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文艺学基础理论

唐正序 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4-7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作者:

唐正序  

页数:

505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文学的本质正是语言的艺术、反映社会生活、审美创造这几个本质属性多层次综合的统一。 本书坚持开放性和原则性相结合,既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指导,同时广泛吸收近年来国内外文学研究的新成果;坚持独创性和规范性相结合,既体现出独特的学术见解和建树,其主要内容包括(体系、观点、材料)又要是经过实践检验、学术界多数人认同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坚持深度和可接受性相结合,既要广泛、深刻地阐述文学基本原理,同时又要面向学生实际,适合大学低年级学生阅读。本书在理论体系上作了一些改革,对于某些问题也发表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作者简介

唐正序,曾任四川大学新闻学院新闻系主任,资深导师;冯宪光,1945年12月出生 ,1997年批准为文艺学博士生导师,现指导20世纪中国文论、文艺美学等研究方向博士生,长期从事文艺学研究,承“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与中国新时期文论比较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著有《“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文学价值的追求》、《西马文论与当代中国文论建设》等论著。

书籍目录

绪论 一 文艺学基础理论及其研究对象 二 文学本质论诸说 三 观察文学的视点 四 文学本质多层次的统一第一编 作品论 第一章 文学作品的形态  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   一 文学作品存在方式诸说   二 文学作品是一种物态化的实体  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一 文学作品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   二 文学作品是内容和形式的要素 第二章 文学作品的形象  第一节 文学形象和文学意象   一 文学形象   二 文学意象  第二节 文学典型和文学意境   一 文学典型   二 文学意境 第三章 文学作品的情感思想和题材  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情感   一 情感性是文学的基本特征   二 情感与形象描绘的关系  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思想   一 文学作品中思想的特点   二 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   三 文学作品中思想和情感的关系  第三节 文学作品的题材   一 文学作品的题材   二 文学作品中题材与情感思想的关系 第四章 文学作品的语言和结构  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语言   一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   二 文学作品语言与自然语言   三 文学作品语言的类型特征  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结构 第五章 文学作品的类型  第一节 叙事类文学   一 叙事类文学的特点   二 叙类类文学的体裁  第二节 抒情在文学   一 抒情类文学的特点   二 抒情类文学的体裁  第三节 戏剧类文学   一 戏剧类文学的特点   二 戏剧类文学的体裁第二编 创作论第三编 阅读论第四编 发展论后记重印后记

章节摘录

同时,文学作品的存在也离不开物质的因素。文学作品的物质因素有两方面。一个是构成文本的语言(声音一文字),‘语言是人类思维的物质外壳,它具有物质的客体性。文本的客体性就来自于语言对作家创作心理的凝结和外化。作品文本是一种语言实体,具有物质性,但它有不同于物理性的物体的特质。桌子、石头、雕像、树之类可凭外感觉接触到。可是,“语言是触摸不到的,而且决不会一下子全部显露出来”,尽管听觉可接触语言的声音,视觉可接触语言的文字符号,但是仅凭外感觉,则无法把握语言的所指和能指,尤其是它表示的意义及形成的形象,把握语言的意义及其表示的形象,一般都需要经过思维和内感觉活动。人们接触文学作品,首先是接触语言这种媒介,运用思维和想象去感受和体验语言塑造的形象及其所传达的情感,进而把握其意义。因此,作品文本的物质性不象物理性的物体那样可用外感觉来把握。同时,文学作品作为语言实体,不象物理性的物体那样有比较稳定的几何形状。对文学作品的本体是不可用“形状”这个概念来衡量的。用语言塑造形象、表现思想情感,具有一种不确定性。同样的思想情感,可用不同的语言来表现;同样的形象可用不同的语言来描述。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与王实甫的《西厢记》所用的语言就有迥不相同的特色。同一作品,尤其是口头文学作品在流传过程中的具体形态有很大的变化。且不说古代的神话、传说是如此,就是今天还流传的民间故事之类也是如此。例如,在四川雅安市对岩区的观化乡、沙坪乡,都流传着《蛇大哥》这个民间故事。

