关乎布业前途命运。哀悼汪公不幸病逝,追思往绩,令人怜怀不已”。我仔细研读碑文,细看了上海档案馆的复印材料,无论清朝末年,还是民国初年战乱时期,多处记录“免征厘金及营业税,实因土布位农家赖以生存独有之织业,且为劳苦贫民采用之衣料,行销愈广产量愈增,则农家之副业愈益发达,农家所沾之实惠愈多,即用土布之劳苦阶层可得价廉质坚之衣料,其间接受益匪浅”这节文字,并在致当时上海社会局局长的文稿边上空白处批注了“发展农业。土布免税”八个字,这个批注代表了汪宽也先生的毕生心愿。我对曾祖父汪宽也做人做事的精神肃然起敬,萌生了希望更多地了解他的生平往事,从而为他写一本传记的念头。 我开始注意收集资料,同时也接触了几位热心徽商文化的人士。2011年初夏,在一次与我的好友、北京市丰台区区长冀岩和徽商文化研究者沈基前等的会面交谈中,了解到安徽每年都在举办徽商大会,他们很想在大会开幕之际编撰出版在历史上有影响的徽商人物的传记。我随即请他们看了汪宽也生平简介和上海布业公所纪念碑缩影复印件,引起了他们浓厚的兴趣,提出请马鞍山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王兴无策划,由传记作家言行一执笔,赶在徽商大会前完成汪宽也先生的传记。这正是我多年的心愿! 本书作者言行一,本着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尊重历史的精神,以极大的热情,对汪宽也先生的生平进行了广泛的史料考证和多方面采访。其闻得到了安徽省休宁县地志办主任汪顺生和汪宽也先生后代汪光炜、庞乾椿的支持、帮助,历经寒署,获得许多第一手资料。作者夜以继日,勤奋写作,使这部史料翔实、脉络清晰、描写细腻、人物栩栩如生的传记《近代徽商汪宽也》如期出炉,真实记录了一位一生恪守诚信,具有卓越人格魅力,信奉乐善好施。坚持以义取利的近代儒商形象。通过对汪宽也先生一生故事的叙述,读者也可以仔细寻觅清末民初时代的徽商踪迹,感受到一段难以忘怀的近代中国城市和乡村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历史。 汪宽也先生,生于公元1866年,卒干1924年(农历甲子年腊月,公历1925年1月)。他出身于读书人家,父亲是当地公推的“学长”。十四岁时,他远离父母去上海祥泰布庄学生意。他一生勤劳、善学、执著、诚信,无论是当学徒,任经理,还是在任布业公所总董期间,对土布行业倾尽心力,为民族工业奔走呼号,为农民谋生计。至今对人们仍有许多教益。 一是为“发展农业,土布免税”而努力奋斗。清朝末年革命烽火四起。民国初年战乱不断,苛捐杂税奇多,官员责令布商出运输费名日津贴。汪宽也先生视津贴为苛政,为之抗争,最终迫使清廷和民国政府撤销积年弊政。他创议免除厘金税,坚持布业非减轻负担不能发展,全国布商闻风响应,他案头相关的公文、信函累积有一尺多高,终使免税成功,后又延长免税期限多年。浙奉战争期间,当地百姓房屋倒,纺车毁,田地荒芜,民不聊生。在这种情况下,汪宽也先生提议提高布匹收购价格,呈文为百姓请免布税,以赈恤灾民。为发展农业,他决定在同业中集资补贴给织布的乡民,“俾使回里,仍事耕织”,这些措施,不但让百姓得以喘息,布业经营也相对稳定下来。 二是坚持质量标准和优质品牌理念。汪宽也先生任上海样泰布庄经理后。便开始推行合同销布模式,规范了祥泰土布标准,严格了技术和质量标准,无论是经纬纱、支数、幅度、长度、紧密度,还是外观和包装,都有统一规定。他还创意打造出专属于本号商标的“祥泰牌”毛蓝布及头巾、被单、青花蓝布帐等系列产品,不仅以质优价廉行销全国,还将市场拓展到东南亚和欧洲。担任上海布业公所总董后,汪宽也先生的这些经营管理理念,在上海土布行业进一步发扬光大,从而对土布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是具有爱国爱业的宽广胸襟。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向中国的挑战和侵入,汪宽也先生除了自身调整产业以应对外,对其他民族工业企业无不给予关怀和支持。在汪宽也经营祥泰布庄所属的两座钱庄期间,偶遇无锡工商界巨头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因开办面粉加工厂资金匮乏遍寻资金无着,出于爱国热忱,他毫不犹豫地为荣氏兄弟奔走、斡旋,从祥泰的两座钱庄贷出十万银元,贷期三年,立解荣氏兄弟燃眉之急。后贷款到期无力偿还。汪宽也又放宽贷款期限至十年,使荣氏兄弟的企业得以宏图大展。这一情节,充分表现出汪宽也先生的宽广胸襟。 《近代徽商汪宽也》一书即将付梓出版,通过这部人物传记,读者可以了解到这位近代儒商身上所展现的崇高思想、品德和人格,从中得到共享,这也是我的希望。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日于北京