媒体关注与评论

绪论文学是与人类形影不离的精神食粮。无论在什么时代,无论在什么地方,文学总是陪伴着人们走过人生的旅途。对于人类的 文学实践及其成果的科学研究和理论认识,就是我们这里要讲的文艺学。 一文艺学基础理论及其研究对象 一切以文学为研究对象的学科都可以叫文艺学。文艺学在现代汉语中是外来词,是外文science of literature(英文),~TepaTypaBe且eHMe(俄文)、titeraturwissenschaft(德文)的译名,在外文中这个术语由“文学”(1iterature、:]tlTepaTypa、literatur)和“学科、学问,,(science、BeTl,eHHe*,wissenschaft)这两个词合成,直译为汉语是文学学科、文学学。但这个外文词语在我国长期约定俗成,通译为文艺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门学科,对于文学的理论研究和科学探讨,也以文艺学作为正式名称。因此,文艺学并不以其他艺术为研究对象,只研究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是一门关于文学的科学。 文艺学包括三大学科,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三者有密切联系,是从不同角度对文学的研究。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的本质、特征、存在方式、创作、阅读、发展的科学,它着重研究文学的基本原理,探讨文学的基本规律,类似于自然科学中的基础科学。文学批评与文学史则是运用文学理论所阐发的基本原理去评论作家、作品,研究文学的现状和历史、与自然科学中的应用科学相类似。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这三大学科各有自己特殊的理论角度,但又结合为文艺学的统一整体系统。文学理论要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使它们的研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文学批评、文学史又为文学理论提供对文学材料进行分析、概括的研究成果,使其与文学实践保持紧密的联系,使文学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美国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雷.韦勒克指出:‘‘在文学研究中,理论、批评和历史通力合作来完成它的中心任务:描述、阐释和估价一部或一组艺术作品。”① 只有文学理论,没有文学批评与文学史的配合,不可能实现文艺学对文学进行科学研究的任务。但是,文学理论在整个文艺学中却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基础。文学理论是对文学的本质、特征、存在方式、创作、阅读、发展等一系列根本问题的概括和说明,是对一切文学实践以及文学批评、文学史的研究成果的概括和总结。反过来,文学理论又对文学实践以及文学批评、文学史的研究具有促进作用和指导意义。 文学理论对文学创作实践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它给文学创作提供了一定的文学观念和文学的价值标准。反映了文学的本质、规律的文学观念和价值标准,往往能引导一个时代、一批作家的文学创作走上正确的道路,出现一个文学创作繁荣的时代,造就一批杰出的作家。我国唐代诗歌创作空前繁盛,群星灿烂,人才辈出,华章盈耳,杰作纷呈,这是中国文学从魏晋时代起进入“文学的自觉时代’’②,出现了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钟嵘的《诗品》、刘勰的《文心雕龙》等一大批文学理论著作的直接结果。具体地说,刘勰、钟嵘的既重视诗歌的抒情性, ……


编辑推荐

《文艺学基础理论(修订本)》是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文艺学基础理论 PDF格式下载



文艺学专业基础书籍,制度收藏。


太好了,文艺学基础必读!


考川大必备的 个人觉得体系比阎嘉的完备 只不过内容有点旧 还有不少错误


很适合配起阎嘉版,但是包装可以再好点。送货速度还可以


参考书,是那种内容比较详细的。


内容周全,不错


内容丰富,装帧很好


书好小啊,不错的,正版,而且很快就到了,也便宜!推荐。


书收到了,还行。买来准备考研的。


图书很好,纸质清晰


资料很丰富,对学习有帮助


帮同学买的,质量貌似还可以


四川大学中文系文学类考研指定教材与闫嘉的书相对照互补


非常好,又便宜,以后还来这里买!


有点过时了,可用性不大,考川大的研的话可以参考下。


很详尽,只是怎么说呢,有点罗嗦,但是阎嘉版的又太浓缩,没有办法,只能一起看了


恩书还好,只是看上去确实是老版的教材了,很有年代感,但书本身纸质很好不要误解


没怎么看 后悔了 转让给了别人


没看过,比较乏味


知识面广 可作为考研参考


很有用的考试参考书~


考研用书,不得不看。不过说实话,这本书对实际考试又好像没什么帮助,因为不成体系,想要归纳起来成大纲体系的话觉得无从下手~ORZ


内容不错,只是纸质太差,版面也小,看到书有种上当的感觉!


纸质太不行了,看着很不舒服


我是没坚持看完,能不看就不看吧


我在北京市三环边上,按照网站说明书发出后2天以内我可以收到,但将多次投诉,到目前我买书已经一周,但还是没有收到,建议网友选择合适负责任的网站进行网上交易


相关图书