内容概要

  这本书真实记录了一位一生恪守诚信,具有卓越人格魅力,信奉乐善好施,坚持以义取利的近代儒商形象。通过对清末民初上海布业巨子汪宽也先生一生故事的叙述,读者可以仔细寻觅清末民初时代的徽商踪迹,感受到一段难以忘记的近代中国城市和乡村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历史。
  汪宽也先生,安徽休宁人,生于1866年,卒于1924年(农历甲子年腊月,公历1925年1月)。他出身于读书人家,父亲是当地县里公推的“学长”。十四岁时,他远离父母去上海祥泰布庄学生意。他一生勤劳、善学、执著、诚信,无论是当学徒,任经理,还是在任上海布业公所总董期间,对土布行业倾尽心力,为民族工业奔走呼号,为农民谋生计,至今对人们仍有许多教益。
  寻找渐行渐远的百年背影,再现一代商汪宽也一生传奇。

作者简介

  言行一,本名颜行一,1950年生于山东临沂。1970年毕业于青岛冶金建筑学校,先后任马鞍山日报副刊编辑、安徽日报记者和马鞍山市团委秘书;
1980年至2010年供职于马鞍山市人大常委会,长期从事教科文卫工作。1997年出版散文集《我的星辰》;2009年至2011年先后出版人物传记《咱村的赵树理》、音乐人物传记《王洛宾》(与王海成合著)、国内首部孤残儿童养育纪实《我妈我爸我的家》。《近代徽商汪宽也》是作者的第四部纪实作品。

书籍目录

相识徽商(引子)
壹 休宁少年郎
一 祖孙情深
二 家道中落
三 祥泰东家汪厚庄
四 泪别学塾
贰 上海,一位土布商人的故事
五 布庄来了个汪宽也
六 看布师傅
七 拍案而起
八 踏访三林塘
九 创出了风靡市场的祥泰毛蓝
十 先开钱庄,后开当铺
十一 土布公所
十二 整顿牌谱
十三 打掉津贴和厘金
十四 绝处逢生难
叁 甲子悲情
十五 作别沪上
十六 重返故里
十七 再做孝子
十八 殒弟之痛
十九 沪上五佳音
二十 魂归何方
二十一 雁过留声
偶然回到了清末民初(代后记)

章节摘录

中国地大物博,各路商人众多,为什么独独皖南的徽州会出现贾儒结合的“徽商”,并发展成为明清时代中国规模最大的商帮呢? 古徽州所属六县,地形地貌几乎如出一辙:放眼望去,青山茫茫,无数溪流于青山中奔腾而出,天下最著名的黄山也在其中。从旅游的角度看,山清水秀,云雾缭绕,是个很不错的地方,历史上有多少诗人和画家在徽州流连忘返,从而创作出无数传世佳作。 徽州的黎民百姓不是偶然路过的诗人或书画家,他们的第一需要是吃饭穿衣。可是徽州山多田少,“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即使其中的“一分田”,也多是山地,土质差,面积大小不一,长长短短、高高低低,水利灌溉无保障,不适合耕种庄稼,尤其是不宜种稻米。农民种的玉米,丰收之年,亩产一两百斤算好的了,收成抵不上苏浙荒年产量的一半。碰上几个月不下雨,或山洪暴发,颗粒无收不足为奇。 然而,就是这样的不利生存条件,也没能阻止诸多外来人口源源不绝地移居徽州。 处于江南绵绵大山中的徽州,在战乱频繁的古代中国,竟然成了躲避战乱的“避难所”。中原历来为政治和军事是非之地,违抗君主旨意的叛逆者、宫廷政变失利或军事政变失利者,面对诛连九族的灾难,被迫拖儿带女逃亡避难。逃亡者自中原向南方逃跑,越过长江天险后再行十天半月,便进入犹如迷宫般的徽州群山。这样的迁徙,每次中原战事、动乱之后都会出现,西晋的“永嘉之乱”、唐末的“安史之乱”和北宋的“靖康之变”,其后均引来移民高潮。一拨拨面容憔悴的中原世家大族扶老携幼,从北方匆匆忙忙地走进群山环抱中的徽州。徽州人对于落难者以诚相待,帮他们解决米和柴,还帮他们开荒种田,一代又一代,流亡者慢慢成了“老徽州”。 外来人口数次大规模迁入,再加上本地人口自然增殖,使徽州的总人口急剧增长。徽州本地粮食只能维持所需的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二要靠粮贩从外地运人。明清交替之际,缺粮问题更加严重,运米的船只一天不到徽州,有人家中无米可煮;三天不到运米船,路边会有饿死的人;要是七八天米船不到,街头就会发生抢夺食物的事情。即使粮商的运米船能够及时运到,米价十有八九暴涨,百姓买不起。缺钱,成了众多徽州人生存的症结。 清人洪玉图在《歙问》中说:“歙山多田少,况其地瘠,其土骍刚,其产薄,其种不宜稷粱,是以其粟不支,而转输于他郡,则是无常业而多商贾,亦其势然也。”在这种情况下,徽州人开始反思:与其一窝蜂地挤在徽州山中坐以待毙,还不如走出徽州,去寻找经商之路。同时,明代中期,毗邻徽州的苏浙已经逐渐成为中国最富裕、商品经济最发达的地方。徽州山地多产良材,又是重要的产茶区,漆、纸、墨、砚等土特产也名声在外,为什么不去利用这些有效的资源呢?于是,徽州人开始脱离“农桑”,走上“以贾代耕”的道路。P2-3

后记

这部书的写作,偶然之间,让我完成了一次历史穿越,回溯到清末民初,去寻找汪宽也的童年和少年,寻找他在上海土布业努力打拼的时光。 2011年初夏的霏霏梅雨中,我一次次地踏进休宁县府驻地海阳镇的齐宁街采风。齐宁街原名西街。因为它保存了许多明清时代建筑的原因吧,现在的人们仍然习惯称它作老西街。老西街东起城中心陪郭头,西至城西夹溪桥头,宽一丈二尺,全长一里有余。老西街历史悠久,明清几百年间,它是休宁的商业街,年头到年尾,熙熙攘攘挤满各路商贾。老西街两旁保留着许多明清风格的店铺式建筑,一色青砖黛瓦马头墙。整条路面为长条石板铺就,石板衔接严丝合缝,路面平整,与两旁的青砖黛瓦马头墙搭配得十分和谐。汪宽也祖居的北街。在陪郭头与西街垂直相接,相距不过二里路。相邻不远,建有金碧辉煌的中国第一状元县博物馆,还有颇具现代色彩的徽商步行街和女人街。休宁人的商业意识依然浓重,联想到古代老西街,一定是休宁女人们的购物天堂。而在孩子们眼中,老西街则是学余饭后尽情玩耍的好去处。恍惚中,仿佛感觉到石板路上还留有童年汪宽也的脚印呢。从陪郭头进入西街,穿行而过,抵达夹溪河畔,踱上长长的夹溪桥。夹溪桥为明嘉靖四年(1525)休宁知县李升荐邑人程一募建,10墩11孔,是休宁县境内最大的一座古石拱桥,古代为黟祁二县赴郡必经之桥。崇祯元年(1628)重修,清代多次修缮。民国初期曾遭大洪水冲垮。时任上海样泰布庄经理和上海土布公所总董的汪宽也,为修复此桥捐助、募集两万元银两。夹溪桥体为青石板铺成,宽约两丈,长近190米,两旁装有近1米高的青石护栏,1O座粗拙坚实的桥墩下半部布满青苔和藤萝,桥面现仍供人行走。沿着一级级石阶走下河岸,漫步河床浅滩。踩着软软的沙粒,远远观看这座横在两岸间的夹溪桥,我觉得它依然雄伟壮观,不显衰败和苍凉,因为古老的桥体能够保存下来,它自身就已经凝成了休宁的历史。 我也喜欢休宁城的古巷,无论是西街的水碓巷、东青巷、里仁巷、大门里巷和桂花树巷,还是弯弯曲曲又细又长的万宁街万秀巷,走在里面,都会使我产生扑朔迷离的感觉,疑心自己已经身处清末的体宁。休宁的古巷,与徽州各地诸多地方的古巷状况大致相似,窄小幽长的青条石路,两旁一色粉墙青瓦的马头墙巍然矗立,墙体膏苔密布,色彩斑驳。弄堂内的老屋,梁柱斑迹累累,白墙黛瓦均显陈旧沧桑之感——这些象征徽州悠久人文历史的古巷,最初砌筑时,一定十分鲜亮和醒目,经过百年甚至数百年风雨的洗礼,才慢慢变成如今的模样。这种变化在悄然中进行,不着一丝痕迹,犹如一瞬间。我相信,在这些墨绿色的青瓦房顶下,在这些古色古香的天井里,已经发生过许多凄婉、无奈或美丽、动人的故事。古巷伸向哪里,古老的故事就延展到哪里。庭院深深,小巷悠悠。走出小巷即闹市,步入庭院寂无声,闹中有静,居家、安息、读书、治学,真是个好环境。休宁历史上许多有名的读书人,就是从这些曲折幽深、朦胧如迷宫般的小巷里走出去的。现在,在夜晚小巷昏黄的路灯下,我打着伞慢慢地行走,享受听雨滴细密地落在伞面上沙沙响的那种感觉。行走在古巷中的人们,无论久居还是路过,都是步履匆匆。一代人繁衍出下一代人,下一代人又被他们的后人所取代。质地坚硬的石板路,让一代又一代人的脚步揉搓得滋润、光滑,在路灯下闪烁着幽幽的光芒。瞧,这需要多大的耐心和多么漫长的时间? 与汪宽也同时代的人,几乎踪影全无。但可以断定的是,童年和少年时代的汪宽也,也会像今天的我这样,一次又一次地在这些老街和古巷穿越。老街和古巷如果有生命,它们就一定能够记住汪宽也,记住这位曾经远去上海的卖布人,一定能够忆起他匆匆来去的脚步声。 汪宽也生命的最后一年,是在休宁度过的,有喜也有悲,悲多喜少,日子过得十分艰难。但我相信在汪宽也生命的最后时光里,只要他还有力气出门,就一定要到古老的西街走走,到那些幽深如梦的小巷走走,向那些明暗相间的粉壁青瓦马头墙告别,向那些滋润光滑的石条路诀别。而在那个甲子年寒冬,汪宽也的葬礼也一定会成为休宁人街谈巷议的话题。 汪宽也生命的四分之三都奉献给了上海。正如汪宽也的后人汪光焘先生在这部书的代序中所说,汪宽也“对土布行业倾尽心力,为民族工业奔走呼号,为农民谋生计”。汪宽也主持的祥泰布庄创出了上海土布品牌“祥泰毛蓝”,汪宽也任总董的上海土布公所促使政府革除了不合理的布税,并对上海土布品牌秩序进行了彻底整顿。同样,汪宽也对刚刚兴起的中国民族工业给予了热情扶持。汪宽也并不是只知道埋头做生意的布业商人,更是一位精于棉种植和棉纺织方面管理才能的专家,他积极促进上海农村植棉和土布纺织业的发展,推出诸多有利于棉种植和纺织业发展的措施,而且开办钱庄和当铺,为乡村织户和土布商提供生产、经营方面流动资金的强力支持。毫无疑问,汪宽也在上海做出的这些重要贡献,是普通的土布商人所无法企及的。 根据资料记载,清末民初上海祥泰布庄位置在大东门大街朝宗路22号(中华路西),现在应为人民路复兴东路豆市街一带;清末民初上海布业公所的位置是城内邑庙香雪堂458号(与福佑路相近),已有汪光焘先生的序为证:上海豫园的绮藻堂,曾是上海布业公所(亦称上海布业公会或上海土布公所)旧址。漫长的时光,已让当年的大东门景象面目全非;当年上海布业公所旧址绮藻堂所在的豫园,建国后经数度修葺,已成为上海著名游览景点。自然,上海布业公所旧迹也难寻觅。虽然这些地方的方位可以考证,但对于一个世纪前的汪宽也、祥泰布庄和布业公所,对于这些已定格于历史档案的陌生名称,老人们均是满脸愕然,不知道采访者所言为何人、何物。毕竟是一个世纪前的故事了,今天的上海,已是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除了老城区还有少量里弄保存外,绝大部分建筑和道路,别说与百年前比,就是与三四十年前比,已完全是两个模样。 采访过程十分艰难,偶尔获得凤毛麟角的资料,实属来之不易。然而,这并不妨碍我通过自己喜欢的写作方式,将历史慢慢融入思维之中,努力通过想象去领悟和寻找布业巨子汪宽也的生命轨迹,努力复原那个时代的风景。 在上海采访期间,我曾安步当车,边走边想象清末民初客流如梭的大东门祥泰布庄,想象土布公所内人来人往的热闹,想象南汇、松江、青浦一带乡村广泛植棉和纺织的盛景,甚至想象“布都”三林塘各地布商趋之若鹜的繁荣景象。植棉区必产土布、产土布之地必会留下汪宽也的足迹。于是,汪宽也的形象在我心中渐渐清晰和明朗起来,思路和灵感经过我的手在键盘上游走,一段段、一节节,将汪宽也一生的故事娓娓道来,如数家珍。本书不但细致勾勒出上海布业巨子汪宽也的生命轨迹,而且对上海土布的背景和历史,以及土布织作、印染、鉴定、行销的过程,认真作了介绍,使读者通过这部书,不但大致了解清末民初中国民族工商业的状况,而且可以粗略通晓中国土布制造和经销常识。 励志。是当代人生活与思想的主题之一。《近代徽商汪宽也》又是一部教人如何做人和行事的励志传记。汪宽也一生固守的原则是“诚信”,无论做人做事,皆是如此。写作过程中我不止一次地设想:即使汪宽也当年不去经商,而是继续读书,或者从事其他的职业,“诚信”二字依然会是他矢志不移的座右铬。 《近代微商汪宽也》由王兴无、沈基前、邓微策划。作者在采访、创作过程中,得到汪宽也后人汪光焘、庞乾椿、汪光炜、汪桂馨、汪宽也胞弟汪声潮后人汪光忠、祥泰布庄东家汪厚庄后人汪少兰、休宁县地方志专家汪顺生的鼎力相助,同时得到赵庆国、谷传树、许美、熊鹰、石冬怡、何源、李洪建、颜彦等各界学者和朋友的热情关注与支持。在此,向各位一并表示衷心谢意。 本书部分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由于无法与这些图片作者联系并取得授权,希望图片作者及时联系我,我会奉薄酬并寄赠样书。 言行一 二○一二年七月十六日于马鞍山


编辑推荐

言行一编著的《近代徽商汪宽也》以上海著名布业巨头汪宽也为引线,讲叙汪宽也为上海祥泰布庄和上海布业界奋力打拼的四十余年。这时期恰是中国土布在洋纱、洋布和机制布双重压迫和挤兑下逐步衰落的时代,也是明清时期五百年徽商走向尾声的时代。让我们看到徽商的些许踪迹,从而真实地感知到这段不可忘记的历史。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近代徽商汪宽也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